(苏教)六科学下教案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
1、生物的遗传现象
教课内容
课本第 14-16 页生物的遗传现象
教课目的
研究过程和方法:
1、能认真察看并描绘图片中三个孩子及其父亲母亲所拥有的相
像点;2、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型特点进行比较,并作合理解说;
3、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断;
4、会查阅和采集有关
植物的遗传资料知识与技术:
1、知道人的好多特点是能够遗传的,如头发、双眼皮、肤色等;
2、知道动植物的好多特点也是能够遗传的;
3、认识遗传也是生
命的基本特点。
感情态度:
1、领会到合作与沟通的重要价值;
2、感觉遗传的奇特和美好
教课重、难点
要点:什么是遗传现象
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断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课准备
老师准备:多位学生的全家福照片作成多媒体课件,动植物图片,查找有关遗传的
谚语
学生准备:带只有父亲母亲的照片
预习纲要
教课过程
一、导入
1、从前我们已经学过克隆技术,克隆出来的动物和自己是如出一辙的。
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生物的遗传现象。
(板书课题)
2、我们先来看看书上P14,大家帮这三位同学找找他们的父亲母亲是谁
3、学生议论后回答
4、为何他们是他的父亲母亲呢?你从哪知道的?(让学生找找这几位父亲母亲与孩子的
相像特点)
二、学新
1、人的象
(1)才我已孩子和父亲母亲之多少都有些相像的特点,种象科学上称“ ”。
(2)你有没有被或许爸爸的同事很像你或许爸爸?
(3)我里在前几位同学来了他的全家福,我就来找找他的父亲母亲。
(4)许多同学也来了父亲母亲的照片,那小混淆一下,看能不可以同学找到他的家人
2、物的象
(1)察 P15 片,些物家庭的成有哪些相像的特点
(2)小回答
3、植物的象
(1)察 P15 片,些物家庭的成有哪些相像的特点
(2)小回答
4、
不人每代有象,植物也存在同的象
你知道哪些描绘象的?
比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三、象的推
1、察片中每只小猫的色和花,推一下小猫的爸爸可能是什么子的?
2、小后
三、拓展作
今日我察到的象主假如外形特点,除了外形特点能够被外,有哪些能够被?回家父亲母亲,认识一下性格、性情、等方面也会?
限作
板
生物的遗传现象
肤色、眼睛、形、花、手指形状鼻子、嘴形⋯⋯教课反省:代与子代之或多或少的在相像的特点
2、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课内容
课本 17-19 页,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课目的
1、能认真察看并描绘图片中动植物的特点,如颜色、形状等;
2、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点的差异性进行剖析,并做出解说;
3、会查阅和采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
知识与技术:
1、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点之一,在生物界广泛存在;
2、认识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行遗传的变异。
感情态度:
1、领会到合作与沟通的重要价值;
2、感觉生物变异的奇特和美好。
教课重难点
要点:什么是变异现象
难点:认识可遗传变异和不行遗传变异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课准备
老师准备:多张有关玉米、康乃馨和金鱼的图片作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变异的谚语
预习纲要
教课过程
一、导入
1、假如说克隆技术表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那能否是子代和父亲母亲都如出一辙呢?
2、你跟父亲母亲有哪些相像的地方?再谈谈差异。
3、同样的地方是生物的遗传现象,那这些不一样呢?我们一同来研究生物的变异现象。
四、学习新课
1、认识同学间的差异
(1)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一样的特点,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2)比较 P17 页一张全家福的子代与父代之间的不一样。
6、班级差异大检查
(1)选定几个特点作为检查项目,比如“有无耳垂”、“单双眼皮”、“舌头可否卷曲”、“大拇指可否后翘”等。
(2)由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参加,解说清楚每个标准的定义。
(3)我们检查出来的这些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假如有些差异是由于环境的改
变而产生的,那这类差异就会遗传下去。
7、动植物间的变异现象
(1)察看 P18 图片,谈谈你的想法,为何会这样?
(2)小组议论回答
8、总结
你还知道哪些描绘变异现象的谚语吗?
比如:“一猪生九仔,连母是个样”等
五、变异现象的拓展
1、出示三叶草的图片,说一说“好运的四叶草”传说
有条件能够到校园中找找“好运的四叶草”
2、认识变异的两种形式
我检查一下,有没有同学的父亲母亲都是带近视眼镜的?
近视这个现象是变异吗?
3、你来设计一种有关四叶草的纪念品
限时作业
板书设计
生物的变异现象
变异:亲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一样的特点,这类现象称为变异。
特点1人数特点2人数
有耳垂无耳垂
直发卷发
单眼皮双眼皮
舌头能卷舌头不可以卷
大拇指能曲折大拇指不可以曲折
教课反省
3.找寻遗传和变异的奥密
教课内容
教材第 20-22 找寻遗传和变异的奥密
教课目的
过程与方法
1、会查阅和采集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图片和资料,并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2、能引用资料编制科学小报。
知识与技术
1、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良了人类生活并促使了生产;
2、知道生活中好多的农作物也是变异的结果。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1、供给自己获取的资料,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别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快乐;
2、感觉科技的奇特和美好;
3、知道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辛不懈的研究。
教课重难点
要点: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过程
难点:采纳人工进行变异的好与坏
教课准备
有关图片、资料,孟德尔的故事,袁隆平的故事,学生准备小报资料
预习纲要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课内容
教材第 20-22
教课过程
一、调换学生已有经验,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终究是什么原由让后辈长的既像父亲母亲,又稍有不一样呢?我们一同来研究遗传和变异的奥密吧!(板书课题)
二、认识孟德尔的故事
1.你知道此刻遗传学之父是谁吗?
2.学生讲故事。
3.你听了孟德尔的故事有什么想法呢?试着对实验结果作出你的解说
4.学生小组沟通后再全班议论。
5.可是以后的研究者又发现,用孟德尔的研究理论不可以解说另一些现象,终究是什么现象呢?请一个同学持续讲故事。
6.你对这个现象有什么解说?
7.教师小结:孟德尔的研究理论只解说了生物间的遗传现象,并无提到生物自己也可能会产生变异的现象。
三、认识袁隆平的故事
1.我们国家有一位水稻专家,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难题,他就是我国有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
2.谁知道袁隆平的故事?请同学给大家谈谈。
3.袁隆平在他的实验中求的是遗传仍是变异?为何说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的
难题?
4.学生阅读教材21 页的资料——这些食品跟我们平常吃的有什么不一样?
5.学生回答
6.这些都是经过改进的品种,你还认识哪些农作物的新品种?
四、查阅遗传和变异最新进展的资料。
1.固然人们在遗传和变异方面已获得了好多的研究成就,可是,人类是不会停下行
进的脚步的。
那么,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研究究竟已经走到哪里了?获得了哪些重要成就呢?下边,我们查阅有关资料。
2.学生查阅。
3.小组办资料小报。
板书设计
3、找寻遗传与变异的奥密
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教课反省
第二课时
教课内容
教材第 22 页
教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及上节课已让大家查阅了好多的资料,而且达成了一份资料小报。
此刻,小组
间沟通一下自己掌握的资料。
二、展现资料小报
1.各组轮番展现、介绍。
2.总结评论。
三、
科学争辩会
1.大家在方才的沟通中说到,生物的变异现象能够给我们带来好多利处,但也会有
一些缺点。
我们该怎样正确对待生物的变异现象呢?下边,我们举行一场争辩会。
解说要求:本次的争辩会辩题是食用人工变异的食品能否合理,正方看法是合理,
反方看法是不合理。
争辩两方各 3 人,准备时间是 5 分钟,看法陈说为 1 分钟,自由争辩时间是 10 分钟,最后陈说时间为 1 分钟。
下边全部的学生都是评委,要投票选出获胜方。
有理不在声高,要以理服人。
2.学生准备。
3.举行科学争辩会。
4.教师评点。
总结:此次的小讲堂大争辩的获胜方是* 方。
在现实生活中,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四、总结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什么收获和感想?
限时作业
板书设计
科学争辩会
本次争辩题:食用人工变异的食品能否合理
教课反省
单元检测与讲评教课内容
县单元考察题
教课目的
1、认识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状况,进行查缺补漏。
2、感觉遗传和变异的奇特和美好。
教课准备
县单元考察题
课时安排: 2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