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优化教案:大班科学活动《好玩的冰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小结:冬天的河面和树枝上、冰箱里、南极北极还有冰雕展上都能看到冰,
因为这些地方的气温都很低,非常非常寒冷,都达到了零度以下,所以当水的温度达到零度以下的时候,就会变成冰。
二、幼儿自由玩冰,了解冰的特性。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冰,现在老师给你们发一块冰,请你们看一看,冰是什么样子的?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四、深层探索,二次实验,对比冰块融化的速度。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哪些方法可以使冰块融化,但是,究竟哪种办法化冰速度最快呢?你们认为哪种最快?为什么?
1.播放2分钟音乐,幼儿四人为一组进行二次实验,发给同样大的冰块,四人分别用用不同材料同时实验,音乐停止后,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得出结论。
3.每组幼儿上台展示并交流实验结果。
4.将实验结果与大记录纸上的内容比较,知道哪些猜想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5.教师小结每种能够让冰融化的材料的原理。(嘴巴里通过吸管吹出的热气能够让冰融化,吸管对准的出气口的位置,融化的冰更多;温水的温度比较高,在冰块表面淋上热水,能够让整个冰块都遇到热,冰块就能够融化;用扇子扇风时,因为我们的室温在零度以上,所以党冰遇到零度以上的空气时,也会融化;用毛巾包裹住冰块时,因为毛巾是干的,冰块接触到的空气也少了,所以毛巾只会吸走一点点冰块表面的水。)
2.教师用大记录纸一张,黑板。
3.实验操作材料每组一份:吸管、扇子、小毛巾、温水。
4. 2分钟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给你们猜个谜语‘看上去亮晶晶,摸上去冷冰冰,走上去滑溜溜,烧热了水淋淋’,请你们来猜一猜这是什么东西?(冰)
教师:你们知道冰是由什么变成的吗?(水)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冰?为什么这些地方会有冰?
大班年级科学活动:化冰实验(优化教案)
2022年3月 12日执教人:李紫艳
活动内容
化冰实验活ຫໍສະໝຸດ 目标1.能大胆地探索使冰块融化的方法,并能专注地与同伴合作试验。
2.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并描述冰块前后的变化,并用绘画、符号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一组一个小碟子,若干冰块,幼儿记录纸若干,记号笔。
1.幼儿自由玩冰,并交流感受。
教师:刚刚我们观察和感受过冰块,请你来形容一下冰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小结:冰是无色、透明的,摸上去硬硬的、滑滑的、冷冷的。
三、幼儿自主探索使冰块融化的方法。
教师:那如果想让冰块融化,你有什么好办法呢?可以借助什么工具?
1.幼儿自由设想,表述想法,教师用简笔画形式记录在大记录纸上,出示于黑板。(如:积木敲,温水淋,太阳晒,吹气,手帕包,吹风机吹等)
2.幼儿两人合作,选择材料进行实验并记录。
教师:大家想到了这么多让冰融化的办法,真了不起!但是要想知道自己的猜想对不对,就需要动手来实验。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些材料,有毛巾、温水、扇子、吸管等。等会儿要请你们自由选择桌子上的其中一种材料来试一试,我们一起看看到底哪些方法才能让冰融化?接下来请你们选择一个小伙伴两人组成一组,进行分工合作。由一个小朋友动手实验,另一个小朋友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我们来看看哪个小组配合得最好。音乐停止后,请你们马上在记录纸上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然后带上记录表回到座位。注意在做实验的时候随时记得擦干手。
教师:接下来我们要分成四个小朋友一组,一个组里的每位小朋友都选择不同的
材料进行二次实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到底哪种方法能够使冰块融化的更快。
2.教师小结:原来当冰遇到的热更多时,它融化的速度就会越快。今天,小朋友们运用自己能干的双手和聪明的大脑,找到了融化冰的方法,我们还发现了怎样才能使冰融化得更快,真是太棒了!你们回去后可以继续在生活中找一找,除了我们运用到的这些材料,还有哪些工具和方法能让冰融化的,请你来跟老师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