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麻黄汤加减辅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干麻黄汤加减辅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崔静
(河南省新乡新华医院儿内科,河南新乡453000)
[中图分类号]R56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2814(2021)03-0460-03
[摘要]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加减辅治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85例随机分为两组。

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V0.05)。

两组CD4+均高于治疗前(PV0.05),CD8*、WBC均低于治疗前(PV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D4+更高(PvO.05),CD8+、WBC更低(Pv0.05)。

观察组咳嗽、痰鸣、气喘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V0.05)。

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V0.05)。

结论:射干麻黄汤加减辅治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良好,利于提升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射干麻黄汤;对照治疗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具有发病急促、转归难度高等特点,可使毛细支气管出现水肿、充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堵塞毛细支气管,引发肺不张,严重者甚至影响患儿发育⑴。

本研究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共85例,均为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

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5个月~3岁,平均(1.86土0.53)岁;病程1~6天,平均(3.96± 1.02)天;临床分度为轻度14例,中度19例,重度9例;其中高热6例(体温37.4T~38.5七),非高热36例(体温36.7P~37.lt)。

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6个月~3岁,平均(1.89土0.56)岁;病程1~5天,平均(3.93±1.06)天;临床分度为轻度15例,中度20例,重度8例;其中高热5例(体温37.5P~38.5P),非高热38例(体温36.7^-37.0^)o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西医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⑵中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经听诊可闻及细湿啰音、哮鸣音,经X线检查可见肺部纹理异常增加且呈紊乱状;②中医:符合《中医儿科学》[3]中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属风寒束表,痰湿郁肺证,主症为咳嗽、痰鸣、气喘,次症为痰白清稀、高热、恶寒怕风,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象细弦。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均完整;③肝肾功能正常。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②合并结核性感染疾病;③对试验药物过敏;④不属风寒束
加重及促进炎症级联反应,从而介导疾病的发生。

观察组治疗后CRP、IL-1、IL-8、TNF-a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联合治疗可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⑺,黄连中的有效成分可刺激受损肠黏膜修复,改善黏膜的防御能力,增强结肠黏膜连接蛋白活性;党参中的党参皂昔有助于促进肠道黏膜修复,促进溃疡面愈合;苍术可拮抗上皮细胞凋亡,减轻肠道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补脾泻火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减轻炎性反应,缓解肠道症状,促进溃疡愈合,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但鑫,侯若楠,许素环,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知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
理杂志,2017,33(33):2263.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
京)[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8
(9):796-813.[3]李军祥,陈詰.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8,26(2):105-111,120.
[4]隋华章,萧峰,李泉,等.中医多法联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80例[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28(S3):113.
[5]范秀平,李晓辉,张春燕,等.美沙拉嗪对高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C反应蛋白及TNF-a的影响
[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7,24(4):
411-413,417.
[6]刘学成,孙慧,张宏国,等.自拟补脾泻火方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5):880-882.
[7]杨晓禧,谭文媳,节阳华,等.补脾益肠丸联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6):1130-1133.
[收稿日期]2020-07-31
表,痰湿郁肺证。

2疗另法
两组均用止咳、化痰、抗生素抗感染等基础治疗。

发热给予退热等对症治疗,同时给予布地奈德(鲁南贝特制药,国药准字H20030987,规格20mg),日200~400Mg,分2~4次雾化吸入治疗。

观察组加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

药用大枣4枚,射干4g,麻黄4g,五味子2g,紫苑5g,款冬花5g,生姜3g,半夏3g,细辛2g。

高热加用防风2g,苏叶2g;肺部郁热加桂枝6g,生石膏6g;积食纳差、舌苔厚腻加炒苏子2g。

水煎取汁200~300mL,6个月以上患儿,日1剂,早中晚各温服1次,6个月以下1剂分2天服用。

两组均连续治疗7天。

3观察指标
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⑷制定中医证候积分表,主症(咳嗽、痰鸣、
气喘)3项,每项0~6分,次症(痰白清稀、高热、恶汗怕风)3项,每项0~4分,评分与症状严重程度呈正比。

°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计数(WBC):采集两组入选者治疗前及治疗7天后空腹静脉血4~5mL,离心取血清,通过流式细胞分析仪(FC500MCUMPL)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4+、CD8+;通过白细胞计数仪(QI3536)测定治疗前后WBC。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记录咳嗽、痰鸣、气喘消失时间。

随访1周,统计复发情况。

用SPSS18.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亍土s)表示、用/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疋检验,Pv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听诊检查细湿啰音、哮鸣音完全消失,经X线检查可见肺部纹理恢复正常。

显效:经听诊检查细湿啰音、哮鸣音减少大于80%,经X线检查可见肺部纹理改善大于80%。

有效:经听诊检查细湿啰音、哮鸣音减少50%~80%,经X线检查可见肺部纹理改善50%~79%。

无效:经听诊、X线检查均无明显改善。

5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____________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____________组别例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4215(35.71)10(23.81)9(21.43)8(19.05)(80.95)观察组4327(62.79)9(20.93)6(13.95)1( 2.33)(97.67)Z/x2Z=2.236x2=4.634 P0.0250.012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2。

表2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丘±$)
组别例治疗前治疗后t P
对照组4219.62±3.4714.85±2.191&5360.000观察组4319.48±3.3610.23±1.8331.2950.000 t0.18910.564
P0.8510.000
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见表3。

表3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壬士s)
时间组别例CD4+(%)CD8+(%)WBC(xltf/L)对照组4237.53±4.1929.12±2.5911.26±3.03
治疗前
观察组4337.62±4.2529.23土2.6411.36±3.12 t0.0980.1940.150
P0.9220.8470.881
对照组4241.86土4.52*26.45土2.38*7.72土1.45*
治疗后
观察组4346.78±4.37*23.06±2.19* 6.06±1.16* t 5.102 6.836 5.835
P0.0000.0000.000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7V0.05。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见表4。

表4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亍土s)组别例咳嗽痰鸣气喘
对照组42 6.13±1.03 4.03±1.16 4.01±0.93
观察组43 4.32±1.09 2.79±0.95 2.75±0.87 t7.865 5.398 6.452
P0.0000.0000.000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见表5。

表5两组复发情况比较例(%)
组别例复发未复发
对照组425(14.71)29(85.29)
观察组430(0)42(100.00)
x2 4.435 4.435
P0.0100.010
6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属中医“肺炎喘咳”、“马脾风”等范畴。

疾病在肺,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外感风邪或风寒外束,犯及肺脏,肺失输布,则易引起发热;肺失宣降,凝液成痰,肺气上逆,则引起喘憋⑸。

治疗应以宣肺散寒、下气止咳为主要原则。

布地奈德为临床常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可对人体溶酶体膜组织及其内皮细胞组织产生作用,同时还可作用于平滑肌组织,提升其稳定性,此外还可抑制免疫反应,避免大量合成抗体物质,控制过敏性介质释放,从而改善临床症状⑹。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大都存在免疫功能异常,CD4+可对细胞及体液免疫产生促进作用,而CD8+可抑制细胞及体液免疫,通过对以上两项指标检测可有效反应机体免疫功能状况[7]o 本研究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及CD4+更高,中医证候积分及CD8+、WBC更低,提示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此外,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咳嗽、痰鸣、气喘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其治疗方法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

射干麻黄汤方中射干、麻黄清热解毒、散血消肿、利咽消炎,大枣益脾养胃、益气和中,紫苑纳气平喘,细辛、生姜可温肺化饮,五味子补肺固肾、益气活血,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款冬花豁痰理气、开达肺窍。

诸药合用,共奏宣肺散寒、下气止咳之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黄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麻黄素,可对肾上腺素受体产生激动作用,到达润肺止咳、解痉平喘的功效;生姜乙醇兴奋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同时具有抗炎的效果;细辛可松弛气管平滑肌,减轻气管炎症反应。

全方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远期效果⑻。

•非药物疗法•
火针联合梅花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张茜-张琳彳
(1.山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山西太原030024;2.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山西太原030012)[中图分类号]R245.316.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2814(2021)03-0462-02
[摘要]目的:观察火针联合梅花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火针联合梅花针治疗,对照组给予毫针针刺治疗。

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降低(PV0.0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1)。

观察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早于对照组(PV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V0.05)。

结论:火针联合梅花针治疗带状疱疹可以迅速缓解疼痛,疗效较好。

[关键词]带状疱疹;火针;梅花针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由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的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ZV)经再激活而引起。

临床症状表现以皮肤一侧出现带状簇集性红斑、水疱为主,常伴有明显神经痛,如若治疗不及时易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⑴。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带状疱疹发病率与其他国家相近,且随着年龄增长,带状疱疹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⑵。

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⑶,治疗方法以提高自身免疫力、抗病毒、营养神经、对症止痛治疗为主。

笔者用火针联合梅花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诊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

治疗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50~70岁,平均(60.43±6.69)岁;病程4~9天,平均(6.9±1.1)天。

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50-70岁,平均(61.20±5.99)岁;病程(5~10)天,平均(7.5±1.4)天。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1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发布的修订版《蛇串疮中医诊疗指南》“蛇串疮”诊断标准⑷。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中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制定⑸。

纳入标准:符合带状疱疹诊断标准,出现疱疹1~10天,且未经过抗病毒和止痛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有良好依从性。

排除标准:特殊类型的带状疱疹,妊娠、哺乳期妇女,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糖尿病、肝肾功不全、恶性肿瘤,有出血倾向,3个月以内接受过其他治疗,不积极配合本次研究。

2了台疗方法
治疗组:先火针点刺接着用梅花针叩刺。

①火针:患者侧卧位,暴露患侧,用铸钢单头细火针取阿是穴与皮损部位相对应节段夹脊穴,(穴位选择参考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新世纪第四版教材《针灸学》)消毒后点燃酒精灯,燃烧部分针体和针尖,直至通红为度,迅速将烧红的火针宜刺疱疹中央,深0.2~0.3cm,根据疱疹簇的大小确定所点次数,以每簇中疱疹数量的1/3至1/2为宜,夹
[通讯作者]张琳
综上所述,射干麻黄汤加减辅治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良好,利于提高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高月茹,程航,张英,等.299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趋势[J].中国妇幼保
健,2018,33(10):2276-2279.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
[3]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6&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4-5&
[5]张雪梅.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在轻中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9,34(23):5426-542&[6]于宗君,王广俊.定喘汤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对其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18,11
(7):1120-1122.
[7]吕晓艳,肖贺欣,王言,等.儿童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及临床价值[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18):2177-2180,2185.
[8]柳旎.射干麻黄汤联合布地奈德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的影响[J].
陕西中医,2018,39(9):1184-1186.
[收稿0期]2020-08-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