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四轮定位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四轮定位原理
驾驶员转动转向盘,便可使汽车按所需的方向行驶。

但是,如果在直路上行驶时,驾驶员要靠不停地操作转向盘,才能保持车辆直线行驶,或者在转弯时,要用很大的力度,才能使车辆转向,则驾驶员要消耗很大体力和承受很大精神压力。

为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为防止车胎过早磨损,车轮根据一定要求,按一定的角度安装在车身(或底盘)上。

这些角度总括起来称为“车轮定位:定位是指前后桥、车轮、转向部件和悬架部件之间角度关系的一个综合性名词。

要车轮正确定位,转向便很容易。

在直线行驶时,驾驶员只需对转向盘略加调整,便可使其位于正向前方位置,转弯时也只需很小的力度。

也就是说,构成“车轮定位”的各种角度关系全部调整正确了,转向便很容易。

但哪怕只要其中有一项调整不当,便有可能产生以下问题:转向困难;转向稳定性差;转向回位不良;轮胎的使用寿命缩短。

车辆的定位角度有前束、轮胎外倾角、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转向角、包容角、推进角和磨胎半径等。

上述角度和尺寸取决于车辆所采用的悬架系统、轮胎驱动系统(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还是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两轮驱动还是四轮驱动),以及转向系统(手动转向还是动力转向)。

调整这些要素,可使驾驶性能和转向稳定达到最佳状态,并可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通常在维修时推荐调节的角度只有前束值。

一、前束
前束是用来测量车轮向前转动或偏离车辆中心线的距离。

对前束的另一种理解可以说成是两个车轮前部之间的距离与相同两个车轮后部之间距
离的对比。

如果车轮之间完全平行,那这两个测量值应该是相等的并且也就是说前束角为零度。

如果车轮前部向内倾向中心线,可以说前束角为正。

当车轮向外倾时,可以说前束角为负。

正前束角和负前束角也就是通常所指的前轮前束和前轮后束。

前束的基本含义
前束的功用在于补偿轮胎因外倾角及路面阻力所导致的向内或向外滚动的趋势,确保车辆的直进性。

二、外倾角
外倾角是轮胎相对垂直参照线的倾斜角度,当一个车轮的顶部向外倾斜时,可以说此时外倾角为正。

当一个车轮的顶部向内倾斜时,可以说此时外倾角为负。

外倾角的设置可以影响车辆方向的控制和轮胎的磨损。

外倾角的基本含义
各种悬架和转向装置设计的目的是在车辆行驶时,通过保持车轮垂直于地面和沿直线行驶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轮胎胎面磨耗和传递牵引力。

不恰当的外倾角设置会引起轮胎磨损过快或磨损不均。

过大的正外倾角将引起轮胎胎面外侧磨损。

当胎面外侧的负荷高于内侧时,将引起这种不均匀磨损。

过大的负外倾角将引起轮胎胎面内侧磨损。

胎面内侧的负荷高于
外侧时,将引起磨损不均匀。

三、主销后倾角
主销后倾角是主销轴线向前或向后倾斜的角度。

主销后倾角是从侧面观察时,测量转向轴线至垂直线之间的角度而得。

主销后倾角
从垂直线向后倾斜,称为正主销后倾角,向前侧倾斜称为负主销后倾角。

转向轴线的中心线与地面有一个交点,轮胎与路面接触有一个中心点,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称为主销后倾移距。

主销后倾角可以产生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如车辆具有正主销后倾角,在车轮向左转动时,左轴颈便有向下沉的倾向(这是由于轴颈沿转向轴线转动,而该轴线又是倾斜的缘故)。

但是由于轴颈固定在车轮总成上,加之地面也使其不可能向下移动,所以轴颈实际上不会向下移动,而是左转向节被迫向上移动,这就使车身略向上升。

转向完毕,放开转向盘后,举升起的车身重量又迫使转向节向下移动。

这样,就使轴颈回至原来的向正前方行驶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