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炳中学高三理科基础综合试题(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家炳中学高三理科基础综合试题<八>
本试卷全为单项选择题,共7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作点电荷
B 、两个电荷相互作用时,电量多的对电量少的作用力比电量少的对电量多的作用力大
C 、物体所带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D 、电荷的周围存在电场,但电场不是物质
2.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半径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线速度大的角速度一定大
B 、线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
C 、角速度大的半径一定小
D 、角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
3.一个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一段距离后,落入淤泥底时速度恰好为零,设小球在淤泥中加速度恒定,以向下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v-t 图中,正确描写了小球运动的是
( )
4.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擦力是在两个相对滑动的物体之间产生的
B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产生摩擦力
C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D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间的压力成正比
5.如右上图14-1所示为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 、B 为其上的两点,以
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E A 与E
B 一定不等,U A 与U B 一定不等 B .E A 与E B 可能相等,U A 与U B 可能相等
C .E A 与E B 一定不等,U A 与U B 可能相等
D .
E A 与E B 可能相等,U A 与U B 一定不等
6、物体自楼顶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落到地面的速度为v ,在此过程中,物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所经历的时间为: ( )
A 、2v
B 、 g v 2
C 、 g v 22
D 、g
v 2)22(- 7、顺水行舟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率为v 1,逆水行舟从乙地返回甲地的平均速率为v 2,那么从甲地到乙地又返回甲地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率为( )
A 、v v v v 1212·+
B 、v v 122+
C 、v v v v 1212+·
D 、
21212v v v v ·+ 8、图所示的各电场中,A 、B 两点场强相同的是( )
9、如图所示,有一带电粒子沿曲线AB 在匀强电场中运动.虚线a 、
b 、
c 、
d 为电场中的等势面,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
A .等势面a 的电势一定比等势面b 低
B .粒子一定带正电
C .粒子在运动中电势能逐渐减少
D .粒子在运动中动能减少
10. 根据曲线运动的定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加速度一定改变
B. 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 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不为零且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变力
D.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11、航天飞机在进入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后,有宇航员走出舱外,则他将( )
A 、向着地球中心方向落向地球
B 、做平抛运动
C 、由于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
D 、仍沿圆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
12.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运行速度
B. 这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
C.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
D.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
13、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以T 为时间间隔,物体在第2个T 内位移量为1.8m ,第2个时间T 末速度为2m/s ,则( )
A 、加速度a=1.2m/s 2
B 、时间间隔T=1.2s
C 、物体在全部3T 时间内的位移是4.5m
D 、物体在第1个T 内的位移是1m
14、2006年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04架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
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υ所需时间为t ,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 )
A 、υt
B 、2t
C 、2υt
D 、不能确定
15.一小球在坐标原点O 被水平抛出,小球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瞬时速
度和竖直方向所成的角为α,位移和竖直方向的所成的角为β,则α和
β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是( )
A .α和β都随时间增大
B .α和β都随时间减小
C .α随时间增大,β随时间减小
D .α随时间减小,β随时间增大
16、根据安培假设的思想,认为磁场是由于运动电荷产生的,这种思想如果对地磁场也适用,而目前在地球上并没有发现相对地球定向移动的电荷,那么由此判断,地球应该( )
A 、带负电
B 、带正电
C 、不带电
D 、无法确定
X
17、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汽车同时经过某一路标,以此为起始时刻及起点,它们的位移s (m )随时间t (s )的变化规律为:汽车24
110t t s -=;自行车t s 6=,则( ) A 、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自行车追上汽车时距路标96m
C 、不能确定汽车和自行车做何运动
D 、经过路标后较小时间内自行车在前汽车在后
18.下面各个实例中,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是:( )
A .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B .物体从高处以0.9g 的加速度竖直下落
C .物体沿光滑曲面滑下
D .拉着一个物体沿光滑的斜面匀速上升
19.下列过程中,不涉及...
化学变化的是( ) A .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B .用明矾净化水
C .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D .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20.2一甲基丙烯酸甲酯CH 2=C(CH 3)COOCH 3,主要用于制造有机玻璃,试根据结构特点,推测它
可能具有的性质:( )
①水解反应②聚合反应③酯化反应④与碳酸钠溶液作用⑤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①②③ C. ②④⑤
21.用5.85 g NaCl 能配制成0.5 mol/L NaCl 溶液
A .50 mL
B .100 mL
C .200 mL
D .400 mL
22.在一条鱼虾绝迹的小河边,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有四座工厂:甲、乙、丙、丁。
它们排出的废液里,每厂只含有Na 2CO 3、FeCl 3、Ca(OH)2、HCl 中的一种。
某中学环保小组对河水监测时发现:
(1)甲处河水呈乳白色;(2)乙处河水呈褐色;(3)丙处河水由浑变清;(4)丁处河水产生气泡,河水仍清。
下列四厂排出废液里所含污染物推断正确的为( )
A .甲含HCl
B .乙含FeCl 3
C .丙含Na 2C03
D .丁含Ca(OH)2
23.若1.8g 某金属跟足量盐酸充分反应,放出2.24L (标准状况)氢气,
则该金属是( )
A .Al
B .Mg
C .Fe
D .Zn
24.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
25A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
B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C .1L 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 氧气的质量小
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 +一定相等
26.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 .Na + 、K +、SO 42-、HCO 3-
B .Cu 2+、K +、SO 42-、NO 3-
C .Na +、 K +、Cl -、 NO 3-
D .Fe 3+、K +、SO 42-、Cl -
27.与Ne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跟与Ar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A.MgCl2B.CaS C.CCl4D.KCl
28.下列电子式或结构式错误的是()
29.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分别用导线两两连接可以组成原电池。
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方向为d→c;a、c相连时,c极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d 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30.下列关于反应Cl2+H2O=HCl+HCl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氯气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B.水是氧化剂,氯气是还原剂
C.水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31.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看到的现象是
A.有紫红色的金属析出 B.产生气体,有紫红色的金属析出
C.只生成蓝色沉淀 D.有气体放出,同时有蓝色沉淀生成
32.溶液的导电性明显增强的是
A.在NaCl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 B.在醋酸溶液中加入氨水
C.在氯化钡溶液中加硫酸钾溶液 D.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
33.下列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苯可以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B.苯和乙烯都很容易发生加成反应
C.苯不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D.1mol苯最多能和6molH2发生加成反应34.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①蛋白质②氨基酸③油脂④淀粉⑤氯乙烯⑥纤维素⑦聚乙烯
A.只有①⑦ B.只有①④⑥⑦ C.除②外都是 D.只有①③
35.历史上最早应用的还原性染料——靛蓝,其结构简式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靛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靛蓝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B.它的分子式是C16H10N2O2
C.该物质是高分子化合物
D.它是不饱和的有机物
36.丙烯酸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其对应的性质中
不正确的是()
A.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B.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
C.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D.发生相互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37.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形成肽链的方式不同有关
B .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C .磷脂、性激素、维生素
D 都属于脂质
D .动物乳汁中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38.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两者都有能量转换功能
B .都有基质,基质中都含有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
C .都不存在于蓝藻中
D .都含有少量的 DNA
39.关于“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原理和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 .甲基绿使 DNA 呈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B .甲基绿使 RNA 呈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C .毗罗红使 RNA 呈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D .毗罗红使 DNA 呈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
40.取经过编号的 5 支试管,分别加入 2mL 0 . 5mol / L 的 H2O2:溶液,进行如下实验(见下表) , 放在适当的温度下一段时间。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A . 3 号和 4 号对比实验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B . 1 号和 3 号对比实验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C . 4 号和 5 号对比实验说明酶的活性受 pH 的影响
D . 1 号和 2 号对比实验说明酶的活性与温度有关
41.苏云金杆菌是一种对昆虫有致病作用的细菌,其杀虫活性物质主要是一类伴抱晶体蛋白质。
某种苏云金杆菌产生的伴抱晶体含有 2 条多肽链,共由 126 个氨基酸组成,经昆虫消化液消化成毒性肽,毒性肽才能使昆虫致病。
该伴抱晶体蛋白质含肽键数及将其消化成“毒性肤”的酶依次是〔〕
A . 124 ,肽酶
B . 124 ,蛋白酶
C . 125 ,氨基酸酶
D . 126 ,蛋白酶
42.能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木层 B. 森林中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
C.一片竹林中竹子高矮不一 D. 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
43.在寒冷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湿度、温度和气体含量,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下列措施及方法正确的是:()
①建造温室大棚时使用蓝紫色的塑料薄膜②适当增加光照,以补充冬季阳光的不足
③尽量增加空气湿度,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④向温室内定期释放二氧化碳气体
⑤向温室内定期释放氧气⑥温室内尽量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
A.②④⑥ B.①②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44.我国学者童第周等人,从两栖类蝾螈内脏中提取DNA注入许多金鱼的受精卵中,孵出的幼鱼约有1%在嘴后长有蝾螈特有的一根棒状平衡器。
这一实验表明了DNA ()A.能够复制,前后代保持连续性 B.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C.能引起可遗传的变异 D.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45.果蝇基因的表达过程需要原料是:()
A.氨基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B.氨基酸、核糖核苷酸
C.脱氧核苷酸、解旋酶、 ATP D.核糖核苷酸、解旋酶、转录酶
46.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
A.细胞内液增多 B.组织液增多 C.体液增多 D.尿液增多
47.人体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可能是:
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②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③血糖含量过高④淋巴循环受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8.香烟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等会造成吸烟者肺部细胞的死亡。
这种细胞的死亡过程属于 ( )
A.生理性死亡 B.正常衰亡 C.细胞坏死 D.细胞凋亡
49.进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动物的三个生理过程如右图所示,则①②③分别为:()
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B.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配子①合子
C.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②③
D.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生物体
50.禽流感是禽类流感病毒引起的,对家禽和人类有很大危害的传染病。
下列叙述中属于体液免疫的是()
①注射禽流感病毒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与入侵的禽流感病毒结合,抑制病毒的活性
②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③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释放禽流感病毒
④将患病家禽深埋处理或在养鸡厂撒石灰消毒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②
51.在下列遗传系谱中,能肯定只能是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性状遗传是:(图中阴影者表示隐性性状)()
52.下列有关生物新陈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关光合作用全过程需要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 B.呼吸作用必须有氧气参与
C.生物新陈代谢是由酶催化的一系列反应组成
D.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于有机物氧化分解
53.植物茎尖的生长素可以向浓度比它高的侧芽部位运输,同时,在缺氧的条件下会严重阻碍其运输。
这说明生长素的运输属于: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
54.当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放出一种起警告作用的化学物质,以便使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这种现象所属的特征及信息传递类型分别是()
A.种内互助,化学信息 B.种内互助,行为信息
C.种间互助,化学信息 D.种内互助,物理信息
55.我国政府的性质是
A. 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B.便民利民的政府
C. 对人民负责的政府 D.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56.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各级政府在合理开发利用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事业的同时,努力保护文化遗产。
“努力保护文化遗产”表明政府在履行 ( )
①经济建设的职能②文化建设的职能③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④市场监管的职能
A. 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①④
57.2005年8月19日新华网报道,上海市实行电子政务网络“一口受理”以来,网上受理事项多达703项,减少了政府部门的工作环节,缩短了工作时间,大大方便了老百姓。
材料表明 ( ) ①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②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③我国政府已成为“服务型”政府④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A. 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58.2005年6月18 日《北京日报》载文指出,政府发展电子政务网站应从“政府中心”向“用户中心”转移,确保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政府网站从“政府中心”向“用户中心”转移有利于( )
①树立政府的形象和权威②增强公民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
③增加政府办事的透明度④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推进依法行政
A. 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9.2005年10月25 日中国吉林网报道,—些官员为“塑造形象”不惜在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上大做文章,“上纲上线”到涉及国运民生,其实那不过是件科长就能处理的问题,反而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塑造形象”的做法违背了 ( )
A. 对人民负责原则
B.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C.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D.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60.2006年2月14 日人民网报道,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日前指出,现在必须承认不同利益阶层和利益集团的存在,政府的责任是要创造和疏通多种合法的表达渠道,了解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协调利益关系。
材料表明 ( )
A.在我国,国家、集体与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对立的
B.我国社会矛盾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C.每个利益阶层和利益集团只有建立自己的组织才能真正捍卫自身的利益
D.必须强化政府责任意识,贯彻落实政府的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
61.哲学的任务是( )。
A.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 B.指导人们正确地改造世界
C. 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哲学是文化的灵魂
62.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严格维护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B.这一规定的意图是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
C.西周的手工冶铜业发达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63.19世纪末,台湾人民爆发的反割台斗争,是由下列哪个条约引起的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4.“宋女士一生历经世事沧桑。
半个多世纪前,民族危亡存续之时,投身全民抗战……”(引自汪道涵《致宋美龄女士亲属唁电》)这段话表明了对
A.国民党政府片面抗战的谅解
B.宋美龄反对日本侵略的赞扬
C.宋氏三姐妹毕生事业的赏识
D.蒋介石推行亲美政策的肯定
65.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
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66.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
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第五次反围剿
D.长征
67.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
不同的原因之一是
A.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
B.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
C.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中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强大
D.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
68.建国后推行的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含义是
A.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民主协商,共同执政
B.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D.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一起参政议政
69.1月份,盘据在亚欧大陆上的大气活动中心是( )
A 、印度低压
B 、亚洲高压
C 、副极地低压
D 、夏威夷高压
读图10,回答第70—71题:
70.此图反映出来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
A 、全球变暖
B 、臭氧层的破坏
C 、酸雨的危害
D 、过量开采资源
71.图上反映出来的问题,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A 、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B 、使河湖酸化
C 、中纬度地区更加湿润
D 、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变行适宜温带作物生长
72.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 )
A 、减少矿物燃料使用量
B 、植树造林
C 、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排放量
D 、减少保温气体排放量
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其代表某种文化景观。
读图回答52—54题。
73.该种文化景观是 ( )
A.小溪
B.梯田
C.平原
D.沙滩
74.
该文化景观最有可能位于 ( )
A.黄土高原
B.江南丘陵
C.青藏高原
D.
四川盆地
75.下列作物最有可能在该文化景观区种植的是 ( )
A.水稻
B.甜菜
C.谷子
D.青稞
图10
田家炳中学高三理科基础综合试题<八>参考答案
1.C
2.D
3.B
4.C
5.D
6.C
7.D
8.C
9.C 10.D 11.D 12.A 13.B 14.B 15.B 16.A 17.B 18.C 19.A 20.B 21.C 22.B 23.A 24.A 25.B 26.C 27.A 28.C 29.B 30.D 31.D 32.B 33.C 34.B 35.C 36.C 37.C 38.B 39.C 40.B 41.B 42.A 43.A 44.B 45.B 46.D 47.C 48.C 49.B 50.D 51.C 52.C 53.C 54.A 55.D 56.C 57.A 58.A 59.A 60.D 61.C 62.A 63.C 64.B 65.C 66.D 67.C 68.C 69.B 70.A 71.D 72.C 73.B 74.B 7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