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士”精神的形成与失落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各阶段特征
(1)唐
好不容易跻身国家政治阶层的寒士,醉 生梦死,对管理国家既无经验也无理念, 很快就使一个强盛的帝国陷入战乱而四分 五裂。
(2)宋
由于统治者的懦弱,不得不采用愚蠢的 做法--剥夺武官的军权,文官的治权, 强化臣仆意识。整个社会的进取心进一步 衰颓;程朱理学的出现,士人精神进一步 内守,沉溺于沾沾自喜的风雅之中。
三、寒士崛起与士大夫阶层的形成
1、原因 (1)士族衰落 (2)教育普及(市民化社会的萌芽) (3)国家的提拔(科举考试制度的推行)
2、特征 (1)理想主义基本消失,实用主义成为基本指导 思想 (2)意识形态的控制,思想、历史停滞 (3)忠君爱国思想开始异化 (4)堕落为王权工具,不具批判性的技术阶层
C. 传播知识
以贵族为对象
以平民为对象
(3)精神特征 A. 用士、谋士-- 服务主人,不以家国为念 B. 哲士、信士-- 恪守信念,不以为人赏识为念
2、战国至秦时期士之概况 (1)统一国家观念的逐渐形成 A. 春秋时霸匡扶王室 B. 孟子的“王”天下思想 C. 苏秦、张仪的兼并天下实践 D. 旬子、韩非、李斯等的学说与实践 E. 吕不韦揽天下之雄心 F. 屈原以身殉国之壮举 (2)精神特征 A. 厌弃战乱,为统一天下而出谋划策 B. 忠君爱国思想萌芽
(5)清
外族入主,不得不采取两面手腕。翻手 为云覆手为雨的伎俩,使得士人无所适从, 噤若寒蝉,缄口不言。天下为某之天下, 非吾之天下,与我无关。以天下为己任之 心消退,理想信念缺席,焦虑已为他们心 灵所无,蜕变为没有灵魂的纯技术阶层。 士堕落为市民社会中的普通一员。
中国“士”精神的形成与失落
一、士的形成及早期发展 二、儒士的崛起、士族的形成与衰落 三、寒士崛起与士大夫阶层的形成 四、
一、士的形成及早期发展
1、西周末年至春秋时士之概况
(1)来源
A. 没落贵族
B. 失守王官
C. 有技之人
(2)职业
用自己的知识服务于人谋生:
A. 为诸侯国之官守
B. 为诸侯国之顾问
哲士逐渐消失2士与宗族制度结合形成士族政治经济上享有特权精神上蔑视社会恒具信念左右国家政局阻碍国家政治推行3士族衰落1自身的衰颓徒有空谈言辞经国理世之才渐少2战乱摧残3国家有意打击三寒士崛起与士大夫阶层的形成1原因1士族衰落2教育普及市民化社会的萌芽3国家的提拔科举考试制度的推行2特征1理想主义基本消失实用主义成为基本指导思想2意识形态的控制思想历史停滞3忠君爱国思想开始异化4堕落为王权工具不具批判性的技术阶层3各阶段特征好不容易跻身国家政治阶层的寒士醉生梦死对管理国家既无经验也无理念很快就使一个强盛的帝国陷入战乱而四分由于统治者的懦弱不得不采用愚蠢的做法剥夺武官的军权文官的治权强化臣仆意识
(3)元
汉族士人沦为奴仆,自信心受到重创。
(4)统治者愚蠢、凶残、无能而多疑,以污 辱士人为能事,士人仅存的一点人格精神 最后剥落,只剩下赤裸裸的利欲之心。 (打屁股,特务统治,太监统治)阳明心 学以“守心”自诩,最后蜕变为纵欲堕落 的借口。两者的结合使明代充斥着昏庸的 淫荡,士人不再承担自己的责任。
二、儒士的崛起、士族的形成与衰落
1、儒士崛起,杂士衰落 积极用世,以天下为己任,以获取帝王
信任或赏识为手段。(哲士逐渐消失) 2、士与宗族制度结合形成士族
政治经济上享有特权 精神上蔑视社会,恒具信念 左右国家政局,阻碍国家政治推行
3、士族衰落 (1)自身的衰颓 徒有空谈言辞,经国理世之才渐少 (2)战乱摧残 (3)国家有意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