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各章基础知识复习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第一章4~7节知识点+习题

(完整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第一章4~7节知识点+习题

第4节电动机1、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实验。

⑴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安培力)的作用.⑵磁场对通电导体作用力的方向跟方向和方向有关.⑶当只改变电流方向或只改变磁场方向时,通电导体受到的磁场的力方向.⑷同时改变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时,通电导体受到的磁场的力的方向⑸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大小与磁场强弱、电流大小、导体长短有关。

2、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1)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而转动,但不能持续。

(2)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3)通电线圈所在的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线圈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线圈的这一位置叫平衡位置。

(4)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是转化为的结果。

当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或反向时,受到的作用力为零。

当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垂直作用时,受到的作用力最大。

(5)通电线圈转到平衡位置时,不立即停下来,而是在位置附近摆地动几下才停下来3、直流电动机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来改变通电线圈的受力方向,从而使之沿同一方向连续转动。

换向器的作用:当线圈刚转过时,换向器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从而改变线圈受力方向,使线圈连续转动。

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直流电动机制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通过换向器改变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线圈的受力方向,以保证线圈沿同一方向持续转动。

直流电动机的构造:磁极、线圈、换向器、电刷。

(定子,转子)4、交流电动机也是依靠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所受的力来运转的。

第5节磁生电1、磁生电--电磁感应⑴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

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⑵电路不闭合,当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没有感应电流,但是导体中却有感应电压。

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电路闭合且一部分导体作切割磁感线运动。

⑷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有关;改变其中的一个,电流方改变;若同时改变这两个方向,电流方向不变。

八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

八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

八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第一章:物质的组成1. 物质的组成所有物质都由_________构成,而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

原子是_________的基本单位,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2.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而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元素按照_________比例组成的。

化合物中的元素通过_________键连接在一起。

化合物具有_________的性质,常见的化合物有水、二氧化碳等。

3. 物质的状态物质可以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种状态。

不同状态之间的相互转化称为物质的_________。

第二章:物质的变化1.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类型。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发生了_________的变化,原有物质消失,转变为新的物质。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_________发生了变化,物质的本质保持不变。

2. 化学方程式化学变化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描述。

化学方程式包含了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等信息。

例如,2H₂+O₂→2H₂O表示氢气和氧气发生_________生成水。

3.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产物的_________。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物质的_________、反应_________、温度和催化剂等。

第三章:能量与能量转化1. 能量的定义能量是做_________的能力。

国际单位制中,能量的单位是_________。

常见的能量包括_________能、_________能和_________能等。

2. 能量的转化能量可以在_________之间相互转化。

例如,电能可以转化为_________能,化学能可以转化为_________能。

能量转化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即能量不会_________或_________。

3. 能量的利用我们通过_________活动和_________活动来利用能量。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各章测试题(共4章,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各章测试题(共4章,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各章测试题(共4章,含答案)第1章自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指南针是一个磁体B. 指南针折断后只有一个磁极C. 指南针能吸引铜、铝等物质D. 指南针指向不会受附近铁块的影响2.下列是一些与用电安全相关的现象,其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D)3.如图四个实验中,用来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是(D)【解析】电磁感应现象是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符合的是D。

4.若假想地磁场是由地球内部一块大磁铁产生的,如图所示的四个示意图中,能合理描述这块大磁铁的是(B)【解析】地球是个大磁体,地磁场的形状与条形磁铁相似,地磁的北(南)极在地理的南(北)极附近。

5.如图所示为某汽车启动电动机的电路。

当启动器开关闭合时,有微小电流通过器件X,接着有强大电流通过电动机,并将电动机启动。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想一想,X可能是(D)(第5题)A. 灵敏电流计B. 发电机C. 电磁铁D. 电磁继电器【解析】电磁继电器可实现用低电压和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控制高电压和强电流电路的通断。

6.爱因斯坦曾说,在一个现代的物理学家看来,磁场和他坐的椅子一样实在。

如图所表示的磁场与实际不相符...的是(C)【解析】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分布方向是北极出来指向南极,所以A和D是正确的;B图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直线电流的磁感线分布是正确的;C图中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下端是N 极,磁感线应从N极出来,故C错误。

7.关于磁场、磁感线,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C)A. 磁场分布局限于某一个平面内B. 磁感线可以交叉C. 磁场是具有强弱和方向的D. 磁感线客观存在【解析】磁体的磁场是立体的,A错;磁感线不会交叉,B错;磁感线是人们为了方便研究磁场而引入的,并非客观存在,D错。

8.如图所示,磁感线竖直向下,AB棒运动,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B)(第8题)A. AB棒可能是竖直向下运动的B. AB棒可能是水平向左运动的C. 开关断开,电流表指针也会偏转D. 实验说明电路有电流不一定需要电源【解析】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AB棒竖直向下运动时,没有切割磁感线,电路中没有电流,故A错误;AB棒水平向左运动时,导体切割磁感线,电路中有电流产生,故B正确;开关断开,电路开路,也没有电流,故C错误;AB棒切割磁感线,电路中产生电流,AB棒相当于电源,故D错误。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及练习de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及练习de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A B D A A D C B A D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C A D C C CBC B二、简答题(21-25题每空1分共14分,26-29题每空2分共18分,本大题共32分)21(1) nCl (2) Na2CO3(3)AL (4)2SO42-+3(1)2H(2)碳原子、碳原子排列结构不同28.(1)C(2)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彻底(3)氯化铵的溶解度比氯化钠更易受温度影响29.⑴100℃⑷控制电路的电池长时间工作,电流减小,磁性减弱,可能造成误动作。

控制电路部分始终耗电。

(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就给分)三、实验探究题(每空格1分,共12分)30、(1)温度(2)蛋白膜消失的时间(3)减少水体富营养化污染31.(1) aab (2) b c (3) d32、(1)在一定范围内,双氧水的分解速率随二氧化锰用量的增加而加快(2)在二氧化锰用量相同时,双氧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其分解速率越快、放热(3)外界温度可能也是影响双氧水的分解速率的一个因素(其它答案合理就给分)33.(1) A 、(2)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34。

35每小题5分,36题6分,共16分)34、(1)导体丙右(2)解:R=U/I=184V/0。

36×10-3A=5。

11×105Ω35.(1)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无气味,有酸味。

(2)在PH ﹤ 5的环境中密封保存(或者密封保存)(3)解:设试验中反应的维生素C质量为x。

C6H8O6 + I2 = C6H6O6 + 2HI176 254X 12.7mg根据比例关系: X=8.8mg8.8mg×100mL/20mL=44mg果汁中维生素含量与包装盒上标明的维生素C含量不相符36、解:(1)CaCO3%=6。

八年级《科学》(下)第一章复习提要

八年级《科学》(下)第一章复习提要

八年级《科学》(下)第一章复习知识点1.液态水与气态水在微观上的区别;分子2.2水电解实验:(1)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2)水分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原子构成。

(3)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4)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子。

3.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4.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是什么?原子4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5.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一些?分子、原子、离子6.原子结构模型:微粒名称、带电性、数目关系等;(1)原子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2)质子带正电,电子负电,中子不带电7.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8.“钠在氯气中燃烧”电子得失情况;离子:铝离子,氧离子硫酸根9.单质与化合物区别;单质(液氧),化合物(水、氯酸钾)10.对物质组成的两种讲法(宏观、微观);11.元素分类;12.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情况;(氧最多、金属侣最多)13.常见元素符号记忆;(33个)元素符号的含义;⑴一种元素⑵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⑶这种元素的原子的质量14.化学式表示的含义;化学式能代表某种质,如CO2这个化学式就代表二氧化碳。

因为一种物质只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2.化学式能表示物质组成。

如H2O这个化学式能表示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化学式能表示物质中原子或离子个数比。

如H2O这个化学式表示在氯化钠中氢原子和氧原子子的个数比为2∶1。

4.通过化学式可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如水的化学式是H2O,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85.通过化学式可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如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等于:32:16×2=1∶16.通过化学式可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15.化学式中各元素化合价的确定;单质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16.计算某元素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元素质量分数第二章复习知识点1.CO2的检验:用澄清的石灰水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药品选用(磷)、现象(产生白烟,水进入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结论(氧气占空气体积的1/5)3空气成分;3.空气中几种成分的利用;4.氧气物理性质;5.硫、铁、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产物特征、化学方程式;6.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前为什么要在瓶底铺少量细沙或水?(防止集气瓶炸裂)7.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发生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水和其它产物,同时八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4章《电与磁》知识梳理(填空题)(复习专用)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4章《电与磁》知识梳理(填空题)(复习专用)

科学八下第四章知识梳理第一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1、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小磁针或悬挂起来能自由转动的条形磁铁),指南的磁极叫,指北的磁极叫2、磁性:能够吸引等物质的性质3、磁体:具有的物体4、磁极:叫磁极。

(磁体两端磁性中间)作用规律:同名磁极,异名磁极。

一个永磁体分成多部分后,每一部分仍存在个磁极。

5、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

6、磁场:磁体周围存在。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的作用。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而发生的。

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7、任何一点的磁感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所指的方向一致。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出来,回到磁体的。

是虚拟的。

但客观存在。

8、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的作用。

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附近。

科学方法说明爱因斯坦说过:“磁场在物理学家看来正如他坐的椅子一样实在。

”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它对小磁针的作用来认识它。

这就是转换法——科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从一些非常直接的现象去间接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的物理量直接测量。

如:通过力的作用效果认识力;通过电流的效应认识电流;通过墨水的扩散现象认识分子的运动。

再如:一些物理量不能直接测量如电阻R、密度ρ,可根据其定义式R=U/I、ρ=m/V转换为可直接测量的U、I、m、V,然后通过计算求出。

很多仪器的制造也利用了转换法,如:将温度转换成液柱的升降制成温度计;将液体压强转换成两液面的高度差制成压强计。

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模型法。

模型法是指用理想化的方法将现实中的事物简化(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矛盾)而建立事物的科学模型而加以研究的科学方法。

如光线、光的直线传播、匀速直线运动、等高线地形图等。

第二节电生磁9、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且磁场方向与的方向有关。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复习知识点详解+常考题型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复习知识点详解+常考题型
(2)从变化I的微观过程可分析出,该变化的实质是.
例3、一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B.物质甲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2种氧化物
D.物质甲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3∶8
例4、对于Fe、Fe2+、Fe3+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⑷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⑸同一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里,可能显示相同的化合价,如SO2CO2有些元素在相同的化合物里可显示不同的化合价,如NH4NO3。
3、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总和为零
4、常见原子团化合价:
⑴原子团化合价与原子团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同
⑵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就是该原子团的化合价。
(3)卢瑟福--“卢瑟福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
(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
(5)“电子云模型
质子(带正电)夸克
2、原子的结构:原子:原子核:(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夸克
(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
例1、关于原子及原子结构发现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汤姆森、卢瑟福两位科学家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想象建构原子模型
B.Ga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
C.1个Ga3+中含有34个单位的正电荷
D.1个N3-中含有4个电子
例4、如图为核聚变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原子,“●”、“○”、“.”表示原子中的不同微粒,③是________元素的原子,①②③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是________(选填序号).
例5、我国探月工程的一项重要计划,是对月球氦-3含量和分布进行一次由空间到实地的详细勘察,为人类未来利用月球核能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图是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该图,我们还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基础知识复习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基础知识复习

第一章基础知识复习一、基本概念:1、符号的意义:使用符号能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不同和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列举一些常见的符号:。

2、由于事物有时,有时,有时,所以人们常用模型。

列举常见的模型:。

3、根据P的水的状态模型,可知:①分子间存在,而且液态水3分子间距离较。

②在发生状态变化时,分子本身。

请建立一个水分子扩散的模型。

4、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发现生成了两种气体:和。

体积比是。

这个实验说明:①水是由构成的。

②水是由组成的。

5、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6、原子是最小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7、构成物质的微粒三种:、和。

金刚石是由构成的,食盐是由构成的,酒精是由构成的。

8、不同种类的原子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原子的种类相同,但构成一个分子的原子不同。

氢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氢气能燃烧,发出色的火焰,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这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

即同种性质,不同种分子性质。

9、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都是由构成的,它们的化学性质。

但是由于不一样,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10、原子的体积很小,原子的半径一般在数量级。

原子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

11、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属于变化,而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属于。

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

12、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历了不断完善、不断的过程,从模型到模型,从模型到模型,再现代的模型,已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13、原子是由一个居原子中心的带电荷的和带电荷的构成的。

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整个原子呈性。

这是因为。

14、原子核是由和构成的。

而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叫做。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因为原子中的质量在整个原子质量中所占的比重极小。

氧原子核内有个质子、8个中子,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一般相对原子质量可以由数和数相加所得。

15、同种原子的原子核内、和是一定的。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及习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及习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及习

本文档旨在总结《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并提供相关题。

以下为详细内容:
知识点归纳
1. 力和压力:力和压力:
- 力的概念和单位
- 物体的支持力和重力
- 压力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 什么是浮力
2.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 物体的运动状态:静止、匀速和变速
- 物体的受力分析
- 牛顿第一、第二和第三定律
- 物体的动量和碰撞
3. 声音和光线:声音和光线:
- 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觉
- 声音的特性和声音的频率
- 光的反射和折射
- 光的传播和光的色散
4. 电和磁:电和磁:
- 电的基本概念和电流
- 电路图和电阻
- 磁的基本概念和磁现象
- 电磁感应和变压器原理

1. 下面哪个物理量不属于力的表达式?()- A. 力的大小
- B. 力的方向
- C. 物体的质量
- D. 力的作用点
2.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重力为20N,其支持力的大小为()
- A. 22N
- B. 20N
- C. 18N
- D. 16N
3. 什么是光的反射?()
- A. 光在介质之间传播
- B. 光遇到不透明物体被吸收
- C. 光遇到表面发生反弹
- D. 光的频率变化
4. 什么是磁现象?()
- A. 磁体之间发生吸引或排斥
- B. 电流在导线中产生磁场
- C. 静电产生的现象
- D. 光的频率变化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以上题。

[答案请参考课本或教师指导]。

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1.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物资的性质2.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模型。

(1)磁感线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

(2)磁感线迷的地方,磁场强。

(3)磁感线箭投指的地方就是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

(4)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北出南进。

(5)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不相交。

3.地理北极在地磁南极附近,地理南极在地磁北极附近。

4.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电生磁)。

5.安培定则(直导线):右手掌握直导线,大拇指与四指垂直,且指向电流方向,四指环绕的方向为磁场方向。

6.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7.带有铁芯的通电螺旋管叫做电磁铁。

8.右手螺旋定则:假设用右手握住通电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弯曲的四指就表示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

9.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1)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2)力的大小跟电流大小,磁场强弱,导向长短,导线数量有关。

(3)导体有电流,要有磁场,导体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

10.左手定则(又称电动机定则):伸开左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平面;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并使四指指向电流方向,这时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力的方向。

11.直流电动机结构:磁体(定子),线圈(转子),换向器,电刷。

12.英国物理学家法拉弟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磁生电)。

13.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14.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的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15.右手定则:右手平展,使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

把右手放入磁场中,若磁感线垂直进入手心(当磁感线为直线时,相当于手心面向N极),大拇指指向导线运动方向,则四指所指方向为导线中感应电流(动生电动势)的方向。

16.我国电网以交流电供电,周期0.02秒,频率为50赫。

17.辨别火线和零线可用测电笔。

八年级下科学各章基础知识

八年级下科学各章基础知识

初二科学周末试卷(15周)出题人:张少冰班级姓名审题人: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平静呼气动作的是A.肋间外肌舒张B.膈肌舒张C.膈肌收缩D.肋骨下降,胸腔容积变小2.光合作用的产物是A.氧气和淀粉B.氧气和蛋白质C.氧气和脂肪D.氧气和各种有机物3.自然界中碳循环不包括A汽车使用汽油产生的二氧化碳B牛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C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D实验室鉴定石灰石产生的二氧化碳4.火柴点燃能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气体的物质是A 木炭B 硫磺C氢气D红磷5.化学方程式表示A.2个镁和1个氧气反应生成2个氧化镁B.镁和氧气相遇就能燃烧生成氧化镁C.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能够反应,生成氧化镁D.48L的镁和32L的氧气反应能生成80L的氧化镁6.根据已配平的化学方程式:铅丹 + 4HNO3 = PbO2 + 2Pb(NO3)2 +2H2O 可以推测铅丹的化学式是A PbB PbOC PbO2D Pb3O4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制作了以下4个密闭的玻璃瓶,放在一定的环境中。

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哪个瓶中生物的生存时间最长8.在一个密封容器中,放置绿色植物,让它受阳光的作用进行生长活动,并昼夜测定容器内氧气的含量。

如图所示正确的图是9.下列错误化学方程式,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是10.下列反应中,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11.A 、B 、C ”、 ”、“ ”,下图为三种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的状况,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 、B 、C 三物质的化学式前的系数之比为A.4:1:3B.3:1:2C.4:1:2D.3:1:312.右图是研究动物呼吸的装置,该装置放在室温的 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后,着色水滴将A.向试管方向移动B.向远离试管的方向移动C.先移向试管后远离试管D.保持不动13.“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在化学反应过程或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使用或彻底反应前 反应后蚱蜢 熟石灰着色水滴消除有害物质。

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的是A.生产和使用剧毒农药B.造纸厂用二氧化硫进行纸浆漂白C.利用双氧水制氧气D.化工厂产生的废气向高空排放二.填空题1.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4)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 2.如图,左图是人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变化的示意图,右图是平静呼吸时胸廓变化示意图。

8年级下科学基础知识复习

8年级下科学基础知识复习

初二科学专题复习8 构成物质的微粒一、物质的构成原子→分子构成组成原子——→物质←——元素离子1、分子:是并且保持物质的一种微粒。

注意:(1)分子不能保持物理性质。

在物理变化中,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要。

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分子分裂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

(2)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种分子的性质。

2、分子运动论:(1)分子总是在不停的做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2)分子间有。

物质三态的变化实质上就是分子间的变化。

(3)分子间存在引力和。

3、原子:是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4、原子的构成:()()原子中子()核外电子()(1)核电荷数= = (2)相对原子质量= +(3)除外,其余原子都有中子(4)质量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不同原子肯定不同。

5、相对原子质量:= 一个原子的质量/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1/126、离子:带电的或。

离子是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得到电子形成离子,带电。

记住常见的原子团:铵根离子;氢氧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7、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两个守恒:质量守恒与电荷守恒8、元素:是具有相同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1)同位素:相同,但不同的原子。

2)元素可以组成物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纯净物叫。

3)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元素、元素。

4)元素的分布:地壳中人体中空气中海水中5)人体中的一些元素的作用(钙铁锌碘)9、元素符号的意义:(1)表示一种;(2)表示一个;(3)有的可表示某种。

练习:1、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氢分子能保持氢气的性质B、水中含有氢分子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D、铁的化学性质由铁原子保持2、下列变化中可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是A、水烧开后有白汽冒出B、分离液态空气可得氧气和氢气C、电解水制得氧气和氢气D、进行粗盐的提纯,获得较纯净的NaCl3、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B、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相等C、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可以相同D、原子里有相对较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里做高速运动4、93年我国制取了一种相对原子质量为18,核电荷数为8的氧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气体,下列正确的A、这种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0B、这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C、这种氧原子的中子数为8D、这种氧原子的质子数为1010、分子式:用元素符号表示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8年级下科学基础知识复习

8年级下科学基础知识复习

初二科学专题复习3 串、并联电路复习回顾:1、某单位收发室里有电池组一个,电铃一个,红灯和绿灯各一盏,在单位的前门和后门各有一个开关,请你帮助设计一个电路,使前门来人闭合开关铃响红灯亮;后门来人闭合开关时铃响同时绿灯亮.画出电路图.2、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串并联电路的计算1、下面的几种叙述中,哪一种是并联电路的特征A.电路中每一处的电流都相等B.电路中任何一处断开都会引起整个电路断路C.各条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D.电路上各部分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2、如图所示的圆环是由阻值R 、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制成的.A 、B 、C 三点将圆环分成三等份(每等份电阻为1/3R ),若将其中任意两点连入电路,则连入电路的电阻值为_________.3、已知R l :R 2=1:2,电源电压为6V ,当它们串联时,电压之比为 ,其中U 1= ;当它们并联时,电流之比为 ,其中I 1= ;4、两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将它们串联,其总电阻为R l ;将它们并联,其总电阻为R 2,则R l :R 2等于5、R 1=4R 2,将R 1、R 2串联到电压是12伏的电路的两端,则电阻R 1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_伏,电阻R 2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伏。

6、R 1、R 2并联接到电路中,已知R 1:R 2=1:4,干路中的电流是1安,那么通过电阻R 1的电流是_______安,通过电阻R 2的电流是_________安。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 闭合时,电压表V l 的示数为3伏,V 2的示数为6伏,则电源电压为( ) A.3伏 B.6伏 C .9伏 D.12伏8、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A 和B 中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元件_____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遵循欧姆定律。

(2)将A 和B 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 的电源两端,则通过A 和B 的总电流为9、一只12欧的电铃,正常工作的电压为6V ,现将它接到10V 的电路中,要使它正常工作,该采取什么措施?10、把一只电阻R1接到某电源上,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3A,若在电路里并联一只30Ω的电阻,此时干路的电流为1.2A。

八年级下科学2章知识点复习和习题

八年级下科学2章知识点复习和习题

第二章基础知识复习§2-1空气★1、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气体,其主要成分是(按体积分数):___(占__)和___(占___)。

另外还含有少量的____、____、____以及其他杂质2、法国化学家____最先通过实验推翻了“空气是一种单一物质”。

得出空气是由和组成的;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1)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生成物是体(固或液),反应结束后集气瓶内气压(减小或不变或增大)(2)等反应结束后,打开导管上的夹子,出现的现象是,集气瓶内水位最终约上升剩下容积的。

(3)此实验说明:。

(4)少于五分之一的原因;多于五分之一的原因:4、空气中各成分有重要的利用,请对应连线: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氧气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作电光源;固态叫干冰,是一种良好的致冷剂;氮气是工业制汽水的一种原料之一充入灯泡可延长使用寿命;二氧化碳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供给生呼吸;稀有气体燃料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高温火焰§2-2氧气和氧化1.氧气的物理性质主要有:①常温下色味态;★②(易或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采用法收集氧气);★③密度比空气(所以也可以采用法收集氧气);④在1标准大气压下、-183℃时液化成色的液体,在-218℃时凝固成状的蓝色的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主要有:★(1)与硫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火焰,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发出火焰,生成一种具有的体。

★(2)与铁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铁在氧气为燃烧实验现象是,生成一种色体。

做此实验之前集气瓶中必须预留少量,以免熔化的生成物溅落下来,使集气瓶炸裂。

放出大量的热(3)木炭在氧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向集气瓶中倾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

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由此可知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气体。

3、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复燃)。

这是一种确认氧气的简单办法。

★4、物质与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在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性。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初二科学(下)期末基础知识复习第1章符号与粒子三、计算题1.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设化学式为AxByA元素:B元素=A原子个数(x)×A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个数(y)×B的相对原子质量2.%100*%100**物质的总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原子个数元素的质量分数==3.%100*%100*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式求得该元素分数实际测得某元素的质量混合物的总质量纯物质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分数==(也是计算该物质的纯度或百分含量)4.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四: 1. 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2. 核电荷数=质子数(带正电)=核外电子数(带负电),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3. 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道尔顿;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汤姆森4. H2O有那些意义(1)、表示为水这种物质(物质);(2)、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元素);(3)、表示一个水分子(分子) ; (4)、表示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原子): (5)、 表示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相对质量)。

5. 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 单质 ,如 氧气O2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 化合物 ,如 水 H2O ;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 氧化物 ,如 氧化钙CaO 。

6. “2”的含义:2Ca 2+ 前2:2个钙离子 ,后2:每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2 2H 2O 前2:2个水分子 ,后2:每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 CaO (Ca 上方的+2) :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7. 地壳中元素含量:氧 > 硅 > 铝 > 铁 。

8. 在元素周期表中“行”称为 周期 ,“列”称为 族 ;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质子数逐渐 增大 。

在同一族内,各元素的 化学性质 都很相似。

初二(下)科学基础知识复习

初二(下)科学基础知识复习

初二科学(下)期末基础知识复习第1章符号与粒子一、写出元素符号或元素的名称:氦-锰-金-铝-氯-硅-铁-H- C- N- O - Na- Mg- P-S- K- Ca- Cu- Zn- Hg- I -二、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水-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氧化铜-硫-一氧化氮-氧化铝-五氧化二磷-氯化氢-氯气--硫化氢-氧化钠-氧化镁-氖气-金刚石-过氧化氢-二氧化硫-氧化钙-碳酸钙--硝酸根离子--三、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CH4- Fe2O3- Na2S- FeCl3-(氧化铁)Fe3O4- ZnO- NaCl- MgCl2-KCl- CaCl2- CuSO4- K2MnO4—四、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看懂、理解)1.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设化学式为A x B yA元素:B元素=A原子个数(x)×A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个数(y)×B的相对原子质量2.元素的质量分数=×100%=×100%3.物质的质量分数=×100%=×100%(也是计算该物质的纯度或百分含量)4.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如:求88克CO 2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五:1.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 的一种..微粒;原子是 中最小微粒 2.核电荷数= (带 电)= (带 电),相对原子质量= +3.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 ;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4. H 2O 有那些意义(1)、 (物质);(2)、 (元素);(3)、 一分子);(4)、 (原子):(5)、 (相对质量)。

5.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 ,如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 ,如 水;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 ,如 。

6.“2”的含义:2Ca 2+前2:表示 ,后2:+2 2H 2O 前2:表示 ,后2:表示 。

CaO 此上方的2表示 。

7.地壳中元素含量:氧> >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科学(下)期末复习姓名________________第一章、写出元素符号或元素的名称:氦一锰一金一锂一铍一b5E2RGbCAP氟一铝一氯一硅一铅一p1EanqFDPw硼一氖一钡一氩―铁一DXDiTa9E3dH 一 C 一N 一O 一Na —RTCrpUDGiTMg —P 一S 一K 一Ca 一5PCzVD7HxACu —Zn一Ag一I 一Hg—jLBHrnAlLg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水一-二氧化碳- 氧化碳一氧化铜—氧化铝一XHAQX74J0X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五氧化二磷- 氯化氢-硫化氢- 氧化钠—氧化镁- 氧化硅- LDAYtRyKfE 氧化硫- 二氧化硫—氧化钙-、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CH 4 一C2H 2 一Na2S —FeCb —Zzz6ZB2LtkFe3O4 一ZnO —NaCl —MgCI 2—dvzfvkwMI1KCl —CaCb —FeCb —Zn Cl 2—rqyn14ZNXIAgCl —AlCl3 —Fe2O3 —EmxvxOtOco第2章空气与生命1.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氧气约占;稀有气体约占;二氧化碳约占__________ ;水蒸气等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_____________ 。

SixE2yXPq52 •氧气是一种色, ______ 味,溶于水的气体,__________ 燃烧,密度比空气略______, 通常用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方法来收集。

6ewMyirQFL3 •二氧化碳是一种________ 色,________ 味,__________ 溶于水的气体,__________ 燃烧,能和水反应生成___________ ,遇到 __________ 变成红色。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 ,通常用_____________ 方法来收集。

通入到澄清石灰水内变___________ 。

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avU42VRUs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 效应。

4 •填写下面氧气与其他物质反应的表格:(条件:点燃或加热)5 •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分解 ____________和加热 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为y6v3ALoS89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用 ___________ 制取氧气,这是利用了氧气和 ____________ 的 ___________ 不同的性质。

M2ub6vSTnP 6 .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用二氧化锰作为 ___________ ,它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 ,本身的和 _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

OYujCfmUCw7 .我们把物质和 ________ 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我们把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叫 ___________,如果这种反应以极快的速率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就会引起 __________。

而自燃是引起的。

eUts8ZQVRd8 .燃烧的2个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QsAEJkW5T 9 .质量守恒定律从宏观上看,就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___________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___________。

从微观上看,就是反应前后 ______________ 的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既没有改变也没有 增加,所以可知在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是 ____________ 而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____________ 。

化学反 应的本质就是反应物 ___________ 重新组合成生成物 ____________ 的过程GMslasNXkA 10.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这个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是 _____ 和 ____________,条件是 ___________ ,参加反应的氧气分子和碳原子的比为 ______________ ,氧气,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__ 。

TIrRGchYzg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 ___________________ ,呼吸道包括 。

7EqZcWLZNX12 .人体的呼吸运动包括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2个过程,是靠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lzq7IGf02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活动而产生的。

13 .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在的作用下,利用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等物质制造 ___________,并释放 _____________ 的过程,其发生的场所是 _____________ 。

zvpgeqJ1hk 14 .在鉴定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淀粉的实验中,检验淀粉的物质是,遇到淀粉会变 ___________。

在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和条件时我们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 。

NrpoJac3v1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nowfTG4KI 16. 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7 .检验二氧化碳,空气,氧气,氮气的方法是:将放入集气瓶内, ___________ 的是氧气,是空气,熄灭的是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

这2者再用 ____________ 检验,变浑浊的是 __________ ,不变的是________。

fjnFLDa5Zo18. 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

tfnNhnE6e5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呼吸作用实际上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过程,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释放Hb m VN777sL提供给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

写出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20•大气中能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 ,分子式为__________ ,近年来由于人类大量排放___________ ,而使其遭到破坏。

V7l4jRB8Hs21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绿色植物的 ______________ 形成含有碳元素的___________ ,同时又通过生物的将其分解,重新变为二氧化碳,另外____________ 也是产生二氧化碳的一个重要途径。

它们使得碳通过二氧化碳的形式来完成循环。

83ICPA59W922•大气的污染物主要有:____________ , _________ 。

雨,雪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__________ , _________ 等物质,形成了酸雨,造成严重污染。

mZkklkzaaP第三章基本内容复习1•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摇篮,土壤由 __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 _______ 组成。

AVkt R43bpw2•土壤生物包括生活在土壤中的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ORjBnOwcEd3•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

2MiJTy0dTT4•构成土壤的物质有_________ 、 _______ 和________ 三类。

土壤固体部分主要由_______________ 和_gliSpiue7A____________ 组成,其中___________ 占固体部分的95%左右。

5. __________________ 是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

6•土壤矿物质颗粒有粗有细,一般分为 ____________ 、 _______ 和_______ 。

根据它们比例不同,可将土壤分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三类,其中最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是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uEh0U1Yfmh7•植物生长需要土壤提供充分的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

|A g9qLsg B X8•—株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根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直根系,例如__________ 。

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须根系,例如________________ 。

WwghWvVhPE9•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除了与植物的种类有关以外,还与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 有关。

一般地说,地下水位越高,则根系的平均长度 ________________ 。

10. 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 ______ ,最主要部位是_______ ,它的表皮细胞突起叫__________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