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测量讲义

合集下载

三年级级下物体分别测量它的长和宽

三年级级下物体分别测量它的长和宽

三年级级下物体分别测量它的长和宽
摘要:
一、引言
二、三年级下物体测量长和宽的意义
三、测量长和宽的方法
四、长和宽测量的实际应用
五、总结
正文:
【引言】
在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学生们开始学习关于物体长和宽的测量知识。

这是空间观念的初步建立,也是培养学生们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三年级下物体测量长和宽的意义】
测量物体的长和宽,不仅是学习数学的开始,更是培养学生认识物体空间大小的第一步。

通过测量,学生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理解长度和宽度这两个基本的空间概念。

【测量长和宽的方法】
测量物体的长和宽,一般使用尺子或者卷尺进行。

首先,需要让学生明确长和宽的概念,长是指物体最长的那一边,宽是指物体两端之间的距离。

然后,使用尺子或者卷尺,从物体的起点开始测量,直到达到终点,记录下读数,就是物体的长或宽。

【长和宽测量的实际应用】
测量长和宽的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制作手工时,需要测量纸张的长和宽;在布置房间时,需要测量家具的大小;在购物时,需要测量商品的尺寸等。

这些都是三年级下物体测量长和宽的实际应用。

三年级上册数学讲义测量人教版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讲义测量人教版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讲义测量人教版含答案(以下内容仅为示例,请根据实际情况自行修改)测量是数学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测量我们可以得到各种物体的长度、重量和容量等信息。

本讲义将详细介绍三年级上册数学中关于测量的知识点,并附带了相关的练习题和答案。

一、长度的测量在学习长度的测量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厘米、米和千米。

下面我们来学习如何使用尺子测量长度。

1. 使用尺子测量长度的步骤(1)将物体放在水平的桌面上。

(2)用一根尺子靠近物体的一侧,尺子的零刻度要与物体的一端对齐。

(3)读出尺子上与物体末端对齐的刻度数值,就是该物体的长度。

2. 例题:测量小明的身高小明站立在地板上,我们用尺子从地板边缘量到小明头部,读出的尺度为120厘米。

因此小明的身高为120厘米。

二、重量的测量重量是物体所受的地球引力大小的量度,常用的重量单位有千克和克。

下面我们来学习如何使用秤量重。

1. 使用秤量重的步骤(1)将待测物体放在秤的托盘上。

(2)等待秤的指针稳定,读出指针所指的刻度数值,即为物体的重量。

2. 例题:测量苹果的重量我们将苹果放在秤的托盘上,等待指针稳定后读出刻度数值为0.2千克。

因此苹果的重量为0.2千克。

三、容量的测量容量是物体所能装的液体的大小,常用的容量单位有升和毫升。

下面我们来学习如何使用容器测量容量。

1. 使用容器测量容量的步骤(1)将容器放在平台上,使其保持稳定。

(2)将液体慢慢倒入容器,注意读取液面的位置。

(3)读出液面的刻度数值,即为容器中液体的容量。

2. 例题:测量玻璃杯的容量我们将玻璃杯放在平台上,慢慢倒入水直至液面达到刻度数值400毫升。

因此玻璃杯的容量为400毫升。

综上所述,本讲义介绍了三年级上册数学中关于测量的知识点,并附带了相关的例题和答案,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能够掌握测量的基本技能,提高数学的实践能力。

如果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任何问题,请及时向老师求助。

祝您学习愉快!。

三年级测量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测量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测量知识点归纳测量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基本的测量知识点是十分必要的。

以下是三年级测量知识点的归纳:一、长度的测量1. 认识长度单位:三年级学生需要了解基本的长度单位,如米(m)、厘米(cm)和毫米(mm)。

2. 使用直尺:学习如何使用直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包括对齐零刻度线和读取刻度。

3. 比较长度: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并使用“更长”、“更短”或“一样长”等词汇来描述它们。

二、面积的测量1. 认识面积单位:学习面积单位,如平方米(m²)、平方厘米(cm²)。

2. 面积的计算:掌握基本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例如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三、体积和容积的测量1. 认识体积和容积单位:了解体积单位如立方米(m³)、立方厘米(cm³)和容积单位如升(L)、毫升(ml)。

2. 体积和容积的计算:学习如何计算简单形状的体积,例如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乘以宽乘以高。

四、质量的测量1. 认识质量单位:学习质量的基本单位,如千克(kg)和克(g)。

2. 使用天平:了解如何使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能够读数。

五、时间的测量1. 认识时间单位:学习时间的基本单位,如小时(h)、分钟(min)和秒(s)。

2. 时间的计算: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例如从一个时间点到另一个时间点的持续时间。

六、温度的测量1. 认识温度单位:了解温度的基本单位,如摄氏度(°C)。

2. 使用温度计:学习如何使用温度计来测量物体的温度,并能够读数。

七、角度的测量1. 认识角度单位:学习角度的基本单位,如度(°)。

2. 使用量角器:了解如何使用量角器来测量角度。

八、实践活动1. 测量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对测量概念的理解,例如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或者测量自己的身高和体重。

2. 数据记录:学习如何记录测量结果,并能够根据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比较。

第三单元:测量(单元培优讲义)-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三单元:测量(单元培优讲义)-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测量(思维导图+知识梳理+典例分析+高频真题+答案解析)【毫米-知识点归纳】毫米(millimeter),又称公厘(或公釐),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英文缩写mm。

10毫米相当于1厘米,100毫米相当于1分米,1000毫米相当于1米(此即为毫的字义)。

【分米-知识点归纳】分米(decimetre)是国际单位制长度单位,英文缩写是dm。

分米位于厘米和米之间。

10厘米相当于1分米,10分米相当于1米。

【千米-知识点归纳】千米,拼音是qiān mǐ,汉语词语,意思是指长度单位,俗称公里,英文用km(kilometer)表示。

【吨-知识点归纳】质量计量单位,符号为t或T。

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公斤)【质量及质量的常用换算-知识点归纳】质量就是表示物体有多重.常用质量单位:吨、千克(公斤)、克、斤.其中千克是国际标准单位,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斤=500克.【典例1】一辆自重5000千克的汽车,车上装有3台机床,每台机床重2000千克,要通过一座限重10吨的桥是否安全?【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桥的限重是10吨,汽车的质量是5000千克,每台机床的质量是2000千克,3台机床的质量就是2000×3=6000千克,汽车重加上3台机床的质量如果不超过10吨即可安全过桥,如果大于10吨则不能.【解答】解:5000+2000×3=5000+6000=11000(千克)11000千克=11吨11>10答:要通过一座限重10吨的桥不安全.【点评】关键是看汽车与货物的质量之和是否大于10吨.吨、千克、克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典例2】小川家到邮局有6000米,到学校有5000米。

邮局和超市之间相距3000米。

学校和超市之间相距多少米?合多少千米?【答案】2000、2。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学校到邮局之间的距离等于小川家到邮局的距离减去小川家到学校的距离;学校到超市之间的距离等于邮局到超市之间的距离减去学校到邮局之间的距离,据此列式解答即可。

三年级数学测量讲义

三年级数学测量讲义

三年级数学测量讲义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测量复习巩固:1、列竖式计算(1)467+354(2)563+761(3)158+280(4)365+918(5)348+736(6)486+734 ( 验算 )(7)905-346(8)816-347(9)423-95(验算)(10)603-329(11)400-109(12)900-6782、估算:98+25≈?376+284≈?517—348≈?507—348≈?500—185≈3、列式计算。

(1).5207比一个数多1989.这个数是多少?(2)减数是785.差是216,被减数是多少?(3)一个数比2085少1758,这个数是多少?(4)一个数比2012少1256,这个数是多少3、解决问题。

(1)爸爸给小明不止写300个钢笔字,小明上午写了132个,下午写了143个,还剩多少个没写?(2)花园里有黄菊花135盆,比白菊花少27盆。

白菊花有多少盆?这两种菊花一共多少盆?测量知识梳理: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例题讲解:题型一:填合适的单位★例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学三年级数学《测量》知识点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测量》知识点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测量》知识点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测量》知识点总结
1、毫米、分米的认识:
(1)会用厘米估计常见物体的长度,并在实际测量中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2)通过测量活动,实际感受1毫米和1分米大约有多长,会用毫米和分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估计。

(3)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会用这些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4)能完成有关的计算和应用,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千米的认识:
(1)了解千米是比米大很多的长度单位,知道1千米大约有多长,并初步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能正确换算和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吨的认识:
(1)了解吨是比千克大很多的质量单位,知道1吨大约有多重,了解质量单位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吨、千克、克之间的进率,能正确换算和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能估计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

三年级测量重要知识点

三年级测量重要知识点

三年级测量重要知识点测量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基本的测量知识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是三年级测量的重要知识点:一、长度测量- 长度单位:三年级学生需要了解并区分不同的长度单位,例如米(m)、厘米(cm)和毫米(mm)。

- 测量工具:学会使用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 测量方法:学习如何正确地放置尺子,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二、面积测量- 面积单位:学生需要认识并使用平方米(m²)、平方厘米(cm²)等面积单位。

- 面积计算:学习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基本图形的面积。

三、体积和容积测量- 体积单位:了解立方米(m³)、立方厘米(cm³)等体积单位。

- 容积单位:学习升(L)和毫升(ml)等容积单位。

- 测量方法:学会如何测量容器的容积,以及如何计算物体的体积。

四、质量测量- 质量单位:认识并使用千克(kg)、克(g)等质量单位。

- 测量工具:学会使用天平等工具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五、时间测量- 时间单位:了解秒(s)、分(min)和小时(h)等时间单位。

- 计时方法:学习如何使用钟表或计时器来测量时间。

六、温度测量- 温度单位:认识摄氏度(°C)和华氏度(°F)。

- 测量工具: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七、角度测量- 角度单位:了解度(°)作为角度的单位。

- 测量工具:学会使用量角器来测量角度的大小。

八、测量的应用- 实际应用:将测量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测量房间的大小、计算材料的用量等。

结尾通过学习这些测量的基本知识,三年级的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而且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够认真掌握这些知识点,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上册数学讲义-测量-人教版(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讲义-测量-人教版(含答案)

测量(一)学生姓名年级学科授课教师日期时段核心内容毫米、分米、千米课型一对一/一对N教学目标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2、认识千米,会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及简单计算。

3、能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重、难点重点:教学目标1、2 难度:教学目标3课首沟通1、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指点2、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孩子近几天的学校或家里的生活,促进与孩子的关系。

3、了解孩子的课程进度,对孩子在本周学校课程中存在困惑的地方及时进行答疑解惑。

知识导图课首小测1.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用字母表示是()。

2. 量比较长的路程,可以用()作单位,用字母表示是()。

3. 填空。

(1)1千米=()米;1米=()分米;1米=()厘米;(2)1分米=()厘米;1分米=()毫米;1厘米=()毫米。

(3)80厘米=()分米;8千米=()米;4000米=()千米知识梳理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高级单位换成低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进率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低级单位换成高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进率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进率:导学一:毫米、分米的认识知识点讲解 1例 1. (2015年真题#2015#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三年级单元测试)看图填数。

(1)()毫米(2)()厘米()毫米例 2. (2015年真题#2015#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三年级单元测试)看图测量,并填空。

(取整厘米)例 3. (2015年真题#2015#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三年级单元测试)画一画。

小学三年级数学测量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测量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测量知识点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测量是一个重要的知识板块。

测量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物体的长度、重量和容量等,还能在日常生活中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学习三年级数学中的测量知识点。

一、长度单位我们在测量长度时,会用到不同的长度单位,常见的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和千米(km)。

毫米是非常小的长度单位,像一枚硬币的厚度就大约是 1 毫米。

厘米比毫米大一些,我们手指的宽度大约是 1 厘米。

分米则更长一点,比如我们的一拃大约是 1 分米。

而米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长度单位,像教室的门高大约是 2 米,黑板的长大约是 4 米。

千米就更大啦,它通常用来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比如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也要牢记哦:1 厘米= 10 毫米,1 分米= 10 厘米,1 米= 10 分米,1 千米= 1000 米。

二、测量长度的方法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我们要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

如果测量较短的物体,比如铅笔的长度,我们可以用直尺,将直尺的 0 刻度线对准物体的一端,另一端对着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

如果测量较长的物体,比如教室的长度,我们可以用卷尺,测量时要注意尺子要拉直,读数要准确。

三、重量单位重量单位有克(g)、千克(kg)和吨(t)。

克是比较小的重量单位,像一枚 2 分硬币的重量大约是 1 克。

千克则常用在日常生活中,比如我们的体重通常用千克来表示。

吨是很大的重量单位,一般用来计量较重的物体,比如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 5 吨。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千克= 1000 克,1 吨= 1000 千克。

四、测量重量的方法测量较轻的物品,我们可以使用天平,在天平的一端放上物品,另一端放上砝码,直到天平平衡,砝码的重量就是物品的重量。

如果要测量较重的物品,比如一袋大米的重量,就可以使用电子秤或者磅秤。

五、容量单位容量单位有毫升(ml)和升(L)。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测量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测量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测量知识点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测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测量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物体的长度、重量、时间等,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三年级数学中关于测量的知识吧。

一、长度单位1、认识厘米(cm)厘米是一个较小的长度单位。

通常我们用尺子来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会用到厘米。

比如,一支铅笔的长度大约是 18 厘米,一块橡皮的长度大约是 3 厘米。

2、认识分米(dm)分米比厘米大一些。

当测量的物体长度在 10 厘米左右时,我们就可以用分米来表示。

例如,一张课桌的高度大约是 7 分米。

3、认识米(m)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

像教室的长度、黑板的长度、操场的长度等,就会用米来测量。

一般来说,一个成年人的身高大约是1 米多。

4、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1 米= 10 分米1 分米= 10 厘米1 米= 100 厘米在进行长度单位换算时,要记住这些换算关系。

比如,3 米等于多少厘米呢?因为 1 米= 100 厘米,所以 3 米= 3×100 = 300 厘米。

二、测量长度的方法1、用尺子测量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将尺子的0 刻度线与物体的一端对齐,尺子要与被测物体平行,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尺子的刻度是几,就是物体的长度。

2、估测在没有尺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和经验来估测物体的长度。

比如,知道自己一步大约是 50 厘米,那么通过走几步就可以大概估算出一段距离的长度。

三、重量单位1、认识克(g)克是用来计量比较轻的物体的重量。

像一枚 2 分硬币的重量大约是1 克,一颗红枣的重量大约是 5 克。

2、认识千克(kg)千克是比克大的重量单位。

一袋大米的重量通常是 5 千克,一个成年人的体重一般用千克来表示。

3、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1 千克= 1000 克例如,如果有 3000 克的苹果,换算成千克就是 3000÷1000 = 3 千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测量二 讲义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测量二 讲义

教育个性化辅导教案个性化辅导教案考点题库一1.(重点题)小丽家到超市的距离大约是2()。

星期天,小丽拿着20枚1元硬币步行去超市,每枚硬币大约厚2(),她一步的长度大约是50(),她1分钟大约走50(),40分钟后,小丽到达超市。

2.(重点题)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600分米 1000米 400厘米 30米 500毫米()>()>()>()>()3.(难点题)单位换算。

600毫米 = ()分米 700分米 = ()米8米 = ()厘米 90厘米 = ()毫米4.(辨析题)在○里填上“>”“<”或“=”。

6分米 60厘米 8米 79分米 400毫米 4米9分米 90毫米 4米 30分米 100厘米 99分米5.(创新题)李阿姨有一条彩带,在腰上绕5圈后多出3分米,如果在腰上绕6圈,则还差4分米,这条彩带有多长?第一部分测量单位的认识(一)测量单位的认识核心思想:根据毫米、厘米、分米、克···大概长度、重量对生活中物体估算。

1. 常见的长度单位有、、、、。

2. 常见的重量单位有、、。

例:小明的身高约是138()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约468()一本数学书的厚约是7()一盏台灯的高约2()一只猫重2()一个同学的体重是25()标准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一头大象重4()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20()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小玲家离学校1750()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二)画图例:画一条长42毫米的线段。

画一条长比1分米短2厘米的线段。

总结:画图时,把整十、百的数换算单位再作图。

第二部分单位换算(一)单位换算一、一级换算例题分析:2.4吨=()千克 5千米=()米10千米=()米 6米=()分米100毫米=()厘米()米=4千米9000千克=( )吨 10厘米=()分米总结:①大单位化小单位,添“0”②小单位化大单位,去“0”二、二级换算例题分析:3厘米5毫米=()毫米 6千米300米=()米43毫米=()厘米()毫米 2分米5厘米=()厘米7800千克=()吨()千克 52毫米=()厘米()毫米总结:①两个单位化成一个单位,把不同的单位先化成相同的单位,然后两部分相加;②一个单位化成两个单位,把整十、百、千的数化成大单位。

三年级上测量知识梳理

三年级上测量知识梳理

三年级上测量知识梳理测量是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会用到的一项重要技能。

在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同学们初步接触了测量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吧!一、长度单位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长度单位。

常见的长度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和千米(km)。

毫米是一个很小的长度单位,就像我们尺子上最小的刻度。

一枚硬币的厚度大约是 1 毫米。

厘米比毫米大一些,我们的指甲盖的宽度大约是 1 厘米。

分米呢,就更大一点啦。

我们手掌张开,大拇指尖到中指尖的距离大约是 1 分米。

米是我们比较常用的长度单位,比如教室的门高大约 2 米,我们的身高也常用米来表示。

千米就非常大啦,通常用来表示比较长的距离,比如从学校到家的距离可能是几千米。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也要记住哦!1 厘米= 10 毫米,1 分米= 10 厘米,1 米= 10 分米,1 千米= 1000 米。

二、测量方法在测量长度的时候,我们要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

如果测量较短的物体,比如铅笔的长度,我们可以用直尺,将铅笔的一端对准直尺的 0 刻度线,另一端对着的刻度就是铅笔的长度。

测量较长的物体,比如教室的长度,我们可以用卷尺。

在测量时,一定要让尺子放平,刻度线要与物体的一端对齐,再看另一端对着的刻度。

三、生活中的测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测量的应用。

比如,我们买衣服的时候,要知道衣服的尺寸,这就用到了长度的测量。

我们走在路上,会看到路边的路标,上面写着距离某个地方还有多少千米,这也是测量。

我们家里的家具,像桌子的长度、椅子的高度,都需要测量来确定合适的尺寸。

四、比较长度当我们要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时,首先要统一长度单位,然后再进行比较。

比如,一根绳子长 30 厘米,另一根绳子长 3 分米,因为 3 分米=30 厘米,所以这两根绳子一样长。

五、周长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我们可以用绕线法、滚动法等方法来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第三单元测量(讲义)-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三单元测量(讲义)-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测量1.千克【知识点归纳】千克又作公斤,为国际基本质量单位,符号kg。

单位换算1千克=0.001吨1千克=1000克1千克=1000000毫克1千克=1000000000微克2.吨【知识点归纳】质量计量单位,符号为t或T。

1吨=1000千克(公斤)3.质量及质量的常用单位【知识点归纳】质量就是表示物体有多重.常用质量单位:吨、千克(公斤)、克、斤.其中千克是国际标准单位,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斤=500克.4.分米【知识点归纳】分米(decimetre)是国际单位制长度单位,英文缩写是dm。

分米位于厘米和米之间。

10厘米相当于1分米,10分米相当于1米。

国际单位制选择了彼此独立的七个量作为基本量,第一个就是长度,它的基本单位名称是米,英文缩写是m。

5.千米【知识点归纳】千米,拼音是qiān mǐ,汉语词语,意思是指长度单位,俗称公里,英文用km(kilometer)表示。

一、选择题1.把一段4米长的绳子截成同样长的8段,每段长大约是()。

A.5毫米B.5厘米C.5分米2.小明家、小红家都在学校所在的江洲路上,小明家距学校2000米,小红家距学校3000米,他们两家相距()。

A.1000米B.5000米C.可能是1千米,也可能是5千米3.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物体是().A.汉语字典B.一张纸C.数学课本4.下面三个长度中最长的是()。

A.600毫米B.40分米C.5米5.跑道长100米,同学们跑接力,每组5人,每人跑一个往返,每组要跑()。

A.2千米B.1千米C.500米6.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小祥写作业用了20分钟B.一粒黄豆重2千克C.小轿车每分钟行1千米7.选出正确的测量方法。

()A.B .C.8.4吨铁与4000千克棉花的质量()。

A.铁重B.棉花重C.一样重二、填空题9.一个游泳池长50米,游( )个来回,正好是1千米.10.下图铅笔长( )毫米。

11.一头奶牛重500千克,( )头奶牛重1吨;一只老虎重250千克,( )只老虎重2吨。

三年级测量的知识点

三年级测量的知识点

三年级测量的知识点测量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对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和重量等属性的量化。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基本的测量知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以下是三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测量知识点:一、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基本单位:三年级学生应该了解米(m)、厘米(cm)和毫米(mm)这三个长度单位,并知道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 测量工具的使用:学会使用直尺、卷尺等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 测量技巧:如何正确地放置测量工具,确保读数的准确性。

二、面积的测量- 面积的基本单位:学生应该了解平方米(m²)、平方厘米(cm²)等面积单位。

- 面积的计算:学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基本图形的面积。

- 面积单位的换算:了解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体积和容积的测量- 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区分体积(物体占据的空间大小)和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的体积)。

- 体积的基本单位:了解立方米(m³)、立方厘米(cm³)等体积单位。

- 容积的测量:学会使用量杯等工具来测量液体的容积。

四、重量的测量- 重量的基本单位:学生应该熟悉千克(kg)和克(g)这两个重量单位。

- 重量的测量工具:学会使用天平等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重量。

- 重量单位的换算: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五、测量的应用- 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测量在购物、烹饪、建筑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 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计算房间的面积、选择合适的包装盒等,来加深对测量概念的理解。

结尾通过学习这些测量的知识点,三年级的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测量技能,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些技能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非常有益的。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够在测量的学习中获得乐趣,并在实践中不断进步。

三年级测量章节知识点

三年级测量章节知识点

三年级测量章节知识点
测量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基本的测量技能和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三年级测量章节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1. 长度的测量:学生需要了解如何使用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学习不同的长度单位,如厘米、米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换算。

2. 面积的测量:学生将学习如何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例如正方形、长方形等。

了解面积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米等,并能够进行面积的计算。

3. 体积的测量:学生需要了解体积的概念,并学习如何测量和计算立体图形的体积,例如立方厘米、立方米等。

4. 重量的测量:学生将学习使用天平等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重量,并了解不同的重量单位,如克、千克等。

5. 时间的测量:学生需要掌握如何读取时钟和手表,了解小时、分钟和秒的概念,并能够进行时间的计算。

6. 温度的测量: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并了解常用的温度单位,如摄氏度和华氏度。

7. 测量工具的使用:学生需要熟悉各种测量工具,如尺子、天平、温度计等,并能够正确使用它们进行测量。

8. 测量的准确性:学生需要理解测量的准确性和误差的概念,并学会
如何通过多次测量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9. 实践应用:学生将通过实践活动,如测量教室的尺寸、计算操场的面积等,来应用所学的测量知识。

10. 数学思维:通过测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如比较、排序、估算等。

结束语:掌握这些测量的基础知识,将帮助三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应用,学生们将能够更加熟练地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测量全部知识点

三年级测量全部知识点

三年级测量全部知识点测量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基本的测量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三年级测量的知识点概述:1. 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和厘米(cm)。

- 了解如何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 学会如何读取直尺上的刻度。

2. 面积的测量:- 面积的基本单位是平方米(m²)和平方厘米(cm²)。

- 理解面积是二维空间的度量。

3. 体积的测量:- 体积的基本单位是立方米(m³)和立方厘米(cm³)。

- 学会如何测量不同形状物体的体积。

4. 重量的测量:- 重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和克(g)。

- 了解如何使用天平等工具进行重量的测量。

5. 时间的测量:-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分钟(min)和小时(h)。

- 学会如何读取时钟和秒表。

6. 温度的测量:- 温度的基本单位是摄氏度(°C)。

- 了解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7. 测量工具的使用:- 学会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如直尺、卷尺、天平、温度计等。

8. 测量的准确性:- 了解测量误差的概念。

- 学会如何通过多次测量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9. 测量的应用:- 将测量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测量房间的尺寸、计算物品的重量等。

10. 单位换算:- 学会不同测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如米到厘米,千克到克等。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三年级的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测量概念,为日后更高级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
复习巩固:
1、列竖式计算
(1)467+354 (2)563+761 (3)158+280
(4)365+918 (5)348+736 (6)486+734 ( 验算 )
(7)905-346 (8)816-347 (9)423-95 (验算)
(10)603-329 (11)400-109 (12)900-678
2、估算:
98+25≈376+284≈517—348≈507—348≈500—185≈
3、列式计算。

(1).5207比一个数多1989.这个数是多少?(2)减数是785.差是216,被减数是
多少?
(3)一个数比2085少1758,这个数是多少?( 4) 一个数比2012少1256,这个数
是多少
3、解决问题。

(1)爸爸给小明不止写300个钢笔字,小明上午写了132个,下午写了143个,还剩多少个没写?
(2)花园里有黄菊花135盆,比白菊花少27盆。

①白菊花有多少盆?②这两种菊花一共多少盆?
测量
知识梳理: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
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①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
例题讲解:
题型一:填合适的单位
★例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重250( ) 高8( ) 重50( ) 马拉松长跑比赛全长约42()练习:找朋友,连一连。

200千克 40吨 2千克 400克
题型二:比较大小
★例2:在○填上“>”、“<”或“=”。

5厘米毫米 8厘米 1分米 15千米米
2千克克 700毫米米 4吨千克
练习:在○里填上>、<或=
6厘米○60毫米 50千米○400厘米 800克○1千克
2米○19分米 3吨○3000千克 6吨○7千克
题型三:计算
★例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吨=( )千克 60毫米=( )厘米 400厘米=( )米
87毫米-37毫米=( )毫米=( )厘米
1米-70厘米=( )厘米=( )分米
4厘米的5倍长是( )分米
练习:4000米=( )千米 5000千克=( )吨 7分米=( )厘米
2米-85厘米=()厘米 3米—2分米=()分米
7千米—2000米=()千米 36分米—16分米=()米
题型四:解决问题。

(一)主体单位要统一
★例4:(1)图书馆买来5本一样的书。

每本厚8毫米,一共厚多少毫米,合多少厘米?
(2)水果店运进一车苹果和梨,苹果有900千克,梨有2100千克,这车水果一共有多少千克,
合多少吨?
(二)比较性测量应用题
核心思想:“谁高”,“超载了吗?”“够吗?”等问题时,最后一定要比较大小。

★例5:王华身高140厘米,教室的门高2米,谁高?高多少厘米?
(三)开放性应用题
★例6:农场有45吨粮食,请你算一算,用一辆载重5000千克的卡车运几次可将这些粮食运
完?
练习:农场有46吨粮食,请你算一算,用一辆载重5000千克的卡车运几次可将这些粮食运完?
课后练习
一、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树高约10()一块橡皮长一壶色拉油一只曲别针重
约4()重5()约2()
二、判断对错,我能行。

1、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 那么40个学生的体重就是1吨。

( )
2、丽丽的身高是136分米。

()
3、1200千克-200千克=1000吨()
4、3000米+8000米=11千米()
5、1千克棉花比1千克盐重。

()
三、找朋友,连一连。

20米 35毫米 2313千米 20分米
四、选一选,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一辆汽车每小时大约行驶()。

A、90千米
B、90米
C、90分米
2、一课桌高约()。

A、70毫米 B、70厘米 C、70分米
3、一个西瓜重5()。

A、克 B、千克 C、吨
4、的高约1()。

A、毫米 B、厘米 C、分米
5、走1千米大约需要()。

A、50秒 B、12分 C、1时
五、解决问题
1、光明小学的学生进行军训,在晚上的行军中,“一连”步行了2200米,“二连”比“一连”要少
行150米,那么“一连”和“二连”共行军多少米?
2.聪聪早晨从家到学校,中午放学回到家.这两次一共要走多少千米?
3、养鸡场有公鸡168只,比母鸡少382只。

(1)母鸡有多少只?(2)一共有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