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
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
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教学中更倡导乐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深知,要博学,必须愉快地学,要学习得好,必须心情舒畅,所以启发学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之。
”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他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
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他以“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习的态度相比较,一层深入一层,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
孔子的这种观点,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可以说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细观当前语文课堂,状况实令人担忧,语文学习对学生而言,并无兴趣可谈。
其表现一:教师课堂的语言枯燥无味,讲授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自己讲,而忽视学生听,长此以往,不但使本来就视语文学习为“苦”的学生产生不了兴趣,而且也会引起喜欢语文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其表现二:学生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总是单调、呆板,容易使人感到乏味,也容易使人疲劳,从而使学生失去兴趣。
有的教师让学生抄写生字、生词十几遍,甚至几十遍,以为这样就可以记得更老固,可学生却越写越厌烦,最后导致把作业当成负担。
其表现三:现在的学生,多数都是家庭的独生子女,在父母的精心照顾下,他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他们自我中心的意识强,不大会体谅别人,不大在意别人的感受,情感比较匮乏。
课本中那些文质兼美、感情充沛的文章,却不能在他们的心中产生共鸣。
老师认为精美的文章,他们却认为无味、无趣,不符合他们的审美标准。
其表现四:教师要么太过严厉,学生噤若寒蝉,即使课堂鸦雀无声,也不能代表学生喜欢,因为管住了学生的行为,也不能管住他的心;要么教师太过随意,学生觉得老师万事好商量,也不会把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
学生对老师没有敬意和爱意,想让他对学习产生兴趣,基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说,要想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要从教师与学生,教法与学法等多方面入手: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兴趣的起点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民主教学,这应该是令学生乐学的前提。
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
”人是有情感的动物。
师生感情融洽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师生感情冷漠,不可能创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师生感情融洽,师爱生,生敬师,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自然被触发,并进而如同“爱屋及乌”般喜欢上教师的讲授,学习的兴趣就浓了,劲头就足了。
所以,我们也应该像孔子那样,对学生讲平等,讲民主,讲感情。
2 运用精彩的课堂教学艺术,引发学生兴趣
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标志之一就是看其讲授的艺术,较高水准的讲授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如何提高讲授艺术,培养学习兴趣呢?教师应该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在课堂讲授时注意讲授方法和语言的艺术性。
教师还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
者和协助者。
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信赖、喜欢的老师,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3 让学生尝试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的乐趣
欢乐的、成功的学习是情感建立的基础,而它们又鼓励着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
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创设有效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学科的学习是寻找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
使学生产生兴趣,初步成功,从而对语文学习有更浓厚的兴趣并争取获得更大的成功,进而越来越喜欢语文这门学科。
学习的成功不仅能使学生享受到学习乐趣、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而且能激励他们产生获取更多知识的愿望。
因此,教学不仅要做到课堂内开放,更要扩展到课外,寻找日常生活中与学习密切相关的事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从课外吸取知识,丰富知识,加深理解,从而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学习的成功从一点扩展开来,成为激励他仍不断奋进的动力。
4 适时的评价是保持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
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热情。
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激励性的评价给予鼓励与肯定,课堂中教师亲切的语言、微笑的面容、鼓励的眼神等等,都会给学生以促进与鼓舞,激发学生向更高目标迈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鼓励学生直面困难,战胜困难,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井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增强学习信心。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应对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发展与兴趣提高统一地结合起来,让他们体验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好语文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