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_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与账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指企业商品销售收入(如汽车 制造企业销售汽车收入)等。
★其他业务收入
——是指企业发生的其他业务所产生 的收入(如汽车制造企业销售积压 材料收入)等。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统称 为营业收入。
(五)费用
1.费用的定义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 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少
减少
增加
第三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
一、会计科目 1、含义 ——是对会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 项目,是对六大会计要素按照具体的经济 内容和管理要求进行进一步分类而形成的 具体项目。它是会计要素的具体化。
2、设置原则(P33)(了解)
(1)合法性原则 (2)相关性原则 (3)适用性原则
(二)账户的分类
1、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P36)
资产类 账户
成本类 账户
负债类 账户
账户
共同类 账户
所有者权 益类账户
损益类 账户
2、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的内容(P36~)
(1)盘存类账户
用途:可以通过实物盘点进行核算和监督的各
种资产类账户
● 内容: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和 无形资产等。
(二)负债
1.负债的定义 ——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 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 业的现时义务。
2.负债的基本特征
A 是由以往 事项所导致的 现时义务
B 将来必须 以债权人所能 接受的经济资 源加以偿还
负债
C 清偿 负债会 导致经 济利益 流出企 业
例:①9日,收到国家设备投资60 000元。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60 000
+60 000
2)使等式双方要素同时减少、减少金额相 等,等式保持平衡。
例:②18日,用银行存款偿还到期短期借 款50 000元。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50 000
-50 000
3)使会计等式左方要素有增有减,增减 金额相等,等式保持平衡。 例:③22日,从银行提取现金补充库存
(四)收入
1.收入的定义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 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 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
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 而从事的经常性活动。
2.收入的特征
A 从企业日 常活动中产 生,而不是 从偶发的交 易或事项中 产B生可 增 加 资 产、减少负债 (如以销售的 产品抵债)或 二者兼而有之
第二章 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一节 会计要素 第二节 会计等式 第三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
1、深刻理解会计等式 2、重点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及
其结构 3、了解会计科目和账户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 能力目标
1、能够把企业企业的日常经济活动按照 性质归并于所属的会计要素、会计科目 和账户
2.费用的特征
A 由过去的交 易或事项中产 生
B 会引起资产 减少或负债增 加(如预提费 用),或二者 兼而有之
费用
C 会导致 所有者权 益减少, 但与向使 用者分配 利润无关
3.费用的确认条件(P27)
4.费用与成本、支出的区别
支出是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以及在正
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外发生的支出或者损失
【例2-9】 原材料——布匹——红布——人工编织红布
(2)按照所反映的内容分类
◆利润类归并入所有者权益类; ◆收入类与费用类的一部分合并为损益类; ◆费用类的一部分独立为成本类。
见P34表2-4
二、账户 (一)账户的含义
▲ 设置依据:根据会计科目设置; ▲ 基本特征:具有一定格式; ▲ 主要作用:分类、连续的记录经 济业务的工具。 ▲ 重要地位: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 方法。
2.利润的确认条件(P28)
3.利润的构成内容
企业的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 后的净额(营业利润)、直接计入 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以上两部分之和称为企业的利 润总额。
从利润总额中减去所得税费用 后的差额称为企业的净利润。
营业利润
利润
利得、损失
-
=
利润总额
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
资产
负债
所有者 权益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应付及 预收款项
应付账款 应付票据 预收账款 应交税费等
非流长动期负负债债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是指企业的资产扣除负债后,由 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 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 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2.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P25)
3.所有者权益的构成 ——包括投入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 利得与损失和留存收益
投入资本
实收资本:投资者 直接投入企业部分
盈余公积:按规 定比例从实现的 利润中提取部分
所有者 权益
资本公积:资本在 投入过程的增值等
利得与 损失
留存收益
未分配利润:已 经实现但留待以 后年度分配部分
与企业会计要素的区别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为提 供一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以保持企业正常营 运所发生的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等
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他 业务 成本
投资净损益
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期间费用
所得税费用
营业外支出
(六)利润
1.利润的定义 ——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 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 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 概念:是指企业可以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 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营业周期——一般为1年,某些特殊行业 (如轮船、飞机制造业)可能以超过1年的单 件产品的生产周期为一个营业周期。
变现——转变为货币资金。 ● 内容: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
(2)非流动资产
● 概念:是指企业不能在1年或者超过1年 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
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 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或者提供劳务而发
生的各种耗费,是按照一定的产品或者劳务 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5.费用的分类——分为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 务所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业务活动在企业 日常活动中的地位可以将营业成本分为主营 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收入
C 增加利润 ,因而最终 能导致所有 者权益增加
D 仅指属于 本企业经济 利益的流入 ,不包括代 收款项等
3.收入的确认条件(P26)
4.收入的内容 广义的收入包括企业的主营业务收
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净收益和营业 外收入等;
狭义的收入仅指企业的主营业务收 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净收益。
★主营业务收入
应办理会计手续 、能运用会计方法反 映的经济活动
经济 业务
不能办理会计手 续、不能用会计方法 反映的经济活动
非经济 业务
2.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1)经济业务影响基本会计等式的类型
增加
减少
(2)经济业务影响扩展会计等式的类型归纳 (四大类)
1)使等式双方要素同时增加、增加金额 相等,等式保持平衡
现金1 000元。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1 000 +1 000
4)使等式右方要素有增有减,增减金 额相等,等式保持平衡。
例:④25日,用资本公积40 000元转增 资本。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另见P30例⑤、⑥
-40 000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利得 损失
与企业会计要素的区别
损失 利得
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 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 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 权益的利得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
与企业会计要素的区别
利得
损失
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 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 经济利益的流出。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的损失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收入
费用
利润
收入 – 费用 = 利润
第二节 会计等式(P29)
一、会计等式 1. 含义 ——又称会计平衡式、会计恒等式、会计 平衡公式,是用数学方程的原理来描述会 计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表达式
2.会计等式的种类 (1)基本会计等式 ①组合方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
资产
资
资
金
金
负债
2、能够为企业选择能够基本完整地反映 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科目和账户
引导案例
• 某公司于一段时间内发生了如下经济活动:对外投资200万 元;对预计难收回的货款计提坏账准备35 000元;应付K公 司账款60万元,现因发生财务困难不能偿还,经协商由存 货抵债,抵债存货的公允价值40万元,账面成本45万元, 已计提减值准备3万元;另出售一项专利,收入50万元已存 入银行,该项专利的账面摊余价值30万元;年初进行长期 股权投资发生股权投资差额80万元;收到某公司支付的违 约金15 000元存入银行;按医务人员的工资计提福利费3 000元;收回去年已作为坏账(采用备抵法核算)核销的应收 账款30 000元;经批准,用法定盈余公积100 000元弥补亏 损;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买价10 000元,增值税1 700元,运输费500元,安装费1 000元,全部款项已用银行
3、分类(P33~)
(1)按照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和相互间的统领关系分 类
A、总分类科目——又称为总账科目,它是反映各种经 济业务总括资料的会计科目,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 依据。总分类科目原则上由国家统一规定。
B、明细分类科目——又可以分为二级科目、三级科目、 四级科目等等。它是对总分类科目进行的进一步分 类,是更为详细、更为具体的会计科目。会计单位 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自主地设 置明细分类科目。
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 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 计量。
4. 资产的构成内容
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不同可分为 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
动
资
产
资产
长 期 资股 权
投
固
无
其
定
形
他
资
资
资
产
产
产
以上各项除流动资产外,其他统称非流动资产!
(1)流动资产
3. 负债的确认条件(P25)——符合负债
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 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 量
4.负债的构成内容
(1)企业的负债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 动负债(偿还期不超过一年)和非流动负 债(偿还期超过一年)两种 。
负债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资 金 所有者
权益
资金占用
资金来源
(2)动态会计等式 ①组合方式:
收入-费用=利润
收入
费用
利润
(3)扩展(综合)会计等式 ①组合方式: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扩展会计等式的形成过程分析
A.将两个等式合并: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B.由于“利润”可增加“所有者权益”,变化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类型图
结
论
(4)在会计实务中,上述四种类型可以进一步 分解为九种形式。
结
论
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 资产
权益
资产
= + 负债
所有者权益
增加
增加
增加
增加
增加
增加
减少
减少 减少
减少
减少
减少
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少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一)资产
1.资产的定义
——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 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 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 资产的基本特征(P24)
A 是由以 往事项导致 的现实权利
B 必须为 一定的会计 主体所拥有 或控制
资产
C 预期能 为企业带 来未来的 经济利益
3.资产的确认条件(P24)——符合资产
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C.将上面B中的第一个公式移项即成: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二、经济业务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1.经济业务的含义
●也称会计事项,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 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并能引起会计要素发生增 减变化的事项,分为外部和内部经济业务
经济 活动
• 问题:(1)面对如此复杂的经济活动,该公司应该怎么理 顺这些活动?(2)假如遇到比此还要多几万倍的经济活动, 你有什么办法统计这些经济活动对应的资金运动?
第一节 会计要素(P23)
一、会计要素的含义 ●对会计对象(资金运动)的基本分类, 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是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 基本单位。 ●可分为静态会计要素与动态会计要素两 大类。
★其他业务收入
——是指企业发生的其他业务所产生 的收入(如汽车制造企业销售积压 材料收入)等。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统称 为营业收入。
(五)费用
1.费用的定义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 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少
减少
增加
第三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
一、会计科目 1、含义 ——是对会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 项目,是对六大会计要素按照具体的经济 内容和管理要求进行进一步分类而形成的 具体项目。它是会计要素的具体化。
2、设置原则(P33)(了解)
(1)合法性原则 (2)相关性原则 (3)适用性原则
(二)账户的分类
1、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P36)
资产类 账户
成本类 账户
负债类 账户
账户
共同类 账户
所有者权 益类账户
损益类 账户
2、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的内容(P36~)
(1)盘存类账户
用途:可以通过实物盘点进行核算和监督的各
种资产类账户
● 内容: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和 无形资产等。
(二)负债
1.负债的定义 ——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 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 业的现时义务。
2.负债的基本特征
A 是由以往 事项所导致的 现时义务
B 将来必须 以债权人所能 接受的经济资 源加以偿还
负债
C 清偿 负债会 导致经 济利益 流出企 业
例:①9日,收到国家设备投资60 000元。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60 000
+60 000
2)使等式双方要素同时减少、减少金额相 等,等式保持平衡。
例:②18日,用银行存款偿还到期短期借 款50 000元。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50 000
-50 000
3)使会计等式左方要素有增有减,增减 金额相等,等式保持平衡。 例:③22日,从银行提取现金补充库存
(四)收入
1.收入的定义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 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 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
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 而从事的经常性活动。
2.收入的特征
A 从企业日 常活动中产 生,而不是 从偶发的交 易或事项中 产B生可 增 加 资 产、减少负债 (如以销售的 产品抵债)或 二者兼而有之
第二章 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一节 会计要素 第二节 会计等式 第三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
1、深刻理解会计等式 2、重点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及
其结构 3、了解会计科目和账户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 能力目标
1、能够把企业企业的日常经济活动按照 性质归并于所属的会计要素、会计科目 和账户
2.费用的特征
A 由过去的交 易或事项中产 生
B 会引起资产 减少或负债增 加(如预提费 用),或二者 兼而有之
费用
C 会导致 所有者权 益减少, 但与向使 用者分配 利润无关
3.费用的确认条件(P27)
4.费用与成本、支出的区别
支出是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以及在正
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外发生的支出或者损失
【例2-9】 原材料——布匹——红布——人工编织红布
(2)按照所反映的内容分类
◆利润类归并入所有者权益类; ◆收入类与费用类的一部分合并为损益类; ◆费用类的一部分独立为成本类。
见P34表2-4
二、账户 (一)账户的含义
▲ 设置依据:根据会计科目设置; ▲ 基本特征:具有一定格式; ▲ 主要作用:分类、连续的记录经 济业务的工具。 ▲ 重要地位: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 方法。
2.利润的确认条件(P28)
3.利润的构成内容
企业的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 后的净额(营业利润)、直接计入 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以上两部分之和称为企业的利 润总额。
从利润总额中减去所得税费用 后的差额称为企业的净利润。
营业利润
利润
利得、损失
-
=
利润总额
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
资产
负债
所有者 权益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应付及 预收款项
应付账款 应付票据 预收账款 应交税费等
非流长动期负负债债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是指企业的资产扣除负债后,由 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 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 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2.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P25)
3.所有者权益的构成 ——包括投入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 利得与损失和留存收益
投入资本
实收资本:投资者 直接投入企业部分
盈余公积:按规 定比例从实现的 利润中提取部分
所有者 权益
资本公积:资本在 投入过程的增值等
利得与 损失
留存收益
未分配利润:已 经实现但留待以 后年度分配部分
与企业会计要素的区别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为提 供一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以保持企业正常营 运所发生的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等
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他 业务 成本
投资净损益
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期间费用
所得税费用
营业外支出
(六)利润
1.利润的定义 ——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 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 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 概念:是指企业可以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 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营业周期——一般为1年,某些特殊行业 (如轮船、飞机制造业)可能以超过1年的单 件产品的生产周期为一个营业周期。
变现——转变为货币资金。 ● 内容: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
(2)非流动资产
● 概念:是指企业不能在1年或者超过1年 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
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 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或者提供劳务而发
生的各种耗费,是按照一定的产品或者劳务 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5.费用的分类——分为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 务所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业务活动在企业 日常活动中的地位可以将营业成本分为主营 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收入
C 增加利润 ,因而最终 能导致所有 者权益增加
D 仅指属于 本企业经济 利益的流入 ,不包括代 收款项等
3.收入的确认条件(P26)
4.收入的内容 广义的收入包括企业的主营业务收
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净收益和营业 外收入等;
狭义的收入仅指企业的主营业务收 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净收益。
★主营业务收入
应办理会计手续 、能运用会计方法反 映的经济活动
经济 业务
不能办理会计手 续、不能用会计方法 反映的经济活动
非经济 业务
2.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1)经济业务影响基本会计等式的类型
增加
减少
(2)经济业务影响扩展会计等式的类型归纳 (四大类)
1)使等式双方要素同时增加、增加金额 相等,等式保持平衡
现金1 000元。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1 000 +1 000
4)使等式右方要素有增有减,增减金 额相等,等式保持平衡。
例:④25日,用资本公积40 000元转增 资本。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另见P30例⑤、⑥
-40 000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利得 损失
与企业会计要素的区别
损失 利得
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 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 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 权益的利得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
与企业会计要素的区别
利得
损失
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 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 经济利益的流出。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的损失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收入
费用
利润
收入 – 费用 = 利润
第二节 会计等式(P29)
一、会计等式 1. 含义 ——又称会计平衡式、会计恒等式、会计 平衡公式,是用数学方程的原理来描述会 计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表达式
2.会计等式的种类 (1)基本会计等式 ①组合方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
资产
资
资
金
金
负债
2、能够为企业选择能够基本完整地反映 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科目和账户
引导案例
• 某公司于一段时间内发生了如下经济活动:对外投资200万 元;对预计难收回的货款计提坏账准备35 000元;应付K公 司账款60万元,现因发生财务困难不能偿还,经协商由存 货抵债,抵债存货的公允价值40万元,账面成本45万元, 已计提减值准备3万元;另出售一项专利,收入50万元已存 入银行,该项专利的账面摊余价值30万元;年初进行长期 股权投资发生股权投资差额80万元;收到某公司支付的违 约金15 000元存入银行;按医务人员的工资计提福利费3 000元;收回去年已作为坏账(采用备抵法核算)核销的应收 账款30 000元;经批准,用法定盈余公积100 000元弥补亏 损;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买价10 000元,增值税1 700元,运输费500元,安装费1 000元,全部款项已用银行
3、分类(P33~)
(1)按照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和相互间的统领关系分 类
A、总分类科目——又称为总账科目,它是反映各种经 济业务总括资料的会计科目,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 依据。总分类科目原则上由国家统一规定。
B、明细分类科目——又可以分为二级科目、三级科目、 四级科目等等。它是对总分类科目进行的进一步分 类,是更为详细、更为具体的会计科目。会计单位 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自主地设 置明细分类科目。
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 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 计量。
4. 资产的构成内容
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不同可分为 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
动
资
产
资产
长 期 资股 权
投
固
无
其
定
形
他
资
资
资
产
产
产
以上各项除流动资产外,其他统称非流动资产!
(1)流动资产
3. 负债的确认条件(P25)——符合负债
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 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 量
4.负债的构成内容
(1)企业的负债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 动负债(偿还期不超过一年)和非流动负 债(偿还期超过一年)两种 。
负债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资 金 所有者
权益
资金占用
资金来源
(2)动态会计等式 ①组合方式:
收入-费用=利润
收入
费用
利润
(3)扩展(综合)会计等式 ①组合方式: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扩展会计等式的形成过程分析
A.将两个等式合并: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B.由于“利润”可增加“所有者权益”,变化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类型图
结
论
(4)在会计实务中,上述四种类型可以进一步 分解为九种形式。
结
论
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 资产
权益
资产
= + 负债
所有者权益
增加
增加
增加
增加
增加
增加
减少
减少 减少
减少
减少
减少
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少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一)资产
1.资产的定义
——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 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 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 资产的基本特征(P24)
A 是由以 往事项导致 的现实权利
B 必须为 一定的会计 主体所拥有 或控制
资产
C 预期能 为企业带 来未来的 经济利益
3.资产的确认条件(P24)——符合资产
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C.将上面B中的第一个公式移项即成: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二、经济业务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1.经济业务的含义
●也称会计事项,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 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并能引起会计要素发生增 减变化的事项,分为外部和内部经济业务
经济 活动
• 问题:(1)面对如此复杂的经济活动,该公司应该怎么理 顺这些活动?(2)假如遇到比此还要多几万倍的经济活动, 你有什么办法统计这些经济活动对应的资金运动?
第一节 会计要素(P23)
一、会计要素的含义 ●对会计对象(资金运动)的基本分类, 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是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 基本单位。 ●可分为静态会计要素与动态会计要素两 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