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0-12个月精细动作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岁宝宝精细动作发育与训练0
宝宝动作的发育过程,是从整体的、粗大的动作到分化的、特殊的精细动作。

其中精细动作发育对宝宝的智力与其他方面的发展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0
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动作以及手眼协调能力,如抓放、手指对捏、模仿画画、剪贴、折叠、书写等等。

0
手是认识事物特征的重要器官,是人类进化的标志,因而手部的动作在婴儿心智教育中非常重要。

手部精细动作的健全发展,可以使宝宝认识事物的各种属性及彼此间的联系,促进其知觉完整性与具体思维的发展,并且为宝宝以后吃饭、握笔写字、使用工具等行为打下基础。

0
1~4个月精细动作发育0
1个月:宝宝的双手是捏拳的,如果轻轻地碰他的手掌,他会把拳头握得更紧。

0
2个月:两手握拳的紧张度逐渐降低,有时会主动把手伸进口中,这是宝宝精细动作开始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0
3个月:双手可以在胸前互握玩耍,能被动地抓住像波浪鼓等玩具大约30秒钟。

这个时期,宝宝的抓握还没有目的性,整个手都是弯曲的,什么东西都是一把抓,拇指与其他四个指头的弯曲方向一致。

0
4个月:宝宝已经能尝试主动去抓桌上放置的玩具。

但是,由于这个阶段宝
宝的视觉发展还不是很完善,手眼还不协调,对看到或感觉到的东西,常常抓不准。

0
训练方法0
1个月:建议您不要给宝宝带手套,让他能自由地挥动拳头,看自己的手,玩手。

0
2个月:经常刺激宝宝手心,促进抓握反射;让宝宝触摸一些不同质地的玩具,帮助宝宝玩手,促进宝宝感知觉发展。

0
3个月:拿一些颜色鲜艳、有悦耳声音的玩具给宝宝看,激起他产生抓握玩耍玩具的兴趣;把玩具放到宝宝手里,带宝宝去抓握。

0
4个月:摆几种能吸引宝宝的玩具,如玩具娃娃、波浪鼓,让他练习主动抓握。

玩具可以从大到小,反复练习。

如果宝宝抓不准,可以帮他把玩具移到准确的方位;一人抱着宝宝,另一人拿玩具放在约1米远处逗他,看宝宝是否会伸手去拿,如果宝宝不伸手,则引导他去触摸、摆弄这些玩具,为以后的伸手抓握训练打下基础。

0
5~8个月精细动作发育0
这个阶段是宝宝建立手眼协调的时期。

手眼协调的建立有利于婴儿精细动作的发展,其发展分为三个阶段:0
·婴儿能看清物体,准确分辩物体的空间位置,这是手眼协调的基础。

0
·学习手的动作,两手反复张开合拢。

0
·通过手、嘴和眼来学习物体的特征。

0
5个月:宝宝能够每只手各抓住一样东西。

0
6个月:宝宝能学会如何在双手间交换物体。

0
6个月后:动作更加灵活,兴趣从自身的动作转移到了动作对象的特征。

宝宝不再抱着自己的手或脚咬,而对外界的事物感兴趣;出现扔东西、撕、咬、抓等行为,如撕纸、扔玩具、咬玩具等;还能用拇指和其余四指夹取东西。

0
训练方法0
5个月:在宝宝面前悬挂一些颜色鲜艳的玩具,让宝宝去抓握。

开始放在宝宝一伸手就能抓到的地方,然后慢慢移到远一点的地方。

可以时常更换不同质地的玩具,使宝宝在抓摸过程中接受不同刺激。

每次的训练时间不宜过长。

0
6个月:教宝宝撕纸,培养他的手眼协调,锻炼手的精细动作;有意连续向某只手传递玩具或食物,大人示范将手中的东西从一只手传到另一只手,让宝宝反复练习,学会“倒手”;继续训练宝宝够取小物体,物体从大到小,从近到远。

9~12月精细动作发育0
9个月:精细动作进一步复杂化,最大的进步是宝宝能用拇指和食指对捏拿
起小物品了,如黄豆、花生米等,这种对捏的动作难度很高,标志着大脑的发展水平。

0
6个月后:如果宝宝扔玩具,你可以拾起来给他继续玩,让他积极地探索;让宝宝练习用拇指配合其他手指抓起积木;训练宝宝用一只手的玩具对击另一只手的玩具,发出声音时,给予奖励,这样能促进手-眼-耳-脑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0
11~12个月:宝宝能够把小球放入盒子中,并能拿笔涂鸦,几页几页地翻开书本。

0
10个月:宝宝拇指、食指的动作已经相当熟练,学会了自己松手放下东西,能主动放弃手中现有的东西,选择其他物品玩。

00
半岁开始锻炼手指精细动作0
人们常说“心灵手巧”,可见,手指与大脑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

0
6—18个月的宝宝,可以让他们通过手指精细动作的锻炼来刺激大脑的发育,同时还能促进手部的肌肉发育,协调宝宝手眼的配合能力。

0
游戏一:指头操0
家长带宝宝一起配合指头操,做出各种动作,夸张一点效果更好。

0
一根手指头,变成毛毛虫,爬到头顶上;两根手指头,变成小白兔,跳啊跳啊真可爱;三根手指头,变成小花猫,喵喵真好玩;四根手指头,变成小螃蟹,左右横着走;五根手指头,变成大老鹰,飞到东来飞到西。

0
游戏二:打靶0
用一张纸,从大到小捅几个洞,竖在宝宝面前,让宝宝用一根手指准确地戳进洞里。

月龄越大,要求的速度和准确率越高。

▲00
手指精细动作训练0
小儿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遵循了从混浊到分化,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发展规律,基本形成了从本能的抓握-有意识的满把抓握-拇食指以及拇食中指的协调抓握-抓放可逆-双手协调。

6个月后,小儿手的动作明显地灵巧了,一般物体均可熟练地抓起。

可开始学习捏取一些小的物品,如爆米花、小糖豆等。

刚开始学的时侯大人可给予示范。

也可用瓶口直径为2.5厘米左右的小瓶,让小儿把小糖丸放入瓶内再倒出来,再放进去,来回玩耍。

大人应观察小儿能否用拇食指分工拿起爆米花、小糖豆等小物品和自如地放下,如动作生硬不协调,就要多做这类练习,如让其自己捡拾爆米花费放到嘴里。

玩小物品时应注意安全,抓完之后要及时收起来。

0
在小儿准确抓握的基础上可给小儿一些积木、套碗、套塔等玩具,首先训练他抓住一个再抓一个,或向小儿同一手上送玩具两次,教小儿学会将玩具传递到另一手上再取第二个玩具。

当小儿两手均有玩具时,可教小儿对击两个玩具,如对击积木、小套碗等。

大人可先拿同样的两块积木,一手一块,敲给小儿看,让
小儿模仿敲击,可反复多次训练。

同时也可训练小儿有意识的拿起和放下,小儿开始拿玩具时可能会扔掉或撒手,但并不是有意识的放下,大人可在小儿拿起玩具如积木时用语言指导他放下,或给某人,放在某处,如“把积木放到杯子里”,“把球给妈妈”,训练小儿有意识的拿起放下。

每次成功后大人都要及时给予鼓励,激发他自己动手的兴趣和信心。

_小精灵儿童网00
婴儿精细动作训练的要点0
精细动作主要指手眼协调动作,通过接触物体了解各种物体的属性,学会自己做事,逐步掌握更多的复杂技巧,以增强自信,促进认知的发展。

0
生后0~6个月的宝宝0
专家提示: 通过视、听、触觉的刺激,锻炼手眼协调,小肌肉的协调。

00
玩具选择: 大块积木、婴儿床玩具、环链、镜子、软球、出牙嚼圈。

00
训练方法: 把各种玩具依次放到新生儿手里,让他被动抓握,感受不同的质地和形状,如柔软的、坚硬的、光滑的、圆的、有棱角的等等。

孩子3、4个月时,可练习主动抓握,尝试将拇食指分开来抓东西,鼓励其双手同时抓;5、6个月时,练习去抓运动中的玩具;6个月学习将玩具从左手倒到右手,并将手中的玩具对敲。

0
6个月~1岁的宝宝0
专家提示: 开始学着做游戏和模仿声音。

0
玩具选择: 各种厨房器具,透明塑料球,大块拼图,套叠玩具,推拉玩具,图形盒,布娃娃,堆环。

00
训练方法: 多练习使用拇食指抓取东西,如用食指拨算珠、捡桌子上的薄片、将硬币放入存钱罐、串珠子、将左右手的磁性小棒对齐等。

0
爱心小贴士:0
精细动作训练要点:0
小手训练——放手?和小儿玩多种玩具,训练他有意识地将手中玩具或其他物品放在指定地方,家长可给予示范,让其模仿,并反复地用语言示意他“把××放下,放在××上”,由握紧到放手使手的动作受意志控制,手-眼-脑协调又进了一步。

0
大动作训练——投入?在小儿能有意识将手中的物品放下的基础上,训练小儿玩一些大小不同的玩具,并教小儿将一小的物体投入到大的容器中,如将积木放入盒子内,反复练习。

0
全身训练——滚筒?将圆柱体的滚筒(饮料瓶代替也可)放在地上,让孩子用两只手推动它向前滚动,待他熟练后,再让他用一只手推动滚筒,并把它滚到指定地点。

做对了,给予鼓励。

他在戏耍中逐渐建立起圆柱体物体能滚动的概念。

专家观点:婴幼儿体能锻炼0
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保健也从以往的计划免疫、成长监测等,扩展到早期教育。

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拥有良好的人生开端,是儿保工作者和孩子父母的努力方向。

早期潜能开发训练,包括语言、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生活与交往等能力的训练。

3岁前是智能发展的重要时期,体能锻炼是婴幼儿智能发展的关键。

0
1.早期教育的误区:因无正确的早期教育引导,所以家长们往往把早期教育与智力早开发划等号,提前会认字、提前会背诗、会记数,而忽视了体能的锻炼。

2.什么是体能:体能是从事身体活动时表现出的能力。

体能主要指人体器官具备能力,在身体素质方面包括运动力量、速度、敏捷性、协调性、柔韧性、耐力,还涉及跑、跳、投掷、攀爬运动技能。

0-1岁是婴儿大肌肉动作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又是婴儿双手的精细运动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对于婴儿体能锻炼很重要的部分是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锻炼。

0
3.体能锻炼对婴幼儿发育的重要性:婴幼儿期体能发展不仅促进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同时可促进其身体各系统正常发育。

体能锻炼对婴幼儿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体操、律动、感觉统合等训练活动,能够培养幼儿基本的身体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和运动能力,促进幼儿锻炼体质、发展体能,促进智商与身体及心理协调发展。

婴儿运动能力强则可以主动接触更多事物,有利于其触觉的有效发展。

0
4. 体能锻炼的关键:只有从0岁开始训练才能得到最佳发展。

婴幼儿的体能锻炼需要有效结合其发育特点,把握各种体能锻炼的关键时期,提前或是过迟进行不合各系统发育时间的锻炼都有损婴幼儿的正常发育。

婴幼儿大肌肉运动关键期:3-4个月是婴儿翻身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对于婴儿身体协调性、腰臂力量的发展、初级平衡能力的发展、双手及双脚力量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7-8个月是婴儿爬行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作用同翻身,同时有利于培养宝宝的探索精神;10-11个月是婴儿独自站立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对于婴儿四肢协调配合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11-12个月是婴儿独自行走的关键期;婴儿精细动作:5-6个月是婴儿双手协作能力产生、发展的关键期,有利于培训双手的不同分工合作能力;7-8个月是单手抓住多物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对于双手手指的握力、灵活性、手指控制物品、运动能力的发展很重要;10-11个月是放物入孔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有利于培养婴儿对实物距离、体积以及空间概念的把握。

体能锻炼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更应大量增加游戏内容。

0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