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检测题(word版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温馨提示:请将所有试题的答案答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书写无误
..的一项是( )(2分)
A.略无阙.处(quē)沿溯.阻绝(sù)飞漱.其间(sù)
B.水皆骠.碧(piǎo) 能与.其奇(yǔ) 藻、荇.交横(xìng)
C.泠.泠作响(líng) 互相轩.邈(xuān) 嘤.嘤成韵(yīng)
D.夕日欲颓.(tuí) 隐天敝.日(bì) 素湍.绿潭(tuān)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
..的一项是( )(2分)
A.清荣峻茂.(茂盛) 晓雾将歇.(消散)
B.欣然起行.(出行) 东皋薄.暮望(轻微)
C.疏条交映.(掩映) 任意东西
..(向东向西)
D.互相轩.邈(高) 良.多趣味(甚,很)
3.下列句子中不含
..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蝉则千转不穷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至于夏水襄陵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
..的一项是( )(2分)
A.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5.下列说法有误
..的一项是()(2分)
A.《三峡》这篇短文描写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B.《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诗,语言精练生动。
C.《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D.《使至塞上》的颈联描绘了在边塞见到的奇丽壮阔的景象,为“千古壮观”之句。
6.默写(8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2)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____________________,终为土灰。
(曹操《龟虽寿》)
(4)____________________,终岁常端正。
[刘祯《赠从弟》(其二)]
(5)王绩在《野望》一诗中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意而归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维在《使至塞上》里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将被朝廷疏远的失落熔铸于这旷远壮丽的塞外风光之中。
7.《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5分)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做何
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
这场军事政变……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
(1)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指的是“__________”,发动者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分)
(2)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变发生后,中共方面派______________前去谈判,结果政变得到了和平解决。
(2分)
二、古诗文阅读(2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0分)
【甲】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1)把酒
..问青天___________________ (2)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不正确
...的一项是( )(2分)
A.不知/天上宫阙B.我/欲乘风归去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D.相与/步于中庭
10.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均写于作者仕途失意之时,【甲】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甲】【乙】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乙】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
C.【甲】中的“婵娟”指月中的仙女;【乙】中的“闲人”指无所事事之人。
D.【甲】【乙】分别是词和散文,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者浪漫洒脱如行云流水,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
11.仔细体会以上两篇作品的诗情文意,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认识。
(4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4题。
(6分)
记游定惠院
苏轼
黄州定惠院①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
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
今年复与参寥师②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
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
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项颈。
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
此木不为
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
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
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
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③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
晚乃步出城东,鬻④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⑤瓜李,遂夤缘⑥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
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
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
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
道过何氏小圃,乞其藂橘⑦,移种雪堂之西。
坐客徐君得之⑧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
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
【注释】①定惠院:在黄州东南。
苏轼初到黄州时曾寓居定惠院,作此文时已移居雪堂。
②参寥师:僧人道潜,苏轼友人。
③崔成老:崔闲,精古琴,苏轼友人。
④鬻(yù):卖,这里作“买”讲。
⑤瀹(yuè):浸渍。
⑥夤(yín)缘:循沿。
⑦藂(cóng)橘:一丛橘树。
藂,同“丛”。
⑧徐君得之:徐大正,字得之,苏轼友人。
1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2分)
(1)园已易.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后会未可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2分)A.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B.此木不为.人所喜不足为.外人道也
C.往憩于.尚氏之第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D.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方.其远出海门
14.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是一篇记游小品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记录了他游定惠院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B.开头即写海棠每岁盛开,必去观赏,可见作者对这株海棠喜爱之深。
C.虽然“园已易主”,但因苏轼之故,主人对定惠院东小山上的海棠、枳木仍加意保存、爱护。
D.本文是作者应徐得之之请而作,以作为日后回忆时的谈资。
(三)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
送道标上人归南岳
[唐]刘长卿
悠然倚孤棹,却忆卧中林。
江草将归远,湘山独往深。
白云留不住,渌水去无心。
衡岳千峰乱,禅房何处寻。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2分)
A.上人即高僧;棹为划船工具,代指船;南岳衡山为五岳之一。
B.首联写道标上人飘然远游之中怀想林中高卧,暗示他即将归去。
C.颔联点出道标上人归去之地,江岸青草如作者的离愁伴他远行。
D.本诗前四句描写景物,后四句感时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
16.诗的后两联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
(3分)
三、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11分)
一树花开,一树叶落
葛取兵
①南方的花事络绎不绝,春繁盛,夏火热,即使秋风起,花期却未尽。
此刻,丹桂飘香兀自而来,为质地硬朗的金秋添上一股柔软蕴藉之气。
②推开秋的门窗,桂花香气扑面而至!一个“香”字,怎么了得。
秋是桂花盛开的舞台,桂花是秋天的主角。
对,主角总是从从容容登台入戏,不急,一树一树地开,一波一波地开,从远到近,从高到低,花小,但密集。
③桂树是一种普通的树种,乡间城边,尽是桂树的身形,千姿百态。
晨起,走在街角巷尾,有浓郁的香气袭来,弥散在晨雾里香了满头满脸。
黄昏,或立或坐于马路一隅,看尘世喧嚣,听秋虫唧唧,染一襟幽香。
风轻轻一吹,桂花如细雨,铺满整个路面。
在办公室忙忙碌碌,忙中偷闲,伫立窗前遥望,有一种香味忽远忽近,充斥于鼻端,沁人心脾,瞬间,累就在花香中散去了。
呵,桂花开了。
生活在花香四溢的城市多么幸福,这才是秋天真实而又温暖的味道。
④桂花不及紫薇的艳丽繁华,又不如栾树花开得高高在上,桂花细小如一粒粒粟米,四片花瓣围着几丝细蕊,一个小小的米黄色芽从花瓣中冒了出来,花朵和绿叶相称,好像点缀在绿色刺绣补丁上的一粒金子,又像躲在绿色树叶里的害羞的娃娃在向我们微笑。
数十朵这样的小花,成丛成簇聚集于枝头,如一柱小花棒,细小但不掩大气,永不招摇,与世无争,静静地开,悄悄地落……秋光落尽,花落尘埃,这一季开过,下一季犹自再来。
⑤桂树很入一般寻常巷里、市井人家,这是它的布衣性格。
桂树树质干净,甚至不招惹虫害。
如此干净的树,闲庭院落,植种一株,真的是寻常人家的寻常精致。
生活里的平常、持久常在不经意之中。
江南古镇,老宅老树,多为桂树,只是树积聚了江南太多的烟雨,敷满了旧时光的苍苔。
岁月飘摇,宅院里的人事物早已随花开花落隐没于岁月的深处。
⑥桂花自有它的妙处,桂花糕、桂花酒、桂花糖、桂花茶,丰盈了人们的生活。
年少时,格外喜欢外婆的桂花糕,又香又甜。
只是外婆已远离我们,那一盘桂花糕成了童年遥远的记忆。
如今喜欢上了父亲酿的桂花酒。
我惊叹于父亲对酿酒的热爱,一季桂花有三波,父亲选择第二波桂花盛开时,摇一树桂花,选一壶二道酒,酒亦如花,头酒涩,二道酒才是精华。
清冽的白酒被芬芳染成了琥珀色,桂花酒香飘万里,让人闻香而往。
想起南宋词人刘过的“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原本很中年的心境,因为桂花美酒,也夫复何求。
真的要感激好花好树,人生若有一时深啜低诵,细细算来,许多皆是因了草木。
⑦秋天开花的树,通常是隐忍、理性、蕴藉的。
想一想桂树一年中绝大多数时光里都默默无闻,开花时却惊心动魄,惊心的不仅仅是花,还有时光。
桂花一开,中秋节就到,十五的月自然是圆而又亮,天气晴好,坐在桂花树下,闻着桂花香,喝着桂花酿成的小酒,品尝
桂花月饼,就有一种“明月醉清风,丹桂香满城”的诗情画意。
⑧“上怕端午,下怕中秋”,这是母亲经常挂在口边的乡间俚语,讲的就是时光易逝。
少不更事时尚不知其意,等到自己步入中年,才知晓光阴似箭的冷锐。
⑨也许花朵落下或留在树上,是用不同的方式完成了自己。
花开花落,生命轮回,人也罢,草木也罢,都有自己的使命,或伟大,或卑微,都有存在的理由。
(选自《散文•海外版》2019年第5期,有删改)
17.文中写了桂树的哪些品质?(4分)
18.品析下面句中加点字的妙处。
(3分)
一个小小的米黄色芽从花瓣中冒.了出来,花朵和绿叶相称,好像点缀在绿色刺绣补丁上的一粒金子。
19.“也许花朵落下或留在树上,是用不同的方式完成了自己。
”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5分)
穿西装的修车老爹
耶律忆
①一年之前,我们家的老房子因为临近的汽车站要扩建被拆迁了,我们这个工薪家庭得到了一大笔钱。
随后,我和妻子穿梭于各个楼盘之间。
最后,我们看中了一套带车库的复式洋房,但买房款还是有十几万的缺口。
父亲知道后,毫不犹豫地拿出多年攒下的积蓄给了我们。
那段时间,虽然我经常忙得焦头烂额,但一直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之中。
②入住之后,我才知道自己的邻居不是“金领”就是“海归”。
我们这工薪家庭与整个小区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这让我多少有些自卑。
可父亲却做起了更丢面子的事——在家里车库前摆起了自行车摊。
这是父亲的老本行。
在老宅的院子里,他已经摆了十几年。
街坊邻里都知道陈老头修车既便宜又牢靠,隔着几条弄堂都会来找他修车。
③我劝了父亲好几次,别修车了。
可他的态度非常强硬:“不管有没有人来修,摊我一定得摆。
你们要是嫌脏,我就天天打扫;要是嫌我穿这工作服丢脸,我就穿得体面点儿。
”父亲说到做到,第二天就把我淘汰的西服、衬衫和领带翻出来,洗熨妥当穿上了。
车库前的地面打扫得一尘不染,工具也擦得锃光瓦亮。
④小区里的人路过都会好奇地看看,不少人还会说上几句风凉话:“都住这么好的小区了,竟然摆摊修车?这老头脑子肯定有毛病了……”可这丝毫没让父亲动摇,他每天依旧准时出来摆摊。
眼看着一个多月过去,没有一个人光顾父亲的车摊,我也着急起来,可父亲总是笑,不说话。
⑤“大爷,孩子的自行车坏了,能帮忙看看吗?”这天,一个中年人领着小孩站在车摊
前,试探着问道。
⑥他们的到来让父亲顿时来了精神。
这是他摆摊以来第一次有“顾客”来咨询。
他脱下西服,把领带折起来,系上干净的围裙,戴上袖套,忙活起来……修完之后,他还用抹布擦干净车轴,一点机油的痕迹都没有留下。
看着孩子骑车远去的背影,他昂着头笑着说:“谁说我没有生意?”我只好无可奈何地笑了笑。
⑦自那以后,来找父亲修车的人多了,而且多是孩子们的车。
空闲时,他用狗尾巴草编织小玩偶,挂在孩子们的车上。
孩子们顽皮,会动父亲的工具箱,可他一点儿不生气,笑呵呵地说:“孩子们,玩完了要记得放回原处。
”
⑧到了夏天,父亲会在车摊周围摆上花,放上几把躺椅,再沏上一壶清茶。
修车的人可以坐下来,歇歇脚;老人们则可以来聊聊天,下下棋。
⑨陈老头修车摊渐渐在小区里出了名,有时甚至需要“排队挂号”。
我家车库前的空地,也成了小区老人打发时光的好地方。
几年下来,父亲的修车生意越来越好,我也替父亲高兴。
⑩一天,父亲把我叫到跟前,将一个存折小心翼翼地递给我。
打开一看,我傻了眼,存折上竟然有20万。
父亲说:“我知道你们买这房子,没剩下什么钱。
孩子还小,用钱的地方也多,我能帮你们搭把手,日子可以过得宽裕点儿,不要为了钱活得太辛苦。
”父亲说着,我连忙转过身,不想让他看到湿润的眼睛。
现在我终于明白他为什么总是熬到晚上9点多才收摊,总是顶着火辣的太阳骑3个小时车去城西最便宜的店进货,总是一年半载也不为自己添件新衣裳……
⑪我想起小时候和父亲一起挤火车回老家。
站台上挤满了人,他会嘱咐母亲看好我,然后冲进拥挤的人群。
等安顿好座位,他又忙着给我们打开水泡面,一路忙前忙后。
现在,我长大了,应该多多照顾父亲才是。
可每次看着在职场拼搏的我,父亲总是说:“你们照顾好自己就行,我和你妈养老不用你们操心。
”当我想买这套洋房时,父亲二话没说,把多年的积蓄都给了我。
当我嫌弃他摆车摊时,他又西装革履,把车摊装饰成为“花园”,把修车的活计演绎成生活的艺术……
⑫这么多年过去,父亲就是这样为我们活着。
(选自《意林》2019年第5期,有删改) 20.
21.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品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4分)
22.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并分析“修车老爹”的人物形象。
(4分)
23.阅读文章和下面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4分)
【链接材料】网上有这样一则新闻:有一次,在外打工的老周夫妻抽时间去学校看孩子,他们穿着平时的工装,也没有在意。
可是孩子一副躲闪不及的样子,还嫌弃他们说:“你们怎么穿得这么穷酸?以后不要来学校看我了,我好没面子,我可不想被同学嘲笑。
”老周夫妻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四、作文(5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无可奈何花落去”是词人读懂人生的感慨,“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是歌手读懂真情的呼唤,“先忧后乐”是文人读懂时代的担当,万有引力是科学家读懂苹果落地的思考……一诗一文,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需要用慧眼去阅读,用心灵去感悟。
请以“读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作文内容要真实,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本试卷中的材料。
(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班级;人名,如不可避免,请用化名。
(4)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2分)(A.“漱”应读shù;B.“骠”应为“缥”,“与”应读yù;D.“敝”应为“蔽”。
)
2.B(2分)(B.“薄”应是“接近”的意思。
)
3.D(2分)(A.“阙”同“缺”;B.“转”同“啭”;C.“反”同“返”。
)
4.A(2分)(正确的划分应为: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5.C(2分)(C项《渡荆门送别》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
)
6.(1)芳草萋萋鹦鹉洲(2)浅草才能没马蹄(3)腾蛇乘雾(4)冰霜正惨凄(5)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共8分。
每空1分,有添字、漏字、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7.(1)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 (2)逼蒋抗日周恩来(共5分。
每空1分。
)
8.(1)端起酒杯。
(2)考虑,想到。
(共2分。
每小题1分)
9.B(2分)
10.C(2分)
11.示例: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正与月亮有圆时,也有缺时一样,原本就是自然的规律。
(4分。
言之有理即可)
12.(1)换了。
(2)约定时日。
(2分)
13.C(2分)(A.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B.介词,被/介词,对,向;C.介词,均表示“去”;D.正在/当……时。
)
14.A(2分)(本文是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的,而非情感变化。
)
【参考译文】黄州定惠院东边的小山上,有一株海棠,非常繁荣茂盛。
每年海棠花盛开的时候,(我)一定带着客人前去喝酒,已在海棠花下醉了五次了。
今年又同参寥子以及其他两三个人到这里游玩,但园子已换了主人。
这个新主人虽说是个市井中人,然而因为我的缘故,他也稍稍培育整治了这个园子。
山上有很多老枳树,树木的质地坚韧,形体瘦削,枳树的筋脉都显露在外面,就像老年人的脖子。
枳树花白而圆,就像颗颗大珍珠叠加在一起,颜色、香味都不同一般。
这树不被人们喜爱,往往被人们稍微砍去一部分,但由于我的原因,这树还能不被砍伐,得以保存。
大家喝过酒,去到姓尚人家的住宅休息。
姓尚人家也是市井人家,但住处却整洁、宽敞,就如吴越人家一般,竹林花园都叫人喜爱。
我们醉睡在小板楼阁上,微微醒来,听到来做客的崔成老弹奏着雷氏琴,一会儿如悲风乍起,一会儿如晓月初升,琴声清脆有力,意境深远,好像并非人间。
晚上就走出城东,买了大木盆,意思是说可以倒进清泉,用来浸瓜和李子。
接着,沿着小沟而行,到了姓何人家和姓韩人家的竹园。
当时姓何的人家正在竹林间盖房子,地基已开辟好了,于是在竹阴里摆起了酒席。
有个主簿叫刘唐年的,送来油煎的糕饼,名字叫“为甚酥”,味道美极了。
客人还想饮酒,而我忽然兴致全无,于是就径直归去。
路过姓何人家的小园圃,要了他家一丛橘树,移种在雪堂西边。
一起来做客的徐得之,即将到闽中去了,以后能否见面很难预料,于是要求我记下这次游玩的经历,作为日后见面拍掌而笑的谈资。
当时就参寥子一人不喝酒,用枣汤代酒。
15.D(共2分。
)
16.他的行止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率性随意,挥洒酣畅。
即使是归到衡岳,群山绵延,千峰耸峙,偌大的天地,他又将在何处栖迟。
诗人借行云流水刻画出了一个率性飘逸、禀性超拔的僧人形象,同时借千峰衡山表达出诗人对道标上人的赞美之情与赠别之意。
(3分。
意思对即可)
17.从容不迫、平凡低调、精致干净、与世无争、隐忍、理性、蕴藉等。
(4分)
18.“冒”本意是从里面往外面生长,这里把桂花开花的样子写活了,富有动感,表现了桂花旺盛的生命力。
(3分)
19.此句在文章结尾处,深化文章主旨。
花开花落,生命轮回,花无论在树上还是落下,都
会有不同的用途,给人们带去快乐、美好和幸福,它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自身的生命价值,也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使命。
(4分)
20.(1)父亲坚持在小区摆摊修车;(2)着急;(3)感动(感激、愧疚)(共3分)
21.运用动作描写,“脱”“折”“系”“戴”等动词写出了父亲修车前的准备,体现了父亲工作的认真和有条不紊,“擦干净”可以看出父亲工作的严谨和细致。
(共4分)
22.①无私。
“我”买洋房时,父亲把多年的积蓄都拿出来了。
后来又坚持修车,拿出20万元缓解“我”的生活压力。
②勤劳。
父亲在老宅的院子里已经摆了十几年的修车摊,现在依旧每天准时出来摆摊。
③友善。
父亲用狗尾巴草编织小玩偶挂在孩子们的车上,左邻右舍常在车摊前歇脚,聊聊天,下下棋。
④细致。
父亲把车库前的地面打扫得一尘不染,工具也擦得锃光瓦亮。
父亲还会在车摊周围摆上花,放上几把躺椅,再沏上一壶清茶。
(4分。
答出两点即可)
23.示例:在生活中,我们要理解父母的辛苦,感恩父母的付出,并尽自己所能去孝敬父母。
(4分。
言之有理即可)
四、评分细则
作文满分为50分,分两部分评分。
卷面10分,写作水平40分。
两者独立评分,互不干扰。
24.卷面书写占10分。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给10分;凡划一下表示此处写错不要了,这种情况不算涂抹,不扣分;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最多给5分;有涂抹现象,使卷面脏乱,在5分之内酌情给分;卷面涂抹达三处,令卷面不美观,给0分。
25.写作水平占40分。
主要从立意、选材、语言表达、结构布局四个方面综合评分。
一类文36—40分,二类文28—35分,三类文20—27分,四类文20分以下。
抄袭本卷中出现的材料者给0分。
雷同卷给0分。
【思路点拨】“读懂”二字,包含了阅读的主体、阅读的对象及阅读的感悟。
我们可以从自然风景中领略美,可以从身边人的言行中感受爱,可以从诗词歌赋中体会韵,可以从新闻时事中明白社会责任,可以从发明创造中了解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写作时,我们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感触较深的方面来写,才能言之有情、言之有理、言之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