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获得利益

一哄而上、 社会产品积压,生产
不择手段,甚

一哄而退 调整滞后
至违反法律
假冒伪劣、欺 “跟

诈、污染环境、 风”生

非法垄断

冬枣销售困难, 枣农砍伐树木
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
危 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
害 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
严重的两极分化
3.市场秩序 (1)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 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 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调节手段
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
来进行
必要的行政手段
在市场经济中 的地位
决定性作用
弥补市场机制不足
各自优势
及时反映供求变化,市场信息 灵敏,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生 产效率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课终课 考能培优
1.宏观调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生产:国家一般通过财政和税收手段,通过对商品价格的调控,引导 企业生产。同时通过行政命令和立法,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资源配置。
(2)分配:再分配中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取缔 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强化税收调节,防止两极分化。发挥财政促 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 (3)交换:货币是商品交换的重要媒介,国家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控 制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调节社会供求的关系。
2.市场调节及其弊端 (1)实现: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的变化由市场 来调节的。 特别提醒 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是在价值规律的作用 下,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 现的。 ①价格机制: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是引导资源配置 的指示器。价格提高,将会促进生产,增加供给,抑制需求; 反之,则会减少供给,刺激需求。通过市场价格的调节,使 资源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
[矫正训练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实行 科学的宏观调控,这是因为( )
①市场调节有其固有的弊端 ②市场经济应该坚持以宏 观调控为基础 ③科学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 在要求 ④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特有 的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易错点二:对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区分不清 提醒 注意抓住关键词区分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经济 手段的关键词:经济政策、经济规划、经济利益的调整、财 政政策(财政收入、支出数量,税收,税率,国债等)、货币 政策(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存款准备金 率等)。法律手段的关键词有:经济立法、经济司法、依法 查处、依法打击等。行政手段的关键词有:行政命令、指示、 规定等。
值 3%。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若不考虑其
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
)
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 利润下滑 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 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 ④企 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
A.①→④→②→③ 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 D.④→②→①→③
(3)市场失灵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a.“调不了”:对一些非商品性生产部门,市场不能 调节,如国防、治安、消防、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部门等。 b.“不让调”:如枪支弹药、麻醉品、不健康书刊等 不能依靠市场调节。 ②“调不准”: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等固有的弊端。
自发性
盲目性
滞后性
商品生产者和经 商品生产者和 市场调节是一种
2.科学的宏观调控 (1)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 和控制。 (2)必要性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 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国家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能够弥补市 场调节的不足。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既需要充分发 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政 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易错点二:不能区分市场调节的三个弊端 提醒 巧分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自发性:为了挣钱,不择手段,制假售假,坑蒙拐骗。 盲目性:信息不灵,多赔少赚,一哄而上,没有主见。 滞后性:事后调节,浪费时间,耗费资源,农业多见。
[矫正训练2] [2016·无锡期中]青岛天价大虾事件后,网 络上又相继曝出了辽宁东戴河天价快艇等事件。对此类事件 认识错误的是( )
比较
经济手段
最符合经济规
律,调控比较
特点 温和,但调控

结果带有一定

的不确定性
主体 行政机关 地位 主要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比较权威、强 具有直接、迅速
制,但有时法律 和强制性的特
会滞后于经济 点,但必须遵循
发展形势,调控 经济规律,否则
因缺乏法律依 会产生消极的
据而难以实施 后果
立法机关、行政 机关、司法机关
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③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加强
措施
宏观调控 (2)企业经营者:必须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经济活动参与者树立
诚信观念,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开展正当竞争
(3)消费者:增强权利意识、法律意识,依法维权
易错纠偏 易错点一:认为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提醒 明确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 定性作用。市场配置资源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②政府的宏观调控建立在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 基础上,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政府的宏观调控必须 遵循市场规律。 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 系,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③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 持国际收支平衡。促进经济增长是国家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 务和目标。
④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 段,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比较 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是国家运用经济 是国家通过
含 义
政策和计划,通过 对经济利益的调 整来影响和调节
制定和运用 经济法规来 调节经济活
考点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知识精讲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基本特征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 本标志。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根本原则。 ③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这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国家集 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 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2)优势 ①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 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 利益结合起来。 ②能够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A.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B.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C.国家需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D.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和道德的规范和引 导
4.[2016·全国卷Ⅰ]2015 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
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 4.0%;居民消费价
格指数(CPI)增幅从 2.5%下跌至 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
如图所示:
(2)市场调节的优点 ①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 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这就是价格 机制和供求机制作用的结果。 ②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 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 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有效利用。这就是竞 争机制作用的结果。
(4)消费:宏观调控对个人消费的调节主要通过调整消费税,以及行 政命令的形式实现。
(5)经济发展方式:科技进步,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资源 节约型社会建设,都离不开政府宏观调控。
2.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关系
名称项目
市场调节(“无形的手”或 “看不见的手”)
宏观调控(“有形的手”或“看得见 的手”)
第一部分 经济生活 第4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情考向分析
考点一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课前自评
× 1.判断:国家的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 2.判断:推进价格改革旨在降低商品价格,增加销量。( ) × 3.判断:有市场存在就是市场经济。( )
知识精讲 1.市场配置资源 (1)资源: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必须具备的基本的生产要 素,如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人才等。 (2)资源配置 ①原因:资源有限性与人们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要 求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②手段: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3)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就 是市场经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必要性
(2)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 失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损害其他经营者的正当权益,影响
自己的经济利益,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导致经济衰退
(3)有利于弥补市场调节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
(1)国家:①制定合理的市场规则;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
[矫正训练1] 冬虫夏草有“软黄金”之誉。我国虫草资
源已陷入“越少越贵、越贵越挖、越挖越少”的恶性循环,
一些人通过囤货、炒作、造假等手段牟取暴利。这表明( )
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弊端 ②必须发挥市场对资源
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③需要严格实施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
序 ④应发挥宏观调控对虫草资源的决定性调节作用
[矫正训练2] [2017·安徽师大附中期中]中国人民银行 决定,自 2016 年 3 月 1 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 准备金率 0.5 个百分点,以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下面与这一宏观调控手段具有 一致性的是( )
①适时适度地调整海洋污染资源费的征收幅度 ②物价 部门核准养老服务价格 ③国家制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十 三五”规划 ④政府规范食药企业生产行为
②供求机制:供求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生产 者、经营者根据供求的变化不断调节生产经营活动,引导人、 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③竞争机制:竞争是市场活动的灵魂。通过买者之间、 卖者之间、买卖双方之间围绕价格和质量方面的较量,使社 会资源不断向效益高、急需发展的产业和企业流动,价值规 律的要求得以贯彻。
行政机关
主要手段
辅助手段
①三种手段各有所长、各有特色、相互联系、
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宏观调控的手段体系。
②都要遵循价值规律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
联系 律。③都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
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④都是由国
家实施的。⑤都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和缺陷
易错纠偏 易错点一:误认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特有 的 提醒 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都是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统一。在我国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能够比资 本主义国家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特别提醒 市场秩序混乱的原因 (1)从市场经济角度看,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 滞后性的弱点。 (2)从政府角度看,法律法规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不 完善,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3)从企业角度看,有的企业不遵守法律法规,不遵守 职业道德,诚信缺失。
2.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措施
(1)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
区 经济活动的措施 动的手段
别 经济政策(主要是 主要包括经
是国家通过行政 机构,采取带有强 制性的行政命令、 指示、规定等措 施,来调节和济计划 (制定和实施经济
济立法、经济 包括行政命令、行 司法(经济执 政制度、行政规章 法和法律监 和条例等
发展规划和计划) 督)
营者在价值规律 经营者不可能 事后调节,从价
原 的自发调节下谋 完全掌握市场 格形成、价格信
因 求自身的眼前利 各方面的信息, 号传递到商品生
益或者不正当利 也无法控制经 产的调整有一定

济变化的趋势 的时间差
造成经济 结 不利于经济和
波动和资 果 社会健康发展
源浪费
导致经济波动和资 源浪费,特别是在农 林及大型项目的建 设上影响更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