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816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胎膜早破816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尤其是28~36周胎膜早破临床处理。

方法:对816例胎膜早破处理及预后回顾性分析。

将28周≤孕周≤36周胎膜早破288例分成2组。

A组109例,破膜后即用地塞米松10mg(im)。

B组179例,给地塞米松针10mg(im )×3天,硫酸舒喘灵片2.4~4.8mg,tid,120,B组早产儿死亡率明显低于A组,B组26.82%,A组33.03%,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孕28~36周胎膜早破,无感染,胎儿宫内窘迫征象,羊水池深度72cm应给地塞米松、硫酸舒喘灵片抑制宫缩出现,能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关键词胎膜早破促胎儿成熟分娩
资料与方法
1994年6月~2006年6月,我院共接胎膜早破816例,其中孕37周以上528 例,28~36 周288例,均经阴道检查见羊水流出确诊。

528例>37周胎膜早破者除有产科因素或破膜时间长、羊水过少、胎儿宫内情况不良剖宫产180例外,余多在12~24小时内出现宫缩,或服蓖麻油引产餐或静滴催产素出现宫缩,经阴分娩,其中合并轻度羊膜炎122例,表现为宫腔味臭,血WBC 升高,伴或不伴孕妇低热。

对有羊膜炎者给青霉素针400万U+生理盐水100ml日2次静滴,产后加用甲硝唑。

剖宫产者加用甲硝唑液冲洗宫腔,缝合子宫后用盐水冲洗盆腔,术后足量应用抗生素。

在122例中无1例发生产褥感染,另有1例胎膜早破系足月妊娠,在院外某诊所引产而诱发胎膜早破,72小时未产转我院。

其拒绝剖宫产,用蓖麻油引产。

入院5小时进入活跃期产程,突然寒颤、高热,继之发生感染休克,胎儿未娩出,孕妇死亡。

分析其原因,与破膜后在当地未用抗生素,且阴道检查次数较多,无菌条件达不到要求,并与入院后未及时剖宫产清除感染灶有关,除此1例死亡外余产妇均良好。

新生儿在破膜12小时后娩出者给青霉素针20万U,Bid,im,3天。

预防感染(孕妇破膜12小时未分娩者也常规预防应用抗生素:青霉素或头孢类等共3~5天),除1例新生儿发生败血症死亡之外,余新生儿预后与非胎膜早破并无明显差异。

另有5例发生脐带脱垂,2例为头位,3例为臀位。

2例头位在脐带脱垂后胎死宫内,3例臀位有1例急行剖宫产,1例行臀牵引获得活婴,另1例胎死宫内。

在288例28~36周胎膜早破者中,109例在1994年6月~2000年9月收治,称A组,179例在2000年10月~2006年6月收治称B组,2组产妇在年龄、营养状况、文化程度、破膜孕周及破膜时间、分娩孕周方面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在2000年10月之前对胎膜早破治疗原则为胎膜早破24小时后不娩者,在应用抗生素、地塞米松的同时,静滴催产素或应用蓖麻油30~60ml、炒鸡蛋2只空腹服引产。

在2000年10月之后对胎龄不足37周,双顶径<8.5cm,无胎儿宫内窘迫,无羊水过少(<2cm羊水池深度),无绒毛膜羊膜炎征象者,采取期待法,即臀高位卧床休息,破膜12小时后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或头孢类等3~5
天;用硫酸舒喘灵片2.4~4.8mg,po,抑制宫缩出现;让孕妇自己感觉胎动情况,必要时借助电子胎心监护仪和B超了解胎儿宫内情况;用氟美松针10mg,qd,im,共3天,必要时1周后可重复应用。

经上述处理,B组病例最短期待72小时,最长20天,平均12天分娩。

A组109例早产儿中有36例死亡,存活良好;死亡率33.03%。

在B组中有48例死亡,死亡率26.82%。

两组早产儿死亡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

两组早产儿护理均为保暖,早哺乳,勤哺乳,青霉素20万Ubid,im,3天,维生素K110mg ,氟美松针4mg天,必要时放暖处,静脉补液。

早产儿死亡原因多为呼吸窘迫综合征、硬肿症、败血症、颅内出血。

讨论
胎膜早破可引起早产、脐带脱垂及同儿感染,处理得当可使母子平安。

胎膜早破已临产者均不阻止产程继续进展,笔者理解为机体本身有平衡功能,已临产表明机体环境不适宜胎儿继续生存。

若有绒毛膜羊膜炎征象,即母胎心率上升,胎心率可达160次/分,子宫压痛,有不规律宫缩,羊水臭味,阴道脓性分泌物,母血WBC>15×109/L,C反应蛋白为>2mg/dl,应设法及早结束分娩,不考虑孕龄。

感染明显,短时间不能经阴分娩者应剖宫产祛除感染灶,以免孕妇发生感染性休克。

剖宫产术中0.2%甲硝唑液冲洗宫腔,缝合子宫后盐水冲洗盆腔,产后足量应用抗生素,预防产褥感染,如青霉素或头孢类+甲硝唑。

足月胎膜早破多在破膜后12~24小时内分娩发动,但其合并产科因素较多,剖宫产率高于非胎膜早破者,如破膜12~24小时未出现规律宫缩,可应用蓖麻油30ml或静滴催产素引产。

孕28~36周胎膜早破,无产兆,无胎儿宫内窘迫征象,无宫内感染征象,羊水池深度72cm,应给地塞米松针10mg,qd,im,3天,必要时1周后重复;硫酸舒喘灵2.4mg,抑制宫缩出现;维生素正服丸100mg。

破膜12小时后给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3~5天预防感染,同时保持会阴清洁,臀高位卧床休息。

严密观察产妇体温、心率、阴道分泌物气味及胎心率,可结合电子胎心监护仪及孕妇自我感觉胎动是否较平时增多或减少,争取延长孕龄达34周以上,胎
儿双顶径达到或接近8.5cm。

28~36周孕妇在期待胎儿成熟过程中产程发动,头先露应于阴道分娩,孕龄>35周臀位应剖宫产,<35周阴道分娩,孕龄<28周,一般不予保胎治疗,应予引产。

通过上述方法,降低了早产儿死亡率,179例胎膜早破者中平均破膜后分娩时间为12天,无1例发生绒毛膜羊膜炎,更无感染性休克发生。

分析28~36周胎膜早破者,无羊膜炎发生,而足月胎膜早破者却有122例发
生羊膜炎,考虑原因应与足月胎膜早破多希望能经阴分娩,因而阴道检查次数在分娩过程中较多有关,而28~36周之胎膜早破多预防早产几乎无阴道检查,所以上行感染机会减少。

故对胎膜早破者应尽量减少阴道检查次数,需检查者注意严密无菌操作,以免增加母儿感染机会。

参考文献
1 乐杰。

妇产科学第6版46: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