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中心治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多中心治理的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1)选择的多样性,多中心治理结构为公民提供多种机会 2)可以克服搭便车行为 3)形成合理的决策机制
局限:1)陷入“无中心”的倾向:奥斯特罗姆夫妇预设建立有效的多中心应该 具备三个条件:制度供给、可信承诺、相互监督,假如这三个问题没有得到解 决的话,多中心治理很容易陷入“无中心”的倾向 2)适用制度环境有限:民主是多中心治理模式运作前提,公民精神 3)操作难度较大:参与治理的个体间具有高度的相似性,避免搭便车;参与个 体对公共资源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参与治理的个体有互惠共识

第一,多中心治理结构意味存在民间的和公民的自治、自主管理的秩序与力量作 为独立的决策主体参与公共问题的解决 第二,多中心治理模式必然强烈要求公民的参与和社群的自治,将公民参与和自 治作为基本的策略 第三,多元独立决策主体的利益同样是多元的 第四,多中心还表现为不同性质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可以通过多种制度选择来 提供
3.特点



权利配置:每个主体即为一个中心,民主协商、独立决策,不 再是传统公共行政听命于政府 权利行使主体:包括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公民社会、国 际组织、社会组织等 权利行使方式:权利分散、交叠管辖 目标:善治
4.理论假设(奥斯特罗姆夫妇)
1)城市公益物品间异质性强,往往要求消费者的协作生产 2)益物品偏好类似的人容易聚居在一起 3)服务于多个管辖单位的居民较了解不同单位的绩效 4)差异性管辖单位的存在使居民方便表达偏好与迁移 5)多管辖单位易使受益者分担成本 6)许多潜在生产者的有效选择会约束低效行为 7)竞争刺激规模经营、团队生产与协作,促进绩效
5.实现途径——合作治理
1)合作的价值形态,公共服务至上 2)合作组织形态:以公共问题分中心,根据公共问题和公共产品性质而确 定.既有独立组织的实践形态,也有合作共治的网络形态 3)合作的政策形态——构成性政策领域发展。多中心的治理推动了构成性政策 的发展,二是促使与公共服务有关的政策领域进行重建
8.多中心治理与治理的区别 在治理主体的选择上更进了一步:它不仅仅是重视社会的作用,而是把社 会组织、经济组织放在与政府对等的地位,多中心的治理体系中的治理主体 有着独立性、依赖性、合作性、竞争性等特点
参考文献
[1]蓝宇蕴.奥斯特罗姆夫妇多中心理论综述[J].和谐社区通讯,2009(4). [2]孔繁斌.公共性的再生产:多中心治理的合作机制建构[M].南京:江苏人民出 版社,2012 . [3]王兴伦.多中心治理:一种新的公共管理理论[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1). [4]王志刚.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起源、发展与演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9. [5]陈艳敏.多中心治理理论:一种公共事物自主治理的制度理论[J].新疆社科论坛, 2007(3). [6]李超,张志勇.多中心治理理论对中国公共管理改革的启示[J].辽宁工程技术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6、治理结构——网络型
公民镶嵌在由各种关系织就的社会网络中,而政府和企业也存在网络之中。 信息的水平化交流打破了官僚制的封闭,为个人及组织间的交流与沟通带来了便 利,真正把所有人和组织融合进网络世界。网络没有单一的中心,每个中心就是 网络上的一个结点,每个中心体与其他中心体之间的交流循环往复,跳过了间接 代表性和层级性,直接表达自己的利益。
多中心的公共行动体 反思性的“复杂人假设” 合作互惠的行动策略 共同学习的政策过程
2、多中心治理基本内涵
1)公共治理中的“多中心”实质是一种民主合作管理,它所独扬弃的是历 史与实践中的“中心一边缘”的治理结构。
多中心治理理论强调治理的主体是多元,而不是一元的,各主体相对独 立且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在一定范围内共同承担公共事务治理的职责。 多中心治理实质上是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共治”模 式 2)多中心治理模式的框架大致是:
第三专题 从科层统治到民主治理
陈 望
1531250
多中心治理
1、兴起的理论背景:
1)迈克尔· 博兰尼( Michael Polanyi)在《自由的逻辑》一书中首次提 及和阐释“多中心”一词,总结出“自发秩序”(多中心秩序)和“集中指 导”秩序两种对自由安排的方式,他认为前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2)奥斯特罗姆夫妇基于深刻的理论分析和丰富的实证分析,共同创 立了多中心治理理论,在政府、市场两个中心之外引入社会作为“第三 个中心”,打破只有国家或市场是解决公共事务治理之道的定式思维, 创立了多中心治理理论 3)公共治理中“多中心性”基本界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