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初中历史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全国初中历史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哪部小说深刻揭示了清王朝的封建制度已经走向衰落()
A. 《水浒传》
B. 《红楼梦》
C. 《西游记》
D. 《三国演义》
【答案】B
【解析】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它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
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故选B。
2.小说是明清时期最突出的文学成就,众多的典型形象和情节深入人心。
下列情节与
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A. 初出茅庐——《西游记》
B. 武松打虎——《三国演义》
C. 桃园结义——《水浒传》
D. 黛玉葬花——《红楼梦》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初出茅庐出自《三国演义》,故A错误;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武松打虎出自《水浒传》,故B错误;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桃园结义出自《三国演义》,故C错误;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女主角,黛玉葬花出自《红楼梦》,故D
正确。
故选D。
3.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正式形成于道光年间
B. 融合多种戏剧的优点
C. 以打击乐为主要乐器
D. 得到皇室的大力扶持
【答案】C
【解析】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有“国剧”之称。
正
式形成于道光年间,融合多种戏剧的优点,得到皇室的大力扶持。
清乾隆末期(1790年),四大徽班进北京后,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
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
而来。
“以打击乐为主要乐器”说法错误。
故选C。
4.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
的兴衰变化,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的古典小说是()
A. 《红楼梦》
B. 《水浒传》
C. 《西游记》
D. 《三国演义》
【答案】A
【解析】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
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
《红楼梦》以贵族
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故选A。
5.清朝时期,我国小说的创作进入一个高峰期,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其中有一部作
品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盛衰过程为背景,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命运。
这部优秀作品是()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西游记》
D. 《红楼梦》
【答案】D
【解析】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它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
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故选D。
6.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主要融合的剧种有()
①徽调
②评剧
③汉调
④豫剧
⑤昆曲
⑥素腔
⑦京调
A. ①③⑤⑥⑦
B. ②④⑤⑥⑦
C. ③④⑤⑥⑦
D. ①④⑤⑥⑦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
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故A正确。
京剧没有融合评剧和豫剧,故排除BCD。
故选A。
7.明清小说以章回为结构,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
下列章回目录选自《红楼梦》的是
A. 曹操煮酒论英雄
B.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C.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D. 梁山泊吴用举戴宗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书
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C项
符合题意;“曹操煮酒论英雄”属于《三国演义》的内容,A项不符合题意;“孙行者大闹黑风山”属于《西游记》的情节,B项不符
合题意;“梁山泊吴用举戴宗”属于《水浒传》的情节,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8.下列为《红楼梦》中的部分描述。
据此《红楼梦》
A. 可以作为研究清朝历史的一手史料
B. 描写情节均有事实依据。
C. 能反映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D. 否认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红楼梦》的部分描述“可以看出描写了当时事务家具陈设、商业买卖以及外来物品,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
发展的情况,C正确;
《红楼梦》是小说,属于文学作品,不能作为一手史料,排除A;文学作品的情节多是虚构,排除B;题干没有涉及清政府的闭
关锁国政策,排除D。
故选C.
9.中国古代一部长篇小说“划时代的把爱情悲剧和整个社会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艺术地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这部长篇小说是()
A. 《西游记》
B. 《水浒传》
C. 《三国演义》
D. 《红楼梦》
【答案】D
【解析】中国古代一部长篇小说“划时代的把爱情悲剧和整个社会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艺术地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这部长篇小说是《红楼梦》。
清朝曹雪芹
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
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它以贾府的盛衰变迁为背景,以贾宝
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广泛触及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
亡的历史命运。
故选D。
10.《红楼梦》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学的重要文献,作此评价的最主要依据是()
A. 它描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B. 它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C. 它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
D. 他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答案】D
【解析】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它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
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在
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红楼梦》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学的重要文献,作此评价
的最主要依据是它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
11.东汉时期________改进造纸工艺。
东晋时期________被后人誉为“书圣”。
【答案】蔡伦, 王羲之
【解析】东汉时,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造纸术,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为人类文化的传
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其代表作《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他被后人誉为“书
圣”。
故答案为蔡伦、王羲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
12.(1)上面是小王整理的学习笔记,帮他把A、B内容补充完整。
请你对笔记所反映
的制度予以客观评价。
12.(2)根据上面【经济发展】史料体现的共同思想,分别列举两例具体举措。
12.(3)观察上面【文学鉴赏】的图文信息,说出这两部文学作品的作者及体裁。
【答案】(1)A:殿试; B:八股取士
积极作用:科举制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消极作用:科举制后来逐渐走向僵化,不能顺应历史潮流。
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
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明朝科举
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
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称为“八股文”。
根据所学知识可
知从正反两方面予以评价即可。
【答案】(2)唐太宗: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清朝: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兴修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
等高产作物。
【解析】(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
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
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
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清朝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
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答案】(3)《长生殿》作者:洪昇;体裁:昆曲。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体裁:
小说。
【解析】(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部文学作品的作者及体裁。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
13.(1)材料一两句古诗反映的现象与哪一制度的实行有关?
13.(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的原因。
13.(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宋元时期中国有哪些重大科技成就令西方
望尘莫及?
13.(4)曹雪芹是材料四所叙“众多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是什么?该作品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答案】(1)科举制。
【解析】(1)根据材料一“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
成名天下知”可知,材料一两句古诗反映的现象与科举制的实行有关。
【答案】(2)政府实行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对外贸易提供了充
足的商品;指南针应用航海事业;造船业发达,能制造远航海船。
【解析】(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政府实行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农业手工业的
发展为对外贸易提供了充足的商品;指南针应用航海事业;造船业发达,能制造远航
海船;所以,宋朝的海外贸易兴盛,超过了前代。
【答案】(3)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解析】(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答案】(4)《红楼梦》。
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解析】(4)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曹雪芹的代表作是《红楼梦》。
第二问特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红楼梦》的突出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14.(1)【交通水利】交通水利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根据所学知识,归纳隋朝大运
河的概况及开通的意义,并说说元朝在交通运输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14.(2)【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凝聚人心,催人奋进。
根据下面两则材料,分别简述材
料所反映的杰出人物的历史事迹,并分别说说他们身上体现的民族精神。
14.(3)【文学艺术】文学艺术流传千古。
根据下面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A、B、C所代表的内容。
并将下列四段材料反映的文学形式按照其繁荣时期所属朝代的先后
顺序进行排列。
【答案】(1)概况: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
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意义: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措施: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
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解析】(1)概况,根据所学知识,从隋唐大运河的起止点等方面概括即可。
意义,
根据所学知识,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加强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元朝在交通运输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对外主要是进一步扩展丝绸之路,对内是建设了覆盖了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答案】(2)事迹:文天祥抗元:反抗民族压迫和掠夺,坚贞不屈。
戚继光抗倭:不畏强暴、抵御外敌,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解析】(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天祥主要是抗元,戚继光是抗击倭寇。
根据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体现出文天祥的宁死不屈,大义凛然的民族精神。
戚继光的“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辑敢忘忧”体现出以国家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和
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答案】(3)A:窦娥冤;B:红楼梦;C:中秋节。
排序:②④①③。
【解析】(3)根据材料“一个孤苦无依的年轻女子遭受无奈陷害,反被受贿的贪官判处
死刑的故事”结合所学至知识可得出,这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窦娥冤》;根据材料“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红
楼梦》;根据材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宋代苏轼的《水
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根据材料“天生我材必有用,千全散尽还复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唐朝李白的《将进酒》;故排序是②④①③。
15.(1)材料一中的运河是谁在位期间开通的?它的开通有何意义?
15.(2)材料二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15.(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宋朝城市商业发展与唐朝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概括宋朝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
15.(4)材料四中的“某著作”指的是什么?
15.(5)通过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学习,你认为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隋炀帝。
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解析】(1)材料一中的运河是隋炀帝在位期间开通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
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
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
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
的交流。
【答案】(2)玄奘。
《大唐西域记》。
【解析】(2)材料二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唐朝玄奘;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
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大唐西域记》。
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今印度)交往频繁,最
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
贞观初年(唐太宗时),他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在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贞观后期,携带大量佛经回国。
他专心翻译
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
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答案】(3)商业经营突破了时间限制出现早市和夜市,突破了市坊的地域的限制。
商品经济发达和商业贸易繁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解析】(3)宋朝城市商业发展与唐朝相比发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商业经营突破了时
间限制出现早市和夜市,突破了市坊的地域的限制。
根据材料三中关键词“开封买卖通
宵达旦”“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
无空虚之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由此判断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是商品经济发达
和商业贸易繁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答案】(4)《马可•波罗行纪》。
【解析】(4)宋朝城市商业发展与唐朝相比发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商业经营突破了时
间限制出现早市和夜市,突破了市坊的地域的限制。
根据材料四中关键词“马可•波
罗”“元世祖”“大都”判断这部著作是《马可•波罗行纪》。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来华,居住了十几年,他的《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答案】(5)从唐朝中后期到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
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自然条件的优越,统治者的重视等。
【解析】(5)从唐朝中后期到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
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加上自然条件的优越,统治者的重视,南方地区的
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超过了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