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元经济【经济其它相关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二元经济【经济其它相关论文】二元经济指传统经济与现代化产业并存的格局,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中常见的现象。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产业多由外国资本移植或本国资本引进而来,在中国始于19世纪后期。

或谓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形成于二次大战后,不确。

惟早期现代化产业多集中于个别地区,亦称“飞地经济”。

又常称之为近代化产业,实与现代化同义;本文通用后者。

刘易斯把现代化产业定义为“使用再生产性资本”以谋取利润者,即资本主义产业;而传统经济是“维持生计”的产业。

¬在历史上视资本主义化为现代化未尝不可;但日本直到本世纪七十年代充分就业前仍可称二元经济,中国在进人社会主义后仍属二元经济。

又传统经济亦使用再生产性资本,并有谋利部分。

迈因特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完整性出发,把现代化产业和半自给性生产并存作为二元结构。

石川滋采取希克斯(JohnHicks)《经济史理论》中由习俗经济、命令经济到商人经济的观点,把市场经济与传统经济并存作为二元经济。

®用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说明现代化过程是可取的,但用之区分二元范畴似欠妥。

传统经济包括农、工、商、运输、服务等部门,原为完整的经济体系,在中国更是一个十分发达的传统经济体系。

但自1954年刘易斯提出二元经济理论以来,西方学者大都只论传统农业和现代化工业,并注重于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如何向工业转移问题。

费一拉尼斯干脆把二元经济定义为农业与工业两大部门并存。

¯他们也提到手
工业者、小商人、服役人、搬运工等,但把这些人看成是“隐蔽的失业者”,°或等待进人现代化部门的“城市传统部门”。

±事实上,传统经济的非农业部门人数众多,基本上不存在剩余劳动力,在早期它们是与现代化产业并行发展的,并成为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

日本称明治维新以前已有的产业为“在来产业”,并进行专门研究。

²1981-1935年,日本农业就业人口是不断下降的,同时期现代化产业就业人口增加约3,300万人,而在部产业就业人口增加逾6,600万人¬就是说,现代化过程中释放社来的多余劳动力主要是由传统经济中的非农业部门吸收的。

明治维新后,日本工场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中的散工制发后迅速,对日本现代化工业的建立起了辅助作用。

直到本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为发挥劳动力优势,仍是在现代化企业中实行多班制,而将部分工序和零件生产转包给小厂和家庭工业去完成。

中国的工场手工业和家庭散工制也是在鸦片战争后随现代化产业的建立兴起的,迄1936年,工场手工业的就业人口约为现代化工厂的5倍。

这我已有专文论述。

我国传统商业和金融业原较发达,现代化产业的建立有赖于传统商业网和钱庄的支持。

同时,也有新式商业和银行兴起。

然而,即使在新式商业最发达的上海,传统大商业如米行、豆行、丝栈、茶栈迄1936年仍是发展的,仅豆行的经营品种和丝茶栈的销售对象有所变化而已。

迄1936年,上海上布号约减少一半、绸缎庄则倍增,药行由1851年的约1002增为498家,在营业额上始终超过西
药业®。

上海钱庄的资本和营业额也是不断增长的,1932年以“后才逐渐为新式银行所代替。

运输是先行产业,现代化进程较快。

迄1936年,中国在现代化运输业的投资一直大于在现代化工业的投资;但是,木帆船、人畜力等传统运输的产值一直是增长的,轮船、铁路亦需传统运输为其集散货物。

¯说:“若干铁路航路汽车路和普遍的独轮车路,只能用脚走的路和用脚还不好走的路同时存在。

”°二元经济,正是这样一种多途径的经济。

在地区辽阔、人口众多、传统经济十分发达的中国,二元经济将持续相当长的时期。

这期间,经济上是现代的与传统的对立统一体;就是说,二者间不仅有对立的一面,还有互补作用的一面。

西方学者往往把传统产业看成一钱不值,在国内也有人把二元社会看成是“二律背反”;我看不妥。

传统经济和传统文化一样,有它有价值的东西,有它的能动作用。

二元经济的发展也不是简单地用现代化产业去替代传统产业,而是多途径的,扬长避短,发展前者,也改造后者,共同创造克丽奥之路。

传统经济不限于农业,但在一篇短文中遍论各业是不可能的,又手工业我已有专文,故本文仍只论传统农业,但要密切联系非农业部门和市场变化。

又本文是从经济史的角度来考察,有别于一般二元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