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深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常用方剂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汤《伤寒论》 甘草、黄连、大枣
痞散结
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6.半夏厚朴 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 行气散结,降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喜、怒、悲、思,忧、恐、
汤《金匮要 叶
逆化痰
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
略》
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气所为也;或中脘
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
《证治准绳》
阴止血
眼黑,下体痿软。
23.防风通圣 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 发汗达表,疏 解利诸邪所伤,宣通气血,上下分消,表里交治。
散 《 宣 明 论 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 风退热,泻火 用于治疗感冒、头面部疖肿、急性结膜炎、高血
方》
硝、石膏、黄芩、桔梗、滑石、通便,解酒, 压、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痔疮等,属于风热壅
和剂局方》
嗜卧,舌苔白腻而厚,脉缓。伤食,嗳气有腐食
气。
45.普济消毒 黄芩、黄连、陈皮、甘草、玄 清热解毒,疏 大头瘟。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灼痛,目不能开,
饮《东垣试效 参、柴胡、桔梗、连翘、板蓝 风散邪
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有
方》
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僵
力。
蚕、升麻
46.清燥救肺 霜桑叶、石膏二钱、人参、甘 轻宣达表,清 1.温燥伤肺,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喘胸胀(或
肢酸,咽肿,颐肿口渴,身黄,小便短赤,淋浊,
纬》
射干、连翘、薄荷、白豆蔻、
吐泻,舌苔淡白或腻或干黄者。
29.黄连解毒 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泻火解毒
一切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大热烦躁,口燥
汤《外台秘
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
要》引崔氏方
发斑,身热下痢,湿热黄疸;外科痈疽疔毒,小
便赤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脉细弱。
27.桂枝芍药 桂枝、芍药、甘草、麻黄、生 祛风除湿,止 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
知母汤《金贵 姜、白术、知母、防风、附子、痛
温温欲吐者。
要略》
28.甘露消毒 飞滑石、绵茵陈、淡黄芩、石 清热解毒,利 湿温时疫,邪在气分。症见发热困倦,胸闷腹胀,
丹 《 温 热 经 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 湿化浊
痛,微热昏倦。
48.青蒿鳖甲 青蒿、鳖甲、细生地、知母、 养阴透热
邪热内伏证,表现为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形
汤 《 温 病 条 丹皮。
瘦,舌红少苔,脉数。肺结核、贫血、其他慢性消
辨》
耗性疾病等证属阴虚火旺者,可用本方加减治
疗。
49.清瘟败毒 生石膏、小生地、乌犀角、生 清热解毒,凉 瘟疫热毒,充斥内外,气血两燔证。大热渴饮,
痰饮中结,呕逆恶心。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
或弦滑。
7.补阳还五 黄芪生,四两、当归尾、赤芍、补 气 活 血 通 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
汤 《 医 林 改 地龙、川芎、红花、桃仁、 络。
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
错》
8.补中益气 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 补中益气,升 1.治烦劳内伤,身热心烦,头痛恶寒,懒言恶食,
《 小 儿 药 证 叶、
阴。
以及口舌生疮;或心热移于小肠,小便赤涩刺痛,
直诀》
草地通竹。
舌红,脉数。
16.当归四逆 当归、桂枝、芍药、细辛、通 温经散寒,养 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
汤《伤寒论》 草、大枣、炙甘草
血通脉。
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17.当归拈痛 茵陈、羌活、防风、升麻、葛 上 下 分 消 湿 (1)治湿热相搏,肢节烦痛,肩背沉重,或?身疼
生甘草、荆芥穗、白术、栀子
盛,表里俱实者。
24.防己黄芪 防己、黄芪、甘草、白术 益气祛风,健 风水或风湿。汗出恶风,身重,小便不利,舌淡
汤《金匮要
脾利水
苔白,脉浮。
略》
25 . 葛 根 汤 葛根、麻黄、桂枝、芍药、(切)发汗兼解肌 1.治太阳病,项背几几,无汗恶风。
《伤寒论》 甘草、生姜、
2.亦治太阳阳明合病下利。
藏》
柴胡、生甘草
小便淋浊,妇女湿热带下等。
41.麻黄连翘 麻黄,连翘,杏仁,赤小豆, 清热解毒;解 湿热蕴郁于内,外阻经络肌肤之病候。
赤小豆汤《伤 大枣,桑白皮,生姜,甘草 表散邪;
寒论》
42.麻杏石甘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 辛凉宣泄,清 外感风邪。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煽,口渴,
汤《伤寒论》
肺平喘
饮 《 疫 疹 一 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 血泻火
头痛如劈,干呕狂躁,谵语神昏,视物错瞀,或
得》
芍、玄参、连翘、竹叶、甘草、
发斑疹,或吐血、衄血,四肢或抽搐,舌绛唇焦,
33.金铃子散 金铃子、玄胡索
疏肝泄热,活 肝郁化火证。心胸胁肋诸痛,时发时止,口苦,
《素问病机
血止痛。
舌红苔黄,脉弦数。
气宜保命集》
34.加减木防 防己、桂枝、石膏、杏仁、滑 清 署 祛 湿 除 暑湿痹。
己汤《温病条 石、白通草、薏仁

辨》
35.金水六君 当归、熟地、陈皮、半夏、茯 养阴化痰
肺肾虚寒,水泛为痰,或年迈阴虚,血气不足,
26 . 归 脾 汤 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 益气补血,健 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
《正体类要》 龙眼肉、远志、酸枣仁、木香、脾养心
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
文档
甘草、人参、生姜、大枣
弱。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
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
30.黄芪桂枝 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 调养荣卫,祛 血痹。阴阳俱微,外证肌肤麻木不仁,如风痹状。
五物汤《金匮 枣、
风散邪;益气 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脉微涩而紧。
要略》
温经,和血通

31.加味羌活 羌活、独活,防风,桑枝,穿 祛风胜湿
肩关节周围炎(漏肩风)。证见风寒湿邪痹阻于
汤 《 痘 疹 会 山龙,藁本,蔓荆子,威灵仙,
汤 《 兰 室 秘 根、白术、甘草、黄芩、苦参、邪
痛,或脚气肿痛,脚膝生疮,脓水不绝。
藏》
知母、当归、猪苓、泽泻
(2)及湿热发黄,脉沉实紧数动滑者。
18.地黄饮子 生地黄汁、芦根、生麦门冬、 滋补气血
主治心胃虚热,呕吐不能进食,食则烦闷。
《宣明论方》 人参、白蜜、橘皮、生姜、
19.独活寄生 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 祛风湿,止 痹 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腰膝疼痛,痿
气和中
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和剂局方》
21.当归补血 当归、黄芪
补气生血
血虚阳浮发热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
汤《内外伤辨
而虚,重按无力。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
惑论》
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22 . 二 至 丸 女贞子、旱莲草
补益肝肾,滋 老人、虚弱人,肾气虚损,腰痛不可屈伸,头旋
煎 《 景 岳 全 苓、炙甘草
外受风寒,咳嗽呕恶,喘逆多痰。
书》
36.荆防败毒 荆芥、防风、茯苓、独活、柴 发散风寒,解 用于“流感”、感冒等病证初起,出现恶寒、发
散《摄生众妙 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表祛湿:
热、无汗、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
方》
桔梗、薄荷、甘草。
脉浮或浮数者。本方亦可用于痢疾、疮痈初起而
沉重,举动艰难。
文档
香 甘草
39.六味地黄 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滋阴补肾
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丸《小儿药证 牡丹皮、白茯苓
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直诀》
40.龙胆泻肝 龙胆草、黄芩、山栀子、泽泻、泻肝胆实火, 肝胆实火上扰,症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
汤 《 兰 室 秘 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清肝经湿热 耳肿;或湿热下注,症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
文档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常用方剂目录
方名
组成
功效
主治
1.八珍汤《正 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补益气血
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
体类要》 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
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2.白虎汤《伤 知母、石膏、甘草、粳米 清热生津
伤寒阳明热盛,或温病热在气分证。壮热面赤,
书》
百合
火上炎熏灼咽喉:咽喉燥痛,虚火内扰:手足心
热、骨蒸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4.白虎加桂 知母、甘草(炙)、石膏、粳米、清 热 通 络 止 温疟,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
枝汤《医宗金 桂枝(去皮)、
痛。
风湿热痹,壮热汗出,气粗烦躁,关节肿痛,口
鉴》
渴苔白,脉弦数。
5 半 夏 泻 心 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 寒热平调,消 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
或见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
和剂局方》 茶
12.大秦艽汤 川芎、独活、当归、白芍、石 养血荣筋。 中风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隔,手足不
文档
《 素 问 病 机 膏、甘草、秦艽、羌活、防风、
能运动,舌强不语,属血弱不能养筋者
气宜保命集》 白芷、黄芩、白术、茯苓、生
地、熟地、细辛、
13.大补阴丸 熟地黄、知母(盐炒)、黄柏 滋阴降火。 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耳鸣遗精。
寒论》
烦渴引饮,口舌干燥,大汗出,脉洪大有力,现
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大叶
性肺炎,夏季热等属于热在气分者。
3.百合固金 熟地、生地、归身、白芍、甘 养阴润肺,化 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灼伤肺金,肺失清肃:
汤 《 慎 斋 遗 草、桔梗、玄参、贝母、麦冬、痰止咳
咳嗽气喘,灼伤肺络:痰中带血,肺肾阴亏,虚
汤《脾胃论》 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生 阳举陷
脉洪大而虚。2.或喘或渴,或阳虚自汗,或气
姜、大枣
虚不能摄血。3.或疟痢脾虚,久不能愈。4.一
切清阳下陷,中气不足之证。
9.八正散《太 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 清热泻火,利 湿热淋证。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漓不畅,尿
平 惠 民 和 剂 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 水通淋
汤 《 医 门 法 草、胡麻仁、阿胶、麦门冬、 肺润燥。
痛),心烦口渴,舌苔薄白少津,尖边俱红者。2.肺
律》
杏仁、枇杷叶、
痿,咳吐涎沫,喘逆上气,咽喉干燥,口渴,舌
光红,苔干剥,脉虚而数者。
47.羌活胜湿 羌活、独活、藁本、防风、甘 祛风胜湿
治湿气在表,头痛头重,或腰脊重痛,或一身尽
汤《脾胃论》 草、川芎、蔓荆子、生姜
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
局方》

舌苔黄腻,脉滑数。
10.柴胡疏肝 陈皮(醋炒)、柴胡、川芎、枳 疏肝解郁
胁肋疼痛,寒热往来
散 《 证 治 准 壳、芍药、甘草(炙)、香附、
绳》
11.川芎茶调 川芎、荆芥、白芷、羌活、甘 疏风止痛
风邪头痛,或偏或正,或巅顶作痛,作止无时,
散《太平惠民 草、细辛、防风、薄荷叶、清
肩背上肢所致项背、肩臂疼痛,或上肢麻木疼痛
通》
川芎,甘草。
而致的功能障碍,上举或旋前旋后活动受限等。
32.金匮肾气 干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温补肾阳,化 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丸 《 金 匮 要 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 气行水。
略》
附子(炙)、牛膝(去头)、车
前子(盐炙)。辅料为蜂蜜。
有表寒证者。
37.橘皮竹茹 半夏、橘皮、枇杷叶、麦冬、益气健脾,化 1.治久病虚羸,呕逆不已。
汤 《 金 匮 要 竹茹、赤茯苓、人参、甘草 痰止呕
2.亦治吐利后胃虚呃逆。
略》
38 . 蠲 痹 汤 羌活 独活 桂枝 秦艽 海风 祛风除湿,蠲 治中风身体烦痛,项背拘急,手足冷痹,腰膝
《百一选方》 藤 桑枝 当归 川芎 乳香 木 痹止痛
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滑而数者。
43.麻黄附子 桂枝、麻黄、附子、南星、茯 温 阳 解 表 除 痹证
桂枝汤《伤寒 苓、细辛、神曲、生甘草。 湿祛痰
论》
44 . 平 胃 散 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 燥湿健脾,消 湿困脾胃,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
《 太 平 惠 民 姜、大枣
胀散满
吐恶心,嗳气吞酸,常多泄泻,肢体沉重、怠惰
《丹溪心法》 (盐炒)、龟甲(制)、猪脊髓、
14.丹栀逍遥 白术、柴胡、当归、茯苓、甘 养血健脾,疏 肝郁血虚,内有郁热证。潮热晡热,烦躁易怒,
散 《 薛 氏 医 草、牡丹皮、山栀、芍药 肝清热。
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涩,或颊赤口干,或月经
案》
不调,少腹胀痛,或小便涩痛,舌红苔薄黄,脉
弦虚数。
15 . 导 赤 散 生地黄、木通、生甘草梢、竹 清 心 利 水 养 心经火热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
汤《千金方》 细辛、秦艽、茯苓、肉桂、防 痛 , 益 肝 肾 , 软,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
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补气血.
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芍药、干地黄
20 . 二 陈 汤 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 燥湿化痰, 理 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
《 太 平 惠 民 生姜、乌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