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学测考前强化辅导(1) 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泗洪中学物理学业水平测试考前强化辅导(1)
高二物理备课组
1.质点A
(1)什么是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

它是一种模型,是存在的。

(2)在什么情况下能将物体抽象为质点?
当物体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物体可以抽象为质点。

(3)练习:
①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当作质点处理的是() A.研究一端固定并可绕该端转动的木杆的运动时
B.研究用20cm长的细线拴着的一个直径为10cm的小球摆动时C.研究一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动作时
D.研究月球绕地球运转时
2.参考系A
坐在美丽的校园内学习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我们感觉是静止不动的,这是因为我们选取作为参考系的缘故,而“坐地日行八万里”是选取作为参考系的.
3.路程和位移A
(1)路程是质点运动轨道的长度.路程是量。

(2)什么是位移?位移是标量还是矢量?位移表示改变,大小等于始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位移是量,方
向.
(3)在什么情况下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4)练习:①如图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下列有关它们的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三条路径运动的位移相同
B.沿三条路径运动的路程相同
C.沿路径运动Ⅲ的位移最大
D.沿路径Ⅱ运动的路程最大
②如图所示,某人站在楼房顶层从O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最大高度为20m,然后落回到抛出点O下方25m的B点,则小球在这一运
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A.25m,25m B.65m,25m
C.25m,—25m D.65m,-25m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1)速度是描述物理量,v= ,速度是量,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2)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比值为平均速度.公式v=。

(3)运动物体
速度叫瞬时速度,方向为.
(4)练习:
①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1做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2做匀速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1做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2做匀速运动,则( )
A.甲先到达B.乙先到达C.甲、乙同时到达D.不能确定
5.匀速直线运动A
(1)在直线运动中,为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又叫速度不变的运动.
6.加速度A
(1)加速度是描述什么的物理量?加速度的定义式?加速度是标量带是矢量?方向呢?
加速度是描述的物理量,它等于比值,定义式是a= ,加速度是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或合外力方向),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2)练习:
①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有恒定的速率时,其加速度仍有可能变化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时,其速度有可能为零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也一定不断变小
②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v =10m/s ,加速度a =—3m/s 2,它表示( )
A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而物体的速度在减小
B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而物体的速度在增加
C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而物体的速度在减小
D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而物体的速度在增加
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A
t x v ∆∆= 若t ∆越短,平均速度就越接近该点的瞬时速度
8.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A t x v v t =
=2 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物体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这段
过程的平均速度
(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 电源,工作电压在
以下。

电火花计时器使用 ,工作电压 。

当电源的频率是50H z时,它们都是每隔 打一个点。

(2)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纸带应穿过限位孔,复写纸压在纸带的上面。

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的是电火花和墨粉,使用时,墨粉盘套在纸盘轴上,纸带穿过限位孔。

(3)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A 、B 、C 、D 、E 、F 等6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本图中没0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C D E F
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220V、50Hz的交变电流。

他把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和计数点A对齐。

①按照有效数字的读数规则读出相邻计数点AB、BC、CD、DE、EF间的距离s1、s2、s3、s4、s5,它们依次为______cm、______cm、______cm、______cm、______cm。

②由以上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B、C、D、E各点时,物体的即时速度v B、v C、v D、v E依次是______m/s、______m/s、______m/s、______m/s.③根据以上结果,试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该物体的加速度a。

(①1。

00,1。

40,1.84,2。

26,2.67;②0。

120,0.162,0。

205,0。

247;③0。

42m/s2)
9.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B
(1)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
位移公式:;
位移速度公式:;
平均速度公式:。

(2)匀变速指向运动规律的两个推论: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
一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 等于这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即;
(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T为等分时间间隔)
①1T末、2T末、3T末……n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
②1T内、2T内、3T内……nT内位移之比为:
③第1T内、第2T内、第3T内……第nT内位移之比为:
练习:①当物体以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在任意一秒内()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是初速度的3倍;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3m/s
C.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末速度大3m/s D.物体的平均速度为3m/s
②飞机着陆后以6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其着陆时速度为60m/s,求它着陆后12s内滑行的距离。

10.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速度时间图像 A
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横坐标表示时间图像意义:表示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①表示物体
做;
②表示物体做;
③表示物体做;
①②③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的;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0~t1时间内②的位移
11.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位移时间图像A
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横坐标表示时间
图像意义:表示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①表示物体
做;
②表示物体做;
③表示物体做;
①②③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相遇时的位移相同。

练习:两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2s前甲比乙运动的快
B.在第2s内,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C.第3s末,甲落后于乙
D.在第2s末,甲乙两质点相距最远
12.自由落体运动A
(1)概念: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实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

(3)规律:v t= ;h= ;v t2= 。

练习: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1= m2,分别从高度为h 和2h的地方自由下落,它们的运动时间分别用t1和t2表示,它们落
地时的速度分别用v1和v2表示,则()
A.t1:t2=1:2 B.t1:t2=1:2C.v1: v2=1:2 D.v1: v2=1: 2
13.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科学研究过程:(1)对现象的一般观察(2)提出假设(3)运用逻辑得出推论(4)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5)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结合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