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专题2 第1单元 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提示】 不能,因为混合气体中 NH3 与 CO2 的体积比为 2∶1,故混合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变。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1)正逆相等[v(正)=v(逆)≠0] ①同一种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 ②在化学方程式同一边的不同物质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
[合 作 探 究· 攻 重 难]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
[背景材料] 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 ( 假设容器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 ) ,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 NH2COONH4(s) 2NH3(g)+CO2(g)。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D
[改变外界条件可以使得旧平衡破坏,从而达到新的平衡,在该过程
中化学反应的限度将改变。]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3 . CO 和 H2 在 一 定 条 件 下 可 以 合 成 乙 醇 : 2CO(g) + 4H2(g) CH3CH2OH(g)+H2O(g),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最 大限度的是( )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A.CO 全部转化为乙醇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B.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均为零 C.CO 和 H2 以 1∶2 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生成乙醇 D.反应体系中乙醇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D
[可逆反应的最大限度即化学平衡,对于可逆反应,反应不可能进行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微点拨:可逆反应中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同时、同条件”进行,反应 物不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最终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C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无论在何时,用不同物质表示同一反应的化学
反应速率时,均存在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A 项正确;t2~t3, 反应达到一定的限度,但没有停止,B 项正确,C 项错误;此时各物质的浓 度不再发生变化,D 项正确。]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量数之比; ③在化学方程式两边的不同物质生成(或消耗)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 之比。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2)变量不变(某一物理量随反应进行而变化,当该物理量不变时,平衡到 达) ①各组分的浓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②各组分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③ 反应体系中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 适用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的反 应);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A.t1、t2 时,用不同物质表示正、逆反应速率有 2v(X2)=v(Z) B.t2 时,反应已达到了一定限度 C.t2~t3,反应不再发生 D.t2~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二、化学反应的限度 1.化学平衡的建立
最大
0 减小 最大 0 减小 增大 不变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增大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上述过程用图像表示为: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自 主 预 习· 探 新 知]
一、可逆反应 1.实例 (1)Cl2 与 H2O 的反应 ①化学反应方程式:Cl2+H2O HCl+HClO。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3. 下图是可逆反应 X2+3Y2 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2Z 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 ) 【导学号:13572062】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2.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 可逆 反应进行到 正反应速率 和逆反应速率 相等,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 不再发生变化 时的状态。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②溶液中微粒 “三分子”—— Cl2、HClO、H2O ;
+ - - - H 、 Cl 、 ClO 、 OH “四离子”——
。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③反应特点:Cl2 和 H2O 发生反应 不能 (填“能”或“不能”)进行到底。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2)FeCl3 溶液和 KI 溶液的反应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Fe3 +2I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当 堂 达 标· 固 双 基]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题组 1 可逆反应 1.下列事实能说明氯气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的是( A.氯水的漂白作用 B.氯水呈黄绿色 C.氯水与 NaOH 反应 D.氯水与锌反应产生 H2 )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2)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吗?
【提示】 m气 恒容,混合气体的密度 ρ= V ,反应正向进行时,m(气)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增大,V(容器)不变,气体的密度增大,因此密度不变,说明 m(气)不变,反 应达到平衡。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④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 适用于等压条件下反应前后气体体积 不等的反应和等容条件下有固、液体参与或生成的反应); ⑤对于反应混合物中存在有颜色的物质的可逆反应,若体系颜色不再变 化,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3.化学平衡的特征
可逆反应 相等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保持不变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基础自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通电 点燃 (1)2H2O=====2H2↑+O2↑与 2H2+O2=====2H2O 互为可逆反应。( (2)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的转化率可达到 100%。( (3)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4)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正反应和逆反应都停止了。( ) ) ) )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化学平衡状态的理解误区 (1)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不是浓度相等。 (2)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停止了。 (3)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
到底,A 不正确;化学平衡为动态平衡,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 不为零,B 不正确;C 项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正确;当体系中 乙醇的浓度不再改变时,反应达到平衡,D 正确。]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氯气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酸性说明氯水中有 HCl,漂白性说明氯水中有 HClO,都不足以说明反应是可逆反应。]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题组 2 化学平衡的特征 2.下面关于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的限度都相同 B.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控制化学反应的限度 C.可以通过延长化学反应的时间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 D.当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限度时,反应即停止 )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答案】 (1)× (2)× (3)√ (4)×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2.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任何可逆反应在给定条件下都有一定的限度 B.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 C.化学反应的限度决定了反应物在该条件下的最大转化率 D.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题组 3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标志 4.下列各关系式中能说明反应 N2(g)+3H2(g) 的是( ) 2NH3(g)已达平衡状态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B
[可逆反应就是生成物和反应物都有,反应不能进行到底。要证明氯
气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就是要证明有 Cl2、H2O、HCl、HClO 同时存在或 者证明反应物没有全部反应完全。氯水呈黄绿色说明氯水中有 Cl2,可以说明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思考交流] (1)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吗? 【提示】 衡状态。 反应正向进行则压强增大,总压强不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平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 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1.认识可逆反应的进行有一定的限度, 学习目标: 知道化学平衡状态的概 念和特征。(重难点)2.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3)容器内 NH3 与 CO2 分子数之比为 2∶1 能表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吗?
【提示】 不能。任意时刻,NH3 与 CO2 的分子数之比始终为 2∶1。 (4)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吗?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B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这种表面上静止的“平衡状态”就是 这个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A 项,化学反应不同,限度不同,故 A 错误; B 项,可以改变外界条件控制化学反应的限度,故 B 正确;C 项,化学反应 的限度与反应时间无关,故 C 错误;D 项,当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限 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未停止,故 D 错误。]
+ -
2Fe2++I2;由实验可知,I-过量条件
下,反应物 Fe3
+
未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即可逆反应具有一定的 限度 。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2.可逆反应 (1)概念 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的反应。 (2)表示 用“ (3)特点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有一定的限度,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