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10月份语文月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10月份语文月考试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修葺.(qì)桎梏(kù)奇葩.(pā)朝歌夜弦.(xuán)
B.踯躅.(zhú)噱.头(xuè)国殇.(shāng)鼎铛.玉石(chēng)
C. 诡谲.(jué)怆.然(chuàng)勖.勉(xù)妃嫔媵.嫱(yìng)
D.霰.雪(xiàn)聒.噪(guō)戏谑.(nuè)千乘.万骑(shè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颦鼓剽悍精神矍烁未雨绸缪
B. 飘缈帐篷缁铢必较勾心斗角
C.陨石阴霾春风骀荡瀚海阑干
D.养分庾毙贻人口实切中肯綮
3.下列各旬中加点熟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老师对同学回答的问题总爱鸡蛋里挑骨头
......,有人认为这是严格要求,也有人认为这是无事生非。
B.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
....,应有尽有。
C.我辈高中生整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贫困地区的同龄人缺衣少食,与我们比真
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
D.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危害的紧急关头,有极少数干部,或无动于衷,或畏葸不前
....,其所作所为,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身份极不相称。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滨江市金龙娱乐城火灾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据有关人士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六千万元以上。
B.一厂生产的摩托车,价格不是比二厂的高,就是寿命比二厂的短
C.政府必须下决心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否则,我国教育事业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只能是空想。
D.如何才能先富起来呢?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
知识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是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的。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曹禺、原名万家宝,我国著名的戏剧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虎符》《北京人》等。
B.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和郑光祖的《赵氏孤儿》。
C.“风雅”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儒家诗论把“风”“雅”列为“诗经六义”的两类。
D.雨果是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和代表作家,其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幻灭》《九三年》等。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9分)
天文学并不是新开拓的科学,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我们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很容易发现它的痕迹。
也许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就知道利用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行踪来判断季节,这种物候授时是早期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甚至到上一世纪50年代,中国一些少数民族还通行这种习俗。
物候虽然与太阳运动有关,但由于气候变化多端,不同年份相同的物候特征常常错位几天甚至更多,物候授时比起后来的观象授时就要粗糙多了。
观象授时,即以星象定季节。
比如《尚书•尧典》记载,上古的人们以日出正东和初昏时鸟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春,以日落正西和初昏时虚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秋,等等。
当人们对天文规律有更多的了解,尤其是掌握了回归年长度以后,就能够预先推断季节和节气,古代历法便应运而生了。
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期肯定已有历法,只是因为文字记载含意不明,其内容还处于研究之中。
春秋战国时期,流行过黄帝、颛顼、夏、商、周、鲁等六种历法。
它们的回归年长度都是365.25日,但历元不同,岁首有异。
从西汉到五代是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完善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观测手段和计算方法。
南北朝的姜岌以月食位置来准确推算太阳的位置,隋朝刘焯用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来处理日月运动的不均匀性。
唐代一行的大衍历,显示了古代历法已完全成熟,它记载在《新唐书•历志》中,按内容分为七篇,其结构被后世历法所效仿。
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以后,浑仪的功能随着环的增加而增加;到詹代李淳风时,已能用一架浑仪同时测出天体的赤道坐标、黄道坐标和白道坐标。
除了不断提高天体测量精度外,天文官员们还特别留心记录奇异天象的发生,其实后者才是朝廷帝王更为关心的内容,所谓“天垂象,见吉凶”,把它看成上天给出的瑞象和凶象,并加以趋避。
宋代和元代为古代天文学的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颁行的历法最多,达25部,其中郭守敬等编制的授时历最为优秀,连续使用了360年,达到中国历法的巅峰;观测数据最精,许多历法的回归年长度和朔望月值已与现代理论相差无几,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大型仪器最多,其中苏颂的水运仪象台集观测、演示、报时于一身,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天文仪器;恒星观测最勤,平均不到20年一次。
进入明代后,中国天文学开始停滞不前。
这里有政治、经济等社会原因,也有天文学本身的原因。
从天文学本身来看,首先,当时中国的天文仪器只能满足肉眼测量的极限,除非加上凹凸镜片,精度不会提高,而采用凹凸镜片的望远镜技术是在欧洲诞生的。
其次,中国古代擅长代数计算,在
解决天体位置与推算值弥合问题上只注意表象,不注意从几何结构进行理论探讨,与此相反,古希腊天文学则是侧重几何学的。
对中国明清时代的天文学进行反思是痛苦的,但却有助于我们今天的发展。
(摘编自陈久金、杨怡《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
6.下列对于天文学早期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文学不是一门新的科学,它在人类的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我们很容易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发现它的一些知识和观念。
B.为了农业生产的需要,人们很早就已经能够利用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行踪来判断季节,这种情况甚至到上一世纪中叶在某些民族中还存在。
C.上古时期的人们根据太阳的运行,以及初昏时南方子午线不同星辰的出现,来确定仲春和仲秋等等,这种观象授时比物候授时更加精确。
D.对于天文规律的更多了解,尤其是回归年长度的掌握,推动了古代历法的产生,标志着此时的古代天文学已经能够预先推断季节和节气了。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流行过黄帝、颛顼、夏、商、周、鲁等六种历法,它们的回归年长度相同,但是不同历法的历元和岁首多有不同。
B.古代天文学在西汉到五代时期发展得更为完善,南北朝姜岌、隋朝刘焯等人采用了新的计算方法,西汉落下闳、唐代李淳风等人采用了新的观测手段。
c.唐代大衍历的产生说明中国古代历法已经发展成熟,《新唐书•历志》的记载表明,大衍历的内容共分为七篇,结构也为后世的历法所效仿。
D.宋元时代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鼎盛时期,颁行的历法最多、数据最精、大型仪器最多、恒星观测最勤,且多有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者。
()
8.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料记载表明,我国夏商时期已有历法;但是今人尚未完全弄懂这些史料的含意,所以夏商时期历法的具体内容还正在研究之中。
B.比起天体测量精度来,古代帝王更关注奇异天象,因为他们认为上天是有意志的,从天象观测能够得知上天预示的祸福,这样就可以趋吉避凶。
C.在明代,中国的天文仪器只能满足肉眼测量的极限,采用凹凸镜片的望远镜技术产生于欧洲,这是中国天文学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
D.中国古代天文学擅长代数计算,未能从几何结构进行研究,因此在解决天体位置与推算值两者弥合问题上,只注意表象,不能深入探讨。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9分)
桓温传
桓温,字元子,宣城太守彝之子也。
太原温峤见之,曰:“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
”及闻其声,曰:“真英物也!”以峤所赏,故遂名之曰温。
彝为韩晃所害,泾令江播豫焉。
温时年十五,枕戈泣血,志在复仇。
至年十八,会播已终,子彪兄弟三人居丧,置刃杖中,以为温备。
温诡称吊宾,得进,刃彪于庐中,并追二弟杀之,时人称焉。
温豪爽有风概,姿貌甚伟,面有七星。
少与沛国刘惔善,惔尝称之曰:“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猥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
”选尚南康长公主,拜驸马都尉,袭爵万宁男,除琅邪太守,累迁徐州刺史。
时李势微弱,温志在立勋于蜀,永和二年,率众西伐。
时康献太后临朝,温将发,上疏而行。
朝廷以蜀险远,而温兵寡少,深入敌场,甚以为忧。
初,诸葛亮造八阵图于鱼复平沙之上,垒石为八行,行相去二丈。
温见之,谓“此常山蛇势也。
”文武皆莫能识之。
及军次彭模,乃命参军周楚、孙盛守辎重,自将步卒直指成都。
势使其叔父福及从兄权等攻彭模,楚等御之,福退走。
温又击权等,三战三捷,贼众散,自间道归成都。
势于是悉众与温战于笮桥,参军龚护战没,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进鼓,于是攻之,势众大溃。
温乘胜直进,焚其小城,势遂夜遁九十里,至晋寿葭萌城,其将邓嵩、昝坚劝势降,乃面缚舆亲请命。
温解缚焚亲,送于京师。
温停蜀三旬,举贤旌善,伪尚书仆射王誓、中书监王瑜、镇东将军邓定、散骑常侍常璩等,皆蜀之良也,并以为参军,百姓咸悦。
军未旋而王誓、邓定、隗文等反,温复讨平之。
振旅还江陵,进位征西大将军。
温既负其才力,久怀异志,欲先立功河朔,还受九锡。
锡文未及成而薨,时年六十二。
(选自《晋书·桓温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军次.彭模次:按顺序
B.除.琅邪太守除:任命官职
C.温停蜀三旬,举贤旌.善旌:表扬
D.温既负.其才力负:依仗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温将发,上疏而.行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深入敌场,甚以.为忧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势于是悉众与.温战于笮桥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D.其将邓嵩、昝坚劝势降,乃.面缚舆亲请命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桓温从小就有不俗表现,少年时父亲为韩晃所害,他立志复仇,十八岁时,他终于为父报仇,
此举受到时人称赞。
B.桓温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既充分利用诸葛亮设计的八阵图,又亲自参加作战,所以三战三捷,击溃敌军。
C.桓温因当时蜀国的李势势力弱小,很想立功于蜀地。
当他一路打到蜀地时,在那儿既举荐贤能,又表彰善行,很受当地群众欢迎。
D.桓温自恃才力极高,长久以来都有做皇帝的图谋,想先在北方立下功勋,回来再接受皇上赐予的九锡之礼,结果愿望未实现就去世了。
12.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以峤所赏,故遂名之曰温。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诡称吊宾,得进,刃彪于庐中。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进鼓,于是攻之,势众大溃。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
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
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绻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
非至公其孰能礼贤?四、诗歌鉴赏。
(8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4分)
15、名篇名句默写。
(5分)
(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死当结草。
(李密《陈情表》)
(5)臣以险衅,,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李密《陈情表》)
(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荀子《劝学》)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8)催臣上道,。
(李密《陈情表》)
五、现代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9分)
数学奇才华罗庚
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
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
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
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
“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集体性与部分之间的联系。
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数论研究,另起炉灶。
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在以后多次说的,“假如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再写几篇数论文章,我的数学生命也就结束了,但改行了就不一样了。
”“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很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
善于退却,把握住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漫”中的“漫”,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到另一个分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
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大。
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办,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
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
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
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
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
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予,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
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
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
‘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
”
1979年3月底,华罗庚应英国伯明翰大学邀请,去英国讲学,历时八个月,其间还应邀到荷兰、法国与西德访问了一个多月。
7月下旬,“解析数论会议”在英国达勒姆召开,华罗庚应邀参加,他的学生王元与潘承洞也参加了。
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潘承洞做了“新中值公式及其应用"的大会报告。
一些白发苍苍的数学家用“突出的
成就"、“很高的水平"等评语,赞扬中国数学家在研究解析数论方面所作的努力,并向华罗庚表示祝贺。
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露,不如改成“弄斧必到班门"。
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演讲,必讲对方最拿手的东西,其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帮助与指教。
他形象地说:“你要耍斧头就要敢于到鲁班那儿去耍,如果他说你有缺点,一指点,我下回就好一点了;他如果点点头,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有相当成绩。
”在《数论导引》的序言里,华罗庚曾把搞数学比作下棋,号召大家找高手下,即与大数学家去较量。
l982年,在淮南煤矿的一次演讲中,华罗庚还将“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改成“观棋不语非君子,落予有悔大丈夫”。
意思是说,当你看到别人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指出来,当你发现自己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及时修正,这才是“真君子"与“大丈夫”。
可见,华罗庚的这些想法是一脉相承的。
(摘编自王元<华罗庚》)
(16)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华罗庚认为,研究数学如果把它割裂开来,只研究某个分支或其中一个小题目,不考虑“左邻右舍”,就无异于“画地为牢”。
B.在华罗庚看来,研究数学选定一个方向深入钻研很重要,但也要善于把握进退时机,该退却的时候就应该及时退却。
C.王元与潘承洞在国际数论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他们各自在解析数论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D.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认识到,只有得到国外数学界“鲁班”的指点与肯定,才能达到“耍斧头”的最高境界•
E.本文撷取华罗庚的若干人生片断,描写了他刻苦自学成才、研究数学的传奇经历,表现了一位杰出数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
(17)从解析数论中“漫”。
出来是华罗庚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4分)
(18)华罗庚的数学教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19)“班门弄斧”、“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广泛影响并流传至今的熟语,华罗庚却从另一个角度翻出新意•对此,你认为华罗庚的改动有没有道理?请谈谈你的看法。
(7分)
六、应用拓展。
(12分)
20.给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6个字。
(4分)
人民日报北京l 0月26日电(记者廖文根)26日1 7时33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向嫦娥一号卫星发出指令,开始实施第二次变轨。
这是卫星的第一次近地点变轨。
11分钟后,远望三号测量船传来消息,卫星变轨成功。
变轨前,北京飞控中心对轨道参数及控制参数进行了精确计算,随后向在太空飞行了3圈、处于近地点的嫦娥一号卫星发送了罱精度控制指令,卫星主发动机准时点火,使卫星进入24小时周期轨道,远地点高度由5万多公里提高到7万多公里。
这次变轨为卫星在预定时间到达设计的地月转移入口点创造了条件。
嫦娥一号卫星在24小时轨道上运行3圈后,将实施第二次近地点变轨,使卫星进入{8小对轨道。
这次变轨控制预计在1 0月29日。
21.在横线处仿写前面的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
(4分)
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
所以诗人才说:一栋三叶革,再加上我的想像,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
”
22.将下面的文字概括为表明海洋的重要性的两个比喻句,要求每句不超过12字。
(4分)
大约32亿年以前,原始的生命在海洋里诞生。
在海洋里,这些原始生命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生存、发展,经过亿万年的进化,逐步形成了原生生物、海绵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以至出现了鱼类这样比较高级的海洋脊椎动物。
形形色色的海洋动物直接间接地依靠海洋中的“牧草”——单细胞海藻生存,成为人类副食品的重要来源。
人类每年从海洋里捕获的鱼虾已达几千万吨,将来每年的海洋食品可望达到两亿吨。
比喻句(1):
比喻句(2):
七、作文。
(60分)
下面是节选自第五册教材中的一段文字,读后根据要求作文。
狂妄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为命运的奴隶。
此外还有一种人,他照看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卑怯。
走运时,他会揶揄自己好运。
倒运时,他又会调侃自己的厄运。
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
他只是做命运的朋友罢了
请以“只做命运的朋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③立意自定;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