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314 历下区化学一模题(100-8页)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密★启用前
历下区2019 年初三年级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LX2019.3)
本试题与物理试题满分各为100 分,考试用时共120 分钟。

请考生务必注意:
本试题为21.-40.题,1.-20.题为物理试题,考生可自主决定科目的答题顺序。

本试题共8 页,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满分各为50 分。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
准考证号、座号写在试题的规定位置。

答题时,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部分,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在
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

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本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Na 23 Mg 24 Ca 40 Fe 56 Cu 64
选择题部分共50 分
四、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30 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21.农家乐是精准扶贫的新契机。

下列相关事项中,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池塘清理消毒B.农家肥腐熟C.果蔬园亲子采摘D.沼气作燃料煮饭2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A.研制环保电池B.推广可降解塑料C.滥用农药化肥D.加强尾气治理23.生活处处皆化学。

下列有关做法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可净化浑浊河水得到纯净水
B.采用灼烧的方法,能辨别羊毛、纯棉和化纤制品
C.通过向食盐中添加含碘化合物,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D.因地制宜进行垃圾分类收集,有助于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24.正确规范的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储存氢气B.稀释浓酸C.塞紧胶塞D.称量固体
25.锂矿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被称为21 世纪改变世界格局的
“白色石油”和“绿色能源金属”。

根据右图信息,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属于非金属元素
B.锂原子内含有3 个质子
C.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D.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g
26.建构基本观念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列相关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元素观: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
B.分类观:干冰和冰都属于氧化物
C.变化观:氢气和水可以相互转化
D.微粒观: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2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物质,则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B.稀有气体的原子(氦除外)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 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C.根据化学方程式4NH3 + 3O2点燃2X + 6H2O,可推知X 的化学式为N2
D.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可推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硫、氧元素
28.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结合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表对应内容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
A.“二手烟”也会危害身体健康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无色氧气加压后变成淡蓝色液氧氧分子的体积变小了
C.金属铝和金属镁的化学性质不同不同种金属的原子的结构不同
D.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碳原子在等体积空间内接触碰撞的氧分子数目不同
29.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C.若t1 = 20℃,此时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为可溶物质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30.《流浪地球》的热播让普通人了解到“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

它含有70%的氮气(体积分数)、20%以上的氧气、还有CO2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B.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
C.利用灼热的铜粉,可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在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氧气消失但氧原子并未消失
五、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2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31.二氧化碳是当今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同时也是一种“碳源”。

我国科学家已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既可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

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3H2催化剂CH3OH + H2O
D.参加反应的的质量比为1 ∶3
32.将某无色液体X 分成三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硝酸银溶液、加入的物质碳酸钠溶液硝酸银溶液氧化铜粉末
实验现象有气泡冒出产生白色沉淀固体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33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分离铁粉和铜粉选用磁铁吸引
B.制备氯化铁溶液将铁粉加入稀盐酸中充分反应,过滤
C.鉴别化肥KNO3和NH4NO3取样,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闻味
D.除去CaCl2溶液中的稀盐酸加入过量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过滤
34.小颖为比较Mg、Fe、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
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
(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

充分反应
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适量稀盐酸,产生无色气泡。

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Fe>Mg>Cu
B.滤液中一定含有Mg2+、Fe2+、Cu2+
C.最终烧杯里的溶液是无色的
D.滤渣质量一定大于所加铁粉的总质量
35.已知某白色固体混合物由CaCO3和Na2CO3组成,向其中加入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102.9g。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过程中共生成2.2g CO2
B.原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5.1g
C.原固体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为3.0g
D.若改为足量的稀硫酸,生成CO2的质量仍为2.2g
历下区 2019 年初三年级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 学 试 题(LX2019.3)
单项选择题部分
共 50 分
非选择题部分
共 50 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Na 23 Mg 24 Ca 40 Fe 56 Cu 64
六、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50 分。


36.(10 分)⑴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请按要求从 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盐酸、碳酸钠、
氢氧化钠中 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用于食品防腐的气体单质 ②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 ③用于清除铁锈的挥发性酸 ④“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盐
⑵ 荷花是济南的市花,又名莲花、水芙蓉等。

“荷”被称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种类繁多, 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

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 花叶根茎等皆可入药。

其中,荷叶具有独特的清香气味和 清热降火的功效,被美食爱好者广为推崇。

荷叶中含有 顺-3-己烯醇(化学式 C 6H 12O ),它具有新鲜的青叶香气, 是荷叶独特香味的重要来源,又称青叶醇,提取后可用于 制作香精,溶于乙醇和大多数非挥发性油,极微溶于水,易燃。

根据上述信息,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青叶醇属于。

(选填“氧化物”、“有机物”、“混合物”之一) ②青叶醇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③青叶醇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④上述信息中,属于青叶醇物理性质的是(至少答一条)。

⑤试写出青叶醇(C 6H 12O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37.(10 分)2019 年2 月26 日,我国“海洋地质十号”调查船完成中巴印度洋联合海洋地质科学考察,
返抵广州,入列首个远洋调查科考航次。

“海洋地质十号”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是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水文环境等多功能调查手段为一体的综合地质调查船,排水量约3400 吨,续航力8000 海里,可以实现在全球无限航区开展海洋地质调查工作。

“海洋地质十号”标志着中国海洋地质综合调查能力跻身世界前列,它助力
科学家们对海底世界的新认知、新发现与新开发。

⑴海洋资源保护:
为保护人类共有的海洋资源,世界各国采取了多种措施。

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海洋资源的是。

①制定海洋环境立法②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③加强海洋环境监测④提高消除污染技术水平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以上全部都是
⑵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人类正在运用各种方法,开采、提取多种海洋资源。

①海水化学资源:工业上常采用法从海水中获取大量淡水,解决淡水危机;
利用的基本原理从海水中提取大量盐类,用作化工原料。

②海底矿产资源:海底蕴含着煤、石油、等数百种矿产资源。

③海洋生物资源:海洋为人类提供了鱼、虾、蟹、贝、藻等非常丰富的海洋食品。

④海洋资源:如利用潮汐能发电、海上冲浪运动等。

⑶海水制镁工艺:
图 1 图 2 根据上述信息,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 中,操作I 的名称为。

②已知部分化工原料的市场价格为:烧碱3200 元/ 吨,熟石灰1200 元/ 吨。

工业上为了达到更高的生产效益,作为的厂长你认为图1 中的试剂X 应该选择上述化工原料中的更适宜。

③加入试剂X 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综合图1 和图 2 的信息,试分析工业上通常不选择碳酸钠作试剂X 的理由:。

38.(10 分)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

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⑴小颖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

她按照要求设计了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①她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应为→→(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生成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小梅同学欲探究通风不畅环境中煤炉燃烧的产物成分,她和同伴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1.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

2.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
3.CO 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液失去输氧能力,导致CO 中毒。

【实验探究】
取一定量通风不畅环境中的煤炉燃烧产物气样,使其依次通过下列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假设每步反应都充分进行)
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A 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装置B1、B2中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装置D 中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

由此推断,该煤炉燃烧产物气样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②上述实验中,装置B1的作用是。

③装置D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上述实验中,若所取氧化铁的质量为10g,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次称量,固体质量减少2.4g,
则反应后装置D 中的剩余物质为(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反思交流】
因为CO 有毒性,所以日常生活中使用含碳燃料时,一定要注意。

除此之外,上述探究实验还体现了CO 的哪些性质?(至少答一条)。

39.(10 分)已知某固体混合物A 中可能含有CuO、Na2CO3、BaCl2、BaSO4四种物质中的两种
或多种。

小颖同学欲探究其成分组成,她按下图所示进行了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

(假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根据上述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气体B 是,沉淀D 是(写化学式)。

⑵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⑶滤液C 中肯定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写离子符号)。

⑷根据上述信息,可确定原固体混合物A 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有(写化学式)。

⑸根据上述信息,还不能确定原固体混合物A 中是否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你的理由是:。

(已知:2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1.8g ,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9.6g 。


图 1 图 2 图 3
根据上述信息,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由图2 可推知,该白色固体不是。

⑵由图3 可推知,该白色固体是,理由为。

⑶烧杯B 中溶液的pH 7(选填“小于”“等于”“大于”之一)。

⑷利用烧杯B 中的溶液可测定某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测得反应过程中某些量的数据关系如右图所示:
请你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