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人中白”源于尿垢但绝非污垢,其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之功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人中白”源于尿垢但绝非污垢,其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之
功效
尿缸里的尿垢
似乎在很久以前,不论是城里还是乡下,都会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走街串巷,专门以凿尿缸垢为营生。
这群特殊的工匠们肩挑筐囊,带着槌子、凿子等工具,甚至有的还带上秤,穿街过巷呼喊着:“”免费凿尿缸垢”。
他们这群人分文不取专为别人家凿掉尿缸垢,甚至有着还会要按尿缸垢重量付钱给主家。
或许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心生疑惑。
那个年代怎么会有人清理这种污浊之物不仅免费而且还会付钱给主人家呢。
这就得从这尿缸垢说起了。
其实,那个年代,尿缸垢不仅仅是农作物良好的肥料,还是一味不可多得清热解毒的中药的原材料。
这味中药就叫-人中白。
中药人中白
在我们爷爷辈又或者是爷爷的爷爷辈,人中白就是一味取材简便,物美价廉的中药。
其又有别名称溺白垽、溺垽、白秋霜、秋白霜、粪霜、尿壶垢、尿干子。
《品汇精要》记载:“人中白味咸,性凉。
”《本草纲目》也记载:“人中白味咸,平,无毒,能降相火,消瘀血,盖咸能润下走血故也。
”而《本草经疏》同样记载:溺白垽,其味咸,气凉,无毒,能泻肝、肾、三焦、膀胱有余之火。
由此可见,在古代,人中白就是一味具有良好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
随着时代的变迁,厕所的普及,尿缸也渐渐失去了它的用武之地。
人中白也如此,慢慢的淡出人们常用的中药范畴。
甚至有人认为人中白从尿缸里来,肯定就是污浊之物,是封建迷信时代的产物,消失生命力理所应当。
个人觉得,持这个观点的人肯定是没有真正了解过此药的生产过程。
人中白的原料是尿垢这没有错,但其需要成为药物还需要经过多道的加工工序。
首先需要把清理出来的尿缸放置于清水中漂洗4~7天。
期间需要经常换水,取出,刮去杂质。
但这还未能称为药物,接着需要把清洗的尿垢晒干。
一般此工序需要日晒夜露15天左右,每日需要上下翻动一次,以无臭为度。
在经过这些工序后,才堪称药
物。
如果是煅人中白,则还需取人中白置坩锅内,炭火煅至红色,取出,放凉。
飞人中白,则需取人中白研成细末,再水飞至无色为度。
从这些工序可以看出,中药人中白绝不能等同于尿缸里的污垢之物了。
就和从新鲜人尿中提取的尿激酶(可在临床中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不能等同于尿液一样。
至于认为人中白作为药物是封建迷信的产物就更是无稽之谈。
要知道,中医本身就是一门经验医学。
也就是说,人中白在古代能作为一味中药广为流传,那肯定是古人经过非常多次的使用,得出了它确有清热解毒等相应功效。
不用说古代,就是现在我们常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咽喉疼痛的双料喉风散,里面同样有着人中白这味中药。
结语
虽然中药人中白确实是淡出了现代中药的常用药物表中。
但谁也不能否认其作为一味清热解毒疗疮的中药在历史长河中作出的贡献。
确有必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中药人中白虽源自于尿垢但绝非污垢,其确实有着良好的清热解毒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