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市雷波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凉山市雷波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期末试
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唐文化对日本影响最大的是()
A、节令
B、姓氏
C、制度
D、货币
参考答案:
C
2. 晚清时期,有人提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

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职,草野小民无能积其怨。

故断不至数代而亡,一朝而灭也。

”上述观点符合()
A.维新派的主张 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激进派 D.地主阶级顽固派
参考答案:
A
3. 唐诗、宋词、元曲及小说是中国古代的文化瑰宝,推动唐诗、宋词、元曲再到小说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统治政策的调整 B.社会环境的变化
C.城市经济的发展 D.主流思想的演变
参考答案:
C
4. 孙中山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说到:“曾几何时,己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

此种妥协,实质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

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

”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A.孙中山认识到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是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B.孙中山为探索革命道路孜孜以求,体现出他是真正的爱国民主革命家
C.“此种妥协”并非孙中山个人的悲剧,而是他所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D.说明孙中山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民主革命胜利之道路
参考答案:
C
5. 一个时代的政治文明与同时代的思想文化密切相关,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智者学派的产生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
B.儒家思想的独尊导致了封建大一统局面出现
C.罗马法的发展完善与罗马疆域的扩展相关联
D.明末反封建民主思想折射出封建制度的衰落
参考答案:
B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出现,统治者为了维护大一统的局面,需要加强思想统一和思想控制,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B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因此答案为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CD项表述正确,排除。

6. 面对乱世,孔子周游列国,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其政治理念最终破灭于现实面前,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
A.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B.当时各国忙于争霸,无暇接待孔子
C.孔子的儒学思想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
D.孔子及其弟子都是没有实权的文人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春秋末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与孔子思想无法被各国所接受无关,故A项排除;“无暇接待孔子”与题意无必然的逻辑关系,故B项排除;题干中出现的现象需要从孔子的思想出发理解,因为当时诸侯称霸、群雄割据的社会现实,而孔子所提倡的思想显然与当时的社会现实不和,故C符项正确;“没有实权”并不是其思想不被接受的主要原因,故D项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孔子的教育思想
7. 孔子反对盲从,提倡“当仁不让与师”;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二者思想的一致性表现在
A.提倡民本
B.呼唤仁爱
C.强调理性
D.倡导美德
参考答案:
C
“当仁不让于师”的意思是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意思是在仁德和师道尊严方面,仁德是第一位的,而这里的“仁德”和苏格拉底所倡导的“有思想力”都是在强调人的理性而不是权威,故选C。

8. 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是
A.孟德斯鸠
B.康德
C.洛克
D.伏尔泰
参考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

依据所学可知,美国是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体制,是按照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与权力制衡”原则建立起来的,故A符合题意;狄德罗是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概括了18世纪启蒙运动的精神;洛克是17世纪英国的启蒙思想家,主张分权学说;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君主立宪制和天赋人权等。

所以应选A。

9.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
参考答案:
C

10. 秦朝对教育严加控制,其特点是()
A.兴办私学,以法为教 B.官府办学,以吏为师
C.官府办学,以儒为教 D.兴办太学,讲授五经
参考答案:
B
11. 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参考答案:
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国家对社会控制能力较强,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出现了一大批的水利工程,D选项符合题意。

商鞅变法时期确立土地私有制,公田制度遭到破坏,A 选项说法错误。

铁制生产工具的普及并非只在秦国一地,B选项排除。

秦国的交通运输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多大优势,C选项排除。

12.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

”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参考答案:
D
题干材料中的“证券、股市”都属于市场经济,在我国改革开放前,我国的计划经济实行粮票、布票、油票,但是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强调“证券、股市”这种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故D符合题意;ABC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13. 阿里在抵御英法殖民侵略的同时,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具体表现有
①创办近代工业
②改革行政制度
③进行司法改革
④大力发展海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C
14. 下图是山东汉代墓室中出土的乐舞百戏画像石拓片。

作为史料,它可以用来研究古代中国
①戏曲表演的发展②绘画艺术的演变③墓葬文化的沿革④火药武器的使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
参考答案:
A
15. 19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深刻的审视与批判。

下列深刻揭露这一时期资本主义金钱罪恶的文学作品是:
A.拜伦《唐璜》
B.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C.雨果《悲惨世界》
D.高尔基《母亲》
参考答案:
B
【详解】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是现代主义文学,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方面可谓入木三分,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故B正确;AC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繁荣时期,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不符合题意,排除AC;高尔基《母亲》属于苏联文学,反映苏联社会主建设时期的作品,不符合题意,排除D。

16. 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里的英国人民,
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

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
A.缩小城乡差距
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C.推动城市化进程
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参考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是指大量民众被火车带进城市,这将极大地推进英国的城市化进程,答案选C,A B两项与早期城市化进程作用相反,D项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不会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17.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生产关系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经济建设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参考答案:
A
18. 有学者认为,一战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下列最合适用来论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A、塞尔维亚抗击奥匈帝国侵略
B、比利时抗击德国侵略
C、战争期间,列强签订密约决定某些地区和国家的归属
D、一战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参考答案:
C
19. 历史学家陈寅恪在评价唐代时认为:“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莫不如此。

”下列各项可以说明唐代“文化学术者莫不如此”的有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雕版印刷技术兴起
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④楷书形成欧体、颜体和柳体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文化学术亦莫不如此”是指唐代学术文化也具有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结合史实可知在备选项中属于唐代学术文化的是②④两项,①是汉代的,③两项出现在宋代,排除含有此项的ACD三项,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唐代的科技与艺术·雕版技术和书法
【名师点睛】高考对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重大科技文化成就的代表就出现的时间;②重大科技文化成就出现的原因及特点;③中国科技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建议学生对教材相关内容作系统归纳和总结。

20. 古代雅典民主制的突出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为世界留下宝贵的财富。

下列
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ks**5u
A.是近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B.调动雅典居民的积极性,但也导致极端个人主义的泛滥
C.促进了雅典哲学和教育的发展
D.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促进了雅典社会的繁荣
参考答案:
B
21. 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

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

这主要是由于
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
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
D.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1859年结合所学知识,应该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使得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

所以选B。

其它ACD与材料不相符合。

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追寻生命的起源·进化论
22. 普罗塔戈拉提出:“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明语言,造出房屋、衣服、鞋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生之资的。

”对此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A.批判奴隶制民主政治
B.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
C.特别强调人的价值
D.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普罗塔戈拉的人文主义思想。

普罗塔戈拉强调人的力量,肯定了人的价值,C项正确;A项题干材料未涉及;普认为“神是不可知的”,B项说法错误;题干未涉及“美德”,D项排除;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普罗塔戈拉
23. 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思想观点的中心内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
B.美德即知识,知德合一
C.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
D.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督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A项正确;B项是苏格拉底的言论;C项是启蒙思想家的言论;D项的意思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
24. 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C.双方开展激烈的宣传攻势 D.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参考答案:
C
抗日战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表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图表相关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相关内容——抗日战争。

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表述本身正确,但题干图表数据无从体现,属于无关项,排除;B项表述没有依据,排除;D项表述不符合抗战初期的史实,排除。

进一步可知,C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

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25.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

”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人最为契合的是()
A. 普罗泰格拉
B. 苏格拉底
C. 梭伦
D. 彼特拉克
参考答案:
B
26. 商、西周、春秋时期,“士”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

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

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

士阶层的分化
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C.有利于推动社会转型
D.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
参考答案:
C
战国时期“士”出现了较多的分层,这样的分层是适合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这一趋势主要原因是生产力发展,导致士阶层分化,这有助于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故C项正确;百家争鸣的根源是铁犁牛耕的出现,故A项错误;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故B项错误;官僚政治是商鞅变法推动,故D项错误。

27.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

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

”这段话主要说明牛顿的发现
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C.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
D.使人类由此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参考答案:
C
考察近代科学。

“人类用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说明人们的思想得以解放,故选C。

B项说法过于绝对,宗教神学并未消除,而只是对人的控制越来越小;A项说法正确,但是材料并未涉及这层意思;D项错误,古希腊哲学中的智者学派开始把关注的目光由自然甲转移到社会。

故应选C。

28. 总统杜鲁门曾经把二战的一次代号为“公共交通起讫点”的会议,称为“只是一次炒冷饭,是一次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现的会议”。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参考答案:
D
29. 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

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

”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

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

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了一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

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 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人是世界的主宰
D.渴望征服自然
参考答案:
A
30. 下列关于二战的影响,正确的是
①战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②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③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④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⑤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参考答案:
B
分析:
二战的影响。

二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成为新技术的催化剂,促使政府职能的改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1)战争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2)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战争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3)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4)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故答案选择B项。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显德元年)己未,(世宗命令赵匡胤)一概简阅,选武艺超绝者,署为殿前诸班。

老弱赢小者去之,诸军士伍,无不精当。

由是兵甲之盛,近代无比。

……戊戌,诏宰臣李榖监筑河堤。

役丁夫六万,三十日而罢。

(显德二年)正月乙未颁诏应逃户庄田,并许人请射承佃,供纳税租。

……是岁,诸道供到帐籍,废寺院凡三万三百三十六,僧尼系(编入)籍者六万一千二百人。

……诏禁天下铜器,始设立监铸钱。

除朝廷法物、军器、官物及镜,并寺观内钟磬、钹、相轮、火珠、铃铎外, 其馀铜器,一切禁断。

(显德五年)乙丑,楚州防御使张顺赐死,坐(定罪)在任隐落榷税钱五十万、官丝绵二千两也。

(显德六年)二月庚辰,发徐、宿、宋、单等州丁夫数万浚汴河。

……又疏导蔡河,以通陈、颍水运之路。

----摘编自薛居正《旧五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周世宗改革的措施。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世宗改革的历史影响。

(9分)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措施:鼓励垦荒;裁汰僧尼;统一铸钱;整顿军队;严肃吏治;兴修水利,疏浚河道。

(6分)
(2)历史影响: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增强了后周的经济军事实力,为北宋局部统一奠定了基础。

(9分)
试题分析:
周世宗柴荣改革。

(1)根据材料关键信息“选武艺超绝者,署为殿前诸班”、“并许人请射承佃,供纳税租”、“始设立监铸钱”、“楚州防御使张顺赐死”、“又疏导蔡河,
以通陈、颍水运之路”等,不难概括出,周世宗改革的措施,主要体现在:鼓励垦荒;裁汰僧尼;统一铸钱;整顿军队;严肃吏治;兴修水利,疏浚河道等。

(2)根据材料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世宗柴荣即位之后,在他在位短短五六年的时间里,顺天应民,兴利除弊,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为今后北宋的统一砥定了良好基拙。

可以这样其改革带来的影响:?推行的政治、经济改革,带来了社会安定、生产恢复的局面,促进了中原经济实力的增长;?推行的军事改革,提高了皇权的权威,提高了军事实力,为北宋局部统一奠定了基础等。

32. 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分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国联),一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不是不听联盟的话,就是根本不理睬它。

材料二:联合国成立以来头三十年的成就,尚可予人深刻印象……但它也未能制止美苏之间日益增长的摩擦,而这种摩擦肯定是对国际和平的威胁……然而联合国由于提供权宜的解决办法和讨论各种牢骚的讲坛,有助于防止两个巨人迎面冲突,来形成毁灭世界的大规模祸殃。

——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材料三:下图漫画:联合国秘书长交接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大国际组织的建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是什么?(2分)
(2)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是如何评价联合国的作用?(4分)
(3)综合上述材料看,国联和联合国存在哪一相同的问题?分析其主要原因。

(3分)参考答案:
(1)和平与安全。

(2)联合国在成立后的30年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大国间矛盾,但在防止美苏发生大规模战争冲突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3)在解决一些重大危机时,往往不被重视,没有起到应有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原因:一些大国为谋求霸权推行强权政治,无视有关国际公约。

33. 阅读下列材料:(7分)举世瞩目的中国上海世博会闭幕式于2010年10月31日晚上8时在世博文化中心举行。

上海世博会闭幕式是中国在世博会上给世界的最后印象。

回首上海世博会和上海历史变迁,再现了中国近代化(现代化)曲折的复兴之路。

材料一:1843年11月17日,首任英国驻沪领事巴富尔抵达上海到任,标志上海正式开埠。

19世纪60年代,以“自强”为口号的洋务派创办了军事工业。

由于在中国缺乏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固基础而困难重重:经费来源枯竭,原料、燃料供应不上,技术落后、人材缺乏等等,这使洋务派意识到必须是“由富而强”,“寓强于富”。

从70年代开始,洋务派“自强”兼及“求富”,在继续筹办军事工业的同时,着手筹办交通运输、采矿、冶炼、纺织等民用工业。

洋务派为了挽回沿江沿海的航运业,抵制外轮的侵夺,李鸿章于1872年在上海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它是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民用企业。

材料二:1915年夏天陈独秀从日本回上海后,便开始准备筹备《青年杂志》,几经商议后由群益书社出版《青年杂志》。

在创刊号上,陈独秀发表创刊词《敬告青年》,对青年提出六点要求,吹响了新文化运的号角。

1919年6月3日以后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1920年9月1日起,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公开出版的机关刊物,北京编辑部被取消,改由新青年社发表。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刊物。

材料三:五四运动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直探寻中国民族独立和解放之路,国共合作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探索革命道路历程。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上海最早开埠通商始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体现了洋务派创办洋务哪一口号?结合材料,概括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主要目
的。

(4分)
(2)材料二中《新青年》在思想上的宣传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记载了上海发生的哪几件大事?(4分)
(3)材料三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由国共合作到独立走上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转变。

简述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上进行了哪些曲折斗争?(3分)
参考答案:
(1)《南京条约》(1分)“求富”。

(1分)目的:补充军事工业的资金不足,为军事工业提供原料、燃料;抵制外国的经济掠夺;“寓强于富”等。

(2分)
(2)由前期宣传“民主”、“科学”到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4分)
(3)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红四军;开展土地革命、粉碎国民党四次围剿、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确立了党的正确领导等。

(3分)
3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一一因此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一一孟德斯鸠
材料二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一一伏尔泰
材料三然则,哪些限制是有碍启蒙的,哪些不是,反而是足以促进它的呢?我回答说: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

一一康德
请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