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个案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文化建设》个案报告
潘润玲长春高新第二实验学校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校园文化一经提出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三个方面的客观原因。

第一,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微观现象,这是学校管理发展的高层次追求。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校园文化成了各级各类学校育人的一条重要途径,成了学校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充分显示了文化管理的高层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为学校管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二,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为校园文化的培植创造了优越条件。

第三,随着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迫切需要学校教育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上开辟一条新的路子,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因此,校园文化在我国的兴起是客观必然的。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 研究目的
校园文化带有时代和社会的烙印,并极大影响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与人才的培养。

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学校这块学生生活的主阵地,我们有必要、有责任、加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其调适、导向的育人功能。

我校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人品,“校园文化”品牌的提升势在必行。

(二)研究意义
1.构建起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教师活得幸福,教得精神,使学生过得开心,学得主动。

2.使学校有“魂”(精神)可守,带动学校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发展。

3.完备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规章制度合法、科学、人性。

4.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营造一个优美、和谐的校内自然物质环境和人文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2.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和规律。

3.探索校园文化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关系并构建校园文化的教育模式。

4.科学界定“校园文化”的实质与内涵,构建完整的可供操作评估的“校园文化”教育价值的目标体系。

(二)主要内容
1.物质的校园文化建设。

包括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道路景观建筑物的命名、校徽校旗的设计、校歌的制定、学校网站的建设与管理等;
2.制度的校园文化建设。

包括日常规范、奖惩条例、教育科研、教师培训、学生活动、饮食卫生等等;
3.心态的校园文化建设。

包括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学校精神的打造、师生心灵的呵护、团队价值观的形成等等。

四、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2.讨论法
3.访谈法
4.行动法
五、个案分析
积极做好校园美化工作:
增设校园内各种提示牌:安全、节水、卫生、爱护花草等
增设校园专栏:设橱窗,作年级作品成果展示、教学与研究宣传、身心健康宣传、光荣榜、思想政治宣传
教学楼布置:走廊布置名人画像及“班级名言”,教室内布置“四表板”(张贴板)和名人画像
校园内电线、电话线等各种管线统一规划,合理铺设,确保安全美观。

校园干净、整洁、地面不见垃圾、无卫生死角;教室窗明几净,布置典雅,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六、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通过美术展览、室外展示墙及文化长廊,展示师生自创作的作品和励志标语。

做到在硬件环境方面努力体现洁净、安静、优美的园林化特点,打造出具有城中特色的优良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

让橱窗、草坪、展板、文化墙等成为陶冶学生情操的无声的导师。

虽然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但从思想认识到实践过程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培训。

从以下方面来解决:
1.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资金、宣传力度上进一步加强。

2.通过多种方式,增加教师特别是领导对校园文化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全市整体校园文化的水平。

3.通过走出去的办法,努力学习外地先进的校园文化。

4.把校园文化同学校的整体工作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