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三门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州市三门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下面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 . 陵墓突兀森郁断垣颓壁
B . 和谐峻工淳朴烟消云散
C . 奠基肃穆嵌金叱咤风云
D . 琉璃苍穹博爱永垂不朽
2. (2分) (2017八上·永定期中) 根据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中国梦_______历史的、现实的,_______未来的;_______我们这一代的,_______青年一代的。

——《十九大报告》
A . 是更是是也是
B . 是也是是更是
C . 是是也是更是
D . 是更是也是更是
3. (2分) (2017八上·永定期中) 选出与“成绩不错”语法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A . 冒了严寒
B . 豆腐西施
C . 选举风波
D . 笔画减省
4. (2分) (2017八上·永定期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B .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C .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左右,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D . 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我在此次演讲中的不足。

5. (2分) (2017八上·永定期中) 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B .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C .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D .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6. (2分) (2017七下·东台月考) 综合实践活动。

我校开展以“共筑绿色交通,同为生命护航”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老师要求同学们搜集或拟制3条宣传标语,散发给机动车司机。

同学们已搜集了2条,请你帮他们再拟一条同类的标语,然后根据标语内容,围绕主题,用简要的语言说说这次活动的意义。

标语:A、让争一闪念,生死一瞬间。

B、超速行驶就是抢占死亡线。

C、________
用意:________
三、默写 (共1题;共10分)
7. (10分) (2019九上·东莞期中)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2)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________,________”的旷达心态。

(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4)把李白的《行路难(其一))》默写完整。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四、诗歌鉴赏 (共2题;共20分)
8. (10分) (2019九上·富阳月考)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宿王昌龄隐居
(唐)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1)《月夜忆舍弟》和《宿王昌龄隐居》通过描写景物分别营造出怎样的意境?
(2)《月夜忆舍弟》和《宿王昌龄隐居》都借助“月”表达情感,但抒发的情感却各有不同,请简要分析。

9. (10分) (2019七上·德清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田园乐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1)诗的第二句中“夏寒”一词似乎违背季节常理,你是怎么理解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10. (12分)(2019·成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万里桥记
(宋)刘光祖
自秦置守,李冰通二渠,为蜀万世利。

今万里桥之水,盖秦渠也。

其后诸葛孔明用蜀,以公信仁义怀而服之,法度修明,礼乐几于可复。

古今相传,孔明于此送吴使张温,曰:“此水下至扬州万里。

”后因以名。

或则曰,费祎聘①吴,孔明送之至此,曰:“万里之道,从此始也。

”孔明没又千载,桥之遗迹亦粗具,非有所甚壮丽伟观也。

以千载之间,人事更几兴废,而桥独以孔明故,传之亡穷。

其说虽殊,名桥之义则一。

厥今天下,兼有吴蜀。

朝廷命帅,其远万里。

其于此桥,孰不怀古以图今,追孔明之道德勋庸②而思仿佛③其行事?侍御赵公之镇蜀也,始至,谒古相祠,即命葺之。

每曰:“诸葛公,三代遗才也。

用法而人不怨,任政而主不疑,非天下之至公,其孰能与于此?”今其遗迹所存尚多,而万里桥者乃通吴之故事。

前帅沈公常修广之,犹陋,弗称,且易坏,久将莫支。

则命酾④水,为五道,梁板悉易以木而屋之。

风烟渺然,岸木秀而川景丽。

公与客登此,盖未尝不徘徊而四顾也。

兹桥也,过而弗能玩,玩而弗能思者,众矣。

如公所怀,风景抑末⑤耳。

公命光祖为之记,记其大者而遗其细。

若曰桥美名,公又与之为美观,非知公者。

知公莫如光祖。

(选自《全蜀艺文志》卷三十三,有删改)
【注】①聘:访。

②勋庸:功绩。

③仿佛:相仿。

④酾;疏导。

⑤末:非根本的。

(1)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孔明没又千载象没:去世
B . 其说虽殊殊:奇特
C . 孰不怀古以图今图:谋划
D . 记其大者而遗其细遗:舍弃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人事更几兴废,而桥独以孔明故,传之亡穷。

②兹桥也,过而弗能玩,玩而弗能思者,众矣。

(3)本文题为“万里桥记”,为何多处提到诸葛亮?请联系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六、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
11. (15分) (2019八下·邹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各题。

又冷又干燥的南极,风景也是很特别
①南极的自然条件太特殊:这里极度严寒,年平均气温-25℃;内陆地区甚至达到-60℃,比北极冷很多;这里又很干燥,空气湿度堪比撒哈拉沙漠;这里常常狂风肆虐,有地球上少见的12级以上大风,最怕的是“白化天气”——大风卷起地表的雪粒,遮天蔽日,能见度只有几米,人完全不能在户外活动,会被大风吹走,穿得再多也会飞速失温;这里还有长达半年的黑夜和太阳总是低垂的白天……在这片不适宜人类生活的大陆上工作,南极科考队员要经受非凡的艰险,却也能看到常人无缘得见的瑰丽风景。

②南极大冰盖极其特殊,它虽然集中了全球70%的淡水,但是严苛的自然条件却拒绝了几乎所有生物,更吞噬过不少勇敢的人类生命。

迄今为止,虽然南极已经有70多个科学考察站,但位于内陆冰盖之上的,也不过寥寥数个。

冰盖雪原总体看似平坦,实际上地表却很崎岖,冰雪被风吹出各种奇特的造型。

③大冰盖之上放眼四望,白茫茫的一片:有时360度都是平直地平线;有时又一个坡连着一个坡,高高低低,让人晕头转向。

脚下的冰雪,有时坑坑洼洼却硬似铁石,雪地车一小时只能走三五公里;有时平整光滑却格外松软,人走过去,突然塌下一片,露出下面无底的蓝色冰洞……
④南极大陆四面环海,科学家通常把南纬60度以上,环绕南极的海域称为“南大洋”或“南极海”,国际学界往往也把它视为第五大洋,与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并列。

南大洋贯通南极一圈,影响大气环流,导致南极地区比北极更冷。

每年冬天,南大洋有上千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冰封,让南极洲的冰雪面积比夏天增加一倍之多。

从中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的甲板望向前方,如同一片白茫茫的冰原,看不出半点海水的痕迹。

虽然前方是海,但是科考船并不能乘风破浪。

⑤即使在夏季,海里依然有大量的冰,足够高大的称“冰山”。

人类记录过的最大冰山,宽40公里、长350公里,相当于半个海南岛。

在南极海域,冰山和岛屿远看还真是不好分辨。

冰山虽然硕大无比,却能快速移动。

南极考察队员们有时会发现,昨天还阻住前路的冰山,一宿大风之后就漂走了,让人怀疑是神仙帮忙搬运的。

⑥除了大冰山,南极有时还会形成奇特的荷叶状浮冰。

形成这种冰,一般都需要水面比较平静、同时气温又非常低。

一片片白色的浮冰如浮萍般漂在海面上,因为相互摩擦,冰块失去菱角,又因低温继续凝结,最后形成椭圆、近似薄饼的形状,被称为“荷叶冰”。

从雪龙号上拍摄的海面看,这是南极海面开始结冰的状态,很多小而薄的冰片浮在海水表层。

除了南极之外,其他地方非常罕见。

海冰没少给南极考察添麻烦,科考船难保会被浮冰困住。

有时大块海冰融化过程中,因重心变化而“翻身”,激起的巨浪可以掀翻任何船只。

⑦地球每次出现极光,都是南北两极同时发生的。

不过看极光,大多数人都是在北极,见过南极极光的人很少。

因为即使有幸踏足南极,大多数人也都是在夏季,极昼天始终亮着,有极光也看不见。

而冬季天黑有利于看极光,却少有人驻留了。

⑧我国南极科考站中,中山站和长城站都是有越冬队员驻守的全年站,纬度更高的中山站是观赏极光的好地方。

欣赏绚丽的极光,是对南极越冬队员的特有奖励。

⑨除了上面讲到的冰盖、海冰,极光之外,南极大陆也有山岳,由于这里温度低,风力强,对山岩的塑造很有特色,想要继续了解南极的山岳,记得去看11月的《博物》特别策划——极之风景。

(原文有改动)
(1)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南极风景很特别的?
(2)根据文段,回答问题。

①请简要概括文中海冰的特征。

②作者在说明海冰特征时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请举出两例加以说明。

(3)文中第⑥段划线的词语“一般”为何不能删掉?
七、名著导读 (共1题;共11分)
12. (11分)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文段一: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

一蹲腿,或挺直脊背,它就都马上应和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

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皮轮像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

拉到了地点,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

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是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

文段二:快到立秋,他又拉上了包月。

这回,比以前所混过的宅门里的事都轻闲;要不是这样,他就不会应下这个事来。

他现在懂得选择事情了,有合适的包月才干;不然,拉散座也无所不可,不像原先那样火着心往宅门里去了。

他晓得了自己的身体是应该保重的,一个车夫而想拼命像他原先那样只有丧了命而得不到任何好处。

经验使人知道怎样应当油滑一些,因为命只有一条啊!
(1)以上两段文字出自中国现代小说《________》。

(2)根据以上两段文字的描述,可以看出主人公的生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造成小说主人公悲惨结局的原因有哪些?
八、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明月清风、淹留画桥是风景,让人流连;墨香书卷、诗词曲赋是风景,让人成长;额上沟壑、发上霜雪是风景,让人心疼;司马受辱著书,东坡遭贬填词是风景,让人感动……
请以“总有风景,让我__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现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文体不限(有明确的文体特征),诗歌除外;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⑤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6-1、
三、默写 (共1题;共10分)
7-1、
7-2、
7-3、
7-4、
四、诗歌鉴赏 (共2题;共20分)
8-1、
8-2、
9-1、
9-2、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10-1、
10-2、
10-3、
六、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
11-1、
11-2、
11-3、
七、名著导读 (共1题;共11分)
12-1、
12-2、
12-3、
八、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