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段考 历史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惠阳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历史段考试题
2012.10。
10
说明:1.整卷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整卷满分为100分,时间90分钟。
2.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到对应的答卷中。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2.周初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
A.封邦建国,防御狄夷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以诸侯国拱卫周王室,巩固周朝统治
3.(2010·北京石景山模拟)“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近年来,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
这种习俗源自( )
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4.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 指的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宗法制D.世袭制
5.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
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
”郭巨因此被举荐为孝廉。
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A.三省六部制B.科举制C.九品中正制D.察举制
6.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是因为这一制度:
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B.提高了政令执行的效率
C.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
第一次“革命”是指…………………………()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B.世袭制度确立
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D.世卿世禄制度确立
8、《史记集解》中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万民莫敢用之”.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9. 隋唐时期,文化素养较高的“天下英雄”大多通过什么途径入朝
为官
A.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0.元朝时期实行的行省制度
①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理②进一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③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④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1.明太祖废丞相的目的是()
A.健全地方职能B.厉行思想控制C.监视官吏百姓D.强化君主专制
12、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
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13、下图三个场景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君主和丞相关系的变化(坐而上朝、站而上朝、跪而上朝),它从本质上反映了ks5u
A.官员管理日益规范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等级制度越来越严格D.相权不断削弱
14、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说:“金榜题名。
”有的答:“功成名就。
”朱元璋都不以为然,当大臣万钢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随后对其委以重任。
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B.万钢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15.明太祖曾作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明太祖这样辛苦主要是因为他…………………………( )
A.废除了丞相制度B.设置了军机处C.扩大了六部权限D.推行了行省制
16.(07山东文综,9)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一到图三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图一图二图三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17。
(08山东威海)春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
”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取名为“万年红”,因“红”与“朱”义同。
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
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
B.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C。
祈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 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
18.清朝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
A.决定军国大事B.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C.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D.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19.我国古代专制皇权高度发展到高峰的标志是()
A.中外朝制度的形成B.三省六部制确立和完善C.内阁的设立D.军机处的设置
20.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先进思想的指导
B、提出的“扶清"口号具有局限性
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D、被清政府控制和利用
21.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催。
……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诗人描述的事件()
A、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B、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
C、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内战的爱国精神
D、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
22.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在于
A.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B.清朝政治腐败
C.英国国内市场不景气D.鸦片走私高额利润的刺激
23.以下是四位同学关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的争论,其中正确的是
A.同学甲:割占中国领土B.同学乙:索取战争赔款
C.同学丙:迫使中国打开大门D.同学丁:控制中国的内政
24.(2008宁夏,31)《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
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
”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法马尾海战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25、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A 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 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 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 给与日本巨额赔款
26、19世纪末,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
A、要求清朝降低外国商品进口关税
B、维护中国关税主权和
领土完整
C、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
D、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
27、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突出表现在()
A.严禁中国人民反帝B。
中国内地全部开放
C。
同意拆毁大沽炮台D。
惩办反帝爱国官吏
28、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两次鸦片战争( )
A.夺取的权益相同B.目的和性质相同
C.方式相同D.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29.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
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
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0、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
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
……法国人与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亨利·高第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B英军武力强占香港岛C火烧圆明园D
法国参与三国干涉还辽
二、主观题(共计3小题40分。
31题13分,32题16分,33题11分。
)
31、2008年2月27日,中共第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回溯中国古代历史,自秦代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到隋唐、明清时期都进行了许多重要的政治体制的改革,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读图一至图四,然后以下回答问题:ks5u
图四(1)图一、图二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分)
(2)根据图二和结合所学知识,隋唐时期,在政治制度方面进行了那些重要的改革和创新?(2分)这些改革和创新在当时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4分)
(3)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1分)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
为解决这一矛盾,当时及清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进行了哪些改革和创新?(4分)
ks5u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县郡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世官制度下官员是通过什么方式产生的?(2分)
材料二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直(耿直)如弦,死道边,曲(投机取巧)如钩,反封侯”.
(2)材料二中反映的是什么制度?(2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
析这一制度中官员产生的主要方式是什么?(2分)
材料三在漫长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
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
我国的科举制度从宋元以后东渐西传,越南、日本、韩国、朝鲜在其国内都较长时间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度;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都直接受到中国科举制度的作用和重要影响.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我国现代的教育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都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3)科举制度兴起于何时?(1分)其选拔官员的方式是什么?(1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有何积极影响?(8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图二
材料二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不断.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
一国争,诸国附;一国至,诸国蜂从。
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三上海在鸦片战争前是清朝一千三百多个县中的一个普通县城,1843年被开放为通商口岸。
据《上海县续志》记载,光绪年间,“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
(1)结合图示一,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呈现什么趋势?(2分)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1分)
(2)《马关条约》相对前两次战争所获侵略权益所体现的侵略方式有什么新特点?(2分)有什么严重危害?(2分)
ks5u
(3)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4分)
广东惠阳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历史段考(参考答案)
选择题
31. 答案:ks5u
(1)皇权至高无上,权力高度集中(2分)
(2) 改革和创新:三省六部制;科举制(2分)
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科举制,采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4分)
(3)变化:丞相制度被废除,皇权进一步加强。
(1分)
改革和创新: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权分六部,设军机处。
(4分)
32、(1)世袭(2分)ks5u
(2)察举制(2分),推举(或推荐)(2分)。
(3)隋唐(或隋朝)(1分),考试(1分)。
(4)影响:①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
②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
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③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④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每点2分)
33、答案:
(1)由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扩展到沿海各省并延伸向内地。
(2分)ks5u
说明了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一步一步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分)
(2)新特点:更注重资本输出。
(2分)ks5u
危害: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分)
(3)经济主权受到严重侵犯;成为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