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茎往哪边长》导学教案

合集下载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3课《向上长还是向下长》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3课《向上长还是向下长》教案教学设计
12.教师讲解:根据课文内容,介绍植物的生长方式和原理,向学生解释植物向上生长和向下生长的原因。
13.利用植物标本或图片,展示不同植物的不同部位的生长方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合作探究
14.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植物进行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特点和部位的生长方向。
15.学生回归整体,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所观察到的植物的生长特点和部位的生长方向。
教学准备
6.课文《向上长还是向下长》的教材及录音设备。
7.小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8.预先准备的植物标本或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知
9.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所在的教室和窗外的植物。
10.提问导入:请学生思考一下,为什么植物能够生长?它们向哪个方向长?
学习新知
11.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理解向上生长和向下生长的原因。
2.掌握植物的生长方式,能够区分和描述植物的不同部位的生长方向。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4.理解植物的向上生长和向下生长的原因。
5.掌握植物的生长方式,能够区分和描述植物的不同部位的生长方向。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方式和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和课堂讨论,激发了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植物的观察和实验,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拓展延伸
16.利用多媒体展示其他有趣的植物生长现象,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4课《根朝哪边长》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4课《根朝哪边长》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4课《根朝哪边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植物根向地下生长的原因;2.学会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归纳;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2.实验材料:小麦种子、纸巾、透明杯、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根植物的兴趣。

2. 学生探究环节•教师将小麦种子折好纸巾放入透明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将杯子放在教室中一角。

•让学生自由观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麦种子会冒出根?根植物为什么要向下生长?3. 引导学生总结•学生观察一段时间后,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经过实验观察,小麦种子向下冒出了根。

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根植物向下生长是为了什么?•根据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根植物向下生长是为了寻找水分和养分,以生存和生长。

4. 拓展讨论•让学生举例其他植物的根部生长方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植物的根向上生长?这种生长方式的原因是什么?5. 结束教学•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根植物的生长规律;•布置课后作业:观察家中的花卉植物,记录它们的根部生长方向,并思考原因。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了根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归纳。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思维活跃,培养了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适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解决办法。

通过拓展讨论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茎往哪边长》教学设计

《茎往哪边长》教学设计

《茎往哪边长》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茎往哪边长》是在对植物怎样发芽、生根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和观察之后的又一个观察主题。

前几课是研究植物在土壤环境中的生长特性,本课则是研究植物在地面上层的茎的生长特性,全面观察植物由土壤环境到地面环境,生长成一株株参天大树的知识奥秘。

教材第一部分,首先告诉学生植物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和向水性,并提出问题,植物的茎在生长的过程中有什么特性?同时指出到校园或大自然中去,观察树的枝条生长有什么特点,向阳处和背阴处植物生长有什么不同。

课文出示了一幅公路两旁树木生长情况的图画。

通过课文的提示唤起了学生已有认知经验的萌动,学生便情不自禁地想说一说自己的所知,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出科学不能凭经验、凭一张图画来下结论,应亲自到实地观察。

老师应选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的树枝让学生观察,并把学生的观察引向科学的观察。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测茎的生长有什么特征。

教材第二部分是进一步地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从事科学的观察活动。

从小学生的观察习惯来看,进行观察往往只“用眼看”,而且看到的常常是一些局部的不全面的现象和特点。

“大家先回顾一下,刚才我们发现了什么,再来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合理地做实验观察茎的生长特性呢?”首先应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第二,各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谁想的办法好。

第三,老师也可参与到各小组讨论中,并经讨论、汇报、商定出应选两株生长良好,生长较快的植物的幼苗进行实验。

分别用大小适宜的两个盒子把它们罩起来,并在每个盒子的一边侧上方开一个直径约2厘米的孔(各小组开孔方向可不同)分别罩住幼苗观察。

教材最后是根据课外实验记录的情况,让学生总结出茎生长有向光的特性。

教师在授课时可结合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农业倡导的合理密植等知识进行拓展教育。

学情分析通过前两节对于植物根的向性的探究,学生基本了解了对比探究的方法。

四年级学生对科学课也有了一定的认识,部分学生已养成了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动手实践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5课《茎往哪边长》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5课《茎往哪边长》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5课《茎往哪边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掌握茎向光的生长原理。

2.知道茎向光生长的重要性,培养保护植物的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茎向光生长的原理。

2.知道茎向光生长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黑板、粉笔。

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橡皮擦。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引入生长的概念: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植物的哪些部分可以生长呢?2.引入茎向光生长的问题:我们知道,植物的茎是向上生长的,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茎会往上生长,而不是往下生长呢?步骤二:呈现(10分钟)1.出示图片:请看下面这张图片,看到了吗?茎的一侧有更多的茎节和叶子,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2.学生观察讨论: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张图片,思考一下茎的哪一侧更有力量,为什么?3.学生回答: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4.教师引导:茎的哪一侧更有力量呢?大家有没有想到是光的原因呢?步骤三:讲解(20分钟)1.讲解茎向光生长的原理:茎的一侧生长速度较快,另一侧生长速度较慢,茎向光的一侧弯曲生长,使茎较直的一面朝向光源,这就是茎向光生长的原理。

2.讲解茎向光生长的重要性:茎向光生长可以使植物获得更多的阳光,提供充足的光合作用所需能量,并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步骤四:实验(25分钟)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茎向光生长的现象,加深对茎向光生长的理解。

2.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一盆小花草,并将其放置在两个盒子中,一个盒子正对光源,另一个盒子侧对光源。

–步骤二:观察并记录花草生长的情况和茎的方向变化。

–步骤三:对比两个盒子中花草的生长情况和茎的方向变化。

3.实验讨论:请同学们就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并总结茎向光生长的原因和重要性。

步骤五:展示(15分钟)1.学生展示:请同学们准备一些自己观察到的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并用文字描述茎向光生长的原理和重要性。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学期《茎往哪边长》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学期《茎往哪边长》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学期《茎往哪边长》教案教学设计反思背景介绍作为小学科学的一部分,《茎往哪边长》是四年级下学期的一个教学内容,也是本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了解植物的发育规律以及茎向光的生长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结构和生长规律;2.学习植物茎的生长方式;3.观察茎向光的生长方式;4.掌握茎向不同方向生长的原因与规律;5.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讲解《茎往哪边长》课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茎的结构和生长规律茎是植物的主要器官之一,它不仅承受着植物的体重,还担负着输送水分和养分的角色。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到茎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规律,包括茎的种类和茎的发育过程。

二、茎向光生长的方式茎向光生长是植物体现自身“趋利避害”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本课程将讲解茎向光生长的原因以及生长过程。

三、茎向不同方向生长的原因与规律植物茎向不同方向生长,这背后是否有规律可循?如何预测植物的生长方向?本部分将为学生解答这些问题。

教学方法1.讲授法:针对课程中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使学生明白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实验探究法:在课程讲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或通过课外观察的方式,让学生探究植物的生长规律和茎向光生长的过程。

3.探究性学习法:通过提出问题和学习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自主进行思考和学习。

教学过程课程过程的设置应该紧密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下面是一种可能的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在导入环节,可以先让学生通过图片或实物认知植物的茎,并通过提问方式了解植物“干”的生长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茎的功能,大致介绍茎的结构和生长规律,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刺激。

这一环节应该有趣、生动、易懂,增强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首先解释茎向光生长的原因和方式,让学生通过图片分析茎向不同方向生长的表现形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向上长还是向下长)新课件教学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向上长还是向下长)新课件教学

一.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二.组成: 用力点: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点: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F1 O
F2
这是一个关于阿基米德的故事.很久以前的一天,罗马军队的几艘大船停在西西 里岛上的叙拉古王国的城墙旁,准备入侵小小的叙拉古王国.国王希罗非常着急, 请来了王国里最聪明的人---阿基米德,请他帮助谋策退敌良策,阿基米德于是找 来一根很长很坚实的木杠,担放在城墙上,一端用很粗的绳索系上抓钩,钩住罗马 军船,另一端挂上许多很重的石块,顿时几艘罗马大船被悬挂在城墙上,船上士兵 纷纷落水,罗马军队的进攻就这样被阿基米德击败了.
向上长还是向下长
学习目标
1、知道环境对植物根生长有 影响。 2、能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植 物的向地性,培养学生的观察 实验能力和想象能力。
胚芽长成植物的什么? 胚根呢?种子发芽需要 什么条件?
植物的根向上长还是向下长?
1.、那么,我们怎样知道自己的猜测 是否正确。
2.、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的方法。 3、 学生汇报实验方法及步骤。 4、 师生共同筛选认为科学的实验方 法。
阿基米德击败罗马 军队的秘诀是什么?
哪些杠杆是省力,哪些是费力杠杆?举例生活中的例子,并说明原因
1.前面故事中,阿基米德击败罗马军队的秘诀在哪里? 2.如图是一幅科学漫画,你能帮两个小朋友解释吗?
结束语:
今天我们认识杠杆,知道一根杠杆上有三点,两距离, 同学们已经知道杠杆的用途很广,有的能省力,有的使 用起来很方便,在实际生活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杠 杆,使之更好为人类服务
5.、学生分组实验。 6、教师讲解实验要求。
第一,各小组分工协作。

促进思考的课堂对话——《茎往哪边长》一课教学谈

促进思考的课堂对话——《茎往哪边长》一课教学谈

促进思考的课堂对话——《茎往哪边长》一课教学谈《茎往哪边长》是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到生物园里学科学”单元的第5课,本课是指导学生从对树单纯的感官观察过渡到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多角度的观察研究,选择了一种孩子们熟知的看得见的植物茎的生长,如何让孩子们去研究它?我从以下几点去引领学生们进行研究的:一、实地观察准备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每天看到的是相对静止的树木,或许看到的只是植物的美景,获得的是在舒适、优雅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的幸福感,很多学生并没有发现这些植物茎的长势情形,没有探究过这些植物茎的生长秘密。

因此,我课前要求学生分组先学校大门西南北两边的植物园、操场四边、教学楼前边等实地去观察一下学校里各种各样的植物茎,写或者画出观察到植物茎的生长特点。

二、讨论制定方案小学生的观察习惯往往只是“用眼看”,而且看到的常常是一些局部的、不全面的现象和特点。

上课伊始,我利用实地拍摄的整棵植物的全景图片、视频,让同学们交流一下课前发现了什么?再次唤起了学生已有认知,他们便情不自禁地说一说:生:很多植物向阳面的茎长得多些,如学校大门西北边的龙柏、腊梅、枇杷树等;生:嗯,我也发现教学楼前的4棵松柏南面的茎明显多一些;生:香樟树枝向道路中间生长的明显,树枝很粗壮,快把路面上方遮住;生:植物的树枝若一边有墙挡着,它会努力向空旷的地方斜着长、弯曲着生长。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同学们推测出植物茎的生长有什么特征,这些特征是否符合植物生长规律?需要进行实验前的设计环节,我提出要求: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合理地设计实验来观察茎的生长特性呢?充分发挥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互助作用,同学们交流研究方案中较精彩处如下:(1)第一组选择两株植物,分别用两个盒子罩上,一个盒子没有开孔,一个盒子在上方开了孔。

针对这一组的实验方案,其他同学提出建议是:另一个盒子也要开孔,可以开在它的相反面的地方,这样才可以观察植物的茎生长中的特性,而不应该不开孔,不然会死掉,要让它健康生长,再对比观察它们茎的生长方向。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茎往哪边长》导学教案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茎往哪边长》导学教案

茎往哪边长学习目标:研究:知道茎的向光性是植物器官受单向光照耀所惹起的曲折生长现象。

知识:到校园或大自然中仔细察看植物茎的特色,推断茎的生长特征,并能自行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仔细察看并做好记录,依据接的事实概括剖析茎的向光性。

b5E2RGbCAP感情:经过对茎的察看、推断、实验、记录等活动激发学生研究科学的盛行,培育学生爱惜环境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态度和质量,在实验活动中培育他们仔细仔细习惯。

p1EanqFDPw 学习要点:知道茎的向光性是植物器官受单向光照耀所惹起的曲折生长现象。

学习难点:植物茎的生长特色。

教具准备:硬纸盒、白纸、剪刀、小尺子、记录本等。

学习方法:实验察看学习过程:一、导入问题:1、我们已经知道了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和向水性,那么,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征呢?2、平常生活中你对树枝的生长状况有何发现?二、察看树枝生长状况1、区分小组察看地区2、提出察看要乞降注意事项:(1)察看时必定要仔细仔细;(2)要尽量与组员合作察看;(3)注意安全;(4)不损害树木。

3、小组活动。

4、活动状况沟通,沟通以小组代表讲话的方式进行,依据察看到的现象,推断茎的生长有向光特征。

三、议论拟订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研究茎的向光特征。

1、发问:我们如何科学合理地察看到茎的生长呢?2、议论:我们应采用什么幼苗作为察看的对象?用什么资料做盒子罩住幼苗?用多长时间来察看?如何保育幼苗长得更快更旺?如何把察看结果记录得更好? DXDiTa9E3d3、沟通。

4、小组议论:为了能更有效地研究发现茎的生长特色。

应如何实验成效更好?5、课外进行实验察看听见。

6、指导做好察看记录表。

四、总结与拓展1、整理记录并发现出茎有向光性。

2、农业栽种倡议“合理密植”说了然什么科学道理?3、植物茎的向光特征对植物自己生长有何意义?你有何启迪?。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茎往哪边长》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茎往哪边长》

成熟期:粗壮的茎部支撑起了整个植物
课后拓展:
观察生活中各种植物的结构, 用学过的知识去分析认识他们!
《茎往哪边长》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上节内容回顾
种子发芽后,芽 向上长,根向下 向水性
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 的结论是:
植物从幼苗 长成参天大 树,茎有哪 些变化和作 用?
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的变化
成长期:开枝散叶,茎是成长最快的部分

「精品」鄂教版小学科学四下优质公开课《4根朝哪边长》word教案(1)

「精品」鄂教版小学科学四下优质公开课《4根朝哪边长》word教案(1)

【小学科学】2019最新鄂教版小学科学四下优质公开课《4根朝哪边长》word教案(1)教学目标:探究:知道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具有向水性的特性,了解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特点。

知识:能根据自己的猜测,大胆设计对比实验,通达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的能力。

情感:在设计对比实验中,愿意与人合作、交流,形成注重证据的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具有向水性的特性,了解根系在土壤中的意识。

教学难点:根据自己的猜测大胆设计对比实验。

教具准备:刚发芽的菜豆、锯末、浅盒、盛水容器、棉线等。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展示植物根的生长实例(或图片),问: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提出问题或自己的猜测,导出探究问题。

三、实验设计1、实验假设,在土壤水分分布不均时,根是否总会向着水分比较多的额地方生长。

2、设计方案,提出要求:①实验方案要科学合理,处理好刺激方向和根运动方向的位置关系。

②方案设计要便于操作和观察,注意实用性、实效性和可重复性。

3、合作探究活动。

(1)引导学生展示实验方案,叙述实验过程。

自我评价实验效果。

(2)合作研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3)根据实验设计,探讨改进及创新实验的方法。

(4)实验评价。

四、总结延伸(四、五天后)1、交流观察记录,发现的现象有什么相同点?2、实验的结论和推测是一致的吗?3、植物的根有向水性,在生长的过程中还会向什么样的土壤中生长?请接着实验观察。

向对比实验中一个盒子中放入适合植物生长的肥料,另一个盒子中则不放,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个盒子中的植物生长情况有什么不同?。

【优质公开课】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3.向上长还是向下长》word教案

【优质公开课】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3.向上长还是向下长》word教案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3. 向上长还是向下长教学目标:探究:了解植物的根适应环境的特性—向地性。

知识:1.知道环境对植物根生长有影响。

2.能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植物的向地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在长期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毅力。

教学重点:知道环境对植物根的生长有影响。

教学难点:了解植物的根适应环境的特性。

教具准备:师:玉米种子四粒,装好土的花盆。

生:玉米或各种菜豆种子,纸巾、塑料袋、铁架台。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谈话提问: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什么方向生长?是向上长呢还是向下长?这样吧,让我们共同把这四粒种子分别按胚根朝上、朝下、朝左、朝右四个方位种进花盆里。

请学生汇报猜测情况。

二、设计实验那么,我们怎样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呢?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的方法。

学生汇报实验方法和步骤。

师生共同筛选认为科学的实验方法。

三、学生分组实验。

四、验证猜想谈话,如果你完成了上面的实验和观察记录,就可以涂亮智慧星,根据你们观察到的现象,谁来说一说种子发芽后根的生长方向?学生汇报。

(可能有三种①种子的根会向下生长,②种子的根会向有水的地方生长;③种子的根会向土壤肥沃的地方生长。

)现在我们共同种下去的种子一定发芽了,大家想一想知道它们的根是向哪个方向生长的?好吧,我们来看一看吧。

五、扩展与延伸谈话:你预测对了吗?植物受地球引力的吸引,想地里生长,这叫植物的向地性;植物的幼苗向有光的方向生长的特性,这叫植物的向光性;根还有向着水湿方向生长的特性,这叫向水性。

这些都是植物根的生长特性,我们下节课将继续研究。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5课《茎往哪边长》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5课《茎往哪边长》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5课《茎往哪边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植物的茎往哪一侧生长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利用这种特性培育植物的技术。

二、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茎生长的影响因素,掌握茎向阳光源的方向生长的原理。

2.学习利用茎的特性培育植物的方法和技巧。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民主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茎向阳光源的方向生长的原理和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利用植物茎向阳光源的方向生长的特性,合理培育植物。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0分钟)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

2.教师用生动的故事或实例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新知识(35分钟)1.分小组讨论影响植物茎往哪边生长的因素。

2.教师出示茎的断面图片及草图,引导学生理解茎的结构和茎向阳光源的方向生长的原理。

3.教师讲授如何利用茎的特性培育植物的方法和技巧,如支架栽培、分层栽培等。

3. 进行实验(40分钟)1.教师分组组织学生进行种植实验。

2.学生根据老师指导,利用茎往阳光源的方向生长的特性在器皿中分别种植不同的植物。

4. 总结归纳(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要点。

2.分享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总结种植方法的优缺点。

3.提醒学生注意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1.利用小组探究和讨论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合作互动获取新知识。

2.通过示范和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运用总结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

六、教学评估1.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和学习笔记的整理情况进行评估。

2.反馈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和成长情况,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

七、教学资源1.课件:PPT2.影片资源:茎向阳光源的方向生长3.实验器材:种植盆、土壤、植物种子、灯泡八、教学环节设计环节时长教学步骤导入新课10分钟1.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

2. 教师用生动的故事或实例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4课《根朝哪边长》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4课《根朝哪边长》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4课《根朝哪边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生长点”在哪里,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2.掌握植物的根是向地下生长的,茎是向地上生长的,能够说出原因。

3.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向阳植物弯曲向阳生长的原因。

4.通过观察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点在哪里,植物的根是向地下生长的,茎是向地上生长的。

2.教学难点:向阳植物弯曲向阳生长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1.纸板、绳子、卡纸等材料,用于制作简易的实验模型。

2.观察镜、箭头、笔等材料,用于教学实验时的辅助工具。

3.适当的录像或图片,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一些植物的图片,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熟悉植物的生长特点。

2.通过放映一段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生长点、根与茎的区别。

3.通过提问,让学生自由讨论:植物的茎往地上伸,根往地下伸,是为了什么?可以给学生提供几个思路,例如保持稳定、吸收养分等。

引导学生探究根和茎的生长方向与所需养分的关系。

4.2 操作实验,探究问题1.介绍向阳植物的特点,并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展示向阳植物弯曲向阳生长的现象。

2.制作简易的实验模型,以拟人化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观察植物如何弯曲向阳生长。

例如,用纸板制作一副手套模型,用绳子将几根卡纸固定在手套上,再用手套将杆子绑在墙上,探究杆子弯曲向阳的原因。

3.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操作实验,带领学生观察实验中各个细节,注意要点。

4.3 总结归纳,梳理思路1.教师收集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和疑惑,并进行总结,让学生能够更清晰地认识植物的生长方向与方向调整的原因。

2.教师向学生讲解、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促进学生更深入理解。

3.教师展示一个反思性题目,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回答。

五、课后作业1.搜集一些植物的图片,通过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方向,亲自拍摄一些美丽的花草,或是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尝试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茎往哪边长-鄂教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茎往哪边长-鄂教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茎往哪边长-鄂教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特别是根、茎和叶;
2.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特别是茎的生长方向;
3.学习如何观察植物,发现植物的变化。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植物样本;
2.给每个学生准备一株植物;
3.准备显微镜;
4.准备备课资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向学生展示植物,并引导学生一起观察植物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植物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叶、根、茎等。

2. 了解植物茎的结构(10分钟)
教师讲解植物的茎的结构,让学生了解植物的茎由纵向分部、节、髓、皮组成,使学生掌握植物茎的基本结构。

3. 实践环节(35分钟)
3.1 观察植物生长变化
教师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的植物,每位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植物茎的细胞结构。

让学生记录自己观察到的植物变化。

3.2 做实验
指导学生准备实验:将植物倒放在土中生长,让学生自己发现植物的变化。

在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记录自己发现的植物生长变化和原因。

4. 总结与拓展(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并帮助学生探讨一些相关问题,如:为什么植物的茎往上长呢?为什么植物倒放种植会影响植物的生长方向等。

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植物的基本结构和茎的生长特点。

同时,通过实验的观察,可以让学生真正地深入理解植物生长变化。

在下次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探讨植物的生长特点,并尝试用一些物品制作自然小做实验,来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加深学生的理解。

茎往哪边长-鄂教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茎往哪边长-鄂教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茎往哪边长-鄂教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植物生长的原理,知道植物茎朝向光源的原因。

2.能够分辨植物不同部位的功能,并知道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3.能够进行简单的小实验,观察植物茎的生长方向,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结果。

教学重点1.茎向阳,根向下生长的原理。

2.分辨不同部位的功能和相互依存关系。

教学难点1.理解植物生长与光源的相互关系。

2.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结果。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老师向学生问道:“你们平时在田野里或者公园里见到的绿色植物,它们是如何生长的?”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探究(30分钟)1.把小麦种子播种在盆中,并在底部放入一块黑色的纸板,将盆子放置在一个明亮的地方。

2.在第四天,老师让学生观察小麦的茎生长方向,并进行记录。

观察过程中可以使用放大镜帮助观察。

3.在第十天,老师让学生重新观察小麦的茎生长方向,并进行记录。

4.让学生自己思考,为什么小麦茎会向上生长?延伸(20分钟)1.让学生自己在教室里或者室外找到其他植物,并观察它们的茎生长方向。

2.让学生分析不同植物的茎生长方向,尝试给出合理的解释。

3.让学生分组,设计自己的实验,观察不同植物茎的生长方向变化。

总结归纳(10分钟)1.让学生总结不同植物的茎生长特点和原因。

2.引导学生思考,光源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3.老师进行适当点评和总结。

课堂效果评价1.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植物生长的相关知识。

2.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分辨植物不同部位的功能,并知道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3.学生是否能够进行简单的小实验,观察植物茎的生长方向,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结果。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3向上长还是向下长-导学案-鄂教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3向上长还是向下长-导学案-鄂教版

向上长还是向下长
【学习目标】
1.知道环境对植物根生长有影响。

2.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植物的向地性。

【学习重难点】
1.知道植物的根都有哪些特点。

2.了解植物的根适应环境的特性。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农民伯伯种植小麦时会撒播,种子发芽后,小麦的根向__________生长。

2.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这就是植物的__________。

3.环境对植物根生长有什么影响?
4.胚芽长成植物的什么?
5.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
二、达标检测
1.如果把种子摆在土壤里,它们发芽后,根会向()生长
A.胚根所指的方向 B.上方 C.下方 D.任意方向
2.举例说说植物的根有什么特征?它们长在哪里?
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有许多植物都可以进行无土栽培。

”这句表述是否正确?
4.植物的根向有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植物的__________。

5.根据植物根的特点进行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II Hill Hill III II Hill Hill Illi I III Hill lllll Illi Illi III I III III Hill lllll II III Sllll Illi I III Hill Hill Hill III II Hill Hill II III Hill II III Illi III I Illi IIIID Hill Hill III II Dlllll Hill Illi I III I III I Hill III I Illi Illi Hill II III Hill Hill II III Hill Illi I III I I I
III lllll lllll III II lllll Illi Illi I III lllll lllll Illi Illi III I III III lllll lllll II III lllll Illi I III lllll lllll lllll III II lllll lllll II III lllll lllll Illi III I Illi lllll lllll lllll lllll Dlllll lllll Illi I III lllll lllll III I Illi Illi III I
茎往哪边长
学习目标:
探究:知道茎的向光性是植物器官受单向光照射所引起的弯曲生长现象。

知识:到校园或大自然中细心观察植物茎的特点,推测茎的生长特性,并能自行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细心观察并做好记录,根据接的事实归纳分析茎的向光性。

b5E2RGbCAP
情感:通过对茎的观察、推测、实验、记录等活动激发学生研究科学的兴起,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品质,在实验活动中培养他们认真细致习惯。

plEanqFDPw
学习重点:
知道茎的向光性是植物器官受单向光照射所引起的弯曲生长现象。

学习难点:
植物茎的生长特点。

教具准备:
硬纸盒、白纸、剪刀、小尺子、记录本等。

学习方法:
实验观察
学习过程:
一、导入问题:
1、我们已经知道了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和向水性,那么,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呢?
2、平时生活中你对树枝的生长情况有何发现?
二、观察树枝生长情况
1、划分小组观察区域
2、提出观察要求和注意事项:
(1)观察时一定要认真细致;
(2)要尽量与组员合作观察;
(3)注意安全;
(4)不伤害树木。

3、小组活动。

4、活动情况交流,交流以小组代表发言的方式进行,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测茎的生长有向光特性。

三、讨论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研究茎的向光特性。

1、提问:我们怎样科学合理地观察到茎的生长呢?
2、讨论:我们应选用什么幼苗作为观察的对象?用什么材料做盒子罩住幼苗?用多长时间来观察?怎样保育幼苗长得更快更旺?怎样把观察结果记录得更好?DXDiTa9E3d
3、交流。

4、小组讨论:为了能更有效地研究发现茎的生长特征。

应怎样实验效果更好?
5、课外进行实验观察听见。

6指导做好观察记录表。

四、总结与拓展
1、整理记录并发现出茎有向光性。

2、农业种植倡导“合理密植”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
3、植物茎的向光特性对植物自身生长有何意义?你有何启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