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猿人的历史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猿人的历史故事
关于早期猿人的生活年代,一个意见认为他们大约从距今三四百万年前开始,到一百多万年前消失。
早期猿人的主要特征是:直立行走,能够制造粗糙的石器,脑子比较小,最大的可以达到800立方厘米,比晚期猿人的脑子小一些。
从所发现的材料看来,早期猿人可能已经是猎人了。
他们主要依靠集体的力量过日子。
他们会合作捕捉比较大的动物例如鹿和羊之类来吃。
晚期猿人。
对晚期猿人的生活,从1921年起,在北京附近周口店地方的一座名叫龙骨山的山上,陆续发现了不少古人类化石。
特别是1929年12月2日,发掘到第一个头盖骨,它很像人的头盖骨。
经过研究,知道这是猿人的头盖骨。
这种猿人定名叫中国猿人或北京猿人。
在分类学上叫直立人。
但是,解放以前所发现的北京猿人化石材料,特别是其中5个完整的头盖骨,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候,被弄得下落不明了。
类人猿,是猿。
北京人,是猿人,是人。
纠正一个概念。
人猿与猿人是不同的。
类人猿不是猿人。
他们只是象人,他们不懂得使用工具,所以不能称之为人。
当然,人是猿变得猿人进化成了人。
猿,今天也有,在动物园中就可看到。
古猿大概跟现代的类人猿一样,过的是群的生活。
群起初可能不很大,但是至少是三五成群的。
它们主要的食物本来是果实、嫩叶和一些可吃的植物根,特别是块根。
它们有时也吃些小动物或鸟蛋。
现在由于气候的逐渐改变,树木逐渐稀少了。
于是可吃的果实逐渐地、不知不觉地变得越来越少了。
为了维持生活,它们就得经常到地面上来寻食,挖可吃的根,找可吃的虫子,甚至比较经常地捕捉小动物吃。
过去,用树枝去挖挖植物的块根做食物,本来是一种偶然的动作。
现在,由于环境的变化,由于生活的需要,逐渐地变成经常的动作了。
过去,用石头去敲破坚硬的果实本来是一种偶然的动作。
现在,由于生活的需要,用石头去敲破硬的东西,包括动物的头骨在内,逐渐地变成经常的动作了。
这样,在时间的流逝中,在生活需要的逼迫下,它们在树下活动的时间逐渐地长起来了。
就这样,逐渐地,它们跟森林生活告别了。
可以这么说,饥饿把它们赶下树来。
到树下来生活,到地面上来生活,这对于古猿的习性是一种巨大的变化。
在地面上,它们过的是新的生活。
在那里,它们会有更多的敌人。
另一方面,在那里,它们会有新的食物。
于是,它们要经常用“手”去寻找食物和对付敌人。
这样,前肢就不能像以前那样经常作为行走的器官,而应该逐渐作为寻食和御敌的器官了。
这是一种萌芽状态的“劳动”器官。
我们知道,它们是完全能够这样做的。
这是因为本来它们的前后肢已经有了初步的分工,它们已经有了能够握物的“手”了。
还有,它们本来也已经能够勉强直立行走。
现在,在新的环境中,在新的需要下,它们的前后肢会进一步分工:前肢向手的方向发展,后肢逐渐专门做行走的器官。
这样的分化显然对人类祖先的生存有利。
这就是说,到树下来生活,在新的需要下,它们逐渐变成直立行走的动物。
于是手得到了解放。
它们不再是四只脚或四只手的动物了。
这就标志着劳动器官的出现。
所以恩格斯认为从树上到地面上来直立行走,是类人猿向人类发展中的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他说:“这些猿类,大概首先由于它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使手在攀援的时候从事跟脚不同的活动,因而在平地上行走的时候就开始摆脱用手帮助的习惯,渐渐直立行走。
这就完成了从猿转变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这样,直立行走的新型动物终于一步步登上舞台了首先出现的是早期猿人,可能分布在若干地区。
这包括一部分能够制造工具的进步类型的南方古猿,也可能包括在我国云南发现的元谋猿人。
关于早期猿人的生活年代,现在还没有统一的意见,因为材料还不充分。
一个意见认为他们大约从距今三四百万年前开始,到一百多万年前消失。
早期猿人的主要特征是:直立行走,能够制造粗糙的石器,脑子比较小,最大的可以达到800立方厘米,比晚期猿人的脑子小一些。
从所发现的材料看来,早期猿人可能已经是猎人了。
他们主要依靠集体的力量过日子。
他们会合作捕捉比较大的动物例如鹿和羊之类来吃。
早期猿人的进一步发展,就是晚期猿人。
对晚期猿人的生活,我们了解得多一些。
从1921年起,在北京附近周口店地方的一座名叫龙骨山的山上,陆续发现了不少古人类化石。
特别是1929年12月2日,发掘到第一个头盖骨,它很像人的头盖骨。
经过研究,知道这是猿人的头盖骨。
这种猿人定名叫中国猿人或北京猿人。
在分类学上叫直立人。
我们知道,作为人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的某一类古猿,例如埃及古猿或者其他晚期古猿,是森林动物,一般居住在树上。
而猿人不是森林动物,他们在地面上生活。
现在要问:什么因素使森林里的古猿变成猿人呢?森林里的古猿发展成猿人大抵经过哪些步骤呢?
首先,这种古猿必须离开森林,到地面上来生活。
以后才逐渐发展成能够直立行走的古猿。
这种直立行走的古猿开始只能主要使用天然的物体作为工具,以后才逐渐发展成能够制造工具的猿人——早期猿人。
在这里,重要的问题是:森林里的某种古猿怎样演变成直立行走的古猿。
这主要是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就是由树上的生活方式转变成地面上的生活方式。
(二)
什么因素会使森林里的古猿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呢?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呢?
一般认为这跟地理变迁相联系,跟环境变化相联系。
我们知道,气候会发生变化,引起大片森林的逐渐消失。
我们也知道,地壳的表面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时常在变动的。
低的地方会逐渐变成高的地方,高的地方会逐渐变成低的地方;海会变成陆,陆会变成海。
我国古代的人们所说的“沧海桑田”,就是这回事。
在这海陆变迁过程中,气候也可以发生变迁。
地理和气候的变迁必然要影响到有关的植物和动物的生活。
知道了这个道理以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已知的事实来谈一谈猿人的起源了。
猿人究竟起源在什么地方,现在还没有定论。
非洲和亚洲都是可能的地方。
现在已知的材料,表明非洲东部是猿人的一个重要发源地。
亚洲南部包括我国的西南地区可能是猿人的另一个发祥地。
从距今5亿年前开始,我国的西藏和它的周围地区一直是一片汪洋。
到了距今6000万年前,这块地方才逐渐上升,变成陆地。
以后又进一步隆起变成高山。
1966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在海拔4800米的高山地区发现了一种生活在海里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喜马拉雅鱼龙,有力地证明了那里曾经是一片海洋。
地势的变迁不是孤立的事件。
跟这相联系的是气候的变迁和生物的演变。
在地势的变迁中,原来温暖的地方可以逐渐变成寒冷的地方,寒冷的地方可以逐渐变成温暖的地方。
原来潮湿的地方可以逐渐变成干燥的地方,干燥的地方可以逐渐变成潮湿的地方。
大约在一二千万年以前,喜马拉雅山一带本来是比较低洼的地方,那里有温暖的气候,有茂密的森林。
后来那里的陆地缓慢地隆起,终于变成了世界上最高的地方。
地势升高以后,气候也跟着发生变化。
原来温暖潮湿的气候逐渐变得干燥而且寒冷。
这必然会引起热带森林的逐渐消灭。
在其他某些适宜的地区,特别是非洲南部和东部,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主要是气候的变迁,由比较潮湿的适宜于森林生长的气候,逐渐变成比较干燥的不适宜于森林生长的气候,这必然会引起森林的消失。
(三)
当然,森林的消失是一个长时期的历史过程。
在那里,变化是逐渐发生的。
什么样的变化呢?
一般讲来,这是草原代替森林的变化,也是草原和森林的斗争过程。
这也是比较能耐干旱的植物代替不能耐干旱的植物的过程。
于是,茂盛的热带森林逐渐减少,本来是连绵不断的大森林逐渐变成了树林的岛屿,东一簇,西一簇。
于是,逐渐出现了开阔的地面。
这是说,草原逐渐代替了森林。
本来生活在林子里的动物呢?
在气候逐渐发生变化、热带森林逐渐消失的过程中,生活在那里的动物,大概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有的被迫逐渐向南方迁移,或者向有热带森林的地方迁移,有的仍旧留在原来的地方生活。
留下来的动物,依靠遗传的变异,在长时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在身体构造上和生理上发生了变化。
变得好的,能够适应新环境的,继续生活下去,并且得到了发展,演变成新的种类。
变得不好的,不能适应新环境的,就逐渐被淘汰掉了。
这就是达尔文所说的自然选择的道理。
生活在那里的古猿呢?它们会怎样呢?
(四)
生活在那里的古猿——森林里的古猿,也大抵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有的转向南方,或者去寻找新的森林,仍旧过着热带森林或亚热带森林的生活;有的留在原来的地方,逐渐过着地面上的生活。
这就是说,某种森林里的古猿的后代逐渐分成了几支,或者至少分成了两支,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一支是现代类人猿的方向。
这一支坚持在热带森林里生活,继续做森林动物。
在进化过程中,它们的牙齿,特别是犬齿,更加发达起来,继续用来做有效的防御和攻击的武器。
在这过程中,它们的颌骨和眉嵴更加突出。
这样,它们的头部就逐渐发展成现代类人猿的样子。
同时,由于树上生活的需要,前肢继续发展起来,终于变得比后肢长些。
这就成了现代类人猿的四肢。
另一支是人类的方向。
这一支的出发点可能是拉玛古猿一类的动物。
它们逐渐适应于开阔地面上的生活。
它们逐渐演变,变成原始类型的南方古猿那样的一类动物。
从现在的化石材料看来,南方古猿的原始类型已经习惯于地面上的生活,能够直立行走,它们能够利用天然的“工具”,还不能自己制造石器的工具。
从原始类型的南方古猿进一步演变,变成进步类型的南方古猿,能够制造非常原始的石器工具,这就已经是早期猿人了。
在从古猿经过原始类型的南方古猿到早期猿人的演变过程中,必然地引起了手和脚的进一步分工,出现人的手和脚。
也在这过程中,由于生活上的变化,它们逐渐少用颌部和牙齿做武器。
于是,在历史过程中,它们的颌部逐渐短缩,牙齿特别是犬齿逐渐缩小,脑量逐渐增大。
这样,它们的头部就逐渐发展成为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