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三)文综

合集下载

辽宁省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语文试题 扫描含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语文试题 扫描含答案

2016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3分)C(对应的原文信息是“放眼世界,各国在城市形态、城市管理等方面日益趋同,而文化差别赋予了它们独特的风貌。

如音乐之城维也纳、时尚之都巴黎”。

)2.(3分)D(选项中“最难完成的是对市民的精神培育、品质锤炼和境界提升”对应的原文信息是“城市文化的发展,……但最难完成的是精神培育、品质锤炼和境界提升”的信息。

)3.(3分)C(选项中“要想使其焕发生机,就要倡导创新,提升其综合价值”对应的原文信息是“既要呼唤城市文脉的积淀,也要倡导城市文化的创新,才能在旧的建筑、街道上焕发出类似北京798艺术区、成都宽窄巷子的文化生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3分)B5.(3分)D(遗表是古代大臣临终前所写的章表,于卒后上奏。

)6.(3分)D(真德秀只是在入对时,举荐了赵䈣夫等人,并没有提拔过他们。

)7.(10分)(1)我们这类人应该赶快离开这里,让朝廷知道这世上也有不肯做其下属的人。

(“徒”,同一类的人;“去”,离开;“庙堂”,朝廷;“从官”,属官,下属。

四个词各1分,句意1分。

)(2)(真德秀)又遍巡海岸,详细察看地形地势,在重要的地方增兵驻守,来防备意外的情况。

(“审”,详细;“形势”,地形、地势;“屯”,驻扎,防守;“虞”,意料,预料。

四个词各1分,句意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5分)睦州的山水着实惹人怜爱,此句概括了作者观景的总体感受,领起了下文具体的景物描写。

(2分)远处的人家掩映在绿树中若隐若现,溪水遍布山石之间潺潺流淌,给人以自然清新之感;小鸟在茂林中时而啼叫,晴光中的小楼上萦绕着缕缕野烟,显出四周环境的幽静迷蒙。

(2分)可见睦州山水的宜人着实为诗人单调的仕宦生活平添了几分乐趣。

(1分)(意思对即可。

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辽宁省2018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三)语文试题(含详细单)

辽宁省2018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三)语文试题(含详细单)

辽宁省2018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三)语文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现代文阅读(3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这个由点横竖撇捺所构成的方块体,像一只多姿多彩高深莫测的魔方,就用那么多的笔画,上下组合,左右搭配,纵横交错,内外包容,变幻出形态各异的魔块,构成各式各样的字体。

对于汉字的构造,传统有“六书”的说法。

“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对“六书”进行了解释,并举了例字。

“一曰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搗,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六书”的说法,只是人们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而加以分析归纳出来的字体分类,并非六种造字方法,因为不可能有谁先制定方法再进行造字。

汉字本身就是艺术品。

它的书写发展演变经过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历程和创新推进,更有那些历代的书法家们把汉字挥洒得或古朴端庄,或龙飞风舞,或力透纸背,或飘逸悠然,风情千种,仪态万方,淋漓尽致,灿烂辉煌。

如果说中国画也能以自己的特色屹立于世界绘画之林,能与西洋画并驾齐驱或在商品市场上比油画稍有逊色,那么,世界上没有任何其它文字能与汉字的书法相媲美,汉字书法是全球独领风骚、无与伦比的艺术瑰宝。

对于秦始皇在历史上的功过是非,这里暂且不作评论。

但他实行“书同文”,是完全应该记在历史的功劳簿上的。

中国地域辽阔,方言很多,有人说如果没有汉字,中国早就分裂成若干个国家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汉字成了维护国家统一的有力工具。

汉字,既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载体,也是助推经济社会前进的动力。

辽宁省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0页,六大题18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城市成为文化的容器姜赟在“世界城市日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城市规划管理者和研究者,围绕“城市设计,共创宜居”的主题各抒己见,并展示了优秀城市设计案例,“希望城市多一些绿地、广场和街道空间”“希望保护有价值的城市建筑和城市记忆”……参观的市民在现场留言板上写下的心声,表达了“文化引领城市更新”的企盼。

回首城市文化的昨天,我们曾经历过鳞次栉比“火柴盒”建筑的千城一面,也曾兴起过似是而非的“复古风”、贪奇求洋的“欧陆风”、熏染迷信的“风水潮”,尽管中国城市跳动着一个一个“凝固的音符”,却常遗憾难以奏出令人赏心悦目的“交响乐”。

把其脉,吴良镛说中国的设计师失之于方向不明;断其症,贝聿铭说中国建筑缺少自己的文化味道,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城市规划陷入了集体文化迷失。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之于城市就是灵魂,就是软实力,放眼世界,各国在城市形态、城市管理等方面日益趋同,而文化差别赋予了它们独特的风貌。

如音乐之城维也纳、时尚之都巴黎,如苏州白墙灰瓦的城市色彩、平遥和丽江古色古香的历史风韵……这些城市内在的文化,铸就了各自的生活空间和城市性格,吸引着游客的脚步,惟有城市文化,能为旧城复兴注入新生的力量,为新城崛起升华不灭的灵魂,为城市在竞争中创新发展、脱颖而出提供土壤和资源。

然而,我国一些城市仍然没有摆脱“特色困境”。

一方面,旧城改造中,少了些如履薄冰的文化敬畏,让优秀的历史文化葬送在了推土机的滚滚狼烟里;城市独特的传统文化即便被简单复制,也丢失了历史积淀的文化精髓。

城市记忆变得不伦不类甚至消失殆尽。

另一方面,在新城建设中,重功能主题、轻文化责任,国际化大都市被简化为林立的玻璃幕墙摩天大厦,甚至陷入城市模仿秀,以至于游人走到哪里,都碰到一样的步行街、相似的大广场、山寨的建筑景观,难免产生单调、浅薄和生硬的观感。

沈阳市高中三年级地理教学质量监测(二)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沈阳市高中三年级地理教学质量监测(二)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家庭院落及闲置空间,从事高度集约化生产的一种经营形式。

农家乐是农民向城市居民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方式。

读某地农业经济模式图(图1),答1~2题.1、该经济模式对当地农村的有利影响是A、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粮食生产B、建设农产超市,方便游客购物C、吸引城市游客,减轻环境压力D、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2、下列规划对发展农家乐旅游不适宜的是A、加强交通建设,改善住宿条件B、挖掘民风民俗,增加休闲情趣C、营造人造景点,丰富旅游资源D、完善管理制度,保障食品安全图2为“我国沿海某城市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海拔:米),读图回答3~4题。

3、该市最可能位于A、湖南B、四川C、江苏D、广西4、如果考虑规划建科技园区,最合理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廉租房是指政府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

廉租房并非高档住宅,一般为一梯四户,读我国东北某市交通及廉租房示意图,回答5~6题。

5、综合地价高低、交通便利等因素,此城市廉租房的位置,首先选建在图3中的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6、为照顾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优先选房,在面积、户型、楼层等都相等的情况下,从采光、通风、噪音等方面考虑,图4中最适宜老年人居住的是A、A-4B、B-3C、C-2D、D-1雪冠指高山地区的积雪和冰川覆盖区,图5中山脉峰顶雪冠正面临着在50年内消失的威胁。

读图5和图6回答7~8题。

7、图6影像的获取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B、GPSC、GISD、GPRS8、关于此山峰顶雪冠逐渐消失的原因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雪冠逐渐消失主要是因为此山距离赤道近、气温高B、雪冠逐渐消失是因为海拔高、对流不旺盛、降雪锐减所致C、雪冠消失将使本地区旅游业受到明显影响D、雪冠消失短期内将使山体四周的雨林更繁茂图7中a(45°S,70°W)、e(45°S,50°E)为北半球夏至日时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读下面两图,回答9~11题。

2016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试题(一)理综生物试题

2016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试题(一)理综生物试题

A.核酸内切酶和DNA酶作用的化学键相同B.若无切除修复功能可能会导致癌变C.a过程所用的酶可能是DNA聚合酶
组实验的目的是。

在饱和光照强度下,该实验的自变量
在光照强度为A的条件下,第l组实验中黄瓜幼苗的有机物积累量为。

巴比妥类药物还可以作为麻醉剂,该药物可以阻止手术中产生的信号传到
极地苔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稀少,冬季漫长,地衣是其中最典型的生物,其他异养生物大都直接或间接地依靠地衣维持生活。

动物有驯鹿、北极狐等。

驯鹿主要以地衣为食,爱斯基。

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三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卷

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三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卷

2018年沈阳市⾼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三)⽂科综合能⼒测试地理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题,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要求的。

⼲热岩是指埋深达数千米的⾼温致密岩体(⼀般温度⼤于200℃)。

其开发的原理是从地表往⼲热岩中打⼀眼井(注⼊井),封闭井孔后向井中注⼊温度较低的⽔,再从⽣产井中提取⾼温蒸汽,用于地热发电和综合利用。

利用之后的⽔又通过注⼊井回灌到⼲不线热岩中,从⽽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图1示意⼲热岩的⼯作原理。

据此,完成1~3题。

1.⼲热岩A.能量来⾃于地质时期固定的太阳能B.属可再⽣能源,节能减排效果显著C.由岩浆冷却形成,⽓孔、流纹显著D.荒漠地区分布⼴泛,开发利⽤便利2.下列关于①、②两井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井在⽣产过程中消耗⼤量⽔资源B.①井⽣产效率取决于岩体的温度C.②井⽔位季节变化⼤D.②井⽔温明显偏⾼3.与⽕⼒发电相⽐,推测现阶段⼲热岩发电的优势是A.布局灵活需求⼤B.技术成熟见效快C.污染较少规模⼤D.运⾏成本⽐较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类旅⾏的⾜迹已进⼊南北两极,格陵兰岛成为⼈们旅游科考新的目的地。

据此完成4~6题。

4.关于格陵兰岛的地理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冰川川地貌⼴布,极昼极夜现象显著B.⼈⼜稀少,主要分布在岛屿内部C.夏季的鲜花长于薄⼟之上,花期短D.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5.当地球位于近⽇点时,格陵兰岛A.南端太阳从东南⽅升起B.南端⽩昼时长⼤于12⼩时C.北部地区冰⼭融化显著D.北部正午⽇影达全年最长6.这⾥的建筑底部会建有⾼约50厘⽶的⽀柱结构,⽬的是防⽌A.地⾯潮湿B.冰雪掩埋C.风沙侵袭D.凌汛淹没米易县是四川何首乌种植基地,出产的何首乌含有⾼量的硒、铁元素。

该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式。

公司按保底价统⼀回收,并向种植户提供⽣产资料和技术骨⼲。

基地内实⾏轮作休耕的种植⽅式。

据此完成7~9题。

2016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语文试题(扫描版)

2016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语文试题(扫描版)

2016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3分)C(对应的原文信息是“放眼世界,各国在城市形态、城市管理等方面日益趋同,而文化差别赋予了它们独特的风貌。

如音乐之城维也纳、时尚之都巴黎”。

)2.(3分)D(选项中“最难完成的是对市民的精神培育、品质锤炼和境界提升”对应的原文信息是“城市文化的发展,……但最难完成的是精神培育、品质锤炼和境界提升”的信息。

)3.(3分)C(选项中“要想使其焕发生机,就要倡导创新,提升其综合价值”对应的原文信息是“既要呼唤城市文脉的积淀,也要倡导城市文化的创新,才能在旧的建筑、街道上焕发出类似北京798艺术区、成都宽窄巷子的文化生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3分)B5.(3分)D(遗表是古代大臣临终前所写的章表,于卒后上奏。

)6.(3分)D(真德秀只是在入对时,举荐了赵䈣夫等人,并没有提拔过他们。

)7.(10分)(1)我们这类人应该赶快离开这里,让朝廷知道这世上也有不肯做其下属的人。

(“徒”,同一类的人;“去”,离开;“庙堂”,朝廷;“从官”,属官,下属。

四个词各1分,句意1分。

)(2)(真德秀)又遍巡海岸,详细察看地形地势,在重要的地方增兵驻守,来防备意外的情况。

(“审”,详细;“形势”,地形、地势;“屯”,驻扎,防守;“虞”,意料,预料。

四个词各1分,句意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5分)睦州的山水着实惹人怜爱,此句概括了作者观景的总体感受,领起了下文具体的景物描写。

(2分)远处的人家掩映在绿树中若隐若现,溪水遍布山石之间潺潺流淌,给人以自然清新之感;小鸟在茂林中时而啼叫,晴光中的小楼上萦绕着缕缕野烟,显出四周环境的幽静迷蒙。

(2分)可见睦州山水的宜人着实为诗人单调的仕宦生活平添了几分乐趣。

(1分)(意思对即可。

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16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三)英语

2016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三)英语

2016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三)英语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第Ⅰ卷第一部分听力(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1—5 CABBA 6—10 CBACB 11—15 CAABC 16—20 CABAC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第一节21—24 BDCA25—28 CBDA 29—31CAD 32—35BCAB第二节36—40 ABFED第三部分英语知识运用第一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41—45 BDBCA46—50 ACDBA51—55 DBCAD56—60 CBDAC第Ⅱ卷第三部分英语知识运用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61. of 62. is conveyed63. practical64. themselves65. showing66. Volunteers 67. filled 68. expectation 69. a 70. that/who第四部分写作(共35分)第一节短文改错(满分10分)One morning as usual my father wakes me up to go to school. I didn’t want to, sowoke或wakedI pretended to ∧ill. He worriedly asked me to lie down, drink some water or have a good rest.be andMy father was easily cheated, what surprised me. He even read my favorite storybook to me.whichFinishing one storybook, he went out to fetch the another. What a good chance! I rose from thebed and began to jump. I was jumping so happily to notice my father had already come in. Thoughtoohe stood there silently, I quickly ran to school, carried my schoolbag. I once wondered that my wisecarrying why father could be taken up by my stupid lie. It was no doubt that my father’s deep love explained all.in There书面表达(满分25分)One possible version:It is generally agreed that our society needs warm-hearted people.Here I’ll tell you a story about my classmate Li Hua,who is always ready to help others.One day,when on subway,an old lady suddenly vomited for some reason.Some passengersstepped backwards to avoid both the vomit and its smell.But Li Hua,without hesitation,took out some paper and a plastic bag to help clean the vomit and comfort the lady.I was moved at the scene.I strongly believe helping others will warm the society and please ourselves.As the saying goes,“The rose’s in her hand,the flavor in mine.”一、评分原则1. 本题总分为25分,按5个档次给分。

2024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4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4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曾有这样一个国家,居住着两种人:蓝种人和红种人。

虽然这两种人有很多相同的价值观念,但是他们对公共政策的评价不同:前者喜欢小的、圆形的和色彩浓深的政策,而后者却喜欢高的、矩形的和色彩浅淡的政策。

由于意识形态上的不同,红种人和蓝种人政治上一直是有分歧的,但是双方都看重理由和证据,因此都委托专家给他们提供建议。

他们都雇佣同种人做专家,让专家顾问立论、讨论和辩论,以找到政策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法。

民众只是从精英提供的选项中进行选择。

这是约翰·扎勒在《公共舆论》一书中所讲的“紫土地的寓言”故事,借此类比简化了的美国社会,目的是分析公众、专家和公共舆论之间关系和运行机制。

扎勒在《公共舆论》里发展了一个综合模型,用以阐明大众舆论的形成和变动机制。

作为译者之一,我愿为读者分享一些书中的观点,以及对此书的理解和点滴感想。

中国有句古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有了专家,其实国家的治理是不需要“民众”话语参与的,从而也不存在谁主导公共舆论的问题,公共舆论也不复存在。

但是,还有句话叫“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这说明,对于公共事务,还是很难不让民众参与的。

这样问题就变成了公共舆论是如何形成的,民众的意见和观点从哪里来。

既然这样,那么有没有谁主导舆论呢?我们先来看看公众的观点或者意见的形成问题。

根据扎勒的理论和模型,民众其实是很少独立思考的,虽然他们的观点受到自己的意识形态影响,但他们最终还是会在专家或者精英们提供的备选项中做出选择。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民众的观点是受到获取民意的专家们的“操纵”的,手段之一就是措辞用语提示民众关注不同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下面这个例子:让受访者回答三个和阿拉斯加石油勘探有关的问题中的一个。

第一个提问:石油勘探——直接提问法您赞同还是反对在阿拉斯加的联邦所有的土地上进行新油田勘探?第二个提问:石油勘探——依靠外来石油提问法近日,有很多人谈论关于在阿拉斯加的联邦所有的土地上进行石油勘探。

辽宁省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语文试卷(扫描版).pdf

辽宁省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语文试卷(扫描版).pdf

2016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三)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3分)C(对应的原文信息是“放眼世界,各国在城市形态、城市管理等方面日益趋同,而文化差别赋 予了它们独特的风貌。

如音乐之城维也纳、时尚之都巴黎”。

) 2.(3分)D(选项中“最难完成的是对市民的精神培育、品质锤炼和境界提升”对应的原文信息是“城市文化的发展,……但最难完成的是精神培育、品质锤炼和境界提升”的信息。

) 3.(3分)C(选项中“要想使其焕发生机,就要倡导创新,提升其综合价值”对应的原文信息是“既要呼唤城市文脉的积淀,也要倡导城市文化的创新,才能在旧的建筑、街道上焕发出类似北京798艺术区、成都宽窄巷子的文化生机”。

)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3分)B 5.(3分)D(遗表是古代大臣临终前所写的章表,于卒后上奏。

) 6.(3分)D(真德秀只是在入对时,举荐了赵?夫等人,并没有提拔过他们。

) 7.(10分) (1)我们这类人应该赶快离开这里,让朝廷知道这世上也有不肯做其下属的人。

(“徒”,同一类的人;“去”,离开;“庙堂”,朝廷;“从官”,属官,下属。

四个词各1分,句意1分。

) (2)(真德秀)又遍巡海岸,详细察看地形地势,在重要的地方增兵驻守,来防备意外的情况。

(“审”,详细;“形势”,地形、地势;“屯”,驻扎,防守;“虞”,意料,预料。

四个词各1分,句意1分。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5分)睦州的山水着实惹人怜爱,此句概括了作者观景的总体感受,领起了下文具体的景物描写。

(2分)远处的人家掩映在绿树中若隐若现,溪水遍布山石之间潺潺流淌,给人以自然清新之感;小鸟在茂林中时而啼叫,晴光中的小楼上萦绕着缕缕野烟,显出四周环境的幽静迷蒙。

(2分)可见睦州山水的宜人着实为诗人单调的仕宦生活平添了几分乐趣。

(1分) (意思对即可。

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辽宁省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试题——文综(图片)文综

辽宁省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试题——文综(图片)文综

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1.B2.C3.D4.C5.B6.D7.A8.D9.B 10.C 11.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36.(1)南部受赤道低气压影响时间比北部长,降水多(2分);东北信风从海上带来丰富的水汽(2分);受地形抬升影响(地势南高北低)迎风坡降水较多(2分)。

(2)采矿业(铝矿业等)、有色金属冶炼业、石油加工业、森林采伐业、木材加工业、水电等。

(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3)河流有航运(运输)功能,利于原料及产品的输送;该地河流密布,水量(径流量)大,可满足工业对水量的需求(河流具有供水的功能);该地水力资源丰富,可满足炼铝工业对动力的需求;河流多且水量大,利于降解污染。

(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4)赞成。

理由:提高沿海和内陆的交通通达度;缓解客运需求增加的压力;方便与周边国家沟通(加强区域联系);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

(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不赞成。

理由:国土范围小,不适宜建设长途运输的铁路;投资大,建设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工期长;铁路建设破坏生态环境;加剧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小。

(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37.(1)趋势:劳动人口数量下降(2分);老龄人口数量上升(2分);措施:建设和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为老龄人口创造再就业机会;落实国家延迟退休的政策;落实国家放开二孩的政策;鼓励人口迁入;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布局等。

(措施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2)临近韩国、日本,地理位置优越;产业(工业或经济)基础雄厚;科技实力较强;交通便利;战略地位突出;生态环境优良;国家政策支持等。

(每点1分,需答出5点)(3)变化:迁出人口减少;迁入量增加;高素质人才数量增加;老龄人口比例相对降低(老龄化减缓);青壮年人口比例增加(或数量增多)(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原因:经济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2分);所以新区的建立促进了大连经济发展,吸引外来人口,留住本地人才,老龄人口比重相对降低,青壮年人口比例或数量增加(扣题给1分)。

2016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三)文数

2016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三)文数

2016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三)数 学(文科)命题: 沈阳市第四中学 吴 哲 沈阳市第二十中学 何运亮沈阳市第二十七中学 李 刚 沈阳市第五十六中学 高文珍沈阳市第二十中学 王 艳 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 李曙光审题: 沈阳市教育研究院 周善富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码粘贴在答题卡指定区域.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书写作答,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 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复数3)11(ii -+的模是( ) A. 31B. 21C. 1D. 22. 已知集合{}0)3)(2)(1(|A =---=x x x x ,集合{}2|B -==x y x ,则集合A B 真子集的个数是(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1B. 2C. 3D. 43. 若直线:0l x y a ++=被圆22x y a +=截得的弦长为2,则a 的值为( )A. 1-B.12C. 1D. 2 4. 已知函数)(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若当0<x 时,)2(log )(2x x f --=,则=)32(f ( )A. -32B. -6C. 6D. 645. 抛物线()022>=p px y 上的动点Q 到其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1,则=p ( ) A.2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1 C. 2 D. 4 6. 已知)(2,2ππθ-∈且a =+θθcos sin ,其中)(1,0∈a ,则θtan 的可能取值是( ) A.3- B. 3 C. 31- D. 137. 已知正三棱锥V ABC -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该正三棱锥侧面积是( )A. 312B. 393C. 18D.934 4侧视图正视图BV ACAB VCAV8. 等差数列{}n a 中,34812a a a ++=,则前9项和9S =( ) A. 18 B. 24 C. 36 D. 489. 阅读如图所示程序框图,若输出的5n =,则满足条件 的整数p 共有( )个.A.8B.16C.24D.3210. 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0,00623022y x y x y x ,若目标函数)0,0(>>+=b a by ax z 的最大值为12,则22b a +的最小值为( )A .425B .949C .25144D .4922511. F 是双曲线191622=-y x 的左焦点,在x 轴上点F 的右侧有一点A ,以FA 为直径的圆与双曲线左右两支在x 轴上方的交点分别为N M ,,则FAFMFN -的值为( )A. 52B. 25C. 45D.5412. 关于x 的方程x a x ax ln 222-=有唯一解,则正实数a 的值为( )A .21B .1C .2D .2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3. 已知等比数列{}n a ,公比2=q ,且其前4项和604=S ,则=2a _________.14. 已知向量,a b的夹角为34π,(1,1),2a b =-= ,则2a b += _____________.15. 在区间[]0,3上随机地取一个实数x ,则事件“1211log ()12x -≤-≤”发生的概率为_______. 16. 已知球O 的半径为1,点A,B,C 是球大圆上的任意三点,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辽宁省沈阳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一)(扫描版)

辽宁省沈阳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一)(扫描版)

辽宁省沈阳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一)(扫描版)2016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C (强加因果。

形成“夏礼、殷礼、周礼”三代之礼,是华夏民族成为礼仪之邦的表现,而不是原因。

)2.C(偷换概念。

大规模的阶层下放的是“奢侈品产业”,而不是“人人平等”的原则。

)3.A(以偏概全,将封建社会的范围扩大为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另外,稳固的是“世袭”的阶级结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C5.D(“其他的都属于国别体断代史”有误。

)6.B(“皇帝都认同并接受他的建议”有误,关于恢复诸大臣家庙的事宜“议者不一,卒不果复”。

)7.(1)(5分)中书说没有从知制诰直接任命参知政事的旧例(或者:中书说按照旧例没有从知制诰直接任命参知政事的),于是皇帝下诏书任命宋庠为翰林学士。

皇帝对待宋庠很好,将要重用他。

【“故事”(旧例、先例)“除”(任命,授予官职;根据语境译为“升职、提拔”亦可)“遇”(对待)“行且”(将要)各1分,句意1分。

】(2)(5分)皇帝说:“宋庠年老了,为什么不让他的儿子跟随他呢?”宋庠到了亳州,他请求退休的态度更坚决,在司空的职位上退休。

【“奈何”(为什么,怎么)“益”(更加)“请老”(“请求退休”或“请求告老还乡”)“致仕”(“退休”或“交还官职”)各1分,句意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5分)①诗歌首联用一“塞”字,通过比拟的修辞(或化虚为实的手法),把斜阳的光芒写得具体可感、温暖明亮。

用字新警峭拔。

②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夕阳映照下的野花颜色正像姑娘酒后脸上淡淡的红晕,水面上的一轮涟漪像姑娘脸上浅浅的酒窝。

通过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乡村江边美景的柔美可爱。

(此联答“拟人”,并合理解析亦可)③寓情于景,诗人将自己热爱自然、轻松愉悦的心情寄寓在眼前清新柔美的乡村景色之中。

辽宁省沈阳市2016届高三政治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卷(一)(扫描版).pdf

辽宁省沈阳市2016届高三政治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卷(一)(扫描版).pdf
辽宁省沈阳市2016届高三政治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一)(扫描版) 2016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一) 政治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参考 ? 1.B? 2.A? 3.D? 4.A? 5.D? 6.C?7.B? 8.C? 9.A?10.B? 11.C? 12.D ? 13.(1)经济意义:①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带动投资,(1分)推动相关产业产值增加,(1分)拉动经济增长(1分 );②多种管线综合布局,节约建设经费,(1分)优化城市空间,(1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1分);③完善基础设 施,(1分)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改善民生(1分);④提升城镇化质量,推动城镇转型发展(2分)。 (推动相关产业产值增加处如果学生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给分,因带动的是钢铁、水泥、建筑机械等传统产业发 展而非新兴业态;提升城镇化质量,推动城镇转型发展处涉及城镇化提升即可得2分,此处如学生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可得1分,但不能与城镇化重复给分) 建议:加大财政支出的补贴扶持力度(或转移支付力度);通过市场化运作,广泛筹集社会资本;鼓励金融机构加大 信贷支持力度。(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本题市场化运作处如果学生答具体的支持管廊运营企业发行债券、股票等具体方式融资也可给2分;如果学生从 宏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答题可各给1分。) (2) ①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决策,(2分)全面统筹编制地下综合廊道建设规划(1分)。 ②建立健全相关行政法规和质量标准,完善技术规范,(1分)依法行政,(1分)接受社会监督(1分)。 ③理顺行政管理体制机制(1分),合理分工,明确权责,(1分)提高行政效率(1分)。 ④切实履行政府经济和社会职能(1分),完善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信息管理与服务水平(1分),提高信息 资源利用效率(1分)。 14.(1) 观点一:具有合理性。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1分)传统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青蒿素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2分)(此处答传统文化的作用不给分,关键词在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答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可给1分) ②青蒿素获奖让人们重新关注中国传统中医药的价值,树立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2分),在一定意义上说确是 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胜利。(1分)(此处如果答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可以给分,但与文化自信文化自 觉不可同时给分) 观点二:具有片面性。 ①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分)青蒿素的发现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认识中医药的成功典范,因此 青蒿素的获奖更是传统医学走向现代的胜利。(2分)(此处答科技为青蒿素的发现提供了物质技术手段可给1分) ②创新是文化永葆生机与活力的保证。(1分)加强对中医药自身规律的深入研究,创新中医药文化,只有起点 ,没有终点。(2分)(此处答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可给1分) ?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的能力,如果考生观点与论据矛盾,如合理性的答案中说的全是片面性则不能给分。 ? (2)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分)中医药材是中医药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人 类疾病的防治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中医药的发展必须以开发和利用传统中医药材为基础。(1分)(此处答生产活动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给1分)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分) 中医理论需要不断创新,传统的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推动中医药的发展。(1分)(此处答社会存在决定社 会意识可给分。)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坚持群众的主体地位,更好保障人民权益。(1分)中医药发展要重视劳动人民 的实践,关注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重大需求,提升中医药事业服务人民的能力。(2分)(此处答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 线可给1分) ④价值观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分)中医药研究者要潜心钻研、淡泊名利,积极 投身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2分)(此处答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可给1分) ⑤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要求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1分)中医药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有利于破 除体制性障碍,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法律保障。(2分)(此处答改革的根本目的可给1分)

辽宁省沈阳市2016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含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2016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含答案

沈阳市2016年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文科综合政治试题12.以下是“挤进效应”经济学理论图示.下列能够产生“挤进效应”的举措有①加大公共财政支出--加大消费补贴--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②上调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增加财政收入--刺激总需求增长--促进经济发展③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④降低人民币存货款基准利率--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消费扩大--经济发展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13.近来,某市为助推供给侧改革新出台税收鼓励政策:从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免征3年营业税;企业股权优化、改制上市等均可在契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多方面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此举旨在①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进信用融资,支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②厘清国税与地税的税收征管职责划分,最大限度便利纳税人③引导和鼓励企业妥善处置资产、降低成本,扩大有效供给④推进税收征管现代化,切实减轻中小企业与科技企业的税负A.①②B。

②④ C.①③ D.③④14,移动互联网医疗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利用移动终端,开展健康咨询、疾病评估、挂号缴费等医疗健康服务的新兴行业.因其成本低廉、使用便利,服务市场前景可观,正呈现出新产业的曙光.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出现将①有利于扩大国内医疗需求,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②改变和升级医疗消费模式,提高人民的健康生活质量③推动医疗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大幅降低医疗企业利润④兼并重组现有的医疗产业,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A。

①② B.①④ C.②③D。

③④15.“零工经济”,是指由工作量不多的自由职业者构成的经济领域,利用在线人才平台快速匹配供需方,包括群体工作和按需工作两种形式.到2025年,各种在线人才平台有望贡献约2%的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并创造7200万个就业岗位。

“零工经济"能够发展壮大,主要基于①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增长全面疲软,失业率居高不下②智能设备普及和在线人才平台的增长,使从业门槛降低③现代年轻人向往自由,注重寻求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④稳定的收入和安全感可以弥补保险福利不健全的缺失A。

辽宁省沈阳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卷(一)(扫描版).pdf

辽宁省沈阳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卷(一)(扫描版).pdf

辽宁省沈阳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一)(扫描版) 2016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一)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C (强加因果。

形成“夏礼、殷礼、周礼”三代之礼,是华夏民族成为礼仪之邦的表现,而不是原因。

) 2.C(偷换概念。

大规模的阶层下放的是“奢侈品产业”,而不是“人人平等”的原则。

) 3.A(以偏概全,将封建社会的范围扩大为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另外,稳固的是“世袭”的阶级结构。

)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C 5.D(“其他的都属于国别体断代史”有误。

) 6.B(“皇帝都认同并接受他的建议”有误,关于恢复诸大臣家庙的事宜“议者不一,卒不果复”。

) 7.(1)(5分)中书说没有从知制诰直接任命参知政事的旧例(或者:中书说按照旧例没有从知制诰直接任命参知政事的),于是皇帝下诏书任命宋庠为翰林学士。

皇帝对待宋庠很好,将要重用他。

【“故事”(旧例、先例)“除”(任命,授予官职;根据语境译为“升职、提拔”亦可)“遇”(对待)“行且”(将要)各1分,句意1分。

】 (2)(5分)皇帝说:“宋庠年老了,为什么不让他的儿子跟随他呢?”宋庠到了亳州,他请求退休的态度更坚决,在司空的职位上退休。

【“奈何”(为什么,怎么)“益”(更加)“请老”(“请求退休”或“请求告老还乡”)“致仕”(“退休”或“交还官职”)各1分,句意1分。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5分)①诗歌首联用一“塞”字,通过比拟的修辞(或化虚为实的手法),把斜阳的光芒写得具体可感、温暖明亮。

用字新警峭拔。

②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夕阳映照下的野花颜色正像姑娘酒后脸上淡淡的红晕,水面上的一轮涟漪像姑娘脸上浅浅的酒窝。

通过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乡村江边美景的柔美可爱。

(此联答“拟人”,并合理解析亦可)③寓情于景,诗人将自己热爱自然、轻松愉悦的心情寄寓在眼前清新柔美的乡村景色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1.B2.C3.D4.C5.B6.D7.A8.D9.B 10.C 11.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36.(1)南部受赤道低气压影响时间比北部长,降水多(2分);东北信风从海上带来丰富的水汽(2分);受地形抬升影响(地势南高北低)迎风坡降水较多(2分)。

(2)采矿业(铝矿业等)、有色金属冶炼业、石油加工业、森林采伐业、木材加工业、水电等。

(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3)河流有航运(运输)功能,利于原料及产品的输送;该地河流密布,水量(径流量)大,可满足工业对水量的需求(河流具有供水的功能);该地水力资源丰富,可满足炼铝工业对动力的需求;河流多且水量大,利于降解污染。

(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4)赞成。

理由:提高沿海和内陆的交通通达度;缓解客运需求增加的压力;方便与周边国家沟通(加强区域联系);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

(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不赞成。

理由:国土范围小,不适宜建设长途运输的铁路;投资大,建设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工期长;铁路建设破坏生态环境;加剧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小。

(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37.(1)趋势:劳动人口数量下降(2分);老龄人口数量上升(2分);措施:建设和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为老龄人口创造再就业机会;落实国家延迟退休的政策;落实国家放开二孩的政策;鼓励人口迁入;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布局等。

(措施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2)临近韩国、日本,地理位置优越;产业(工业或经济)基础雄厚;科技实力较强;交通便利;战略地位突出;生态环境优良;国家政策支持等。

(每点1分,需答出5点)(3)变化:迁出人口减少;迁入量增加;高素质人才数量增加;老龄人口比例相对降低(老龄化减缓);青壮年人口比例增加(或数量增多)(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原因:经济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2分);所以新区的建立促进了大连经济发展,吸引外来人口,留住本地人才,老龄人口比重相对降低,青壮年人口比例或数量增加(扣题给1分)。

42.措施:加大投入,加强景区景点建设;加强景区道路和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加强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及管理;采取降低门票价格等优惠措施,吸引更多游客;加强旅游宣传,扩大景区知名度;提倡文明参观,保护景区环境;完善治安和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

(每点2分,答出5点即可)43.两地差异:中国四川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多于尼泊尔博克拉地震(2分);经济损失总额大于尼泊尔博克拉地震(2分)。

差异原因:四川地震震源深度浅,对地表的破坏性大;四川震区人口密度大,人口数量多;四川地震震中区经济更发达;防灾减灾意识薄弱,应急措施不足。

(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44.改善农村能源结构;缓解农村用能问题;光能清洁可再生,可改善大气质量;减轻煤渣堆放造成的土地退化和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减轻农民能源支出成本;提高作物产量、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价值;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发展新能源和大量占地的矛盾);减轻煤炭发电的资源压力。

(每点2分,答出5点即可)2016年沈阳市三模(历史部分)试题解析24.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

【解题思路】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私商产生并成为商人的主体。

根据题干“为了供应军队日用的需要”,可知军市是市场需求的产物。

“由军方设置令进行管理并对商人收取租税”可排除选项B,选项C、选项D在题干中未体现。

故正确答案为A。

25.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儒学成为主流统治思想的原因【解题思路】诸子百家思想各具特色,只有后继者不断发展完善适应时代需要才能发扬光大。

A选项与C选项与史实不符,B选项并不能使儒学成为主流。

故正确答案为D。

26.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及时代特点【解题思路】本题为正误选择题,根据已有知识可判断,A选项“市民阶层壮大”不符合史实,B选项“士人群体形成”应为魏晋时期,D选项“书法艺术渐趋没落”与史实不符。

故正确答案为C。

27.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主张【解题思路】题干中严复对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提出批判,认为“体”和“用”是统一不可分割的关系,指出洋务派将“体”“用”割裂的错误,实质是主张中国在学习西方时应该注意全面学习系统引入。

选项A、选项D与题意不符,选项C虽为维新派的主张但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

故正确答案为B。

28. 【命题立意】本题从英国主动终结鸦片贸易的视角考查近代中英贸易的发展变化【解题思路】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贸易是近代以来西方殖民者主导的罪恶贸易之一,它的最终结束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

本题从英国自身的角度为切入点,从“自由党”“主动提议”“磋商”等关键词,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可以做出正确判断。

故正确答案为A。

29.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大跃进运动相关知识【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超高指标与1958年特殊的时间,不难判断出,以工农业生产全面“大跃进”为主的大跃进运动扩展到了教育等领域。

故正确答案为B。

30.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中国改革开放的特点【解题思路】中国为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没有成熟或成功的经验做参考,“摸着石头过河”是对改革开放事业形象的描述。

题干以浦东为例,强调“先后”“3次”给予特权,体现了先行先试的特点。

选项A、选项B与史实不符,选项C绝对化。

故正确答案为D。

31. 【命题立意】从城邦公民权的基础来完整审视希腊城邦的经济生活状况【解题思路】从题中材料可以看出,合法拥有土地是拥有城邦公民权的基础,可以推知农业在城邦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选项B、选项C与所学知识不符,选项D题干未体现。

故正确答案为A。

32.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宗教改革的认知【解题思路】宗教改革的领袖们都主张“信仰得救”来摆脱罗马天主教会对信徒救赎的途径以及结果的控制,但他们却以创立新的教会形式而代之。

故正确答案为A。

33.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研究与生产技术紧密结合的特点【解题思路】19世纪下半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展开,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与技术结合的迅速提高的生产效率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欧美大型工业公司纷纷创立实验室投资研发正是这一现象的体现。

故正确答案为D。

34.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苏俄(联)在农业方面的政策变化【解题思路】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将苏俄(联)从1918年到1964年间农业方面的政策与题干信息一一对应,“军事动员”对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商品市场”对应新经济政策、“行政计划”对应农业集体化、“物质利益”对应赫鲁晓夫改革。

故正确答案为C。

35.【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战后美国称霸全球战略的实施【解题思路】战后美国通过强大的政治经济及军事实力,建立起了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的全球霸权体系,本题题干主要侧重于军事方面的史实描述。

选项A、选项D 与战后史实不符,选项C与题干表述的现象之间无充分联系。

故正确答案为B。

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法律秩序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10分)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19世纪治安法官转型的原因。

(9分)⑶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近代中英法律秩序的认识。

(6分)【命题立意】从近代化史观来横纵向比较中英两国法律秩序的发展变化。

【解题思路】:从近代化史观角度,中英两国都经历了近代的社会转型,政治方面走向民主化和法制化,在法律秩序层面,即顺应了时代趋势,又对传统有所继承。

根据法律秩序的定义,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去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⑴特点:国家法和民间法的二元性法秩序依然存在;中国传统的法秩序开始进行现代化改造。

(2点4分)原因:政治:西方法律的移植(西学东渐);清政府和民国政府对于司法体系的改革;思想:对于传统思想(儒家思想和宗族观念)及司法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小农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等等。

(每点2分,答出3点6分)⑵原因:政治:英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改革运动兴起);经济: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工业化下社会问题的复杂性,比如阶级矛盾的尖锐,统治阶级内部贵族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斗争);思想:自由平等民主思想和公民权利意识的逐渐传播;其他:治安法官贵族家长式的管理弊端。

(每点3分,答出3点9分)⑶认识: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传统影响着各自的法律秩序(或各自的法律秩序符合国情);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两国的法律秩序都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曲折的转型过程(或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进行调整);两国的民间调解和治安法官依然在现实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言之有理即可)(每点3分,答出2点6分)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运用中国近代史的史实,对图9的晚清革命思潮发生与发展的动态过程进行说明。

(要求:可以就其中一个阶段予以说明,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命题立意】:通过晚清革命思潮发生与发展的动态过程示意图来纵向考查民主共和思潮的酝酿和发生、发展的过程。

【解题思路】:政治制度从专制走向民主是近代社会的大趋势,也是一个曲折反复和艰难的过程,中国的辛亥革命就是如此,而革命思潮的产生是中国近代社会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通过图示,可以看出革命思潮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少数精英到形成一个群体(团体和政党)再到有相当群众基础的社会主流意识,根据每个阶段的具体要素结合相关近代史史实可以进行阐述。

【评分说明】:论证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一等(12-9分)①准确、充分运用中国近代史史实。

②对晚清革命思潮发生与发展的动态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阐述明确,逻辑严密。

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②能够准确、充分运用中国近代史史实二等(8-5分)①能够运用中国近代史史实。

②对晚清革命思潮发生与发展的动态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有一定认识,逻辑关系较清楚。

①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

②能够运用中国近代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关系较清楚。

三等(4-0分)①运用中国近代史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

②对晚清革命思潮发生与发展的动态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或没有认识,逻辑关系不清。

①有观点,运用中国近代史史实不够准确,逻辑关系不清。

②观点不明确,缺少论证。

【参考答案】晚清的革命思潮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逐层递进的过程,最后演化为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而革命意识阶段是制造革命的前提,是个体的觉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