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家访育人故事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家访育人故事案例
真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学生,勤察其行,善问其情;爱而不宠,严而不苛。
——题记
【案例背景】
一年级组建新班级后的假期开始啦!如何更快更好地走近每一位家长,走进每一个孩子,这个假期从“家访”开始——想到这里,不禁为自己是一位一年级的班主任而感到庆幸,在未来的六年时间里,我该有多少机会和孩子们一同享受这样的亲密时光呀!耳畔突然响起一句话:教学生六年,想学生六十年——孩子们最初的启蒙教育,却可能影响孩子一辈子,顿时觉得肩膀上的担子突然沉下来,而“减负”的不二选择,当然是来自家长的支持!俗话说,家访,说到底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座不可或缺的桥梁。
这么想着,就开始了神奇的旅程——家访!
【案例描述】
家访第一站:XX家
打电话给XX妈妈时,X妈说,孩子早就迫不及待了,说很想瞿老师了呢!我大踏步地走进这个小院,一墙绿绿的爬山虎勃勃生机,分外引人注目。
正思忖着,X一个箭步从里屋窜到我面前,双手呈上了给我的“礼物”:一张自己画的贺卡,画作是一朵“太阳花”,还涂鸦着:X老师,我爱您!您辛苦了!插图可是一串“心”哦!XX告诉我:大“心”是X老师,小“心”是XX,XX和X老师“心连心”呢!顿时一股暖流沁入心田,站在XX的身旁,握住XX
的手,能清晰感觉到她热切的期待和向往。
我想:只有心中充满爱,才能与学生保持零距离吧!
与XX的父母谈XX在校的表现,当一串串闪光的脚印呈现在家长面前的时候,我能清楚感觉到,XX父母的担心抛掷脑后,更多的是满心欢喜和期待;与我探讨如何创造更多的机会或组织哪些活动让不爱言语的XX能更主动积极……变家校双方为齐头并进,相信最适合XX的教育,一直在摸索,也一直在并行前进。
只要将爱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田里,世界才更加美丽。
可不是吗?真正的爱,是源自心灵的泉,汩汩不断,愿意自己是一个泉眼,让“咚咚”流淌的曼妙的声音,唤醒孩子内在的交往的愿望,爱人和被爱的愿望!
家访第二站:XX家
远处一个小不点向我飞奔而来,正是XX。
我急忙迎上去,张开双臂,XX却一下子“跳”进了我的怀抱,嘴里还一再“抱怨”着:“X老师,你怎么才来呀,我想你了!”一进门,XX拿着一双崭新的拖鞋神气活现地站在我面前说:X老师,这双鞋子是新买的,上面还有一朵小花呢!给你穿!——软软的,暖暖的,舒服极了!
XX始终没闲着,一会儿给我唱一首准备了很久的歌,一会儿告诉爸爸妈妈,X老师读书很好听,非要学着老师的样子,读给爸爸妈妈看看,让我们忍俊不禁,特封为“小小X老师”。
许是爸爸妈妈做生意的缘故,发现XX家的书并没有多少。
于是,以此为切入点,与XX的爸爸妈妈交流“培养读书兴趣,是小学
学习的头等大事”,“腹有诗书气自华”,多关注多提供给孩子一些符合他们看的书籍,帮助孩子更早享受书籍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打开一本书,点亮一盏灯”,孩子读的书多了,可能有朝一日,便会“一路书香,一生阳光”。
而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每个学生都是一本精妙的书,每翻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我希望自己是一缕阳光,给孩子们带来一片亮光。
努力爱护每个孩子,用心去点燃孩子的智慧!点燃孩子们对理想的追求!
家访第三站:XX家
XX是个热情的娃儿,一会儿给端茶,一会儿给拿水果,一会儿又偷偷地看看我,忙得不亦乐乎!环视四周,XX家干净整齐,玩具多,书籍多,学习区域也够大,但两个年轻的爸爸妈妈平常太忙了,很少接送XX,更少陪伴!XX妈妈说:X老师,不好意思,我和他爸爸平常忙,但是他的“心愿卡”,就是希望我和他爸爸多陪陪他,今天,当着X老师的面,我答应XX了,以后一定抽时间多陪伴孩子。
的确,有时看到别的爸爸妈妈来接同学,我能觉察到XX眼里羡慕的神情,进而便是一脸落寞……瞧,今天,XX的愿望实现啦!孩子的脸上洋溢着甜蜜的笑,我也觉得暖暖的。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在我给孩子们送去他们一个学期满意的成绩时,38个孩子回报我以38份
新年醉人的礼物!我欣欣然地穿梭于这个孩子与那个孩子的家访路上,乐此不疲!
家访,让我和每个孩子零距离交流,和家长们一起探讨孩子的现在,畅想孩子的未来。
真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学生,勤察其行,善问其情;爱而不宠,严而不苛。
我努力:慎言笃行为人师表志无悔,春风化雨教书育人心不老。
因为,每种色彩的花都应该盛开,而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未来。
播种、除草、施肥,而后,静待花开!
【案例启发】
“沟通是架起友谊的桥梁”,我想此次全员家访,诸如以下方面,让我思考:
第一,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地交流,加强了学校、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
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家访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第三,家访也给教师本人上了一课。
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四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
在家访时的交谈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第四,建议家长要严格要求和爱的鼓励相结合,对子女的学习辅导和思想品德教育、劳动教育并重,提供他们力所能及的劳动机会;协调好家庭成员内部的教育力量;要多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思想动向,并对症下药;及时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开导,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注重发展长远利益。
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教育是什么?我给不出一个完美的答案——或许,“唤醒、点燃,静待花开”,正是我此时心里的答案。
静心敲,潜心叩,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感动心灵,用人格默化人格,这应该是最好的教育吧!在漫长的教育路上,努力践行“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