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一上学期周练(9.25)政治试题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一上学期周练(9.25)政治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xx年“双11”开始之前的两三天,不少人在朋友圈发状态说“再买就剁手!”,而“双11”过后不少人的状态又变成“接下来要靠‘吃土’过日子了!”。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应
①增强自控能力,抑制消费
②立足自身实际,理性消费
③避免盲目心理,适度消费
④提髙理财能力,超前消费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出境游作为一种大众消费,其需求量(Q)受出境游价格(P)、居民收入(M)等因素影响。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中能正确反映P与Q、M与Q关系的图形有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一吨废手机,经过加工提炼后,能产生300到400克的黄金,500克左右的白银。

我们要让大量可利用的废手机进入正规回收企业,让“城市污染”变成“城市矿产”。

绿色消费的核心是
A.可持续性消费
B.保护消费者健康
C.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D.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4.苹果公司xx年9月召开的新品发布会发布了iPhone6s与iPhone6sPlus两款手机。

其中16GB
和64GB价格相差400元,原本我们可能只需要16GB容量,可又会想“会不会我以后需要很大容量啊,这么划算不买实在是可惜”,于是很多人买了64GB。

可是真正使用到的容量却不到一半。

材料告诉我们
①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缺乏理性的消费观
②抓住人们的消费心理是品牌营销的关键
③性能、价格是影响消费心理的重要因素
④生产决定消费,容量大更能满足消费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xx年,我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消费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②成功实现经济主要靠内需拉动重大转型
③消费条件不断改善,居民消费能力提高
④通货膨胀预期增加,物价水平保持稳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6.在xx年4月举行的华为分析师会议上,华为公布了主力机型销量以及xx年销售目标。

截至今年3月31日,华为Mate8的销量超过300万台,Mate7超过700万台。

从xx年的数据来看,目前华为手机凭借较好的性价比达到出货量位居世界第三。

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华为手机的原因是
A.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B.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C.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D.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7.某日,张阿姨上街购买了如下商品:
分析上表中的消费行为,对应正确的是
A.①发展资料消费②享受资料消费③生存资料消费④钱货两清消费
B.①生存资料消费②享受资料消费③发展资料消费④钱货两清消费
C.①生存资料消费②发展资料消费③享受资料消费④钱货两清消费
D.①钱货两消费②发展资科消费③享受资料消费④发展资料消费
8.某地市场有这样一种经济现象:柜台上名牌服装的售价虽然较高,但销售也旺盛;非名牌服装的
价格虽然便宜且一再走低,但销售仍然平淡。

对这种现象的分析具有合理性的是
①非名牌服装只能满足人们基本的着装需要,需求弹性小
②该地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对名牌服装有消费偏好
③非名牌服装存在低价恶性竞争,市场规模小
④该地居民在服装消费方面普遍具有攀比心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性价比是指商品的性质与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用来描述商品或服务的实际效用与所花的钱的关系。

人们总是希望购买到高性价比的商品,即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商品。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A.高性价比是美好消费愿望,在市场交易中难以实现
B.高性价比的商品只有在该商品处于卖方市场时可以实现
C.消费者追求高性价比与商家追求优质优价是无法统一的
D.生产优质、低价商品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10.假如某国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4%,而消费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6%。

据此可以推论出该国
①物价上涨,居民实际消费水平下降
②居民偏好储蓄的消费观已经改变
③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收入预期向好
④经济健康发展,居民消费信心增强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1.xx年7月中旬,以网上社交工具为平台的进行产品展示的社交网站突然火爆起来,这种新的社交方式,以人际关系链为标准,销量并非是评判商品好坏的第一标准,口碑才是赢得信任的主要途径,对好友的信任会让商品更具有可靠性。

这一模式
①发掘了社会交往中的经济价值
②以口碑和信任塑造高质量的商业产品
③把增加产品的销量作为营销的目的
④利用了人们的从众心理进行消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12.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

必需品恩格尔曲线表明必需品的需求量增加数量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少;奢侈品恩格尔曲线表明奢侈品的需求量增加数量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得越来越快。

下面曲线判断正确的
①甲是黄金饰品曲线②乙是面粉曲线
③丙是黄金饰品曲线④丁是面粉曲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有机食品正在成为消费热门品类,也是商家追捧的对象。

目前国内有机食品的年销售额达到50亿美元左右,年增长率在20%—30%之间,日益增长的有机食品消费需求促使食品企业投身有机产品。

这表明
①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②消费是由客观的物质状况决定的
③消费对生产调整起导向作用④消费能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xx年我国信息消费成为消费的最大亮点和消费增长的主要引擎。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智能手机、智能家电以及与信息硬件相关的产品消费出现高增长;二是手机游戏、手机文学等信息内容和信息载体的消费出现高增长。

由此可推导出
①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
②我国居民消费预期不断增强
③我国居民发展资料消费增多
④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从国际经验看,当一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00-10000美元时,消费偏好和消费结构会发生变化。

xx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6700美元,这意味着我国居民
A.商品消费支出占比增加
B.服装消费支出占比增加
C.旅游消费支出占比增加
D.家电维修支出占比增加
16. xx年我国内地公民出境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客源市场。

出国旅游趋势热的根本原因是人们()
A.受从众心理影响
B.追求生活质量
C.收入水平提高
D.闲暇时间增加
17.出境游作为一种大众消费,其需求量(Q)受出境游价格(P)、居民收入(M)等因素影响。

不考虑其他因素。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P与Q、M与Q关系的图形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 xx年1月1日,M先生收到L先生偿还的为期一年的借款本金10万元与利息5000元,同期二人所在的国家通货膨胀率为7%,这意味着
A.该国的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B.民间借贷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C.在此借贷关系中,通货膨胀使双方利益同时受损
D.在此借贷关系中,通货膨胀损害了M先生的利益
19.时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消费群体——试客。

这一群体在购物前先从网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

试客的购买行为
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是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
C.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20.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火热,大学生借助“校园网贷”进行消费的方式悄然“走红”。

但一段时间以来,“校园网贷”引发的借贷纠纷甚至债务悲剧也不时见诸媒体。

这警示我们
A.要反对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消费
B.要避免贷款消费
C.要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倾向
D.要做理性消费者
二、非选择题
21.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

我国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

近几年,我国积极发挥财政的作用,来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

各地政府充分利用财政进一步增加对城乡低收入居民和农民的补贴,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财政,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过去政府采取的措施对提高人民消费水平有何作用?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实施意见》指出,今年以来……我省和全国一样,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涨速加快,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稳定市场价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社会和谐稳定。

请回答: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参考答案
21.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增加对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民的补贴,有利于提高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量。

②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

增加补贴,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③居民消费水平还是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除后顾之忧,预支未来收入的可能性会增大。

④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当地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支出,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

22.
量人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1939 7CC3 糃30961 78F1 磱20861 517D 兽20414 4FBE 侾;37381 9205 鈅39445 9A15 騕24710 6086 悆B28451 6F23 漣
23455 5B9F 実27112 69E8 槨•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