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2020-2021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B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水市2020-2021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9高二下·蒙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
守望是一种角度。
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
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____________,发号施令。
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叱咤风云,____________,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
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
他们关心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
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
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他们守的是人类____________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____________的精神之天。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赴汤蹈火指点江山安居乐业超世绝伦
B . 冲锋陷阵指点江山安身立命超凡脱俗
C . 赴汤蹈火高谈阔论安身立命超世绝伦
D . 冲锋陷阵高谈阔论安居乐业超凡脱俗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如果心神难定,意识不明,就绝无幸福可言
B . 无论是精神流于平庸,还是灵魂变得空虚,都绝无幸福可言
C . 无论是心神难定,还是意识不明,都绝无幸福可言
D . 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可言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
B . 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
C . 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D . 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17高二下·福建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传统文化的修心
张其成
我们养生也好,做企业也好,管理一个组织也好,精神文化是最重要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神”“心”。
这个“神”从哪里来?我觉得要从“轴心时代”的经典中来,养生把握住这个“神”,然后就能提升精神境界,提高生存质量,活得有尊严,有幸福感。
何谓“轴心时代”?在人类历史上,有的文化形态,比如说传统的宗教文化、伦理文化,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已经基本定型,那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最高峰,叫“轴心期时代”。
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在“轴心时代”达到高峰,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直至现在,人类还没有出现第二个“轴心期时代”。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并不是越来越进步了,整个人类文化至今没有走出第一个轴心期,即“轴心时代”的精神文化的高度是整个人类文化的顶峰,至少到目前为止是如此,所以,我们需要学习这些智慧,这些精神文化。
落实在每一个人的修养上(包括身体、心灵两方面的修养),我们也发现“轴心时代”所创造的文化是养神的最好工具。
就养神而言,仅仅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内容,并不能保障人类必然享有幸福,而来自于“轴心时代”文化的智慧是解放保障人们获得幸福感的大助力。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儒家、道家、佛家和医家都与人类“轴心时代”渊源有自,它们无论哪一家都非常关注修心。
修什么“心”?虽然各家说法不一,但殊途同归,都师法“轴心时代”的文化经典。
儒家讲“正心”。
《大学》里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叫“三纲领”,归根到底是要“止于至善”——要守住人性中最本真、最大的那个善念。
然后逐步展开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经过了止于至善、定、静、安、虑,然后人就能心安理得。
那怎么做呢?按照儒家的规程,那就是“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以,儒家“正”的这个“心”实际上就是仁爱之心。
道家讲“静心”。
《道德经》认为最高明的是“致虚极,守静笃”,就是要回归到虚静的状态,所以,道家“静”的“心”是一种虚静之心、自然之心。
这个“自然”不是大自然的意思,这个“自然”就是本然,指的是人本来的那个样子,不虚伪、不做作,与自然界、社会、他人安然相处,自己的身心也和谐一体,不跟自己较劲。
人本来的样子就是虚静的,所以道家讲要“静心”,修虚静之心。
佛家讲“明心”。
“明”的这个“心”就是慈悲心、平常心、虚空心、精静心,也就是人的本心,所以叫“明心见性”。
佛家怎么“明心”?有副对联:“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世外人”是指世外高人,是一些有很高智慧的人,一些超常的人,这些“世外人”是“法无定法”的。
他们有没有法门?他们也有“法”,要有所依据。
但又没有“法”,是“法无定法”,即没有固定的法门。
下面一句是:“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天下事了犹未了”的“了”就是完结、了结,但是又是没有“了”,有的事情是没完没了,这就叫“了犹未了”。
那怎么办呢?那我就“不了了之”呗,这就是佛家的大智慧——“明心”,即明白世界的本性,明了自己的本心,那就不会纠结了,就能很聪明地应对各种生活,幸福感就提高了。
(《东方早报》有改动)
(1)下列对于修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主要流派,无论哪一家都非常关注修心。
各家流派在修心内容方面说法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它们都师法“轴心时代”的文化经典。
B . 儒家所讲的“正心”,归根到底是要“止于至善”,也就是要守住人性中最本真、最大的那个善念。
C . 道家的“静心”,是一种虚静之心、自然之心。
这个“自然”与大自然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指的是人本来的那个样子。
D . 佛家讲“明心”。
佛家的“心”是指慈悲心、平常心、虚空心、精静心,其实质就是人的本心。
所以,佛家可以通过“明心”而明了“本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人类历史上有的文化形态已经基本定型,那个时代叫“轴心期时代”,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高峰。
B . 现代科学技术的内容,并不能保障人类必然享有幸福,而“轴心时代”所创造的文化有助于人们提升幸福感。
C . 儒家所“正”之“心”,实质上就是仁爱之心,它与道家所修的“虚静之心”是不同的;前者在善念基础
上还有规程,后者更关注身心和谐。
D . 佛家的“明心”和道家的“静心”基本是相同的,都强调明白世界的本性,明了自己的本心。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人类是不可能出现第二个“轴心期时代”的,因为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在“轴心时代”达到高峰,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
B . 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儒家、道家、佛家和医家都从人类“轴心时代”的文化智慧中汲取了营养,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那个时代精神文化的重要因素。
C . 儒家强调经过了止于至善、定、静、安、虑,然后人就能心安理得。
而道家则倡导要回归到虚静的状态,与自然界、社会、他人安然相处。
D . “明心”是佛家的大智慧,只有做到明于本性,就能很聪明地应对各种生活,幸福感自然也就提高了。
3. (9分)(2019·哈尔滨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5G背后的四大“黑科技”
材料二:
5G“快”——在5G网络覆盖下,下载一部分辨率达到K的电影理论上不超过18秒。
《纽约时报》
在展会上宣布建立一个5G新闻实验室,未来的新闻故事会根据时间、读者所在地提供交互性、沉浸性的3D流媒体影像。
业界人士认为,5G将给近年来“只听雷声大,不见雨点来”的“增强现实/混合现实”(AR/MR)技术带来新生。
5G“稳”——如果只是速度的提升,还谈不上质变。
5G最显著的特点是低时延和高可靠,即在任何环境下都表现稳定。
医疗技术行业的Medivis公司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莫利在展会上说,56网络让医生在“混合现实”工具的帮助下完成精准的开颅手术,比“外科手术般的精准”更精准。
5G的技术要求之一是能够支持速度高达每小时500公里的设备,因此5G技术推动的产业还包括无人驾驶汽车。
例如,普通人踩刹车的反应速度大约是0.4秒,而无人车在5G场景下的反应速度有望不到1毫秒,这无疑是无人驾驶可能最终获得使用者信任的基础之一。
无人驾驶因5G而更接近现实,这块巨大的蛋糕也吸引了众多企业。
5G“密”—5G网络每平方公里可支持100万台设备,非常有助于物联网发展。
今年展会上,智慧城市成为一个新的产品类别,其底层技术就是物联网。
展会主办方、美国消费技术协会的市场研究业务负责人史蒂夫·柯尼格引用了业界常说的一句话——过去30年将人连接起来,接下来30年会将物连接起来。
目前5G的多数应用场景还只是一种展望,有些可能比预想中进展得慢,甚至遭到淘汰,有些未曾料想的场景又可能会冒出来形成颠覆式创新。
但可以肯定的是,5G会引发一场大幅改变生活方式的革命,这也是各国推动部署5G的重要动力。
(新华社)
材料三:
业界人士认为,未来物联网无法避免使用5G公共网络的全球化应用,比如设备提供商对工厂设备的远程维护,对交通网络的监控,对能源、水和燃气等基础设施网络的控制等等。
这些领域都需要数据与公共网络连接并通过其传输,网络安全至关重要。
此外,也正是由于5G时代的工业生产将更依赖公共网络,网络服务的可靠性需要相应提高。
德国西门子公司数字和创新部门副总裁安德烈亚斯·克普克告诉记者,对于工业界来说,最看重的其实并不是传输速度,而是可靠性和可连接设备的数量,因此运营商提供的网络质量必须值得信赖。
克普克说,虽然5G在技术上更先进,但技术更复杂,零部件也更多。
此外,由于56网络频率高、衰减快,为实现5G网络的覆盖,除了在室外建立基站,还要在室内安装相关设备。
因此,5G通信还面临高带宽,低成本的需求挑战,这是时代发展下的客户所需。
除了要满足客户加密的需求外,未来,客户将需要更高的带宽需求。
而5G对网络切片技术的引入,也会使得网络边界变得模糊,原有的安全机制将难以为继。
而且,由于56运营商除了可以收集56手机信号强度外,还可以通过收集WiFi,蓝牙等其他信号的强度来定位,因此用户位置隐私相比过去也将面临更大威胁。
5G安全面临的挑战中,除了新伤还有旧患,例如威胁移动通讯安全的伪基站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不过,对于5G的挑战和潜在风险,业界专家总体仍持乐观态度。
德国博世公司通信和网络技术部负责人安德烈亚斯·米勒认为,这些并不是大问题,因为新技术的问题总是会在使用过程中逐渐解决。
(澎湃新闻)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 波束赋形能让电磁波指向它所提供服务的手机,而且能根据手机的移动而转变方向,使得服务指向性更精准。
B . “毫米波”是一种频率高,波长短的无线电波。
若我们的手机能够接收和“解读”这种电波,网速就能提上去。
C . 5G时代,同一基站下的两个用户,若互相通信,他们的数据传输将与基站无关,而是直接从手机传输到手机。
D . “微基站”体积小,单个的覆盖面积比不上“宏基站”,但是多个共同作用能让用户获得更好的上网体验。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5G时代的工业生产将更依赖公共网络,对于工业界来说,传输速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网络服务的可靠性,因此运营商提供的网络质量必须值得信赖。
B . 有了5G网络的支持,物联网将会得到很大的发展。
而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会让未来城市朝着更加智能的方向发展。
C . 目前5G的多数应用场景还只是一种展望,有些可能比预想中进展得慢,但在各国大力支持下,这些预想在未来某一天都将成为现实。
D . 5G的技术要求之一是能够支持速度高达每小时500公里的设备,这让无人驾驶汽车的出现成为可能,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企业涉足无人驾驶汽车行业。
(3)结合材料概括5G网络的发展还面临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4. (12分) (2017高三下·江苏开学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万里长城一红柳
梁衡
中国北方最明显的地理标志就是长城。
从山海关到嘉峪关,逶迤连绵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上,将秦汉到明清的文化符号一一镌刻在苍茫的大地上。
夕阳西下,一抹红霞为烽火台、戍楼勾勒出金色的轮廓。
这时,你遥望天边的归雁,听北风掠过衰草黄沙,心头不由会泛起一种历史的苍凉。
可是谁也没有注意到万里长城由东向西进入陕北府谷犁辕山境内后,轻轻地拐了一个弯。
这气势浩大,如大河奔流般的长城,怎么说拐就拐了呢。
现在能给出的解释,只是为了一座寺和一棵树——一棵红柳树。
那天,我沿着长城一线走到犁辕山头,一抬眼就被这棵红柳惊呆了。
心中暗叫:好一个树神。
红柳是生长在沙漠或贫瘠土地上一种灌木。
极耐干旱、风沙、盐碱。
因为生在严酷的环境下。
大部分枝条只有筷子粗细,披散着身子,匍匐在烈日黄沙中。
为减少水分的流失,它的叶子极小,如不注意你都看不到它的叶片。
这红柳自己活得艰苦却不忘舍身济世。
它的枝叶煮水可治小儿麻疹,它的枝条鲜红艳丽,韧性极好,是农民编筐、编篱笆墙的好材料,但它最大的用途是防风固沙。
红柳与沙棘、柠条、骆驼刺等,都是黄土地上矮小无名的植物,最不求闻达,耐得寂寞,许多人都叫不出它的名字。
但是眼前的这棵红柳却长成了一株高大的乔木,挺立在一座古寺旁,深红的树干,道劲的老枝,浑身鼓着拳头大的筋结,像是铁水或者岩浆冷却后的凝聚。
我知道这是烈日、严霜、风沙、干旱九蒸九晒,千难万磨的结果。
而在这些筋结旁又生出一簇簇柔嫩的新枝,开满紫色的小花,劲如钢丝,灿若朝霞。
它高大的身躯摇曳着,覆盖着这座乡间的古寺,一幅古典的风景画。
而奇怪的是,这庙门上还挂着一块牌子:长城保护站。
站长姓刘。
我问保护站怎么会设在这里?他说:这是佛缘。
说是保护站,其实是几个志愿者自发成立的团体。
老刘当过兵,他总说军队是长城,退下来后就回到了长城脚下。
看着这些残破的戍楼土墙,心里说不清是什么味道,就想保护长城。
他每次走到这里,就在这棵红柳树下歇歇脚,四周少林无树,就只有这一点绿色。
放眼望去,茫茫高原,沟壑纵横,万里长城奔来眼底。
他稍一闭眼,就听到马嘶镝鸣,隐隐杀声。
可再一睁眼,只有残破的城墙和这株与他相依为命的红柳。
一开始为了巡视方便,他就借住在寺里。
后来身边慢慢聚集了五六个志愿者,就挂起了牌子。
保护站已成立五六年,慢慢地与寺庙成为一体。
连僧带俗共十来个人,同一个院子,同一个伙房,同一本经济账。
志愿者多为居士,所许的大愿便是护城修城;僧人都爱树,禅修的方式就是栽树护树。
早晚寺庙里做功课时,志愿者也到佛堂里听一会儿诵经之声,静一静心;而功课之余,僧人们也会到寺下的坡上种地、浇树、巡察长城。
不管是保护站还是寺上都没有专门经费。
他们自食其力,自筹经费维持生活并做善事。
几年来老刘他们在这儿打了一眼井,栽了三百亩的树,为站里盖了几间房。
他还率领他的“僧俗大军”走遍沿长城的村子,收回了一万多块散
落在民间的长城砖,在文物局指导下修复了一个长城古戍楼。
正说着,人们回来了,几个僧人穿着青布僧袍,志愿者中有农妇、老人、学生,还有临时加入的游客,手里都拿着锄头、镰刀、修树剪子,一个孩子快乐地举着一个大南瓜。
大山深处,长城脚下,黄土高原上的一所小寺庙里聚集着这样一群奇怪的人,过着这样有趣的生活。
山外的世界,正城市拥堵、食品污染、种族战争等等,这里却静如桃源,如在秦汉。
只有长城、古寺、志愿者和一棵红柳。
采访完我要下山,老刘送我到寺门口。
香客走了,志愿者晚上回城去住,归鸟在寺庙上空盘旋着。
晚风掠过大殿屋脊的琉璃瓦。
吹出轻轻的哨音,夕阳又给长城染上一圈金色的轮廓。
我问老刘:“这么多年,你一个人守着长城,守着寺庙,是不是有点孤寂?”他回头看了一眼红柳,说:“有柳将军陪伴,不孤单,胆子也壮。
”
这时夕阳已经给红柳树镀上一层厚重的古铜色,一树紫花更加鲜艳。
(1)文章开头对长城的描写有何作用?
(2)文中的红柳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①他稍一闭眼,就听到马嘶镝鸣,隐隐杀声。
可再一睁眼,只有残破的城墙和这株与他相依为命的红柳。
②晚风掠过大殿屋脊的琉璃瓦,吹出轻轻的哨音,夕阳又给长城染上一圈金色的轮廓。
(4)综合全篇,探究本文以“万里长城一红柳”为题的用意。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下题。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
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
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
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
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
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
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
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
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扶辇下除除:殿阶
B . 虽蒙斧钺汤镬虽:虽然
C . 如惠语以让单于让:责备
D . 谢汉使曰谢:道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武忠贞气节的一组是()
①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②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③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④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⑤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⑥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A . ①②⑤
B . ①③⑥
C . ②④⑥
D . ③④⑤
(3)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李陵劝降时虽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文雅方式,但苏武全然不为所动,称李陵为“王”,划清二人的界限,表明自己的立场。
B . 李陵劝降这段描写不但表现了苏武可贵的气节,同时也刻画了叛将李陵的复杂心态:他那尚未泯灭的爱国热情、羞耻之心在苏武的崇高境界面前被唤醒了。
C . 匈奴与汉和亲后,汉寻求苏武等人,匈奴欺骗汉朝使者说苏武已死;但苏武用大雁传书告知天子,最终才得以重回汉朝。
D . 课文最后一句“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看似平实记述,细细品味,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②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 (2020高二下·西安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上阕中的“饥鼠”“蝙蝠”“破纸窗”等多个意象形象表明“王氏庵”是久无人居的破屋,暗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
B . “自语”二字,自然而又风趣地将风吹纸响拟人化,渲染了凄凉破败的氛围。
C . “归来华发苍颜”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早生华发”情感意蕴相似。
D . “秋宵梦觉”指出了时令,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难以入睡。
(2)这首诗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7. (3分) (2017高三上·沈阳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以“________,行深山巨谷中”写他求学路上的艰苦情景。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
8. (1分) (2020高三上·杭州期末)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徙以外①________。
冬季来临,天气裹冷,食物短缺,很多动物选择集体逃离,而动物的迁徙是有确定路线的。
②________。
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获得方向;也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更有趣的是,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③________。
9. (5分) (2020高一下·泰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潇潇秋雨中,我去枯荷听雨的感觉。
偌大的一片荷塘中,荷叶是枯的,莲蓬是枯的,湖水也显得干枯,雨滴落在荷叶上,同样发出干枯的声音。
然而细看那一枝一枝枯干的蓬梗,却依然支撑着枯干的莲蓬,在瑟瑟寒风中挺立着笔直的腰身。
由此我想到,当年吴昌硕画牡丹时,常常在盛开的牡丹花旁,配有一两根枯枝,枯枝与盛开的花形成鲜明的对比。
花枝春满,花容月貌;而(①)。
这样的画风、画面,凸显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
临近中午时,风停雨霁,阳光从淡淡的云层中下来,夹带着些微暖意。
此时池塘中的一株株枯荷也上了一层霞光碧彩,如同一尊尊雕塑,气宇轩昂,神采奕奕。
远处的浓阴中传来鸟的欢唱,唱得那么从容,是抒情诗,抑或是甜甜的情语。
对于茫茫大漠之上“西风胡杨”的特质,我是略知一二的,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够得上是生物界的奇观了。
由“西风胡杨”推及“枯荷听雨”,众多的先贤在葳蕤的草木面前,常常会生发出睿智,并流淌出惟妙惟肖的心曲,如“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论述,“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