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第四单元 心连广宇 第14课 逍遥游(节选)课件 苏教版必修5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步骤二 分析文意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鹏之大”的一项 是( )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水击三千里 ③去以六月息者也 ④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⑤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⑥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明确] 选 C。③⑥都是说鹏借助外部力量迁徙。④是说所有
◎人物颂歌 淡泊名利的庄子
放弃了繁华,你拥有了宁静。面对生命的困境,你淡然直视, 然后在思辨的机智中超然解脱。你不去繁华中追逐名利,却在 宁静中反思,在宁静中寻找自我,在宁静中品味人生。 放弃了富贵,你拥有了清贫。清贫陶冶了你的情操,你可以“曳 尾于涂中”做那只自由自在的鱼;你可以一天到晚做着“化 蝶”的那一个梦。
2.《逍遥游》以义名篇。“逍遥”是悠然自得、自由自在的意思, “游”即指游于自然界。这是一篇与惠施辩论的文章,庄子针对 惠施的“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的命题和“执一不化”的观 点,运用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方法和惠施展 开了激烈的辩论。作者列举鲲、鹏、野马、尘埃、蜩、学鸠、朝 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等,并以其活动和寿命为例,论述 一切事物,大而至于鹏鸟,小而至于尘埃,都要受时间、空间等 各种因素的限制,而不可能有所谓的绝对的自由。
(2)《齐谐》者,志怪者也。 特点:_判__断__句__。__“__…__…__者__…__…__也__”__表___判__断__。__________ 翻译:_《__齐___谐__》_,__是__记__载__怪__异__之__事__的__书__。____
(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特点:_判__断___句__。_“__也__”__表__判__断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__山__野___中__的__游__气__,__空___中__的__尘__埃__,__都___是__生__物__用__气__息___相__ _吹__拂__的__结__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 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5.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是它获得最大自由之时。
——[意]但丁 2.生命之河在它的一条岸边享有自由,在另一条岸边受到 约束。
——[印度]泰戈尔
3.自由是令人迷惑的:人们占有它的时候,往往不知道有 它;直到失去了,没有了,他们才知道它。
(4)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特点:__固__定__句__式__。__“__其___…__…__其__…__…__”__,__表__示__选___择__,__意__思__是__ _“__或__许__是__…___…__,__还__是__…__…__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_或__许 ___是__上__天__真__正__的___颜__色__呢__?__还__是___因__为__天__太__高__太__远___而_ 看__不__到__尽__头___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第一、二段,完成以下问题。
步骤一 掌握基础
1.指出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含义。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_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_向__上__飞__ (2)水.击三千里 _名__词__作__状__语__,__在__水__面__上_______________ (3)志怪.者也 _形__容__词__作__名__词__,__怪__异__之__事________
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 的时代,那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 战争也空前残酷。孟子所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 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庄子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及统治者深为不满,时时进行尖锐的批 判,发出沉痛的抗议;他对自己无力改变这样的社会现实心有 不甘,想用自己的一套思想和人生观来影响和改造人们,这正 是庄子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主观原因。
2.解释下列句中多义词的含义。
(1)而 课内:①化而.为鸟 ___连__词__,__表__顺__承____ ②怒而.飞 _连__词___,__表__修__饰___ 链接: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 _连__词___,__表__并__列__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__连__词__,__表__递__进___ 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_连__词___,__表__转__折__ ⑥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_连__词__,__表__目__的___
简 在诸子百家中,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
介 思想,成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 物,世有“老庄”之称。庄子的主要思 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
作品 《庄子》 《庄子》,也称《南华经》或《南华真经》,《庄子》 散文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善用比喻,想象奇特,
评价 富于浪漫主义色彩。鲁迅先生赞誉说:“其文则汪洋 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 文学史纲要》)
作用:运用寓言来阐述自己的思想理论、政治主张。这种方式, 能够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通俗化,将抽象的思想具体化、形 象化,进而有助于人们理解和接受这些观点,并有深刻的劝诫 和教育意义。 主要特点:①鲜明的教育性;②强烈的讽刺性;③故事情节的 虚构性;④语言精练,极富表现力;⑤一般篇幅短小,结构紧 凑;⑥常用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来表现主题。
生物都依靠风力而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大笔挥洒,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 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 B.第二段,作者引述《齐谐》中的记载,来证明大鹏南飞是 可信的。 C.作者以人仰视天空的经验来作比方,说大鹏在九万里高空 俯视下界,也如同下界的人仰视高空一样。 D.本文极写鲲鹏之大,想象奇特,意境开阔,意在突出作者 擅长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3.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___大__海__的__波__浪__汹__涌__动__荡__。_____
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
(2)野.马.也,尘埃也 古义:__游__气__。______
今义:野生动物的一种。
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南冥者,天池也。 特点:_判__断___句__。__“__…__…__者__…__…__也__”__表__判__断__。_______ 翻译:_那__南__海__,__是__自__然__造__化__形__成__的__水__池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的活用 1.活用为名词 活用为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表示具有一定性质状态的人或物, 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如: (1)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固的铠甲;锋利的武器) (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愚人)
2.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是不能带宾语的,若带了宾语,本身又处于谓语的位 置,这时形容词就往往活用为动词。如: (1)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 (2)欲穷.其林。(走到……尽头) (3)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
3.成语积累 (1)鹏程万里:_相__传__鹏__鸟__能__飞__万__里__路__程__。__形__容__前__程__远__大__。_______ (2)扶摇直上:形__容__地___位__、__名__声__、__价__值__等__迅__速__往__上__升__。__比__喻__仕___途 _得__意__。__扶__摇__,__盘__旋__而__上__,__自__下__而__上__的__旋__风__。 _________________
(2)志
课内:①《齐谐》者,志.怪者也 _动__词 __, __记 ___载__ 链接:②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论语》) __动__词__,__立__志__ 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名__词__,__志___向___ ④博闻强志.(《荀子》) _名__词__,__记__忆__力__
2.解释下列句中多义词的含义。
(1)负 课内:①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_动__词__,__背_____ ②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__动__词__,__载____ 链接:③秦贪,负.其强(《廉颇蔺相如列传》) _动__词__,__倚__仗___ ④ 均 之 二 策 , 宁 许 以 负.秦 曲 ( 《 廉 颇 蔺 相 如 列 传 》 ) 使动用法,使……承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 诗人与清风、明月同在,无忧无虑的就像庄周梦中 之蝶,率性天真,真得庄周之旨趣,只有这时诗人才真正体悟 到庄周梦蝶的乐趣。在诗人笔下,庄周梦蝶脱去了忧伤的调子, 透露着生活的恬淡与惬意。蝴蝶梦书写着诗人闲适恬淡的思想 情感,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热爱。
◎作者档案 庄子(约前 369~前 286),名周,字子 休,战国时宋人。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 贵族家庭,一生大都从事讲学、著述,
[明确] 选 D。D 项, “意在突出作者擅长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错,意在指出鲲鹏虽大,仍“有所待”,有所依靠的事实。
二、阅读第三、四、五段,完成以下问题。
步骤一 掌握基础
1.指出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含义。 (1)而后乃今将图南. __方__位__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_向__南__飞_________ (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_方__位__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_向__南__飞_____
你以极敏锐、极深刻的思想洞察力,看破了权势者之间所玩弄 的战争游戏的罪恶用心,激烈反对君主们攻城略地、涂炭生灵 的战争行为;你怀着极大的悲悯,极热的心肠,关注饱受战乱 蹂躏的人生,为在战火中呻吟、挣扎的芸芸众生指出了一条求 生的出路。以睿智的思想让我们把目光放得远一些,让生命恬 淡成一泓波澜不惊的湖水,你——庄子也告诉自己:水穷之处 待云起,危崖旁侧觅坦途。
——[美]卡尔·桑德堡 4.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匈牙利]裴多菲 5.一个人的绝对自由是疯狂,一个国家的绝对自由是混乱。
——[法]罗曼·罗兰
◎诗海拾贝
衡门春夜 钱起 不厌晴林下,微风度葛巾。 宁唯北窗月,自谓上皇人。 丛筱轻新暑,孤花占晚春。 寄言庄叟蝶,与尔得天真。
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 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 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 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1.寓言 本文中庄子运用寓言故事来说明万物都“有所待”的道理,形 象生动,容易被人接受,这是庄子散文的一大特色。他的寓言 想象奇特,寄意深远,他的思想往往就寄托于其中。 定义: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 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常带有劝诫、教育的性质。
第四单元 心连广宇
第四单元 心连广宇
第四单元 心连广宇
第 14 课 逍遥游(节选)
◎语林撷英 [课内名句]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 以六月息者也。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3.使动用法 形容词处在谓语的位置,又带有宾语,并且含有“使宾语怎 么样”的意思,这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 (1)春风又绿.江南岸。(使……变绿) (2)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使……尊贵) (3)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使……稳固)
4.意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 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 如: (1)成以其小,劣.之。(认为……低劣) (2)吾妻之美.我者。(认为……漂亮) (3)而耻.学于师。(认为……耻辱) (4)渔人甚异.之。(认为……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