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之《夜宿山寺》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二首》之《夜宿山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夜宿山寺》的作者及背景。
2.了解《夜宿山寺》的背景及主旨。
3.掌握《夜宿山寺》的诗歌结构和表达方式。
4.感受《夜宿山寺》中的意境和情感。
5.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设计、多媒体设备。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夜宿山寺》。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简单介绍杜牧及其作品《夜宿山寺》的背景,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各位同学,你们有没有夜宿过寺庙?有的话,你们是在什么场合下夜宿的寺庙?你们夜宿寺庙时的感觉如何?”请学生简单发表个人观点。
2.学习(10分钟)
教师呈现《夜宿山寺》的诗歌原文,简要解读夜宿寺庙的意境。
然后,学生跟读《夜宿山寺》,学习诗歌的韵律和语言表达方式。
3.分析(30分钟)
教师请学生分组合作,对《夜宿山寺》进行细致解读。
每个小组挑选一名代表,表演自己对杜牧这首诗的理解。
其他组员可辅助解读或提问。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句中的诗意和情感,并进一步解读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4.拓展(10分钟)
教师根据学生展示的表演和解读,与学生共同探讨《夜宿山寺》中所抒发的情感,如孤独、寂寞、思乡等,并引导学生设想自己夜宿山寺时的情景和心情,并写下一段描写。
5.巩固(2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创作一幅图画,用来描绘自己夜宿山寺的情景,要求画面要有寺庙的建筑、树木和星空等元素,同时学生要在图画下方写上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学生完成后,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让同学们欣赏。
6.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再次强调《夜宿山寺》中的主题和情感。
教师鼓励学生运用诗歌的表达方式,通过描写寺庙或其他场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分析《夜宿山寺》这首古诗,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同时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通过学生的表演和创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能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表达。
要鼓励学生多读古诗,培养对古文化的兴趣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