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全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全解
篇一: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分析
一年级上册
新教材的编写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力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下面从三个方面做介绍:
一、教材的编排
这一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等几部分。
入学教育有四幅图,向学生进行爱学校、爱学习的教育。
“汉语拼音”13课,为便于巩固,将13课分为四组,每组之后安排一个复习。
“识字”全册共8课,分两次安排,每次学4课,独立成一组。
“课文”全册共20课,5课为一组,编成四组。
为了复习巩固所学内容,进行语文能力的培养,识字和课文后有练习题。
每组“识字”或每组“课文”后安排一个“语文园地”。
每个园地后安排一次“口语交际”,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
书后有两个“生字表”。
“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
是要求会写的字。
教材中还安排有大量的精美的图画。
图画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极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汉语拼音。
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书写即抄写)。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学习说普通话。
2.识字、写字。
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写其中100个。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
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了解文中的主要内容,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
认识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4.口语交际。
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
学习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与别人交谈,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
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教学内容与提示
关于汉语拼音
这册教材一开始,仍然安排学习汉语拼音。
这是为什么呢?一是考虑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的有效工具,学会了汉语拼音,将大大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另一个原因是考虑汉语拼音能够帮助方言地区的儿童纠正字音,克服方音,读准汉字,学习说普通话。
所以,把汉语拼音安排在这册教材的最前面是有一定道理的。
汉语拼音部分有13课,4个复习,安排了汉语拼音最基本的内容。
1.内容的组织更加科学。
第一是把声母y w提前,和单韵母i u ü整合为一课。
这一课除了要学习单韵母i u ü,还要学习声母y w,以及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这样安排的好处是简化头绪,节省时间,而且能提早出现一些常用音节,便于学生学习、巩固拼音,还可以提早出现常用汉字。
实践证明,这样安排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学起来并不困难。
第二是改变了音节的呈现形式。
要求学生拼读的音节,大多是以结果呈现,减少射线的形式。
这样编排的好处是,儿童可以和音节多次见面,加快拼读音节的熟练程度。
第三是增加了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
每一课中出现的音节词语句子或儿歌都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
使儿童拼读的音节形象化,有助于巩固音节,增加与生活的联系,体现在活动中学,在语文实践中学的思想。
如第25页,出
现qìchē、huǒche、wàzi、kùzi等音节;第36 页,出现学习用品的音节,如,qiān bǐ、yuán zhūbǐ、xiězìběn等音节词。
2.把学习内容进行有效地整合。
继承人教版以往教材的优良传统,拼音教材所配的插图大都既表音,又表形。
这次编写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一个有益的尝试,那就是把一些图和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起来。
如第1课,画面表现的是乡村的清晨,一个小女孩正在小河边练唱“aaaa”;一只大公鸡正在打鸣催人早起;河中,一只大白鹅正欣赏着自己美丽的倒影。
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欣赏美丽的晨景图,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中表现出的景物和人物,从中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把分散的画面整合起来,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发展语言,加深对字母音、形的印象。
如第2课的图,是一幅富有生活情趣的画面,妈妈正在屋前晾衣服,屋前有一棵y形的小树,小弟弟正在池塘旁边喂鱼,有一只乌鸦正站在池塘边的大树上。
在这里,既提示了学习的内容,帮助儿童记忆字母的音和形,又使孩子受到美的熏陶。
3.把学拼音和识汉字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拼音教材中,从第3课学习声母开始出现汉字。
在图中或图下,出现了词、短语或句子。
从第3课到第13课,
体现了由易到难的编排。
4.在拼音教材中编排了儿歌。
在拼音教材中安排儿歌,不但可以复现音节,巩固拼音,而且可以增加趣味性,加强语言训练。
本册拼音教材的儿歌里红色的音节,都是本课新学的声母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这样更便于巩固拼音。
5.复习巩固形式多种多样。
拼音教材部分安排了4次复习,每个复习5—6题,共21题。
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复习巩固了所学汉语拼音和汉字。
关于识字、写字
本册教材要求认识400个字,写其中的10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别编排在三个部分:一是结合汉语拼音要求认70个字;二是在识字课中要求认105个字;三是随课文识字,20课共要求认225字。
要求会写的字,分布在识字课和课文的练习中,每课3—4个,共100个。
识字形式多样,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2.韵语识字。
3.事物归类识字。
篇二: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目录
入学教育 3.菜园里汉语拼音 4.日月明识字(一)课文
1. 一去三四里11.我多想去看看
2. 耳口日12.雨点儿
3. 在家里13.平平搭积木
4. 操场上14.自己去吧
课文15.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1. 画16.2. 四季17.3. 小小竹排画中游18.4. 哪座房子最漂亮19.5. 爷爷和小树20.6. 静夜思7. 小小的船8. 阳光9. 影子10.比尾巴识字(二) 1. 比一比 2. 自选商场
识字(一) 1. 柳树醒了18.2. 春雨的色彩19.3. 邓小平爷爷植树20.4. 古诗两首(春晓、村居)识字(二) 5. 看电视22.6. 胖乎乎的小手23.7. 棉鞋里的阳光24.8. 月亮的心愿25.识字(三)9.两只鸡蛋26.10.松鼠和松果27.11.美丽的小路28.12.失物招领启事29.识字(四)13.古诗两首(所见、小池)14.荷叶圆圆31.15.夏夜多美32.16.要下雨了33.17.小壁虎结尾吧34.
小松鼠找花生雪地里的小画家借生日雪孩子小熊住山洞一年级下册
识字(五)四个太阳乌鸦喝水司马光称象识字(六)吃水不忘挖井人王二小画家乡快乐的节日识字(七)
小白兔和小灰兔两只小手小伙伴
手捧空花篮的孩子识字(八)棉花姑娘
地球爷爷的手兰兰过桥火车的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21. 30.
识字1 识字5 1.秋天的图画18.称赞
2.黄山奇石19.蓝色的树叶
3.植物妈妈有办法20.纸船和风筝
4.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21.从现在开始识字2 识字6
5.一株紫丁香22.窗前的气球
6.我选我23.假如
7.一分钟24.
8.难忘的一天25.识字3
9.欢庆26.10.北京27.11.我们成功了28.12.看雪29.识字413.坐井观天30.14.我要的是葫芦31.15.小柳树和小枣树32.16.风娃娃33.17.酸的和甜的34.1.找春天22.2.古诗两首(草、宿新市徐公店)3.笋芽儿24.4.小鹿的玫瑰花25.5.泉水26.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27.7.我不是弱小的28.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29.9.日月潭30.10.葡萄沟31.11.难忘的泼水节32.12.北京亮起来了13.动手做做看14.邮票齿轮的故事15.画风16.充气雨衣
17.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18.雷雨
19.最大的“书”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21.画家和牧童
日记两则
古诗两首(回乡偶书、赠汪伦)识字7
“红领巾”真好清澈的湖水浅水洼里的小鱼父亲和鸟识字8
我是什么回声
太空生活趣事多活化石
农业的变化真大
二年级下册
我为你骄傲
三个儿子玩具柜台前的孩(来自: 小龙文档网: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全解)子玲玲的画蜜蜂引路
寓言两则(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丑小鸭
数星星的孩子爱迪生救妈妈恐龙的灭绝阿德的梦23.
1.我们的民族小学2
2.富饶的西沙群岛 2.金色的草地2
3.美丽的小兴安岭 3.爬天都峰24﹡.香港,璀璨的明珠4﹡.槐乡的孩子25.矛和盾的集合 5.灰雀26.科利亚的木匣6.小摄影师27.陶罐和铁罐7.奇怪的大石头28﹡.狮子和鹿8﹡.我不能失信29.掌声
9.古诗两首(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0.一次成功的实验10.风筝31.给予树11.秋天的雨32﹡.好汉查理12﹡.听听,秋的声音13.花钟14.蜜蜂
15.玩出了名堂16﹡.找骆驼17.孔子拜师18.盘古开天地19.赵州桥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三年级下册
1. 燕子2
2.月球之谜
2.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2
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3. 荷花24﹡.果园机器人4﹡.珍珠泉25.太阳是大家的 5.翠鸟26.一面五星红旗 6.燕子专列27.卖木雕的少年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8﹡.路旁的橡树29.古诗两首(乞巧、嫦娥)9.寓言两则(亡羊补牢、南辕北辙)30.西门豹10.惊弓之鸟31.女娲补天11.画杨桃32.夸父之日12﹡.想别人没想到的13.和时间赛跑14.检阅15.争吵16﹡.绝招17.可贵的沉默18.她是我的朋友19.七颗钻石20﹡.妈妈的账单21.太阳
1. 观潮
2. 雅鲁藏布大峡谷
3. 鸟的天堂
4. 火烧云
5.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6. 爬山虎的脚
7. 蟋蟀的住宅
8.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9. 巨人的花园10. 幸福是什么11. 去年的树12. 小木偶的故事13. 白鹅14. 白公鸡15. 猫16. 母鸡17. 长城18. 颐和园19. 秦兵马俑20. 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1. 搭石
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23. 卡罗纳
24. 给予是快乐的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7. 乌塔
28.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29. 呼风唤雨的世纪30. 电脑住宅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32.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送元二使安西 1.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
2. 桂林山水
3. 记金华的双龙洞
4. 七月的天山
5. 中彩那天
6. 万年牢
7. 尊严
8. 将心比心
9. 自然之道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11. 蝙蝠和雷达12. 大自然的启示“打扫”森林人类的老师13. 夜莺的歌声14. 小英雄雨来
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16.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17. 触摸春天18. 永生的眼睛19. 生命生命20. 花的勇气21. 乡下人家22. 牧场之国23. 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24. 麦哨
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26. 全神贯注
27. 鱼游到了纸上28. 父亲的菜园29. 寓言两则纪昌学射扁鹊治病
30. 文成公主进藏31. 普罗米修斯32. 渔夫的故事
1. 窃读记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3. 走遍天下书为侣
4. 我的“长生果”
5.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6. 梅花魂
7. 桂花雨
8. 小桥流水人家9. 鲸10. 松鼠11. 新型玻璃12. 假如没有灰尘13. 钓鱼的启示
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15. 落花生16. 珍珠鸟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18. 慈母情深
1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20. 学会看病
21. 圆明园的毁灭22. 狼牙山五壮士23. 难忘的一课24. 最后一分钟25. 七律·长征26. 开国大典
27. 青山处处埋忠骨28. 毛主席在花山
1. 草原
2. 丝绸之路
3. 白杨
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5. 古诗词三首牧童舟过安仁
清平乐·村居
6.冬阳·童年·骆驼队7.祖父的园子8.童年的发现9.儿童诗两首我想
童年的水墨画10.杨氏之子11.晏子使楚12.半截蜡烛
13.打电话
14.再见了,亲人15.金色的鱼钩16.桥
17.梦想的力量18.将相和19.草船借箭20.景阳冈21.猴王出世
22.人物描写一组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临死前的严监生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23.刷子李24.金钱的魔力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6.威尼斯的小艇27.与象共舞28.彩色的非洲
篇三:人教版小学语文低段教材分析
学好教材,用好教材,让教材成为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奠基石
----小学语文低段教材分析、解读、交流
一、教材编排:
一年级上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
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
然后是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
而后是识字㈠10篇课文,识字㈡又10篇课文。
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
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
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一年级下册和二年级上册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各设8个专题。
教材富有儿童情趣,时代气息扑面而
来。
每单元由导语、一课“识字”、4-5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构成.联系紧密,蕴含教育价值。
全单元体现了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的整合,把语文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
每册教材共有34篇课文,另加5篇选读课文。
教材选文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不仅选择了传统的经典性文章,还选择了反映保护环境,介绍自然常识和科技成就,渗透现代合作、诚信、关爱等意识的文章。
选文的体裁多种多样,有童话、散文、诗歌、故事、科普文章等,优美有趣,令人耳目一新.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想像世界。
二年级下册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
所不同的是本册只有32篇课文,不再设有专门的识字课。
为体现与中年级的衔接,安排了4篇略读课文,它们是:《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充气雨衣》《玩具柜台前的孩子》《阿德的梦》。
略读课文只编排了两项课后练习;有识字任务,没有写字要求。
“语文园地”包括四~五个栏目,在上册教材四个栏目的基础上,新增了“宽带网”。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册教材的“日积月累”中增添了能突显中华文化的、与本组专题密切相关的成语韵语、对联、节气歌、古诗词等内容;它们使学生在复习字词的同时,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
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
教师可作灵活处理。
另外,本套教材突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增强了亲和力。
教材在呈现方式上有很多创新和突破。
首先,编写角度由服务于教师的“教”转向服务于学生的“学”,使教科书由“教本”变为“学本”。
无论是导语,还是课后练习或者“语文园地”中的练习,均不是以问题或要求的方式呈现,而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学习与练习的内容,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增强了亲和力。
如,(二年级上册)在《坐井观天》一文后,学习伙伴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在《识字5》之后,学习伙伴建议:“我们也去收集一些谚语吧!”以这种形式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体现了现代教育观念所提倡的人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对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质疑问难,起到良好的推动和导向作用,并能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其次,教材的呈现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探究。
教材中,每个“语文园地”都编排了“我的发现”这一栏目,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及字、词的一些规
律。
如,(二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二”中,引导学生发现表示动作的词“扫、提、搬、推……”都带有提手旁;“语文园地三”中,引导学生发现每组的两个词意思相反;“语文园地四”中,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
为加强趣味性,还设计了游戏式的内容,如,“语文
园地七”中,引导学生从一幅组合字形图中发现,汉字分分合合可以形成许多新的字。
这样编排,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注意发现的习惯,不断积累学习方法,而且可以使学生从发现中提高自信,不断获得学习的动力。
再次,在“语文园地”里设有“展示台”一栏,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和才能的机会。
教材以学习伙伴的展示为引导,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展示自己的本领和学习收获,使学生不断产生成就感。
如,(二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一”的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书签、贺卡,自己写的儿歌,画的图画;“语文园地三”的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外识字成果、收集到的风景明信片以及自己的文艺才能;“语文园地四”的展示台,引导学生制作、交流识字卡片。
教材以这种方式,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动力,并逐渐使学习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
学生经常有机会展示课内外学习的成果,还能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成为学习语文的有心人。
二、总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低段的学段目标从大的方面共列了五条,分别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性学习。
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每项目标列在首位的都是关于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的要求。
再认真阅读第二学段
和第三学段的目标,同样会发现大多数分项目标的首位是关于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方面的要求。
由此可见,新课标中十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问题。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和主体,学生是否喜欢学习,是否主动学习,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尤其是小学生,可塑性强,情感脆弱,直接兴趣和形象感知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
因此,对于从事小学低段教学的老师来说,虽然在钻研知识方面不用花费多大气力,但在研究孩子心理特征和教学方法上却要下大力气,使教学活动灵活、新颖、有趣,教学内容直观、形象、新鲜、寓教于乐、寓练于趣。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认识生字1600---1800个,会写800---100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做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
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联系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
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培养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
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
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5、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
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
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6、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三、对教材的理解与处理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就教材而言,只有4幅图画,看似简单,其实不然。
一方面,我们要用好教材,用教材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学会正确的姿势。
在用好教材的同时,关注日常教学,从微小处抓起,善意提醒与大肆表扬相结合,注意课内外和校内外的沟通,采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兴趣,并坚持反复抓,抓反复。
目标一:掌握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写字习惯。
让学生注意“两个姿势”,一是坐姿,“三个一”要做到,即“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其次是握笔的姿势,可用儿歌:一指二指捏着,三指四指托着,小小指头跟着。
不少学生在进入小学一年级前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握笔方法和书写习惯。
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学生的握笔方法都不正确,即便少数握笔正确的,在书写姿势方面也存在问题。
所以,对于一年级的语文教师而言,可能更多的还是对于学生错误姿势的纠正。
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都知道该怎样做,但是只能坚持一会儿,要不是握笔姿势错,要不就是做不到“三个一”,需要我们不断提醒,不断鼓励。
此时,我们要充分发挥表扬的作用,事实证明,没有哪个学生是不爱表扬的,即便受表扬的不是自己,听到老师的表扬后也会立刻自觉纠正自己的错误姿势。
目标二:掌握正确的使用学习用品的方法,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好习惯。
这一习惯的养成关键在于平时的点滴渗透和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
首先,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爱惜学习用品的行为,什么样的行为是不爱惜学习用品的行为。
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并不简单,我们老师一定要不厌其烦的讲细,讲明。
接着,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带头做。
如拿到新书本及时包好书皮;上课用书时,轻拿轻放等。
更重要的在于平时的点滴渗透,反复训练。
例如:看书时,对学生说“轻轻打开书本,翻到??”;写完作业了,提醒学生把角抹平,将铅笔、橡皮放回原位等等,并不定时的展示整洁的书本、文具盒等,表扬做得好的,树立榜样。
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关注学生的行为,防微杜渐,一旦发现苗头,及时制止。
尤其是乱丢学习用品,玩橡皮的现象,我们要特别关注。
此外,我们还可以讲述《文具盒里的哭诉》、《小马虎》等故事,发挥童话故事的教育力量。
(二)汉语拼音
1、这部分教材中安排了意境优美的情境图,把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在一起。
整合起来的情境图,有利于学习拼音,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有利于发展儿童的语言,有利于增强学习的兴趣。
如第二课的插图,是一幅富有生活情趣的图画,既提示了学习的内容,有助于儿童记忆字母的音和形,又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量营造愉快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寓教于乐,突出趣味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具体的方法有:(1)编儿歌。
例如,在教复韵母“ie”时,可以编儿歌:“椰子树上椰子多,左i右e ie ie ie” .像这样的儿歌还有很多。
如教“ei”这个复韵母时,可以编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