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透镜知识点总结资料
2024年中考物理核心知识点考点归纳—透镜及其应用
![2024年中考物理核心知识点考点归纳—透镜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d8c07a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08.png)
2024年中考物理核心知识点考点归纳—透镜及其应用考点一透镜知识点一:透镜1.定义: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2.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放大镜等等;3.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知识点二: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类凸透镜凹透镜别概念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图例性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对光具有发散作用质应放大镜、老花镜近视镜用注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或发散作用是和光线原来的传播方向相比的,并不是指光线的最终传播方向.知识点三:透镜的几个基本物理量(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2)光心:如甲、乙两图所示,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焦距用“f”表示。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考点二生活中的透镜知识点一:照相机(1)原理:镜头由凸透镜制成,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构造:镜头(凸透镜)、胶片、调焦环、光圈环、快门等几部分组成。
(3)成像特点: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像距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两倍焦距;像距大于物距.知识点二:投影仪(幻灯机)(1)原理:当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构造:凹面镜、光源、螺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
(3)成像特点: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像距大于两倍焦距;像距大于物距.知识点三:放大镜(1)原理:镜片由凸透镜制成,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成像特点: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同侧;像距大于物距.考点三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识点一:【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目的: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
初中物理复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复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bafbe4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3.png)
初中物理复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大全1.透镜的定义:透镜是由透明物质制成的具有两个球面或一个球面和一个平面的光学元件。
2.透镜的分类: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
3.凸透镜:凸透镜的两个球面或一个球面和一个平面都向外凸出,中部厚,边缘薄。
4.凹透镜:凹透镜的两个球面或一个球面和一个平面都向里凹陷,中部薄,边缘厚。
5.透镜的符号:透镜的符号用来表示透镜的形状和位置,凸透镜用凸透镜符号,凹透镜用凹透镜符号。
6.焦距:透镜的焦点是指平行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汇聚或发散的点。
焦距是指透镜中心到焦点的距离。
7. 球面折射定律:透镜折射光线时遵循球面折射定律,即光线的入射角、出射角和透镜的曲率半径之间满足关系:n1sinθ1=n2sinθ28.透镜的成像规律:光线从远处通过平行于光轴的物体点射到凸透镜上,经折射后汇聚在焦点F'上,成一个倒立的实像。
光线从近处通过凹透镜上时,经折射后出现的似乎是从焦点F'发出的,成一个正立的虚像。
9.透镜的主轴:透镜上通过透镜中心并垂直于透镜的直线称为透镜的主轴。
10.透镜的光心:透镜的光心是指在光轴上离透镜同等距离的两个点统称为透镜的光心。
11.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的焦点在透镜的右侧,焦距为正值。
12.凹透镜的焦距:凹透镜的焦点在透镜的左侧,焦距为负值。
13.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指物体距离透镜的位置和像的位置之间的关系。
具体规律如下:a.物距u为正时,像距v为正,成像为实像,图像为倒立;b.物距u为无穷大时,像距v为焦距f;c.物距u为焦距f时,像距v为无穷大;d.物距u为焦距f以内时,像距v为负,成像为虚像,图像为正立;e.物距u为焦点以内时,像距v为负,成像为虚像,图像为正立。
14.凹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的成像规律与凸透镜有所不同,具体规律如下:a.物距u为正时,像距v为负,成像为虚像,图像为正立;b.物距u为无穷大时,像距v为焦距f;c.物距u为焦距f时,像距v为无穷大;d.物距u为焦点以内时,像距v为正,成像为实像,图像为倒立;e.物距u为焦点以外时,像距v为正,成像为实像,图像为倒立。
初二物理透镜归纳总结
![初二物理透镜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5aa904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8.png)
初二物理透镜归纳总结物理学中的透镜是一种用于聚焦或发散光线的光学元件。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学习了透镜的特性、分类以及使用方法。
本文将对初二物理学中关于透镜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一、透镜的分类透镜根据形状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1. 凸透镜凸透镜中央较厚,边缘较薄。
根据凸透镜两个面的曲率半径相对大小,又可分为凸面透镜和凹面透镜。
其中,凸面透镜中心厚度较大,边缘厚度较小,而凹面透镜则相反。
2. 凹透镜凹透镜中央较薄,边缘较厚。
凹透镜同样可以根据凸面透镜和凹面透镜的曲率半径来进行分类。
二、透镜的特性1. 聚光性质透镜根据其放射出的光线是否聚焦在一点,被称为透镜的聚光性质。
凸透镜有正聚光性质,可将平行光线聚焦到一点上。
凹透镜有负聚光性质,会使平行光线发散。
2. 虚实性质透镜还可以根据像的形成位置判断其虚实性质。
当光线通过透镜后,像出现在透镜的同侧时为实像;当像出现在透镜的异侧时为虚像。
3. 放大减小性质透镜还可以放大或减小物体的大小。
当用凸透镜观察物体时,物体通常会被放大。
而使用凹透镜观察物体时,则会缩小物体。
三、透镜的应用透镜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放大镜放大镜是一种使用凸透镜的光学器件,能够放大被观察物体。
利用凸透镜的正聚光性质,将光线聚焦并形成实像,使物体看起来更大。
2. 显微镜显微镜利用了两个透镜来观察微小的物体。
其中一个透镜放大物体,并将其像放置在另一个透镜的焦点上,从而使得像能够通过该透镜再次被放大,最终形成人眼可见的放大像。
3. 照相机照相机利用了透镜的聚光性质。
通过调节透镜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可以使目标物体成像清晰。
4. 远近视眼镜近视眼镜使用凹透镜来纠正近视问题,使得物体焦点前移,形成清晰的像。
远视眼镜则使用凸透镜,将物体像放置在视网膜上。
四、透镜的注意事项1. 对称性透镜是对称的,无论从哪一面观察,呈现的图像都一样。
2. 透镜的厚度透镜的厚度较大时,可能会产生形变,影响成像。
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及解题思路总结 呕心沥血之作
![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及解题思路总结 呕心沥血之作](https://img.taocdn.com/s3/m/58fe4b9fbceb19e8b8f6ba47.png)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一、 透镜的基本概念及性质透镜、凸透镜、凹透镜主光轴:两个球面所在球的球心的连线光心(O ):主光轴上的一个特殊点,(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即薄透镜的中心。
注意:引出第一条特殊光线焦点(F ):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注意:引出第二条特殊光线根据光的折射光线可逆性,引出第三条特殊光线。
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延伸:透镜越厚,折光能力越强,焦点离光心越近,焦距越小。
二、透镜光学作图(三条特殊光线)①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异侧虚焦点(由此也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③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对着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⑴u =f 是成实像和虚像,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一倍焦距分虚实) ⑵u =2f 是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二倍焦距分大小)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凸透镜成像口诀:实像倒立异侧,虚像正立同侧。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成实像时,物像同向,物距像距“此消彼长”,物近像远像变大。
成虚像时,物像同向,物距像距同增同减,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距大于物距成放大像。
延伸:1、无论虚实,像物同向,像距越大像越大。
2、物距远远大于焦距时,像距近似等于焦距。
3、进一步加深理解:凸透镜成像动态分析-------像距与物距的关系:成实像时成虚像时:像与物移动方向相同(物距变大,像距变小;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物同向)像的大小变化与像距的变化情况成正比(像距变小,像也变小;像距变大,像也变大)--(像距越大像越大)四、凸透镜的应用:(1)照相机:原理:①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使用:②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2)投影仪:平面镜的作用:①投影仪上方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原理:②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使用:③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在焦点之外,靠近焦点),远离屏幕(3)放大镜:原理:①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放大、正立的虚像;使用:②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远离物体;(在焦点之内,靠近焦点)五、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太阳光聚焦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透镜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
![透镜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7df9e94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3.png)
透镜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一、透镜的分类1. 按照形状分: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透镜,它可以使光线聚焦到一点上,适用于远视的人群。
凹透镜则是稀释光线,适用于近视的人群。
2. 按照用途分:透镜可分为物镜和目镜。
物镜是透镜系统中为第一个接收光线的透镜,主要负责聚光,目镜则是透镜系统中为最后一个接收光线的透镜,主要负责放大成像。
3. 按照焦距分: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其中,凸透镜焦距为正数,凹透镜焦距为负数。
二、透镜的特性1. 焦距:焦距是指透镜将平行光线聚焦到焦点的距离。
焦距越短,透镜的折射能力越强,焦点位置也就越近。
2. 像的特点:透镜成像的时候,根据不同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实像和虚像。
实像是光线聚焦后交汇得到的像,即光线真实的交汇形成的像;虚像是透镜后方的光线交汇产生的像。
3. 放大倍数: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体在经过透镜成像后,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之比。
三、透镜的制作及使用1. 制作:透镜通常由玻璃或塑料等材料制成,制作工艺需要高度精密,通常需要经过磨削、抛光等多道工序才能得到成品。
现代工业中,透镜的生产已经实现了规模化、自动化,而且透镜的性能和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 应用:透镜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如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激光等设备中。
同时,透镜也被应用于眼镜的制作中,以帮助人们矫正视力问题。
四、透镜的光学原理1. 透镜的折射原理:透镜是一种光学元件,它能够通过折射光线来产生成像。
当平行光线通过透镜时,会根据透镜的形状和焦距发生不同程度的折射,从而产生不同形状的像。
2. 透镜成像规律: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归纳为:物距与像距之比等于焦距与物距之比。
这个规律可以帮助人们计算透镜成像的位置和大小,对于透镜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5. 光学仪器中的应用:透镜在各种光学仪器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望远镜和显微镜中的物镜和目镜,照相机中的镜头,以及眼镜中的透镜等。
透镜的折射作用可以使设备成像更加清晰和准确。
物理中考知识点总结透镜
![物理中考知识点总结透镜](https://img.taocdn.com/s3/m/5b86dd4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c.png)
物理中考知识点总结透镜一、透镜的基本原理1. 透镜的结构透镜是由透明介质制成的光学元件,它的截面有规律的曲面,使光线在通过透镜的时候发生折射,从而产生成像。
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类型。
2. 透镜的作用透镜的作用是通过折射光线来成像。
当平行光线通过透镜后,会在透镜的焦点处形成焦点。
透镜的焦点分为前焦点和后焦点,前焦点是平行光线折射后汇聚的位置,而后焦点是逆向折射后汇聚的位置。
3. 透镜的焦距透镜的焦距是指透镜的焦点到透镜表面的距离,是透镜的重要参数。
焦距与透镜的曲率半径有关,凸透镜的焦距为正,凹透镜的焦距为负。
二、透镜的成像规律1.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在凸透镜上物体成像的规则。
当物体远离凸透镜的时候,其成像距离也会随之变远,最终在焦点处形成倒立实像;当物体在焦点附近时,成像距离无穷大,成像为无穷远处的倒立虚像;当物体在焦点和透镜之间时,成像距离为负,成像在透镜的同侧,为虚像。
2. 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凹透镜成像规律也遵循透镜成像规律,但与凸透镜相反。
当物体远离凹透镜的时候,其成像距离变近,最终在焦点处形成直立虚像;当物体在焦点附近时,成像距离也变近,最终在焦点附近形成直立实像;当物体在焦点和透镜之间时,成像距离为负,成像在透镜的同侧,为虚像。
三、透镜成像的光线追迹法为了更直观地理解透镜成像规律,我们可以通过光线追迹法进行透镜成像的分析。
1. 凸透镜的光线追迹法当一束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的时候,会被透镜折射,成为汇聚光线,汇聚光线在凸透镜的焦点处形成实像。
而当一束能够通过凸透镜的光线通过凸透镜的前焦点时,会折射成为平行光线,直线上垂直于透镜的光线将会通过焦点。
2. 凹透镜的光线追迹法凹透镜的光线追迹法与凸透镜相反,当一束平行光线通过凹透镜的时候,会被透镜折射,变为发散光线,发散光线上的延长线将汇聚在凹透镜的后焦点处,形成虚像。
而当一束能够通过凹透镜的光线通过凹透镜的后焦点时,会折射成为平行光线,直线上垂直于透镜的光线将会通过焦点。
物理中考透镜知识点总结
![物理中考透镜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54f73c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b.png)
物理中考透镜知识点总结1. 透镜的基本原理透镜是一种能够让光线聚焦或发散的光学元件。
按照透镜的形状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
根据透镜能否使平行光线聚焦而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是由两个半球面形成,在透镜的两侧都是弯曲的表面,透镜的两侧都是凸的。
凹透镜则是一个表面是平的,另一个表面是凹的透镜。
而透镜的能力与焦距有关,焦距是指透镜的两个焦点的距离。
2. 透镜的折射规律透镜的折射规律是描述光线在透镜中的传播规律,也是理解透镜成像特性的基础。
透镜的折射规律可以用光线追迹法来描述,即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会发生折射并汇聚或发散。
根据透镜的形状和光线的方向不同,可以得到透镜成像的特点。
3. 透镜的成像规律透镜的成像规律是描述透镜对物体成像的规律。
在物理中考中,通常会考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光线在凸透镜中的传播可以得到物距、像距、物像距的关系。
通过透镜成像规律,可以计算出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像的位置等信息。
4. 透镜的光焦度透镜的光焦度是描述透镜的聚光性能的物理量,也是透镜的一个重要参数。
光焦度是透镜的焦距的倒数,单位是米。
光焦度越大,透镜的聚光能力就越强,焦距越小,光线汇聚的越快。
在考试中,通常会考查通过透镜的光线求光焦度的问题。
5. 透镜的组合透镜的组合是指将多个透镜放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整体。
透镜的组合有着特定的成像规律,通过组合可以改变透镜的焦距和光焦度,实现不同的光学功能。
在物理中考中,通常会考查通过不同的透镜组合求总的焦距、总的光焦度等问题。
6. 透镜的应用最后,透镜的应用也是物理中考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凸透镜和凹透镜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应用,比如眼镜、望远镜、显微镜、相机镜头等。
了解透镜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透镜的特性和成像规律。
以上就是物理中考透镜知识点的总结,透镜是光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掌握透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对我们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光学仪器的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关03 透镜-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抢分秘籍(全国通用)(原卷版)
![通关03 透镜-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抢分秘籍(全国通用)(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6edcc153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06.png)
秘籍03 透镜知识点1:透镜【典例探究1】作出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解题思路】解题口诀“一箭穿心,焦点与平行共存”。
在利用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时,两种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都可以总结成:一箭穿心,焦点与平行共存。
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光线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虚焦点;射向异侧虚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答案】见解析【解析】一箭穿心,焦点与平行共存,故作图如图所示:【典例探究2】小明将水滴滴在透明玻璃纸上,透过水滴观察报纸上的字,发现变大了,这个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如图甲所示,通过“嫦娥一号”把它带到太空中,水滴由于不受重力,会变得如图乙所示,则在太空中,该水滴透镜()A.焦距不变B.焦距会变长C.对光线偏折能力增强D.对光线偏折能力减弱【解题思路】解题口诀“胖子脚短折光强”。
焦距改变类问题,当题目出现“水透镜”或者是“变化透镜”等字样,我们可以分析出,透镜注水,透镜更厚,所以折光能力更强,焦距更短。
但同学们记忆成本较高,所以总结一句口诀“胖子脚短折光强”:也就是越厚的透镜,焦距越短,折光越强。
【答案】C【解析】由大招“胖子脚短折光强”可以判断:从甲图到乙图,变“胖”,焦距变短,折光能力变强;故答案为C。
知识点2:凸透镜成像规律【典例探究1】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凸透镜焦距为18 c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成的像是虚像B.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C.蜡烛向左移动所成的像变大D.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解题思路】解题口诀““8”字模型”。
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背口诀,可以看光路,其实还有更好的方法。
如图标好不同区域的数字之后有,如下规律:物体位置和实像的位置序号之和等于8。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透镜及其应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透镜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5c448d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d.png)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透镜及其应用初中物理总复:透镜及其应用透镜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种能够使光线产生折射的光学元件。
在透镜的应用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和规律。
一、透镜1、名词薄透镜是指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是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是薄透镜的中心,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是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焦距(f)是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凸透镜中间厚,两边薄,而凹透镜中间薄,两边厚。
2、典型光路在透镜的光路中,焦点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焦点是指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对于凸透镜来说,焦点在主光轴的正面,而对于凹透镜来说,焦点在主光轴的负面。
3、填表透镜有不同的名称和别名,例如凸透镜也叫做会聚透镜、老化镜,凹透镜也叫做发散透镜、近视镜。
二、生活中的透镜透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例如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等。
在这些应用中,透镜的原理、像的性质和光路都有所不同。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指通过凸透镜成像时,物体和像的位置关系及像的大小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例如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如果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蜡烛在焦点以内。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调整透镜或物体的位置,以获得正确的像。
例如,如果像偏小,我们可以将物体靠近相机或投影仪,或者将透镜稍远离物体,适当调整眼睛位置。
如果像偏大,我们可以将物体远离相机或投影仪,或者将透镜稍靠近物体,适当调整眼睛位置。
总之,透镜及其应用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领域,我们需要了解透镜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以便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正确地使用透镜。
中考物理《透镜》知识点:透镜及其应用
![中考物理《透镜》知识点:透镜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f7a2042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0.png)
中考物理《透镜》知识点:透镜及其应用1. 透镜的定义:透镜是一种用来聚光或发散光线的光学器件。
根据透镜的形状和特性,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2. 凸透镜:凸透镜是中间较厚、边缘较薄的透明块体。
凸透镜可以使光线经过后向一点集中,成为实像。
3. 凹透镜:凹透镜是中间较薄、边缘较厚的透明块体。
凹透镜可以使光线经过后发散,形成虚像。
4. 透镜的主轴:透镜的主轴是指透镜的对称轴线。
5. 透镜的焦点:透镜的焦点是指透镜上光线会聚或发散的点。
对于凸透镜,焦点位于透镜的正面;对于凹透镜,焦点位于透镜的背面。
6. 透镜的焦距:透镜的焦距是指透镜与焦点的距离。
对于凸透镜,焦距为正数;对于凹透镜,焦距为负数。
7. 透镜的物距和像距:透镜上任意一点到物体的距离称为物距,透镜上任意一点到像的距离称为像距。
8. 透镜成像规律:透镜成像遵循两条规律:- 对于凸透镜,光线从无穷远处射来,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到焦点上,称为实像。
光线从焦点射来,经过凸透镜后变为平行光线。
- 对于凹透镜,光线从无穷远处射来,经过凹透镜后会发散,称为虚像。
光线从焦点射来,经过凹透镜后变为平行光线。
9. 透镜的应用:- 眼睛中的晶状体就是一个凸透镜,帮助我们对远处和近距离的物体进行聚焦。
- 放大镜是凸透镜的一种应用,可以将物体放置在焦点处,使其能够放大观察。
- 显微镜是一种利用透镜的成像原理来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
- 照相机和望远镜也使用透镜来进行光学成像,实现拍摄远距离和放大观察的功能。
- 透镜还可以用于眼镜、投影仪、潜水面罩等产品中。
物理知识点总结透镜
![物理知识点总结透镜](https://img.taocdn.com/s3/m/efcc9d4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0.png)
物理知识点总结透镜一、透镜的基本原理1.1 透镜的定义透镜是光学仪器中的一种装置,用于聚焦光线或者产生物体的放大和缩小。
1.2 透镜的分类根据透镜的形状,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类型。
凸透镜呈现外凸形状,凹透镜呈现外凹形状。
1.3 透镜的成像原理当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时,光线会被透镜折射,并汇聚到一个焦点上,形成实像。
当平行光线通过凹透镜时,光线会被透镜折射,并似乎来自一个虚焦点,形成虚像。
1.4 透镜的光学原理透镜的光学原理是基于光的折射原理。
当光线传播到不同介质之间时,由于折射率不同,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进而产生透镜的成像效果。
二、透镜的类型2.1 凸透镜凸透镜具有向外凸起的形状,是最常见的透镜类型之一。
凸透镜能够使平行光线通过后聚焦到一个实焦点上,因此常被用于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等光学仪器中。
2.2 凹透镜凹透镜具有向外凹陷的形状,能够将通过它的平行光线折射为似乎来自一个虚焦点的光线。
凹透镜经常被用来矫正近视眼镜,以及在科学研究和实验中产生虚像。
2.3 双凸透镜双凸透镜是一种两面都呈凸形状的透镜,能够将光线聚焦到一个实焦点上。
它常被用来加强光的聚焦效果,或者增大物体的投影尺寸。
2.4 双凹透镜双凹透镜是一种两面都呈凹形状的透镜,能够将通过它的光线折射为似乎来自一个虚焦点的光线。
双凹透镜常被用于照明光学系统,以及在科学研究和实验中产生虚像。
三、透镜的成像规律3.1 透镜的焦距透镜的焦距是衡量透镜焦距的一个重要参数,通常用于描述透镜的成像效果。
焦距分为前焦距和后焦距,用F表示。
对于凸透镜,焦距为正值,对于凹透镜,焦距为负值。
3.2 透镜的成像规律透镜的成像规律是描述透镜成像效果的基本定律。
它包括实物成像规律和虚物成像规律两个方面。
实物成像规律指的是透镜能够将实物成像到透镜的另一侧,而虚物成像规律指的是透镜能够将虚物成像到透镜的同一侧。
3.3 成像位置和成像大小透镜成像的位置和大小与物距、像距、物高和像高等因素有关。
九年级物理透镜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透镜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906a94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17.png)
九年级物理透镜知识点归纳透镜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光学元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光学仪器、摄影、眼镜等。
在九年级物理学习中,透镜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我们来归纳一下透镜的相关知识。
一、透镜的种类透镜主要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
凸透镜中心厚度较薄,中心比较薄的透镜为凸透镜;凹透镜中心厚度较厚,中心比较厚的透镜为凹透镜。
凸透镜和凹透镜在光线的折射和聚散方面有着不同的特性。
二、透镜的特性1. 透镜的焦距:透镜的焦距可以用来描述透镜使光线汇聚或发散的能力。
焦点是透镜的重要性质,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为焦距。
一般用f表示焦距,正值表示凸透镜的焦点在透镜右侧,负值表示凹透镜的焦点在透镜左侧。
2. 透镜的成像规律:透镜的成像规律是描述光线在透镜中的折射和成像规律。
成像规律通过三条主光线来进行描述: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会汇聚于凸透镜的焦点上;经过凹透镜的平行光线会发散,看起来像是来自凹透镜的焦点上。
三、透镜的应用透镜作为一种关键的光学元件,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
1. 光学仪器:透镜被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中,例如显微镜、望远镜和投影仪等。
透镜在这些仪器中起到集光或分散光的作用,使得我们能够看到清晰的像。
2. 摄影:透镜也是相机的核心部件之一。
不同焦距的透镜可以拍摄出不同的景深和视野。
通过调整透镜的焦距,可以实现不同的拍摄效果和视觉效果。
3. 眼镜:许多人都戴着眼镜来矫正视力问题。
眼镜的镜片就是透镜,通过透镜的折射性质来矫正光线的折射路径,进而改善视力。
四、透镜的光学性质透镜的光学性质直接影响着它的功用。
1. 折射:透镜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折射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光线在透镜中折射,使其发生弯曲,并汇聚或发散光线。
2. 散焦:透镜能够将经过透镜的平行光汇聚到一焦点上,从而使光线聚焦,形成一个清晰的像。
这是透镜应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性质。
3. 成像:透镜能够根据物体的位置和透镜的焦距形成一个虚像或实像。
通过透镜的折射和成像规律,我们可以了解透镜对物体成像的特性。
透镜应用知识点总结
![透镜应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7c65091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5.png)
透镜应用知识点总结一、透镜的分类根据透镜的形状和作用特点,可以将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是中间部分比两头薄,周围边缘比中间薄,能够使通过它的平行光线汇聚于一点,称为焦点。
凹透镜则是中间部分比两头厚,能够使通过它的平行光线发散。
凸透镜用于成像、放大等应用,而凹透镜则用于散焦和矫正视力等应用。
二、透镜的光学性质1. 焦距:透镜焦距是指透镜能够使平行光线汇聚于焦点的距离,分为正焦距和负焦距两种。
正焦距表示透镜能够使平行光线在透镜后方聚焦,负焦距表示透镜能够使平行光线在透镜前方聚焦。
2. 焦点:透镜的焦点是指经过透镜后能够汇聚的光线所在的点,分为前焦点和后焦点。
前焦点是指凸透镜在聚光时的焦点,后焦点是指凹透镜在散光时的焦点。
3. 成像特点:透镜能够使物体成像,成像的位置和性质由透镜的焦距和物体的位置决定。
根据物体的位置不同,透镜可以形成实像和虚像。
实像是通过透镜后方的成像,虚像是通过透镜前方的成像。
4. 光的折射:透镜能够对光线进行折射,产生焦点和成像。
根据透镜的形状和光线的入射角度不同,可以计算透镜的折射率和光线的折射角度。
三、透镜的常见应用1. 光学成像:透镜能够对物体进行成像,广泛应用于相机、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设备中。
在这些设备中,透镜能够使光线聚焦、成像,从而实现对物体的观测和记录。
2. 矫正视力:凹透镜常用于矫正近视眼,通过凹透镜的散光作用,能够改变眼睛的焦距,从而使近视眼能够清晰地看到远处物体。
3. 光学通信:在光学通信设备中,透镜能够对光信号进行调制、扩散和聚焦,从而实现图像的传输和处理。
4. 光学测量:透镜在测距仪、光学仪器等测量设备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实现对物体尺寸、形状等参数的测量和分析。
5. 医疗应用:在医疗设备中,透镜能够用于放大显微镜中的细胞、组织等微观物体,并通过成像实现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之,透镜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具有丰富的光学性质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深入了解透镜的基本知识,对于充分发挥透镜的光学性能,提高光学设备的应用效率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版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全国版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6b9f46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7.png)
全国版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物理中的透镜及其应用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内容,下面是对这一知识点进行全面整理的总结。
一、透镜的基本概念:透镜是一种能够使光线发生折射的光学器件。
根据透镜的形状和折射效果的不同,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是中央薄边厚,能够使平行光线汇聚到焦点上;凹透镜是中央厚边薄,能够使平行光线发散。
二、透镜的主要参数:1.焦距(f):是透镜最主要的参数,表示透镜的汇聚或发散能力。
对于凸透镜,焦距为正数;对于凹透镜,焦距为负数。
2.焦距与透镜形状的关系:凸透镜测量焦距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凸透镜法和纸屏法。
凹透镜的焦距可以类似地测量得出。
3.透镜的位置关系:假设平行光线垂直射入透镜,光线经由透镜汇聚到一点上,该点就是光线的实际焦点;假设从透镜的实际焦点射入的光线垂直折射出来,光线将变成平行光线。
这两个重要的光学性质决定了透镜的位置关系。
三、透镜成像规律:1.近轴光线近似成像规律:当物距离透镜很远,或者物距离透镜很近而且物的高度很小,透镜成像满足近轴光线近似成像规律。
根据该规律,可以推导出物距(p)、像距(q)和焦距(f)之间的关系:1/p+1/q=1/f。
2.透镜成像例题解析:对于不同的透镜成像情况,使用成像例题进行解析和计算,了解透镜成像的具体过程和关键步骤。
四、透镜成像性质:1.实像与虚像:根据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离透镜的位置不同,成像也会有所不同。
当物体在透镜的同一侧,成像也在同一侧,此时成像为实像;当物体距离透镜的另一侧,成像在透镜的反侧,此时成像为虚像。
2.放大与缩小:根据透镜成像规律,物体与成像的距离和高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计算和实践可以得知透镜成像具体的放大或缩小倍数。
五、透镜组的成像:1.凸凸透镜组:凸透镜组由两个凸透镜组成,其中一个作为物镜,将光线聚焦到凸透镜组的共同焦点上。
另一个凸透镜作为目镜,将光线进一步聚焦到人眼的视网膜上,使人眼看到清晰的图像。
物理透镜知识点
![物理透镜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00bed75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08.png)
物理透镜知识点物理透镜学问点11、中心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2、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有:①“摸”:通过比拟透镜中心和边缘的厚薄加以区分;②“看”:通过靠近物体观看透镜的成像是放大还是缩小加以区分;③“照”:通过透镜对平行光线是会聚还是发散加以区分;④“晃”:透过透镜看书本上的文字,晃动透镜,看像的晃动方向和透镜的晃动方向。
(同向是凹透镜,反向是凸透镜)3、(1)主光轴:通过透镜球面的球心的直线。
(2)光心:透镜的中心。
(光心是透镜主光轴上有个特别的点,经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转变) 4、(1)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F,称为焦点。
(左右各有一个)(2)焦距:从光心到焦点的距离。
用 f 表示(左右焦距相等)(凹透镜的焦点是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因此是虚焦点)4、用试验方法估测凸透镜(远视眼镜)的焦距:将远视眼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外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远视眼镜的距离,记录下来,即为焦距。
口决记忆法:(1)一倍焦距内外分虚实(2)二倍焦距内外分放大缩小(3)实像肯定是倒立的,像物在透镜的异侧。
虚像肯定是正立的,像物在透镜的同侧。
(4)在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
可以记忆为物近、像远、像变大。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试验中,从左到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首先要使它们在同始终线上,其次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光屏的中心能成一个完整、清楚的实像。
6、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
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是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会交而形成的。
7、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它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人的眼睛像一架奇妙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透镜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透镜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f34624d0482fb4daa48d4b0a.png)
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透镜知识点总结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3.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能找出主光轴、焦点、焦距。
5.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与焦距关系像距与焦距关系像的正、倒像的大、小像的虚、实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 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 f<u<2f v>2f 倒立放大实像 u=2f 不成像 u<f 无限远正立放大虚像结论: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6.照相机: u > 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幻灯机:f < u < 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 u < 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目镜:起放大作用;物镜:f < u < 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望远镜:目镜: 起放大作用;物镜:u > 2f ,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7.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形成的原因。
矫正: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凸透镜为负);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凹透镜为正)。
2.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 f "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二、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像,再经过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中考物理总复习 透镜知识点及习题
![中考物理总复习 透镜知识点及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d371329770bf78a652954e0.png)
中考物理总复习 透镜知识点及习题基本知识整理: 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 浅 是因为光从 水中斜射向 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
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 光的反射 而形成的 虚像 ,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虚像 。
二、透镜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 )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 典型光路3、填表: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 分虚实,2f 大小,实倒虚正,物近像远像变大。
具体见下表: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⑴u =f 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物理透镜知识点总结
![物理透镜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e6a288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14.png)
物理透镜知识点总结物理透镜知识点总结物理透镜知识点总结1一、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元件(要求会辨认)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门上的猫眼;二、基本概念: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2、光心:通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ldquo 中考;F”表示。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物理透镜知识点总结2本知识点重点掌握的知识为:凸透镜成像规律与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
对于规律我们可以如此记忆“一倍焦距不成像,内虚外实分界明;二倍焦距物像等,外小内大实像成,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实像倒立虚像正,照、投、放大对应明常见考法本知识主要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题目的难度较大;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常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
误区提醒正确区分实像和虚像物体通过透镜可能成实像,也可能成虚像。
而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是呢?(1)成像原理不同,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会聚而成的像为实像,经光学器件后光线发散,反向延长相交形成的像叫虚像。
(2)成像性质上的区别,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3)接收方法上的区别:实像既能被眼睛看到,又能被光屏接收到,虚像只能被眼睛看到,不能被光屏接收到。
【典型例题】例析: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中心50cm处,所成的像是一个缩小的、倒立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50cmB. 40cmC. 30cmD. 20cm解析:本题描述的是凸透镜成像的一种现象,所用的成像规律是: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九年级部分透镜知识点
![九年级部分透镜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2b4625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5.png)
九年级部分透镜知识点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光的本质及其行为规律。
光学中的透镜是一个关键概念,对于理解光线的传播和成像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学生应掌握的部分透镜知识点。
一、透镜的分类透镜根据其形状可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是中间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能使平行光线汇聚于一点,称为正透镜;凹透镜是中间较薄、边缘较厚的透镜,使平行光线发散,称为负透镜。
二、透镜的焦距焦距是透镜的一个重要参数,用f表示。
对于凸透镜,焦距为正,表示透镜将平行光线聚焦成一点的距离;对于凹透镜,焦距为负,表示透镜将发散的光线似乎来自一点的距离。
三、透镜的成像规律1. 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可以将物体成像于透镜的两侧。
当物距大于二倍的焦距时,成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等于二倍的焦距时,成像为倒立、同大小的实像;当物距小于二倍的焦距时,成像为倒立、放大的虚像。
2. 凹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只能产生放大、虚像。
无论物距大小,凹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四、透镜组的成像由两个透镜组合而成的透镜组,称为透镜组。
对于透镜组而言,可以根据透镜之间的距离和相对位置,利用透镜成像规律来推测其成像情况。
1. 透镜组的并列当两个透镜并列时,成像情况和单个透镜完全相同。
即两个透镜分别成像,最终的像位于两个透镜像的重叠部分。
2. 透镜组的串联当两个透镜串联时,成像情况与单个透镜成像有所不同。
第一个透镜的像成为第二个透镜的物像,第二个透镜根据形状和距离的不同,可能继续成实像或虚像。
3. 透镜组的分离当两个透镜分离时,成像情况取决于透镜之间的距离。
若透镜间距大于两个焦距之和,则成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若透镜间距等于两个焦距之和,则成像是倒立、同大小的实像;若透镜间距小于两个焦距之和,则成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五、透镜的应用1. 眼睛中的透镜人的眼睛中有一个凸透镜,它能够调节焦距,从而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
当眼睛对着远处的物体时,透镜会更扁平,减小焦距;当眼睛对着近处的物体时,透镜会更厚实,增大焦距。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透镜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透镜](https://img.taocdn.com/s3/m/c5a5893eddccda38376bafe0.png)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透镜
一、透镜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 f 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二、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像,再经过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透镜知识点总结
一、透镜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 f "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二、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像,再经过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 υ ) 像的性质应用
u > 2f f<υ<2f 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
u = 2f υ= 2f 倒立等大实像 (实像大小转折)
f< u<2f υ> 2f 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
u = f 不成像 (像的虚实转折点)
u < f υ> u 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口决二:
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
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
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
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注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注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四、眼睛和眼镜
眼睛: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
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较薄(焦距长,偏折弱)。
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比较厚(焦距短,偏折强)。
近视的表现: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方向太长,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近视的矫治:佩戴凹透镜。
远视的表现: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
远视的矫治:佩戴凸透镜。
眼镜的度数:100×焦距的倒数( )。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物镜焦距较短,物体通过它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投影仪的镜头);目镜焦距较长,物镜成的像经过它成放大的虚像(像放大镜)。
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注:伽利略望远镜目镜为凹透镜,天文望远镜常用凹面镜作物镜。
视角:物体的边缘跟眼睛所夹的角。
视角越大,成的像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