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音色在声乐演唱中的美学特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音色在声乐演唱中的美学特质
郑璐
【摘要】声乐艺术是以人声嗓音为乐器,通过科学、系统的发声技巧而使其演唱出最佳音色的音乐艺术类型.优美、丰富的音色是传达声乐作品内容、情感以及风格的桥梁,也是沟通歌唱者与听众审美意识的重要因素.音色具有丰富的内涵及宽泛的外延,不同的音色能形成歌唱艺术中不同的审美特征.声乐艺术中音色美与呼吸、共鸣、语言、情感等因素产生密切的关联,声乐艺术工作者必须准确地运用音色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品风格,凸显艺术家的个性特征.
【期刊名称】《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41)006
【总页数】4页(P122-125)
【关键词】音色;声乐演唱;美学特质
【作者】郑璐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音乐系,江西,南昌,33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16
音色,亦称音质,是音乐艺术的质料形态。

它具有个性突出、色彩斑斓的美学特质,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手段,为使音乐更好地抒发情感、贴近生活、更好地反映无限广阔的主客观世界提供了可能性。

然而,长期以来,音乐艺术学界对此未予应有关注,研究成果亦为鲜见。

故此,笔者拟就音色在声乐演唱中的美学特质,试作论述,一申
管见。

“音色”是乐音属性的四要素之一,是能够将音高、音强和音长都相同的两个音区别开来的一种声音属性[1]。

各种乐器和人的嗓音都有自己独一无二而特殊的音色,构成了我们所身处的多姿多彩的音响世界。

声乐艺术是一种以人声嗓音为乐器的演唱艺术,在声乐表演中,演唱者凭借着良好音质基础,通过科学的方法尽量将自身的嗓音器官调节到最佳状态,以演绎最和谐、最恰当的音色来表现声乐作品的内容、情感以及风格,使歌唱者与听众之间达到一种心灵的共鸣状态。

可以说,音色美是声乐演唱具有强大艺术魅力的重要前提。

我们知道,“音色”是对音乐声音进行审美评价中关注度最高、最常用的词汇之一,它源自法语“Timbre”和英语“Tone Color”,直译为声音的颜色、声音的色彩。

音色既是某一声音的个性特征,也是决定发声效果的关键,它涉及大量的美学理念,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外延较为宽泛的概念[2]。

总的来说,各种乐器和人类嗓音器官所产生的音色都是不同的。

声乐艺术是以人声嗓音为乐器的演唱艺术,音色则是形成声乐演唱者自身艺术特色的重要元素。

由于每个人的嗓音条件、歌唱方法,以及语言习惯的不同,在演唱实践中也会形成既和谐统一却又形色各异的或清澈、或宏壮,或深厚、或稳健,或清脆、或圆润,或委婉、或豪放的音色之美。

人类的嗓音器官是大自然最为独特的乐器,其发声原理是气息从肺部经气管呼出后冲击喉部等发声器官,喉头中的两条真声带闭合挡气,同时振动发声,产生的基音会在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等各共鸣腔体内得到调节和扩大,进而发出响亮、优美的语音[3]。

因此,在声乐演唱艺术中,演唱者对气息、共鸣、吐字以及情感的把握,是美化其音色的关键所在。

气息的运用涉及到一切歌唱生理机能的运动,“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夫气者,音之帅也”,呼吸方法的正确与否,气息运用的能力如何,直接影响音乐表现力。

若演唱者的气息稳定、自然、流畅,控制得好,其声音也就舒展,流动性好。

因此,在声乐演唱中,
成熟的演唱者要加深呼吸,稳住气息,均匀呼出气体,而气息在穿过声带时要尽量柔和、集中而不突兀,保持气息的连贯性以使声音连贯。

同时,演唱者还要具备灵活控制气
息的能力,这一能力将直接影响演唱音色的变化。

例如,当演唱者将自身的胸、腹、
喉自然放松,喉头在呼吸时位置相对低且保持稳定,声带闭合而自然震动,其所发出的声音音色将会优美平缓;而当演唱者呼吸时保持快而不忙乱的状态,声带闭合,共鸣腔和声带的配合默契,气息自然灵活而富有弹性,演唱者则发出像乐器演奏跳音时的效果,唱出珍珠般的音色,适合表现一些欢快带有跳奏的活泼的歌曲。

共鸣是美化音色的关键与枢纽。

人类从声带发出的基音是十分轻微的,必须要通过
人体共鸣腔的共振来增强声音中优美的泛音成分,才能使声音变得优美、洪亮。


体共鸣腔分不变共鸣腔和可变共鸣腔两部分:不变共鸣腔的腔体是固定的,如鼻腔、头部的额窦、蝶窦、筛窦、上领窦以及胸腔等部位;可变的共鸣腔腔体可以自行调
解腔体,如口腔、咽腔、喉咽腔等。

不同共鸣部位所发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大致可
以分为三种共鸣,即头腔共鸣、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

头腔共鸣能使声音明亮、丰
满且富有金属般铿锵色彩;口腔共鸣能使声音音色明亮清晰;胸腔共鸣能使声音宏亮
浑厚、伟岸而有力。

除以上三种共鸣之外,可变共鸣腔主要是通过舌头的位置和肌
肉松紧来调节共鸣:舌头的位置可高可低,可伸可缩,而舌位的不同,又可使口咽腔变化成许多不同状态的腔体,产生出不同的泛音,进而产生出不同音色;而口咽、喉咽共鸣腔肌肉的松紧程度,也会使声音产生或是响亮、或是暗涩无力的音色区别。

另外,
不同的演唱方式对共鸣比例的要求是不同的,其声音音色也是有所差别的。

例如,美
声唱法要求为混合共鸣,民族唱法则要求局部共鸣。

因此,美声唱法的音色具有柔和、圆润的特征;民族唱法的音色则比较明亮、靠前。

总之,对于演唱者来说,掌握调节胸、喉、口、咽腔的共鸣技巧,是演唱出丰富音色的重要基础。

声乐艺术是音乐艺术范畴中,唯一通过直接运用语言和音乐相结合来表达思想感情、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形式。

可以说,语言是声乐演唱艺术的基础,声乐演唱艺术则是
语言使用范围的延伸。

贯穿于声乐演唱艺术表达全过程中的语言吐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乐音方面的发声质量,进而影响和制约歌唱的音色,由此可以说语言在声乐演唱艺术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在声乐演唱技术方面,字、声关系的最高标准是既有准确、清晰的吐字,又有通畅、圆润、美妙的声音,即我国传统声乐理论中所提及的“字正腔圆”、“字领行腔”等[4]。

同时,语言也是导致世界声乐演唱艺术衍生出不同的唱法、声乐流派和体系的根本原因之一。

某一种声乐演唱艺术的发声方法都是产生并且适用于该种语言的,因为每个国家、每个地区和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语言和语言的发声习惯,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演唱技法。

例如,意大利语中有明朗的母音,意大利歌唱家声音具有高阔嘹亮的特点;法国语言鼻音较重,所以法国的歌唱家特别注意鼻腔的共鸣,演唱时多采用“面罩唱法”;德国语言齿音多,喉音多,一般人说话喉音很重,德国歌唱家们在演唱过程中更多的选择使用口腔共鸣,等等。

根据语言发声特点选择适合的声乐演唱技法,也就使得演唱者能够更好地进行声乐演唱,演绎出和谐美好的音色。

声乐演唱艺术是情感表达的艺术,是借助声乐演唱艺术中的诸多音乐、语言表现手段来表达和传递思想情绪及其他思维信息的艺术类型。

演唱者的情感状态对声乐演唱艺术活动的影响是一定的。

当然,这里指的情感状态,是演唱者“艺术化”了的深刻而真挚的艺术情感,即演唱者根据其对音乐作品的艺术风格及人物形象的理解基础之上,内心中被激发的一种情感状态。

演唱者要把握并保持这种情感状态,同时,这种稳定的情感状态在调动演唱者的嗓音器官中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例如在愉快的心境下,演唱者演绎出明快、清亮、爽朗、流动的嗓音音色来表达情感;在庄重的氛围下,演唱者用沉稳、厚重、迟缓、略带暗淡的嗓音音色来烘托气氛;在忧伤的情绪中,演唱者用硬咽、嘶哑、浑浊、沉闷的嗓音音色来抒发哀伤。

同时,必须强调的是,虽然成熟的演唱者会尽量避免自身情感对艺术情感的冲击,但有时也难免会出现受真实情绪影响而造成嗓音音色下意识改变的情况,只有演出经验丰富的演唱者才能
够很好地掩饰和消弭这种影响。

总之,成功的声乐艺术家要以最佳的嗓音歌唱音色效果和最为理想的嗓音表达方式准确地再现乐曲的情感情绪,熟练地运用各种声乐演唱技巧方法,理智地调动一切歌唱艺术表现手段,理性而又合乎逻辑地处置、安排情感情绪的演绎、发展、变化,合理而又准确地把握情感情绪表达的节奏、层次、高潮、低潮是完美地展示作品的精神风貌的关键点。

音色是将音乐中的形象、感情表达出来的最有感染力的手段之一。

音色与音乐作品的风格、内容和演唱者的艺术特色结合后,在演唱者和听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二者之间形成一种最高层次的情感共鸣。

人类声音的音色具有传递更多自然、社会、心理等复杂信息的重要特征。

听到声音,人们就会本能地将这种音响与特定的形象或人的心理情绪发生关联。

各种声音都有其相对应的感情色彩:饱满、爽朗的声音具有兴奋的情感特征;刚劲、明亮的声音具有坚定特征的音色;热情、奔放的声音具有激动特征的音色;黯淡、悲凉的声音具有忧伤特征的音色;婉转柔和的声音具有亲切特征的音色;粗壮、咆哮的声音具有愤怒特征的音色;清脆、柔润的声音具有纯洁特征的音色,等等。

在声乐艺术中,这些情感“音色”的表现特征被用来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

演唱者运用声乐技巧将音色变得或明亮、或华丽、或暗淡、或苍老,以便更好地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用声音为人物形象造型。

例如舒柏特的经典作品《魔王》,曲中通过不同的旋律音调,分别体现了叙述者、父亲、孩子以及魔王四个不同角色,展示出充满戏剧性的情节。

演唱者多为男中音,通过使用胸腔共鸣和口腔共鸣来调节音色,分别演绎了故事人那激情清亮的音色、父亲的深沉柔和音色、孩子惊慌的童声音色、狡猾凶残的老魔王怪声音色,塑造了四个生动鲜明的音乐形象,达到了完美的艺术效果。

人声嗓音器官的音色变化丰富多彩,这是任何一件乐器难以与之媲美的。

这种丰富性不仅体现在不同演唱者都具有各自的演出个性,甚至同一演唱者在不同时期都具有不同的演出风格。

究其原因,人类发声器官,虽然都是由肌肉与骨骼等材料构成的,
而且其形状结构等也基本相同,但仔细分析起来,却存在着因性别、年龄、体型以及
歌唱共鸣腔体使用的不同,甚至是演唱者的心理状态和技术水平发展程度的不同,而
产生的巨大差别。

就演唱者本身来说,先天的生理条件是不同的,例如有些人声带厚
而长、弹性较松弛,其音色厚实、浓重;有些人声带短而薄,其音色明亮富有穿透感,等等。

演唱者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先天资质,有针对性地、科学地进行音色训练,发挥自
身优势,避免和修正自己的劣势,使自身的声乐演唱艺术不断地提升和完善。

音乐作品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音色是演绎作品风格的有效手段。

例如歌颂体裁的
声乐作品,其曲调具有抒情特点,气息宽广而富于歌唱性,演唱时可以选择深厚、丰满、明朗且富有激情的音色,以表达对所歌颂的人物与事物的深情厚意;而一些乡土气息
浓厚的山歌,其音乐爽朗质朴,节奏自由,适合选择明亮高亢而富有激情的音色,以表现热爱生活的情感;一些以爱情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其音乐优美流转,结构整齐,适合选择柔和亲切的音色以表达感情之间的甜美之情。

根据音乐作品的不同风格,进行恰当
的音色选择,能够把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深刻、细致的表现出来,使音乐作品更加形象、生动和艺术化,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演唱效果。

音色在整首音乐作品中能够表达人的情绪和情感,同样,作品中的音色需要随音乐形
象的不同而变化,使得歌曲成为一个由绚丽多彩的声音构成的世界。

古人云:“有
感而发”。

在起声之前先蕴蓄好情感,声乐演唱者才能演唱出动人的歌声;也只有丰
富的音乐音色,才能将音乐的情感表达表现得更加委婉优美动人[5]。

任何一首充满
丰富感情的音乐作品,为了能够表达这些极复杂的情感,各种准确的、轻巧的、变幻
莫测的歌唱音色将起到基础的、极其重要的作用。

表现力丰富的音色,在演唱者情
感内驱力的召唤下,或明朗、欢乐、振奋,或暗淡、忧郁、悲怆,并以不同的节奏、不同的音域、不同的音高、不同的韵律,使得听歌的人接受和领会到歌曲的内容和思
想情感。

而对于如何选择最富表现力的音色来表达作品的深刻内涵,则是声乐演唱
者细致地、耐心地不断追求和探索的过程。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音色作为音乐的一种特殊属性,其丰富性是促使音乐风格的多样化,以满足听众不同审美情趣和爱好需要的必要条件。

成熟的演唱者应该能够自如掌握和演绎各种音色,并能够在歌唱艺术中仔细地、全身心地去体味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和其中难以言传的神韵,并用各种复杂的音色去展示音乐作品的深广内容和情致之美。

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掘音色在声乐演唱中的美学特质,将声乐演唱艺术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相关文献】
[1]刘大巍.声乐艺术论 [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73.
[2]杜亚雄.中国传统基本乐理 [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12.
[3]黄汉华.言之乐与无言之乐——声乐与器乐之联系与转化的美学思考[J].中国音乐,2002(4):46.
[4]宋承宪.歌唱咬字训练与十三辙 [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11.
[5]刘承华.中国音乐的神韵 [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2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