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1-2022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学期高一年级物理学科(文科)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并排行驶,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动,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
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 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西运动
【答案】D
【解析】因为乙车内的人看到甲车没有动,则甲和乙的运动情况一致,而甲车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东运动,说明甲车相对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则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则甲向西运动,因为甲车和乙车运动状态一致,故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西运动,D正确.
2. 如图所示,博尔特在男子100m决赛和男子200m决赛中分别以9.69s和19.3s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0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m决赛的两倍
B. 2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6m/s
C. 1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2m/s
D. 200m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m/s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在体育比赛中100比赛是直道,200米是弯道;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据此分析.
200米比赛为弯道,路程大小是200米,位移小于200m,100米比赛为直道,位移大小为100米,所以200 m决赛中的位移小于100m决赛的两倍,A错误;由于200米比赛为弯道,无法求出其位移大小,故平均速度无法求,B错误;100米比赛的位移大小为100米,因此其平均
速度为,故C正确;由于100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并不是一直匀加速运动,不成立,无法求出其最大速度,D错误.
3.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方向为正时,速度一定增加
B. 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答案】B
【解析】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速度增大,加速度方向为正时,若速度方向为负,则速度减小,故A错误;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故B正确;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改变,故C错误;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虽然加速度减小,但物体速度将越来越大,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D错误。
所以B正确,ACD错误。
4. 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在下图中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的位移x、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甲乙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与乙的速度保持不变,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故x-t图像为一条倾斜的直线,而v-t图像是一条平行t轴的直线,在相等时间t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故B正确.
5. 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4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7m/s2,则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大小为( ) A. 7m/s B. 10m/s C. 14m/s D. 20m/s
【答案】C
............
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相互接触并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必有摩擦力
B. 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则其间必有弹力
C. 两物体间有弹力,则其间不一定有摩擦力
D. 两物体间无弹力,则其间必无摩擦力
【答案】A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
7. 如图所示,“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像、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 )
A. 马跑得快的缘故
B. 马蹄大的缘故
C. 马的重心在飞燕上
D. 马的重心位置与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对马进行受力分析,马处于平衡状态,飞燕对马的支持力和马的重力平衡,且两力在一条竖直线上,这些力与跑得快慢没关系,和马蹄的大小没关系,故D正确.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了力的平衡、重心.
8. 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悬挂15N重物时,长度为0.16m,弹簧悬挂20N重物时,长度为0.18m,则弹簧的原长L0和劲度系数k分别为( )
A. L0=0.02m;k=500N/m
B. L0=0.10m;k=500N/m
C. L0=0.02m;k=250N/m
D. L0=0.10m;k=250N/m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F1=k(L1-L0),有15=k(0.16-L0);F2=k(L2-L0),有20=k(0.18-L0),联立两方程组,得:L0=0.10m,k=250N/m.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考点:胡克定律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胡克定律F=kx,其中的x是弹簧的形变量,而不是弹簧的长度.
9. 如图所示,F1、F2、F3恰好构成封闭的直角三角形,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矢量合成的法则可知,A中的合力的大小为2F3,B中的合力的大小为0,C中的合力的大小为2F2,D中的合力的大小为2F1,因为F2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所以F2最大,所以合力最大的是C选项.
故选C.
考点:力的合成
【名师点睛】本题中要会区分三角形中的三条边是代表的分力还是代表的合力,在矢量三角形中,分力是首尾相接的,合力是由一个分力的箭尾指向另一个分力的箭头的,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所在。
二.多项选择题
10. 下列关于运动会的各种比赛中,不能将人或物体看做质点的是( )
A. 研究乒乓球比赛中王皓的旋球技术时
B. 研究刘子歌在200米蝶泳比赛中的手臂动作时
C. 研究万米冠军在长跑中的位置时
D. 研究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的美妙姿态时
【答案】ABD
【解析】在研究物体的旋转,动作或姿态时,由于要用到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所以不能将其看做质点,故ABD正确;研究万米冠军在长跑中的位置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是次要因素,可以看做质点,C错误.
11. 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x,它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时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为( )
A. 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
B.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C.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
D.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答案】ABC
【解析】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设初速度为,末速度为,根据位移速度公式可得,,联立解得,根据中间时刻速度推论可得,故
,恒大于零,无论(匀加速运动),还是(匀减速运动),故AB正确D错误;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始终不变,故,C正确.
12.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的物体的g值大
B. g值在地面任何地方一样大
C. g值在南北两极处大于赤道处
D. 同一地点的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
【答案】CD
【解析】g的大小和物体的轻重无关,它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故g值在两极最大,在赤道最小,同一地点的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故CD正确.
13. 如图所示,两辆车在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和所学知识你可以
得出的结论是( )
A. 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
B.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地面的
C. 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
D. 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答案】AC
【解析】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这点叫做重心,故A正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B错误;重心位置与质量分布和物体的形状有关,C正确;力不是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D错误.
14.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减速,不可能使物体加速
B. 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加速,不可能使物体减速
C. 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减速,也可能使物体加速
D. 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加速,也可能使物体减速
【答案】CD
【解析】试题分析:当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静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都既可能使物体减速,也可能使物体加速.
解:A、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方向,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时,能使物体加速,比如物体轻轻放在水平匀速传动的传送带上时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而加速.故A错误.
B、当静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可能做减速运动.故B错误.
C、当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可能做加速运动;当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可能做减速运动.故C正确.
D、当静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可能做加速运动;当静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可能做减速运动.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本题中判断物体做加速还是减速运动,关键要看摩擦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的关系,摩擦力与速度同向时,可能加速;反之,减速.
15. 关于合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几个力的合力就是这几个力的代数和
B. 几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这几个力中的任何一个力
C. 几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这几个力中最小的力
D. 合力的大小可能与这几个力中的某个力等大
【答案】CD
【解析】试题分析:力属于矢量,其相加减遵循的是平行四边形定则法则,分力间的夹角不同合力也就不同,合力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分力.
力是矢量,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几个力的合力就是这几个力的矢量和,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等于两分力之和,合力大于每一个分力;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反时,合力等于两个分力之差,合力可能小于最小分力,由此可见:合力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分力,故CD正确.
16. 关于两个分力F1、F2及它们的合力F的说法,下述正确的是( )
A. 合力F一定与F1、F2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B. 两力F1、F2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C. 两力F1、F2一定是同一个物体受的力
D. 两力F1、F2与F是物体同时受到的三个力
【答案】AC
【解析】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的关系,等效说的就是相同的作用效果,A正确;两个分力不一定是同一性质力,B错误;两力是根据合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出来的,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合力与分力在受力分析时不能同时存在,C正确D错误.
三.实验题
17. 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3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3.0s.试估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滑块经过两个光电门的速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滑块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______.
【答案】 (1). 0.10 m/s (2). 0.30 m/s (3). 0.07m/s2 (4). 0.60 m
【解析】试题分析: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短时间里可认为滑块匀速运动求得滑块通过两个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求解.
(1)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
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
(2)滑块的加速度,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四.计算题
18. 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正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45m处有需要紧急停车的危险信号,司机立即采取刹车措施.已知该车在刹车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求:
从刹车开始经过5 s时汽车前进的距离是多少,此时是否已经进入危险区域?
【答案】40m;未进入
【解析】设汽车由刹车开始至停止运动所用的时间为t0,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则由得
可见,该汽车刹车后经过4 s就已停下,其后的时间内汽车是静止的.由运动学公式知,刹车后经过5 s时汽车通过的距离为
即汽车此时还未进入危险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