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延边地区城镇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延边地区城镇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1-09-26T08:35:27.101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16期作者:王鑫龙
[导读] 因此,该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以及驱动机制等方面也有着特殊性。

延边大学吉林延吉 133000
摘要: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经之路,边境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稳定。

本文以延边地区为例,在介绍地区新型城镇化特点的基础上,阐述存在的困境,总结口岸经济模式、产业小镇模式、旅游驱动模式等三种不同类型的发展模式,并分析该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驱动机制,提出村民就地就近城镇化的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就地就近城镇化;边境地区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积聚、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重要体现。

截止2019 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 60%,在快速完成城镇化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国家提出一系列以城乡统筹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镇化。

高效推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西部边疆安全,维护国家繁荣稳定。

边境民族地区在经济条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民族特征等方面有着自身特点,比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以及生态环境脆弱等。

因此,该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以及驱动机制等方面也有着特殊性。

一、延边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点
(一)城镇人口比例逐年上升 :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城镇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

延边城镇化率逐年上升,从 2011 年 67% 增长到了2018 年69%,但整个城镇化水平由于受到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仍然处在水平较低质量不高。

(二)城镇化发展水平差距大 : 根据 2011-2018 年的数据分析,整个延边城镇化进程在不断地推进,但到 2018 年底延边城镇化发展水平差距拉大,延吉市已经达到 85%,较整个延边的平均水平高出16%,比敦化市高出 30%。

因此,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差距大,内部发展极其不均衡,需要采取措施加快落后地区发展,减少地区间差距。

(三)城镇规模较小,功能单一 : 目前,延边的中心城镇规模普遍偏小,首位度较低,中心城镇功能单一,无法带动周边腹地发展,其他城镇的发展迟缓,无其他城镇的支撑,导致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

此外,本地区城镇基本上是消费型城镇,城镇化的质量不高,进而影响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速度。

(四)城镇产业支撑较弱,积聚作用不明显 : 延边为少数民族集聚区,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全省来说明显偏低。

改革开放后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019 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789 元,但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经济发展落后导致了产业支撑较弱,无法支撑城镇化发展,城市的积聚效应不明显,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突出。

二、延边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困境
一个地区城镇化的发展,主要依靠两个方面,一是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另一个是政策、人才等资源的拉动作用,只有共同发挥作用,形成合力,才能够推动当地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延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中,这两个力都不明显,尤其是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仅仅局限于一些区位和资源条件优越的地方。

(一)产业发展落后,新型城镇化内生驱动力不足 : 延边地处我国东部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受到朝鲜闭关锁国,俄罗斯地处远东人烟稀少等影响,导致不能快速发展。

本地区没有工业支撑,没有成熟产业体系,因此产业发展落后,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不能够走西方那种由工业化带动的城镇化之路。

需要通过借助国家政策扶持、发展旅游产业等一些其他的途径解决新型城镇化的内驱力问题,推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

(二)人才资源匮乏,新型城镇化外生拉动力不足 : 延边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大量的人力资源外流,成为人口净流出地区,导致本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缺乏人力资源。

大量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导致人力资源匮乏,社会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如何解决地区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促进人力资源回流成为了一个亟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制约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延边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根据前面的分析,结合延边的实际,要高质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必须结合本地区的民族性和边疆性,借鉴其他成功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一)口岸经济模式 : 口岸是他国人员、货物进出本国的通道,边境口岸城市是位于两国或多国疆界附近且具备这种通道的居民、企业聚集区。

珲春与俄罗斯山水相连,与朝鲜一江之隔的龙井、和龙、图们、珲春、安图有着漫长的边界线,有着多个国家级陆路口岸,是我国与俄罗斯、朝鲜社会经济交流的主要桥梁,边境口岸作为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带来了大量的流量,有了流量就能够为口岸带来商机和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产业小镇模式 : 产业是驱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延边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矿、铁矿、木材的储量非常丰富。

在合理开发和冶炼矿产的基础上形成了产业区域带,这些小镇因为有产业基础,发展迅速,最为典型的是珲春紫金矿业,通过大力引进资本开发矿产及其附加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城镇规模和人口不断增加,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飞速发展,将会形成经济向好局面。

(三)旅游驱动模式 : 旅游产业作为服务型产业,在积聚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有着独到的作用。

延边地区少数民族资源丰富、边境风光优美,旅游产业发展条件优越,因此可以建设特色旅游村镇。

新村建设最为典型代表是二道白河镇,随着长白山景区的不断开发,该地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集中了大量社会资源,形成了典型的旅游新聚居点,尤其是投资高达 130 亿元的敦白高铁项目开工建设,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二道白河镇提供了更多的游客,创造更多的价值。

四、延边地区新型城镇化驱动力分析
新型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受政府政策、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社会文化和经济水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如何高质量快速地推进本地区新型城镇化的进程,需要对本地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驱动机制进行分析和了解,通过不断的提高本地区新型城镇化的驱动力,有效地推进本地区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快速发展。

(一)产业转型升级的拉动 : 依托本地丰富的资源,结合国家和地区发展规划,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力发展矿石冶炼和加工,并不断延伸其产业链,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结合延边特有的民俗风情和边境风光,串联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在特定的区域积聚大量资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基础动力。

(二)国家宏观政策的驱动 :2014 年 3 月,国家公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2016 年 11 月珲春市成为国家海洋经济带示范区综合试点地区,这些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国家兴边富民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等的提出,对于延边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政策红利。

(三)旅游产业的推动 : 旅游产业是区新型城镇化的强大推手,要充分利用朝鲜族等民族传统节日、特色饮食等特色文化,结合优美的边境风光,形成一批既具有民族特色文化又具有独特边境风情的文化风情旅游小镇。

优化本地区城镇的布局,改变当地村民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促使当地居民就地就近完成城镇化进程,离土不离乡,推动当地村民身份和观念的转变,借助旅游产业强大的资源整合和积聚效应,促进新型城镇化在边远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五、结束语
本文基于对延边地区新型城镇化特点及困境的分析,总结本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口岸经济模式、产业小镇模式和旅游驱动模式等三种模式,并分析新型城镇化的三种主要驱动机制,提出当地居民就地就近城镇化的措施,对于维护边疆稳定,促进延边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延斌. 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03):117-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