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安全应急预案2017版(定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 WDXGYA
版本号:2016—A1
无棣欣广化学有限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版次:第2版)
编制单位:无棣欣广化学有限公司
2016年 12 月 20 日发布
修订说明
因公司法人变更,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等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所以对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特此说明。

无棣欣广化学有限公司 2016.12.20
批准页
为了提高企业对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保证其安全生产条件,保障单位生产经营的顺利开展,针对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尽可能消除安全隐患,减少事故对人身和财产的损失,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以最快速度、最大效能、有序地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危害及后果,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的编制成立了以耿连军为组长,王斌、何金炜、李拥军、王德强、耿德华、庞杰、范兴伦等为成员的编制小组。

编制小组通过资料收集、文件学习、事故案例调研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了事故应急预案。

该预案版本为2016年第1版。

在本预案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滨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无棣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及各协作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该预案是公司事故应急救援的规范性文件,是指导本公司实施事故应急救援的纲领和行动准则,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决定于2016年月日起批准颁
布实施。

批准:(签字)
2016 年 12 月 20 日
目录
第一部分综合应急预案 (1)
1. 总则 (1)
1.1 编制目的 (1)
1.2编制依据. (1)
1.3适用范围 (3)
1.4应急预案体系 (3)
1.5 应急工作原则 (4)
2 事故风险分析 (5)
2.1公司基本情况 (5)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7)
3. 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 (15)
3.1应急组织体系 (15)
3.2指挥机构 (15)
3.3主要职责 (16)
4. 预警及信息报告 (19)
4.1预警 (19)
4.2信息报告 (19)
5. 应急响应 (21)
5.1响应分级 (21)
5.2响应程序 (21)
5.3处置措施 (23)
5.4应急结束 (31)
6. 信息公开 (33)
6.1信息公开原则 (33)
6.2信息公开部门 (33)
6.3信息公开 (33)
7 后期处置 (34)
7.1善后处置 (34)
7.2保险 (34)
7.3事故应急预案改进 (34)
8 保障措施 (35)
8.1通信与信息保障 (35)
8.2应急队伍保障 (36)
8.3物质装备保障 (36)
8.4其他保障 (37)
9 应急预案管理 (38)
9.1应急预案培训 (38)
9.3应急预案修订 (39)
9.4应急预案备案 (40)
9.5应急预案实施 (40)
第二部分专项应急预案 (41)
I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41)
1.事故风险分析 (41)
1.1危险源的确定 (41)
1.2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41)
1.3可能发生的季节 (41)
1.4 影响范围及后果41
2 指挥机构及职责 (42)
3 处置程序 (43)
3.1现场报警方式 (43)
3.2报警系统及程序 (43)
3.3 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 (43)
3.4响应分级 (45)
3.5响应程序 (45)
4 处置措施 (47)
4.1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处理措施 (47)
4.2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对人员的防护和监护 (47)
4.3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47)
4.4受伤人员现场救治 (48)
4.5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49)
4.6应急物资与装备配备情况 (49)
Ⅱ中毒专项应急预案 (51)
1.事故风险分析 (51)
1.1危险源的确定 (51)
1.2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51)
1.3可能发生的季节 (51)
1.4影响范围及后果 (51)
2 指挥机构及职责 (51)
3 处置程序 (52)
3.1现场报警方式 (52)
3.2报警系统及程序 (52)
3.3 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 (52)
3.4响应分级 (54)
4 处置措施 (56)
4.1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处理措施 (56)
4.2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对人员的防护和监护 (57)
4.3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57)
4.4受伤人员现场救治 (58)
4.5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59)
4.6应急物资与装备配备情况 (59)
Ⅲ重大危险源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61)
1.事故风险分析 (61)
1.1危险源的确定 (61)
1.2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61)
1.3可能发生的季节 (62)
1.4 影响范围及后果 (62)
2 指挥机构及职责 (62)
3 处置程序 (63)
3.1报警系统及程序 (63)
3.2现场报警方式 (63)
3.3 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 (63)
3.4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 (64)
3.5向外求援的方式 (65)
3.6响应分级 (65)
3.7响应程序 (65)
4 处置措施 (67)
4.1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处理措施 (67)
4.2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对人员的防护和监护 (69)
4.3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70)
4.4受伤人员现场救治 (71)
4.5 应急救援保障 (71)
4.6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72)
第三部分现场处置方案 (73)
1危化品罐区现场处置方案 (73)
1.1甲醇罐区现场处置方案 (73)
1.2氢气罐区现场处置方案 (74)
1.3液氨罐区现场处置方案 (76)
2导热油炉现场处置方案 (78)
3甲醇制氢现场处置方案 (80)
4生产装置区现场处置方案 (81)
1.1制腈岗位现场处置方案 (81)
1.2制胺岗位现场处置方案 (83)
第四部分附件 (85)
附件1、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85)
附件2、应急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 (86)
附件3、规范化格式文本 (87)
附件4、关键路线、标识和图纸 (89)
1警报系统分布图
2重要防护目标分布图
3应急指挥部位置及救援队伍行动路线
4疏散路线、警戒范围标识
5平面布置图
第一部分综合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提高公司对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高
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事故对人员、环境的
危害和财产造成的损失,保证公司的安全生产的顺利开展,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
理和应急响应程序,以最快速度、最大效能、有序地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
地降低事故危害及后果,特制定本预案。

应急救援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应急救援原则: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快速反应、救护优先、消除危险、保护环境。

1.2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
(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8)《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
号令)
(9)《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1号)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主席令[2014]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90 号)
(1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13)《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80号)(14)《山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
(15)《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6)《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013年完整版)
(17)《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
(1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1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0)《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50489-2009
(21)《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SH3047-93
(22)《石油化工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规范》SHT3053-2002
(23)《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24)《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设计规范》(GB50444-2008)
(2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2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27)《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 (28)《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1999)
(29)《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1999)
(30)《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1999)
(3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32)《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2014)
(33)《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
(3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
(3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
(36)《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29639—2013)
(37)《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
(38)《危险化学品储罐区作业安全通则》(AQ3018-2008)
(39)《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2007]第493号)
(40)《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
(41)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
(4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AQ3035-2010)
(43)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AQ3036-2010)
(44) 《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鲁安监发(2009)124号)
(45)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山东省人民政府令303号)
(46) 《无棣欣广化学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47) 《无棣欣广化学有限公司岗位操作规程》
1.3适用范围
预案规定了本单位发生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时的应急处理办法,指挥系统、各部门、车间应急状态下的职责等。

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生产运行中发生的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

如本单位一旦发生事故,涉及到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需组织力量进行处理的,则该系统自动启动。

1.4 应急预案体系
1.5应急工作原则
1.5.1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原则
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首要任务,在事故未发生时充分做好预防工作;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营救受伤人员,组织撤离或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专家、专业救援力量和人民群众的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检测、检验、监测手段、救援装备和技术,迅速控制事态,消除危害后果。

1.5.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

企业应在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下,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下级服从上级、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团结协作。

1.5.3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原则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一是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实现本质安全,尽可能防止事故发生;二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情况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少灾害的影响。

为此,平时要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搞好应急预案的演练,使应急组织体系的各机构、各部门明确各自职责及运行程序,熟悉应急救援的基本技术、方法和技巧,掌握自救和互救的知识,提高应急响应系统的整体救援能力。

2 事故风险分析
2.1公司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无棣欣广化学有限公司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耿连军
注册资本:贰仟陆佰万元
经营范围:选矿药剂生产、销售
公司成立于于2010年11月,项目设计能力为10000t/a阴阳离子选矿药剂,占地面积31000㎡,注册资金2600万元,总投资5100万元。

公司现有员工85人,其中管理技
术人员15人,主要产品为阴阳离子选矿药剂。

2.1.1 地理位置及周边情况
1、地理位置
无棣欣广化学有限公司厂区位于滨州市无棣县新海工业园区内,无棣县位于山东省最北部,渤海西南岸,地处沿海,是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是“海上山东”建设的前沿阵地,与国家第二大跨世纪工程---神华工程的枢纽黄骅港隔河相望,是京津塘和山东半岛两大经济区的交汇点。

2、周边环境
厂区西侧为无棣鼎盛化工有限公司,南侧为齐岳路,北侧为山东久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东侧为待建的山东优剂新材料有限公司。

公司由南向北依次为办公区、仓库、生产区及辅助生产区。

厂区沿西围墙设一条 6 米宽的主要道路,中部和东围墙西侧各设一条 5 米宽的消防道路,东西方向的消防道路视装置而定和南北向的道路相通,道路宽为 4 米、5 米、6 米。

中间消防道的西侧由南向北依次为原有复配车间、阳离子车间、预留空地、制氢装置、罐区二(甲醇一台、丙烯腈储罐 1 用 1 备)、循环消防水池及泵房、罐区三(氢气储罐及防嗮棚)、事故池;中间消防道的东侧由南向北依次是罐区一(产品原料罐区)、配电室、车间值班室、控制室、导热油装置、空压制氮及纯水、液氨罐区(液氨罐 1 用 1 备)及防嗮棚、污水处理岗位。

2.1.2安全管理概况
公司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设有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设置安全部作为安全管理机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1人,公司建立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形成安全管理网络,制定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公司主要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均参加了滨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的安全培训,并持证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经具备相应培训资质的单位进行培训,经相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公司对新入厂人员,经过厂、车间、班组(工段)三级安全教育,职工经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经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从事特种作业。

公司对可能发生的生安全产事故,配备了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

2.1.3生产规模及储运情况
产品为脂肪伯胺和二(醚)胺,产量分别为1000吨/年和2000吨/年。

物料储运情况一览表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2.1危险目标的确定
根据本单位在生产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危险性质及可引起事故危险程度(范围),确定危险目标为:
1 号目标——罐区二。

主要危险源来自甲醇、丙烯腈的泄漏。

2 号目标——罐区三。

主要危险源来自氢气的泄漏。

3 号目标——罐区四。

主要危险源来自氨的泄漏。

4 号目标——制氢装置。

主要危险源来自氢气的泄漏。

5 号目标——生产车间。

主要危险源来自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氢气、氨、丙烯腈的泄漏。

6号目标——导热油炉装置。

主要危险源来导热油的泄漏、火灾等。

以上部位的危险化学品在突然泄漏、操作失控或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存在着泄漏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的潜在危险。

各危险目标位置见附图。

2.2.2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特性
本公司涉及的危险、有害物质甲醇、丙烯腈、氢气、氨、氮、压缩空气被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年版);甲醇、丙烯腈、氢气、氨被列入《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013年版),以上化学品均未被列入《各类监控化学品名录》、(2013版)《剧毒化学品名录》(2015年版)。

其主要危险、有害特性详见下表:
2.2.3危险、有害因素风险分析
一、主要危险、有害物质
该项目中所涉及的危险介质为氢、甲醇、氨、丙烯腈、导热油、天热气。

(一)危险目标一:罐区二
1、危险物料危险性
甲醇第 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射性酸中毒。

丙烯腈第 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易燃,高毒,为可疑致癌物。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

与氧化剂、强酸、强碱、胺类、溴反应剧烈。

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使容器破裂。

2、风险分析
火灾、爆炸
罐区中存在的甲醇、丙烯腈均为易燃介质,因此系统中存在发生火灾、爆炸的可能。

易燃物料储罐及其管线、阀门、法兰、垫片等密封不严,会发生物料泄漏,遇火花可引发火灾事故;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存在发生爆炸的可能。

中毒窒息
罐区储存物料丙烯腈为高毒物料。

当丙烯腈泄漏在作业环境中超出所允许的浓度,容易引发人员的中毒及窒息事故。

(二)危险目标二:罐区三
1、危险物料危险性
氢气第 2.1 类易燃气体。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爆炸。

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2、风险分析
火灾、爆炸
罐区三储存的氢气为易燃气体,储罐及其管线、阀门、法兰、垫片等密封不严,会发生泄漏,遇明火可引发火灾事故;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存在发生爆炸的可能。

(三)危险目标三:罐区四
1、危险物料危险性
氨为第 2.3 类有毒气体,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2、风险分析
火灾、爆炸
罐区四储存的氨可燃,储罐及其管线、阀门、法兰、垫片等密封不严,会发生物料泄漏,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中毒窒息
罐区四储存的氨为有毒气体,有引起中毒窒息的可能性
(四)危险目标四:制氢装置
1、危险物料危险性
氢气第 2.1 类易燃气体。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爆炸。

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甲醇第 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
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射性酸中毒。

2、风险分析
火灾、爆炸
生产装置中的设备、管线、阀门、法兰、垫片等密封不严,设备、管线等的选型、制造、设计、安装缺陷,腐蚀穿孔,会发生氢气、甲醇泄漏,遇火花可造成火灾爆炸;
生产装置中的换热器、冷凝器设备冷却水中断、压力不足、冷却不良,可造成设备发生泄漏、大量可燃物料蒸汽未经冷凝排入接收罐,甚至超压冲击,遇高温、明火等存在火灾、爆炸的危险。

生产设备的安全附件未能按要求定期检测,超期使用,造成损坏、失灵和跑、冒、泄放等,存在发生爆炸和火灾的危险。

生产装置内安装的可燃气体报警装置检测失效、不及时,泄漏的易燃液气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高热有着火、爆炸危险。

操作失误(如排污),造成大量物料泄漏,也存在发生火灾爆炸的可能。

防雷设施不符合规范要求或失效,有遭受雷击引起火灾爆炸的危险。

易燃易爆场所内人员穿化纤衣服、带钉皮鞋;将明火带入、吸烟;使用手机或对讲机等,有引发火灾爆炸的危险。

(五)危险目标五:生产车间
1、危险物料危险性
氢气,第 2.1 类易燃气体。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爆炸。

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氨为第 2.3 类有毒气体,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
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丙烯腈第 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易燃,高毒,为可疑致癌物。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

与氧化剂、强酸、强碱、胺类、溴反应剧烈。

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使容器破裂。

2、风险分析
火灾、爆炸
(1)生产车间内中的物料泄漏,其蒸汽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火源,存在发生火灾、爆炸的可能。

(2)生产车间内所通风不良或局部通风不畅,泄漏的易燃气体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存在导致火灾、爆炸的危险。

(3)生产装置中的设备、管线、阀门、法兰、垫片等密封小严,会发生易燃液体存在发生火灾、泄漏,运转装置(如物料泵等)的密封泄漏,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存在爆炸的可能。

(4)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未按要求定期检测、超期使用,存在泄漏可燃物料的危险,有引发火灾爆炸的可能。

(5)生产系统的设备违反操作规程超温、超压操作,自动控制系统故障灯,易造成装置中的高温物料发生泄漏。

(6)生产车间内未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或防爆检测失效、不及时,泄漏的易燃液气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高热有着火、爆炸危险。

(7)操作失误(如排污),造成大量物料泄漏,也存在发生火灾爆炸的可能。

(8)防雷设施不符合规范要求或失效,有遭受雷击引起火灾爆炸的危险。

(9)易燃易爆场所内人员穿化纤衣服、带钉皮鞋;将明火带入、吸烟;使用手机或对讲机等,有引发火灾爆炸的危险。

(10)雷雨天装卸,易燃物料易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11)危险场所检修动火作业,若没有申报批准、安全管理人员现场没有检查、监护、
或系统未吹扫置换干净,没进行现场化验检测并合格,违章进行动火,有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12)生产车间内内设备没有定期检修和维护保养,检查力度不够,没有发现隐患,或发现隐患没有及时整改,设备带病运行导致易燃物料泄漏,有引发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13)生产车间内内没有配备消防器材、消防器材配备数量不足或消防器材失效、不能使用等原因,发生火灾,没有及时施救时,存在火灾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中毒窒息
该项目生产过程中涉及氨、丙烯腈有一定的毒性,工艺设备发生故障,物料泄漏或设备、管道的跑、冒、滴、漏及作业场所通风不良,个体防护措施不当等,人员吸入、食入或接触以上有毒物料极易发生中毒窒息事故。

(六)危险目标六:导热油炉装置
1、风险分析
天然气是一种无毒、无色、无味的气体,主要成份是甲烷和一些碳氢化合物等,每标准立方米热值为 9100 千卡,正常情况比空气轻,其比重为空气的 0.58—0.62 倍,每立方米天然气完全燃烧需要 9.5 立方米的空气。

在封闭的空间内,天然气混合易发生燃烧、爆炸,其爆炸极限为 5%—15%,因此气体一旦泄漏将向上部空间扩散,如通风不良,遇火源立即发生爆炸燃烧。

导热油属于易燃介质,一旦起火,很容易蔓延扩大,而且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火灾、爆炸
(1)导热油在储存、运输或运行维护过程中,可能会不慎混入水分、杂质等。

当导热油工作温度达到一定高度时,会引起喷油并着火,或者水分受热汽化产生高压,引起设备超压爆炸;
(2)当导热油中残炭含量超标,导热油在加热运行中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少量高聚物,同时会因局部过热生成焦炭,这些高聚合物和残炭不溶于导热油,会悬浮在油中,运行中这些物质可能会沉积在锅筒底部而过热鼓包,或沉积在管壁上过热爆管。

(3)天然气泄漏后,与氧气可形成具有很大爆炸力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天然气占总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