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作文训练教程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作文训练教程
瑞安市第十四中学 高原
教学目的
1、复习议论文的知识; 2、学习写作议论文的要求和质疑事项。 3、引导学生学会写作一般的材料议论 文。
议论文的知识 复习及其写作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 作者所持的观点和看法 2、论据 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
3、论证 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论点
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 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 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 点。
B:上帝!真是太好了,还有半个甜面圈。(B 一脸快乐状)
文章中写的这段话对比鲜明,对待生活的悲观和乐观 跃然纸上,正如该文作者说:乐观的人在被玫瑰刺伤 后仍会说多美的花,悲观的人在看到刺时就会说多糟 啊。我选择玫瑰的美,因此我选择前者。
③常用的论证方法
d、引证法
除引用名人名言以外,我建议同学们 应该多积累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名句,
示例
有这样一则材料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尽青之 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 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 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返,终身不敢言 归。(《列子·汤问》)
示例
有这样一则材料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尽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 云。薛谭乃谢求返,终身不敢言归。(《列子·汤问》)
•我只是选取了该文的一个部分,议论文中部分 名句或古典诗词曲的引用的效果就不用再说了罢。
二、议论文逻辑性的具体体现
写议论文必须注意逻
辑性,段落与段落之 间要有非常清楚的逻
一个语段的内部
辑关系,一方面要依
之间也需要有严
靠语句表达出逻辑性, 谨的逻辑关系。
另一方面要借助起过
渡性作用的语句突出
逻辑关系。
2、材料或议论文的行文
该种作文在要求上一般有两个倾向, 一个是要求从材料中概括出观点,一 个是要求以材料为话题,引出相关论 点。两者在写作时对材料的处理不同, 前者要围绕材料展开议论,后者可以 脱开材料,只是以其为话题就可以了。
提炼观点型议论文写作的 一般思路:
a、概述与中心论点相 关的材料内容,力保所 用内容与中心论点紧密 相关,语言精炼。
因的关系,《玫瑰园》考了
同学们应该善于用一
些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分析现实中的一些问 题。
全面性的观点,等等。
四、材料议论文的写作
高考中,常见的议论文写 作是材料议论文,很少有 命题作文的考查。材料作 文以现实针对性强,不易 猜题、押题等优点深得命 题教师青睐。
材料议论文的写作审题是关键。近几年 的高考并不在立意上给考生造成太多的 障碍,但是立意除了准以外,还有一个 新颖的问题,“言他人所未言,写他人 所未写”才是写作得以出新的关键。
材料式议论文的写作要充 分利用好所给的材料,首 先我们要读懂材料,然后 我们以此为基础,根据写 作要求去构思为文。
1、材料式议论文的立意
①多对象定向法
该种方法主要适用于 “自选角度”要求的 写作题。写作时我们 要从阅读中选取涉及 到的各个对象,为文 章写作确定一个最佳 角度,“最佳”包含 该角度有内容可写, 选题新颖深刻等方面 的内涵。
它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另一方
面,它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 议论文的文学性。
浙江一考生在2000年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人与人如此的不同。信手翻着宋人话本《碾玉观 音》,不由得这样想。话本的开头是这样的疑问, “春已归去,不知哪搭是春住处?”秦观说:春 是到江南去了,“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往。 “苏小妹说,春是被带走了。”燕子衔将春色去, 沙窗几阵黄梅雨”。还有苏轼说、秦观说…… (《—花—世界》)
•a、选对象
•薛谭、秦青
示例
有这样一则材料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尽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 云。薛谭乃谢求返,终身不敢言归。(《列子·汤问》)
•b、选角度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 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示例
有这样一则材料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尽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 云。薛谭乃谢求返,终身不敢言归。(《列子·汤问》)
③常用的论证方法
c、对比论证
用典型事例作论据 来证明论点
•《简笔与繁笔》:举洋洋洒洒百万言的《水浒传》中“武松打虎” 片断,景阳岗的山神庙,一个“破落”使境界荒芜之景全出。这 里两个字对百万言,可谓用简到了极点。同样作品里作者写繁笔 的好处时,却又举了短篇小说《社戏》中的例子,也不得不说是 极为典型。
高中生不爱学政治, 是很常见的现象,这 很不合适。政治课上 有许多哲理及原理会
题能力的考查。在1998年以 为我们写作所用,它
前,高考作文始终围绕着哲 会起到丰富文章内容,
理的深层次思考来命题,像 深化文章思想的作用,
《树木·森林·气候》就明显 涉及了普遍联系的观点, 《“近墨者黑”或“近墨者 未必黑”》考查了内因与外
(1)有人问球王贝利最喜欢的进球是哪一个, “是下一个。”他这样回答。
•(2)有人问著名导演谢晋最喜欢的一部电 影是哪一个,他答“下一个”。
分析
两则材料涉及到的都是名人,成 就了一番自己的事业,但他们共 同的是永远有追求,没有功成身 退。这是这两则材料的共同点, 围绕这一话题,我们就可以拟定 一个议论的中心:人生,永无止 境的奋斗舞台。
突现出来。
•e、收束全文,重提材料。
秋天,葡萄熟了,高高的葡萄架下来了一只只 馋嘴的狐狸。第一只狐狸在葡萄架下一次次跳 起,又一次次重重地摔在地上,但它坚信“坚 持就是胜利”,最终因体力衰竭而死。第二只 狐狸具有林黛玉式的忧郁气质,它在一次次的 失败后找到一根藤条在葡萄架下自杀了。第三 只是一只生性急躁的“张飞狐”,失败的耻辱 让它怒火中烧继而破口大骂,结果这只骂街的 狐狸被农民一锄头打死了。第四只狐狸是有名 的乐天派,几次无功而返后,它咽下几口唾沫, 自语道:“这一定是‘金玉其外,败絮其内’ 的酸葡萄。”于是它又唱着“鸡呀羊呀都到哪 里去呀”的小曲走远了。第五只是一只精神脆 弱的狐狸,几次失败使它的精神彻底分裂了, 从此人们常可以见到一只蓬头垢面的狐狸,口 中念念有词:“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
•c、延伸立意 •不仅会教歌,也会教做人; 讲究教育方法,善于诱导。
完成了上面的几个分析以后,同学就可 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写作了。
1、材料式议论文的立意
②求同思维法
这种方法往往适 用于多则材料或 一个含有相同因 素的单则材料。 。
示例
阅读下面材料,归纳出共同点,写一则600字左右的议论文。

②论据必须具有新颖性
•不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离不 开一些陈旧的事例,像一写
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似乎就
• ③论据的表述要精 练、简要,与记叙文 的表述不同,它只要
离不开爱迪生发明灯泡,一 写逆境成才就非写张海迪不 可,类似的内容不是说不可 以用,而是说你用,他用,
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 大家都用,谁的作文与众不
使文章的论点 并不否认近墨者黑的观点,我们只是说一个
更醒目、更突 人如果具备了自我控制能力,我们就有“近
出。
墨不黑”的条件。
三、议论文写作更需要哲理的思考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思想渐趋
成熟的阶段,人生观、世界 观渐渐走向成熟,学生的抽

象思维能力也在不断走向成
熟。正如此,高考才十分注
重对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
1、材料式议论文的立意
③求异思维法
适用于多则材料。应透过寻找材 料间的不同点确定议论中心。同 样的材料,如果我们再另外加一 条,恐怕就不能像上面所说的那 样立意了。
示例
阅读下面材料,归纳出共同点,写一则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1)有人问球王贝利最喜欢的进球是哪一个, “是下一个。”他这样回答。
论点应该鲜明、准 确、概括,绝不可模棱 两可,让人捉摸不定。


的 ①文题 如《改造我们的学习》《反

对党八股》
置 ②开篇 如《改造我们的学习》
一 般
③文章中间 如《拿来主义》《论积贮疏》
有 ④结尾 如《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

之势异也”

论据
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 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 据两种。事实论据用 事实来说话,而理论 论据靠经典性取胜。 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 点,这是一个最基本 的要求。选用的事例 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 致,势必削弱说服力 量。
运用例证法要注意对事例叙述的方法。注意
并列的几个事例的顺序,还要注意安排的详略, 大家熟知的材料要略写,不熟知的要详写。
③常用的论证方法
b、喻证法
增强了作品论证 的形象性。
•运用喻证法要注意本体、喻体的相似性。
鲁迅的《拿来主义》中把文化遗产喻为 一所大宅子,列举一个青年对待大宅子的态 度来表达作者对文化遗产采取“拿来主义” 的态度,形象、生动,给人们以很深的印象。
1、材料式议论文的立意
④关键词法
抓住所给材料 的主要意思的 词语进行分析。
示例
有人说:“你对生活笑,生活也 会对你笑。”对此,你如何理解? 请你以此为话题写一则议论文。
分析
该句中有两个词语“也”、“笑”很关键, “也”标明“你”与“生活”之间关系的 互动性,“笑”实际上富有隐含意义,含 有乐观的意味在里面。明白了这个内涵, 我们就可以确定写作的方向了。写作的角 度确定有时还要依题干的要求来定,有时 作文题要求只依据所给材料的中心拟题写 作,这就要求考生必须选准写作的中心了
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
常见的论证结构 :
a、总分总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一篇文章中段与段之间,句与 句之间灵活地运用多种论证结 构层次会使议论文更具活动性。
③常用的论证方法
a、例证法
用典型事例作论据 来证明论点
《简笔与繁笔》:举洋洋洒洒百万言的《水浒传》中 “武松打虎”片断,景阳岗的山神庙,一个“破落”使境 界荒芜之景全出。这里两个字对百万言,可谓用简到了极 点。同样作品里作者写繁笔的好处时,却又举了短篇小说 《社戏》中的例子,也不得不说是极为典型。
字后面有文章” 者黑”,“近墨者未必黑”的辩论段,这样
的说法,它的 的文章就极容易失之片面。写作时,选其中
后面有突出、 的任一题目都要注意“补全”。比如,若选
强调的作用, 写“近墨者未必黑”,主体论述这一观点以
标明了文段或 后,在收尾的时候,就应该以这样的结尾段
文章的中心, 收束:诚然,我们主张近墨者未必黑,但也
的内容即可。
同呢?


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包含的内容也较 多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
•立论 •立论从正面论述 •驳论 •驳论从反面论述
•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


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 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 (是什么) 引论
分析问题 (为什么) 本论
解决问题 (怎么办) 结论
论证
•(2)有人问著名导演谢晋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是哪 一个,他答“下一个”。
•(3)期中考试刚刚考完,小明面对自己的成绩, 淡然地说,“看下一次。”
分析
这三个材料,前两个有共同点,第三 则材料就没有这样的相同点了,相反, 文中的“淡然”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明显标示出小 明对待成绩的态度,一种无所谓的姿 态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确立中心论 点时,就应瞄准三则材料的不同点, 结合起来,我们应该得出“要立足现 实,正确对待成绩”的结论。
•严密的逻辑关系必须反映出作者的行文思路。
二、议论文逻辑性的具体体现
注意议论文中 注意要善于运用“固然”“诚然”等词语,
的“但”“但 一个短短的600—700字的议论文,有时很难
是”等转折连 全面地表述清楚,为了使论证更加全面,更
词的作用,俗 加有针对性,同学们要善于使用这样词语开
语有“‘但’ 头的语句表达。以前的高考曾经考过“近墨
b、提出中心论点或 提出议论的范围。
c、回评材料或引述事实,
理论论据证明论点。回评
就是根据概述的材料对材
料进行分析,明确如何得
出这个观点或为什么会得
出某个观点。引述论证就 d、联系现实,展示 是对论点进行事实或理论 写作此文的现实针对
的证明。
性,提出解决某一问
题的方法策略,使写
作的目的性,针对性
运用例证法要注意对事例叙述的方法。注意并列的几个 事例的顺序,还要注意安排的详略,大家熟知的材料要 略写,不熟知的要详写。
2000年高考一则优秀作文题为《四幕剧》, 其中的第二幕剧写了这样一个内容:
背景:一个小餐馆中,一张桌子,面对面坐着 两个人,他们面前的盘子里各有半个甜面圈。
A:唉!天哪!只剩下半个甜面圈。(A一脸的 无奈)
像1999年高考作文 题《假如记忆可以 移植》,若写议论 文,就必须要弄清 “记忆”与“记忆 力”的区别,有的 考生所举的事例就 明显犯了论据与论 点游离的错误,举 了郭沫若倒背《红 楼梦》的事例,使 说服力大打折扣。
选用事实论据还要注意几点
①论据必须具有 典型性
典型就是指论据 要具有代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