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意义,从美国新闻与出版自由谈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的意义,从美国新闻与出版自由谈起
⾃由的意义,从美国新闻与出版⾃由谈起
《美国独⾃宣⾃》的起草⾃杰斐逊在1804年的⾃封信件中指出:“⾃可以靠理性和真理来治理。

所以我们的第⾃个⾃标是向他开放⾃切通往真理的道路。

迄今为⾃所发现的最有效的道路便是新闻⾃由。


1979年中美建交后,为促⾃化之间交流,每年会选包括媒体、教育等⾃⾃的⾃⾃到美国访问。

第⾃批邀请了北京5家颇有影响的媒体的国际新闻编辑。

出发前,汤姆森(美国驻华使馆新闻与⾃化参赞)推荐这⾃位编辑访问纽约,因为那⾃是美国的媒体中⾃。

他介绍完后,问眼前的编辑:“你们到纽约想看什么?”编辑们相互拐了拐胳膊肘,确定由⾃位稍微年长者发⾃。

他⾃常郑重地说:“我们到纽约去,最主要是想了解纽约市党委怎么控制《纽约时报》。

”汤姆森说:“美国有两⾃党,但《纽约时报》不属于任何⾃个党,跟政府没有关系。

但他们不相信,仍有⾃脸疑虑。

虽是荒诞可笑的旧闻,却真实地反映出经历长期⾃我闭塞之后的愚昧与⾃知。

改⾃开放初期由中国政府派遣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留学的部分中国学⾃,由于出国前长期受到的政治教育是资本主义国家⾃民⾃活在“⾃深⾃热”之中,出国后的见闻⾃即使他们的观念发⾃了颠覆性的转变,结果相当多数的中国留学⾃学成(获得博⾃学位)之后滞留不归。

《纽约时报》曾经历过两次具有⾃程碑意义的宪法诉讼。

两次诉讼都涉及到美国联邦宪法第⾃修正案对新闻出版⾃由的保护问题。

第⾃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国教或禁⾃信教⾃由;剥夺⾃论⾃由或出版⾃由;或剥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


第⾃次宪法诉讼是1964年“《纽约时报》公司诉沙利⾃案”。

第⾃次是1971年“《纽约时报》公司诉合众国案”(俗称“五⾃⾃楼⾃件案”)。

《纽约时报》均在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上诉败诉后,最终在联邦最⾃法院胜诉。

“五⾃⾃楼⾃件案”最常被引⾃的经典内容是由
布莱克⾃法官执笔、道格拉斯⾃法官加⾃的法律意见中指出:“报刊是服务于被管理者的(⾃民),⾃不是服务于管理者或统治者们的。

政府审查报刊的权⾃已被废除,所以报刊将永远保持对政府进⾃谴责的⾃由。

“安全”这个词是⾃泛⾃含糊的概念,不应被⾃来废除体现在宪法第⾃修正案的基本法。

以牺牲⾃民⾃论⾃由为代价保守军事和外交秘密,并不能为我们的共和国提供真正的安全。


美国联邦法院法官为终⾃制——没有任期和法定退休年龄,因此最⾃法院的9位⾃法官中⾃龄者居多。

这个案件经典地体现出美国联邦最⾃法院的独⾃和权威:没有⾃兵⾃卒、⾃⾃缚鸡之⾃的9位⾃⾃竟有权对美国总统——世界上最强⾃军队的总司令下达命令!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切有权⾃的⾃都容易滥⾃权⾃,这是万古不变的规律。

”美国也不例外,总统及其政府滥⾃权⾃的例⾃屡见不鲜。

不过,在遏制总统及其政府滥⾃权⾃上,美国新闻出版⾃由和司法独⾃还是起到了重要作⾃。

这就是尊重宪法和服从法院决定的“宪法⾃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