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作业
1.回家为母亲做一件事,表达自 己对母亲的爱。 2.仿写。作者用叠纸船这个细节寄 托对母亲的挚爱,你能不能也仿写一 个细节表达同样的感情呢?
成功的花
冰心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注意重音、 语气、语调 。 2、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3、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1、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 样的启示?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2、你认为诗中哪些词用得好, 说说理由。
启示: 成功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 的艰辛。
贝多芬的故事: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也是命运最 糟的一个。童年,贝多芬是在泪水浸泡中长大的。家庭贫困, 父母失和,造成贝多芬性格上严肃、孤僻、倔强和独立,在 他 心中蕴藏着强烈而深沉的感情。他从12岁开始作曲,14 岁参 加乐团演出并领取工资补贴家用。17岁,母亲病逝,不 久,贝 多芬得了伤寒和天花,几乎丧命。贝多芬简直成了苦难的象征, 他的不幸是一个孩子难以承受的。 尽管如此,贝多芬还是挺过来了。28岁耳聋,孤独地过着聋 人的生活。贝多芬活在世上,唯一能给他安慰的只有音乐。他作 曲时,常把一根细木棍咬在嘴里,借以感受钢琴的振动,他用自 己无法听到的声音,倾诉着自己对大自然的挚爱,对真理的追求, 对未来的憧憬。他著名的《命运交响曲 》就是在完全失去听觉 的状态中创作的。他坚信“音乐可以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顽强地战斗,通过斗争去取得胜利 。”这种思想贯穿了贝多 芬作品的始终。 贝多芬一生是悲惨的,世界不曾给他欢乐, 他却为人类创 造了欢乐。贝多芬身体是虚弱的,但他是真正的强者。
自学《纸船》,选择下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可以读,读出一个女儿远离母亲时的感情情;
可以讲,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中的情景,讲讲 你对这首诗感受最深的地方; 可以问,质疑诗中自己不理解的内容;
可以写,写几句体现母爱的诗句,可以写几句对 母亲的真情话。
自学效果检测:
1、诗人写出精心叠成的纸船抛入大海后瞬 间发生的种种令人心碎的结果,并写出自己 明知没有结果还是不灰心地叠,为什么呢? 2、“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 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她的爱 和悲哀”分别是指什么?
纸船 朗读: ——寄母亲
我从不肯定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纸船\纸船.swf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八,二十七,一九二三太平洋舟中。
救助人员发现时,她已经死了,被垮塌下来的房子 压死的。这是世上最伟大的死亡姿势:她双膝跪地,身 子前倾,双手着地支撑身体,成匍匐姿势,身体被压得 变形,成为人与大自然抗争的雕像。后来,救援人员在 她的身子底下发现,有个孩子还活着。人们小心翼翼地 清理开她身上的废墟,从她的身下抱出用小被子裹着的 孩子,三、四个月大,孩子完好如初,还在安静地睡着。 医生准备给娃娃做身体检查,发现被子里有一部手机, 屏幕上有一条妈妈留给孩子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 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 手机在人们 中间传递着,在场的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张海迪5岁的时候,因患脊髓血管瘤造 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 热心助人,被誉为“ 当代保尔”。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 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 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 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 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 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 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36岁——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
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 49岁——角逐联邦众议员三度落选;
揭示谜底:这个历经无数挫折的人是美 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 林肯。许 多人看成功,只看到成功美丽的光环, 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成功背后隐藏的艰辛, 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没有使林肯泄气, 反而激发起他向自己挑战的信心和勇气, 激发起他实现自己抱负的信心和勇气, 终于他在52岁那年,登上了总统的宝座。
1、成功来自奋斗,你能举例说明这个 道理吗? 2、有很多的名言名句也说明了相同的 道理,你能说出来吗?考考你的积累。
下面是一个美国人的人生片断,请同学们推测这 个人是谁?给你什么启示?
21岁——生意失败;
22岁——角逐议员落选;
23岁——生意再度失败; 26岁——爱侣去世; 27岁——精神崩溃; 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作者:冰心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 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
诗集《春水》、《繁星》
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
游子吟
慈 游 临 意 谁 报 母 子 行 恐 言 得
孟郊 手 中 身 上 密 密 迟 迟 寸 草 三 春
线, 衣。 缝, 归。 心, 晖。
母爱 母亲用身躯为她 筑起了生命的天空
吃别人不能吃的苦,忍受 别人不能忍受的委屈。做别人 不愿意做的事,就能享受别人 不能享受的一切。
朗读与思考:
1.三个自然段可不可以调换?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这三节诗按内容看是递进关系。 “芽儿”“花儿”“果儿”的顺序排列暗指果树 从抽芽、开花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2. “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可不可以互 换? 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他们说的话与各自的特征是紧密联 系的。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年轻人需要学习提 高,使自己成才。一旦开出花儿来,不要孤芳自赏, 而要装点大地,犹如青年人要以自己的年华为社会 注如活力。最终结成果儿又如青年要甘于以牺牲精 神为社会创造巨大业绩,使人生更加辉煌。
一、深情朗读:
母亲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朗读完全诗,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母爱 这首诗主要是以__ _为主题的抒情短诗。
二、温馨揣摩
1、文中的两个“风雨”意义相同吗?为
什么? “只”字在这句诗里有什么好的 表达效果?
2、诗中两个“躲”字前后有什么联系吗?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你有过这种体验吗?
思考:
作者抓住芽、花、果的色彩特征,用 “嫩绿”“淡白”“深红”三个词形象地 进行描绘,那么这三个词分别有什么寓意 呢? “嫩绿”显示健壮、旺盛和朝气。 “淡白”蕴含朴素、纯洁,不追 求外表的华丽。 “深红”象征丰硕、甜蜜和美丽。
学习了冰心的《嫩绿的芽儿》 之后,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有没 有想过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 人生更加积极?请你用简短的语言, 用“当……时候”的句式来概括。
华罗庚: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 华职业学校就读,因学费而中途退学,故一生 只 有初中毕业文凭。 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 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1928年,他不幸染 上伤寒病,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却落下左腿 残疾。20岁时,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 学请去工作。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 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英、 法、德文,先后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1936 年夏,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中发 表了十多篇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赞赏。1938年,华 罗庚访英回国,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 他艰难地写出名著《堆垒素数论》。
背景介绍:
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8月 17日,她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 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 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 自然亲近。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冰心早期人 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爱、童 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时得 以复活与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 法亲近,诗人格外思念母亲。于是诗人写下 《纸船》这首诗。
小结:
诗人以植物的生长来 比喻年轻人,劝勉年轻人 奋发努力,不断充实、提 高、发展自己,甘为人类 做出更大的牺牲。
小组讨论: 一、二两首诗和三、四两首诗在表达 主题和创作风格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 方。 前两首诗的主题是对母爱的歌颂,以 “情”感人 ;后两首诗的主题是对青年人 努力奋斗、积极奉献的勉励,以“理”明 人。 四首诗都出现了“物”:“鸟儿”、 “纸船”、“花”、“芽儿”,诗人或 托物抒情,或借物言理。
前者指的是自然界的风雨;后者指的 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感情)受到的打击。 “心中的风雨”指产生的烦恼、困难、病 痛 等等。“只”强调了唯一,别无选择,从 而 更能突出母爱的力量。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我只躲到 你的怀里”,诗人巧妙地借前一个“躲” 字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 鸟巢避风雨一样,儿女有难了,就只会 躲到母亲的心中。这种自然的联想与巧 妙的类比,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 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伟大。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佚名 2、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冯梦龙 3、功名多向穷中立,祸患常从巧处生。 ——陆游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 5、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贝多芬 6、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 到任何目的。 ——米南德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但母亲是坚强 的。——雨果(法) 妈妈,您是母亲、知己和朋友的完 美结合!——泰戈尔(印度)
母爱就是一曲不尽的乐章,贯穿在人 类历史的长河里,令人感动、令人慨叹、 令人荡气回肠…… 母爱就像空气和阳光一样无处不在, 母爱里融进了母亲的心血和汗水;融进了 母亲为儿女默默无闻的奉献;融进了母亲 为儿女几十年如一日的操劳。
小组讨论:
同样是写母爱,仔细品析,这首诗与 《母亲》一诗表达的情感是有区别的,你 能说出这种区别在哪儿吗?
前者主要是一种童稚期寻求母爱保护 的心态,而后者则是步入青年以后对母爱 的怀念和依恋。 《母亲》表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纸 船》则体现和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 罗兰(法) 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冈察洛夫(苏) 母爱是女人心中是简单、自然、丰 硕、永不衰竭的东西,就像是生命 的一大要素。——巴尔扎克(法)
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
叠纸船原是儿童的一种游戏,作者已经长 大了,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行动呢?诗中的纸 船又象征着什么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对母 爱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 船特别的含义。 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 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 美好的心愿。 诗人叠纸船这一行为表达了对母爱的感 恩和回报。
三、激情体验
谈感受母爱的体验或讲一个感人的母 爱故事。
例一:在苏联的一次地震中,母 子两人被压在断墙残瓦之下,在无粮 无水的情况下,母亲毅然咬破自己的 手指,让幼小的孩吸着她的血。 当救 援人员挖出他们的时候,母亲已死, 孩子仍存。
《血色母爱》的报道中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位母亲下岗了,但是她不忍心看着她的女 儿整天闷闷不乐,便决定带她的女儿去滑雪, 还买了两件银色面包服,让她女儿高兴。但 不幸的事却发生了:她们太兴奋,滑得远离 了指定的地方,导致雪崩,母亲俩穿的银灰 色衣服与白色相似,救援飞机根本看不到她 们,母女俩都要冻僵了。最后,母亲把自己 的血管割破,用鲜血写了“SOS” 使她的女儿获救,而这位伟大的 母亲却因失血过多,永远地离开 了她的女儿。
母爱总是那样细腻而温柔,带给儿女 无尽的关怀和温暖;母爱又是那样坚强而 执著,为了儿女,母亲可以牺牲一切甚至 自己的生命。 母爱就像一份加密的电文,需要一颗 懂得感恩的心去破译它。感悟母爱、品味 母爱、思考母爱。
说亲身经历、念母爱之恩
撷取记忆中母亲关爱你的 最感人的一幕,用动情的语言 说出来,并简单谈谈感悟。
一个猎人追杀一只藏羚羊,眼看 走投无路时,这只藏羚羊突然不再奔 跑,而是面对猎人跪下了,猎人感到 奇怪,但未动恻隐之心,举枪打死了 羚羊。回到驻地,猎人解剖发现,原 来这只羊的腹中竟有一个胎儿。猎人 明白了,她的求饶正是为了孩子。猎 人十分后悔,丢掉猎枪,再也不打猎 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由这首诗和我们刚才的故事,你 能说出“母爱”的特点吗? “母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