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六中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山西省忻州六中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有一本书记述道:1917年俄国…,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宫邸,…从不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隆隆炮声;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邸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冲击下被缓缓打开….这个历史事件是()
A.萨拉热窝事件 B.巴黎公社革命
C.彼得格勒起义 D.斯大林格勒战役
2.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标志是()
A.苏联的成立B.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D.1936年新宪法通过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以后,法国元帅福煦曾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这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大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依然存在
B.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终将激化
C.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D.没有消除大国之间的矛盾,却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
4.1929﹣1933年的美国经济危机中,下列哪一现象不可能出现()
A.货币贬值,大量商品积压
B.纽约股市出现抛售股票的浪潮
C.取消商品买卖,实行实物配给
D.失业工人举行声势浩大的抗议示威
5.英法等国采取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这种政策达到顶峰的表现是()
A.纵容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B.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C.纵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D.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6.美国巨片《拯救大兵瑞恩》是以诺曼底登陆为背景拍摄的,参与这次登陆战的主要是()A.英法盟军 B.英美盟军 C.美法盟军 D.苏美盟军
7.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
A.德国突袭苏联,“巴巴罗萨”计划实施
B.德军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C.德国突袭英伦三岛,狂轰滥炸
D.日本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
8.下列哪一事件发生后二战规模达到最大?()
A.德国突袭波兰 B.德国突袭苏联
C.太平洋战争爆发D.诺曼底登陆
9.1991年底,飘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半个多世纪.这里“红旗悄然落下”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苏联解体 B.轴心国集团解体
C.华约建立 D.北约建立
10.东欧剧变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暂时挫折。
东欧剧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B.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C.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
D.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11.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有51人成员国.2012年联合国已经有192个成员国,其中新增的成员国绝大多数在联合国成立时还是殖民地.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和平共处一项原则的践行B.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C.非洲的纳米比来获得独立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12.学者们喜欢用这样的语言来形容某个国家:“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考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这个国家是()
A.俄国 B.日本 C.英国 D.德国
13.二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多次发生战争,长期动荡不安,令世人关注.中东地区长期动荡的关键是()
A.恐怖组织 B.印巴冲突 C.巴以冲突 D.大国争夺
14.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是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它运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①原子能技术②航天技术③生物工程技术④计算机网络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二战期间,在巴黎毕加索艺术馆,一个德军军官手指《格尔尼卡》问西班牙画家毕加索:
“这是您的杰作吗?”“不,这是你们的杰作.”与这幅作品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B.意大利侵入埃塞俄比亚
C.纳粹地毯式轰炸西班牙城镇 D.纳粹德国大量屠杀犹太人
二、材料题(共4小题,满分45分)
1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近代文明的历史上,思想的进步往往会对历史的进步产生巨大影响。
近代欧洲在14世纪和17世纪先后出现过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一批又一批伟大的思想家,他们以其深刻的理论成果,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思想先驱。
(1)欧洲近代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指哪两次?
(2)其中14世纪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是什么?
(3)分别列举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代表人物。
(各一例)
(4)就性质而言,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共同点是什么?
1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各国(指26国)保证以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
(1)材料出自于26个国家签署的什么文件?是二战期间哪一次重要的会议上签订的?它的签署有何重大意义?
(2)文中“法西斯轴心国”指的是哪些国家?
(3)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4)这场战争的重要转折点是什么?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事件是什么?
(5)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战争悲剧的不再上演?请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18.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位先生作为军官……将比联邦中的任何其他人更能博得全美国的支持,更能
联合东部十三州的真诚努力。
”
﹣大陆会议上关于大陆军总司令人选的提议材料二:这位身材不高,有着钢铁般意志和敏锐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
材料三: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1933年3月4日美国第32任总统就职演说材料四:(他)号召人民抗击法西斯,说:“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
”
(1)材料一中的“这位先生”应是谁?他领导了那一场战争?战争胜利后,他主持制定了哪部宪法?
(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谁?他领导的哪一次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场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总统”是谁?为战胜“恐惧”,这位总统实施了什么政策?其特点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号召人应是谁?这位号召人通过哪一种建设模式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1945年2月,他和材料三中的“总统”共同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哪一次国际会议?(5)根据以上四位人物的活动,概括他们对历史发展的共同作用。
19.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余相信美国之政策意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杜鲁门致国会咨文
材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材料三: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
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
罗斯等的力量不断增强……
材料五:读图释史
(1)材料一发表于哪一年?它的出台标志着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3)针对材料三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意味着什么?
(4)前三则材料反映了战后美国的政策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5)根据材料四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
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的过程中,什么因素正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6)材料五反映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该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
并列举2例中国应对该趋势的具体措施。
2016-2017学年山西省忻州六中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有一本书记述道:1917年俄国…,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宫邸,…从不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隆隆炮声;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邸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冲击下被缓缓打开….这个历史事件是()
A.萨拉热窝事件 B.巴黎公社革命
C.彼得格勒起义 D.斯大林格勒战役
【考点】L2:俄国十月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十月革命.
【解答】从题干中“1917年俄国、武装起义、宫邸、战舰”等信息可以得出:彼得格勒起义.1917年11月,列宁亲自领导起义.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战略要点,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故选C.
2.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标志是()
A.苏联的成立B.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D.1936年新宪法通过
【考点】L7: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
【分析】本题考查了苏联工业化.1924年列宁逝世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
【解答】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先后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力加强.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标志是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故选B.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以后,法国元帅福煦曾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
这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大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依然存在
B.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终将激化
C.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D.没有消除大国之间的矛盾,却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
【考点】LB: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LC: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
【分析】本题考查了《凡尔赛和约》带来的影响.
【解答】《凡尔赛和约》是建立在对战败国和弱小国家的欺凌基础上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协议,因此它只是暂时调整了各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随着各帝国主义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必将发生新的战争,因此这不是和平,而是休战.
故选D.
4.1929﹣1933年的美国经济危机中,下列哪一现象不可能出现()
A.货币贬值,大量商品积压
B.纽约股市出现抛售股票的浪潮
C.取消商品买卖,实行实物配给
D.失业工人举行声势浩大的抗议示威
【考点】L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与影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经济危机的表现和影响.
【解答】据所学知,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的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股票持有者疯狂抛售股票,股市崩溃.货币贬值,大量商品积压,企业破产,工为失业.经济危机引发了社会危机,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接连不断.故ABD都属于这次经济危机的表现和影响.C项取消商品买卖,实行实物配给是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故选C.
5.英法等国采取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这种政策达到顶峰的表现是()
A.纵容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B.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C.纵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D.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考点】M1:绥靖政策和慕尼黑会议.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慕尼黑会议.
【解答】1938年9月,慕尼黑会议上,英、法、德、意四国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签订《慕尼黑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原苏台德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企图“祸水东引”,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是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故选B.
6.美国巨片《拯救大兵瑞恩》是以诺曼底登陆为背景拍摄的,参与这次登陆战的主要是()A.英法盟军 B.英美盟军 C.美法盟军 D.苏美盟军
【考点】M9:诺曼底登陆.
【分析】本题考查诺曼底登陆的相关知识.
【解答】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拯救大兵瑞恩》是以诺曼底登陆为背景拍摄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所学知识,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英国南部海岸集结,进行了诺曼底登陆战役,诺曼底登陆战役的成功,使德国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境地,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故选B.
7.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
A.德国突袭苏联,“巴巴罗萨”计划实施
B.德军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C.德国突袭英伦三岛,狂轰滥炸
D.日本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
【考点】M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识记德国突袭波兰的影响.
【解答】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这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故选B.
8.下列哪一事件发生后二战规模达到最大?()
A.德国突袭波兰 B.德国突袭苏联
C.太平洋战争爆发D.诺曼底登陆
【考点】M4:太平洋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太平洋战争的知识点,应把握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有关知识.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二战规模达到最大”,结合所学知识: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故选C.
9.1991年底,飘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半个多世纪.这里“红旗悄然落下”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苏联解体 B.轴心国集团解体
C.华约建立 D.北约建立
【考点】N3:苏联解体.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苏联解体的知识点,应把握苏联解体的有关知识.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1991年底,飘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旗悄然落下.”结合所学知识:克里姆林宫是莫斯科的著名建筑,1991年底,发生在前苏联大地上的最重大的历史事件是苏联解体.
故选A.
10.东欧剧变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暂时挫折。
东欧剧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B.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C.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
D.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考点】N5:东欧剧变.
【分析】本题以东欧剧变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暂时挫折为依托,考查东欧剧变发生的根本原因.【解答】东欧剧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呈现,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的发展,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也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并引起了东欧各国严重的经济危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发生.
故选B.
11.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有51人成员国.2012年联合国已经有192个成员国,其中新增的成员国绝大多数在联合国成立时还是殖民地.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和平共处一项原则的践行B.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C.非洲的纳米比来获得独立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考点】NB:拉丁美洲人民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N7: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N9:非洲独立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亚非拉的奋起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二战后,亚非拉出现了民族独立运动的浪潮.非洲的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的历史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印度、古巴等国也先后独立.非洲的纳米比来获得独立属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和平共处一项原则的践行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和题文材料关系不大,选项中B符合题意.
故选B.
12.学者们喜欢用这样的语言来形容某个国家:“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考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这个国家是()
A.俄国 B.日本 C.英国 D.德国
【考点】K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M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德国的相关史实.
【解答】材料中“考问世界”指的是德国给后世留下来的精神文化遗产,如启蒙运动时期,德国出现了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康德等.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指20世纪德国挑起两次世界大战.故选D.
13.二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多次发生战争,长期动荡不安,令世人关注.中东地区长期动荡的关键是()
A.恐怖组织 B.印巴冲突 C.巴以冲突 D.大国争夺
【考点】NC:动荡的中东地区.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东问题的认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中东问题一般指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争端,是自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延续至今时间最长的一个地区热点问题,而巴以冲突则是中东问题的关键.
故选C.
14.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是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它运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①原子能技术②航天技术③生物工程技术④计算机网络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考点】P1:第三次科技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应重点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发明.
【解答】依据题干“利用GPS定位卫星”判断是电子计算机和航天技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它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突破为代表.
故选D.
15.二战期间,在巴黎毕加索艺术馆,一个德军军官手指《格尔尼卡》问西班牙画家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不,这是你们的杰作.”与这幅作品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B.意大利侵入埃塞俄比亚
C.纳粹地毯式轰炸西班牙城镇 D.纳粹德国大量屠杀犹太人
【考点】P8:现代文学和美术.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毕加索及其成就的掌握情况.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作于1937年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描绘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遭德国法西斯飞机轰炸后的惨状.
故选C.
二、材料题(共4小题,满分45分)
1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近代文明的历史上,思想的进步往往会对历史的进步产生巨大影响。
近代欧洲在14世纪和17世纪先后出现过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一批又一批伟大的思想家,他们以其深刻的理论成果,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思想先驱。
(1)欧洲近代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指哪两次?
(2)其中14世纪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是什么?
(3)分别列举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代表人物。
(各一例)
(4)就性质而言,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共同点是什么?
【考点】H1:文艺复兴运动;K9:启蒙运动.
【分析】(1)本题以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欧洲近代两次思想解放运动.(2)本题以人文主义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其中14世纪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
(3)本题以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代表人物.(4)本题以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性质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共同点.【解答】(1)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近代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14~16世纪,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促使人们思想解放;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宣传“自由”“平等”思想,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第一次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第二次则是把人从封建统治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2)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3)中世纪的欧洲,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思想文化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冲击指的是文艺复兴运动,这场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有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宣传“自由”“平等”思想,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启蒙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
(4)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人为本,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它打破了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的精神束缚,其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
进到反对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就性质而言,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共同点是:都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故答案为:
(1)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2)人文主义.
(3)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任一例即可)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任一例即可)(4)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1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各国(指26国)保证以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
(1)材料出自于26个国家签署的什么文件?是二战期间哪一次重要的会议上签订的?它的签署有何重大意义?
(2)文中“法西斯轴心国”指的是哪些国家?
(3)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4)这场战争的重要转折点是什么?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事件是什么?
(5)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战争悲剧的不再上演?请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考点】M5: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M6:二战的转折及重要战役;M7: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PD: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本题以“各国(指26国)保证以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为依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性质、转折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解答】(1)据“各国(指26国)保证以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可知,材料出自于26个国家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是二战期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为了打败共同的敌人法西斯,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全部的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加快了法西斯的灭亡,从而也改变了二战的性质.
(2)文中“法西斯轴心国”指的是德意日.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这个集团称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3)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这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9月2日,日本代表在美国战舰上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美国战舰上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轴心国的彻底失败而宣告结束.
(5)我们应该要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面对共同敌人应加强合作,才能避免战争悲剧的不再上演.给我们的启示是;牢记历史教训,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免受侵略,对侵略者不能妥协纵容,与侵略者的妥协,换来的只是短暂的和平.
故答案为:
(1)《联合国家宣言》;华盛顿会议;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加快了法西斯的灭亡.
(2)德意日.
(3)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4)斯大林格勒战役;9月2日,日本代表在美国战舰上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
(5)要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面对共同敌人应加强合作等;牢记历史教训,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免受侵略,对侵略者不能妥协纵容,与侵略者的妥协,换来的只是短暂的和平.
18.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位先生作为军官……将比联邦中的任何其他人更能博得全美国的支持,更能联合东部十三州的真诚努力。
”
﹣大陆会议上关于大陆军总司令人选的提议材料二:这位身材不高,有着钢铁般意志和敏锐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
材料三: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