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城县勺米乡营脚沟煤矿
重大危险源
检
测
评
估
监
控
措
施
及
应
急
救
援
预
案
〔2021年度〕
目录
第一局部:概况。
1 第二局部:应急与救援系统组成。
4 第三局部: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及应急与救援预案。
12
一、水。
12
二、火。
18
三、瓦斯。
26
四、煤尘。
37
五、顶板。
45
六、提升运输。
52
七、供电。
59
八、火工品。
66
九、高空作业。
68
十、高压及高速运转设备。
75
十一、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
81 十二、瓦斯利用。
84
重大危险源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
及应急救援预案
第一局部营脚沟煤矿概况
一、矿井简介
矿井名称:水城县勺米乡营脚沟煤矿;
建设规模:30万t/a;
经济类型:股份制企业;
隶属关系:水城县勺米乡;
法人代表:颜亨举;
矿长姓名:段宏丰;
二、自然地理条件
2。
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4°50′43″~104°51′34″;北纬26°28′03″~26°28′35″。
2.地形、地貌
水城县勺米乡营脚沟煤矿位于格目底向斜南西翼勺米井田和滥坝井田的接合部,地质构造较复杂,地形起伏变化大,地形走势与构造线方向根本一致,山势由西往东渐低,属低
中山侵蚀地貌类型。
区内最高点为矿区北部大营上山顶,海拔2092m,最低点为矿区南部巴拉河的河谷中,海拔1550m,相对高差约540m。
区内地表水系较发育,较大的巴拉河呈北西南东向沿煤系与玄武岩界线流经出区外,其年均流量为296.4l/s,枯水季节月平均流量为50l/s,最大洪水流量为34368l/s,其余水系多为季节性山间溪流多注入巴拉河。
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为巴拉河,标高1550m,矿井最低排泄基准面标高1480m,降雨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矿区属属温凉湿润的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分,年平均气温12℃,年平均降雨量1100—1300mm。
11月至次年2月为冰雪凌冻期,最低温度达-2℃。
第二局部应急与救援系统组成
1、煤矿成立应急救援组织和机构,即营脚沟煤矿应急救援指挥部。
其组织如下:
组长:段宏丰〔矿长〕
副组长:万中华〔总工〕
成员:江民忠〔平安副矿长〕、李贤先〔生产副矿长〕、梁友孝〔后勤矿长〕、廖清洪〔副矿长〕、矿救护队、王天禄〔机电工程师〕、陈鹏举〔办公室主任〕、彭泽举〔工会主席〕、陈顺云〔副矿长〕、赵文进〔掘进队长〕、张应高〔通防队长〕、李德文〔调度主任〕、兰红旺〔技术科长〕
应急救援总指挥部职责:
1〕负责本“预案〞的制定、修改。
2〕检查催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3〕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4〕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5〕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根据事故开展,决定是否请求上级增援,启动上一级预案。
6〕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7〕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
2、应急救援总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
办公室主任:调度室主任
成员:调度室、平安科、生产科、机电科、通风科、保卫科、等各单位负责人。
职责:
1)承接矿井范围内所发生事故、事件或灾情报告,请示
矿井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总指挥是否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按照应急救援总指挥部的决定负责通知抢险总指挥部成员和各专业组人员到调度室集合;
3〕传达指挥部下达的各项命令,通知抢险救灾人员赶赴事故现场;
4)在事故抢救过程中,负责各专业组的碰头会,协调各专业组、各成员单位的抢险救援工作;
5〕组织、协调对外求援等有关事宜,负责事故的上报;
6)落实上级有关指示和批示,对内通报事故抢救进展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
7)组织矿井各类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3、指挥部下设以下抢险救灾专业组。
抢救组
〔1)井下事故
组长:段宏丰〔矿长〕
副组长:江明中〔平安副矿长〕、万中华〔工程师〕
成员:调度室、平安科、技术科、机电科、通风科、采掘队、保卫科负责人
(2)地面火灾事故
组长:梁友孝〔后勤副矿长〕
成员:供销科、办公室、财务科、保卫科负责人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组长:江明中〔平安副矿长〕
成员:工会、办公室、保卫科负责人
职责:
1)对事故现场情况进行侦察、评估,协同现场抢救总指挥制定抢救方案;
2)组织一切力量严格按抢救方案实施现场抢救;
3〕控制事故现场的紧急情况,协调、指挥现场各应急队伍;
4)监督应急人员执行有效的应急操作,保证应急人员的平安;
5)协助事故后的现场清理和恢复工作。
4、技术组
组长:万中华〔总工程师〕
成员:各科室、技术员
职责:
1)协同现场总指挥制定抢救方案及平安措施;
2〕对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及时给予技术指导,并协助现场总指挥及时修改、补充和调整抢救方案;
3〕协同现场指挥部制定应急结束后的恢复方案。
5、供电通讯保障组
组长:王华谦〔机电副矿长〕
成员:机电科、调度室、办公室负责人
职责:
1)负责现场照明线路、设施的抢修,保证事故抢救用电;
2)负责组织井上下通讯线路设施的抢修,保证通讯畅通;
3〕按总指挥部命令报警,恢复供电或切断电源。
6、设备物资供给组
组长:梁友孝〔后勤副矿长〕
成员:供销科、机电科、办公室、财务科负责人
职责:
1〕负责抢救物资的供给,保证抢救物资及时到位;
2〕保证抢救资金及时到位。
7、治安保卫、交通、医疗、后勤保障组
组长:梁友孝〔后勤副矿长〕
成员:办公室、保卫科负责人
职责:
1)负责事故现场治安保卫,维持现场秩序,必要时进行管制,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2〕负责交通疏导、交通管制,确保运送抢救物资及人员的畅通;
3〕协助对现场及周围人员防护指导,协助组织人员平安疏散或转移。
4)负责组织抢救车辆;
5)负责运送事故抢救人员和抢险物资。
6〕负责现场伤员的紧急救治工作;
7〕负责联系外部医院支援;
8)负责抢救人员的生活、后勤保障工作;
9〕负责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制定环境修复方案并组织实施。
10)负责接待上级领导、兄弟单位增援人员;
11)负责接待安置来访职工家属,负责做好伤亡职工的善后处理工作。
8、事故调查及现场督察组
组长:江明中〔平安副矿长〕
副组长:平安科长
成员:平安科、调度室、技术科、机电科、通风科、采掘队负责人
职责:
1)协助和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对重特大事故进行现场勘察、调查取证;
2〕协助和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对重特大事故进行调查分析;
3)协助和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对重特大事故进行处理。
4〕24小时跟班督察抢险救灾工作落实;
5〕保证现场平安技术措施的落实;
6〕及时向抢险指挥部和调度室汇报现场进展情况。
矿井发生重大事故后,煤矿矿长、平安矿长、技术员必须立即赶到抢险救援指挥部组织抢救:矿长是负责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矿长未到前,由值班矿长指挥。
如果矿长对抢救事故的全面指挥工作不能有效地领导,那么由副总指挥中集体推荐一名为总指挥,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到现场后,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总指挥或由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担任,并授以全部权力和责任。
处理事故过程中,各有关人员的职责:
矿长: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煤矿技术员、矿务局救护大队大队长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方案;
各副总指挥及各单位参加事故抢险人员根据总指挥的分工、安排,积极组织人员不讲任何条件,不折不扣地完成所接受的任务;
各有关副矿长,根据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作战方案,负责组织为处理事故所必需的任务待命,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需的设备、材斜,并由指定的副矿长严格控制入井人员,签发抢救事故用的入井特别许可证;
矿山救护队队长,对矿山救护队的行动具体负责,全面指挥,领导矿山救护队和辅助救护队,根据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方案所规定的任务,完成对灾区遇难人员的
救援和事故处理,如果与其它矿山救护队联合作战时,应临时成立矿山救护队联合作战部,由煤矿事故所签订的矿山救护协议的救护队队长担任指挥,协调各救护队的战斗行动;
驻矿煤管站平安人员,根据批准的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方案,以及按照?规程?规定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平安和入井人员的控制实行有效的监督;
通风瓦检负责人,按照总指挥的命令,负责改变矿井通风制度,注视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状态,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
矿调度室,按照总指挥的命令,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协助指挥进行挽救和灾害处理,并负责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并立即将事故情报报告矿山救护队,矿长、技术员和行业主管部门、镇煤管站、县煤炭局,同时及时下达总指挥的命令,通知所有调度员,到调度室待命,随时调度抢险救灾工作,统计、掌握出入井人数和留在井下各地点的人数;
各有关采煤队、掘进队负责查对本区域工作面内的人数,并采取措施,将他们有组织地带着沿避灾路线图规定的线路,撤到平安地点、直到地面,并将现场所见的事故性质、范围、原因等情况。
如实、详细汇报给矿调室,并准备随时接受任务,完成有关抢险和灾害处理任务;
矿灯、自救器发放室负责人,应根据入井人员的挂牌
和矿灯领自,自救器牌号码,查清在井下的人数和姓名,并迅速报告调度室,对没有持有入井特别许可证的所有人员,不得发给矿灯、自救器,并在井口必须严格检查,禁止入井;
材料供给:及时准备好必需的抢救材料,并根据抢险指挥部的命令,迅速运送到指定地点;
机电: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负责改变主要通风机的工作制度,并保证正常运转,掌握矿井内的停送电工作,及时抢救和安装机电设备,更成其它安排的任务;
运输:负责将遇难人员及时运出井上,促证救灾人员和物资器材及时运到事故地点,满足救灾需要;
技术员:负责准备好必要的图纸和资料,根据总指挥的命令,完成测量相关工作;
医疗:负责组织对受伤人员的急救治疗,组织护理的药物供给;
后勤:保证对受难人员的妥善安排和救灾人员的食宿,以及其它生活事宜;
保卫组: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矿区的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井,并在井口附近设置专人警戒,严禁人员逗留、围观;
值班接线员:接到矿调度的事故通知后,立时切断与事故没有直接关系的一切,开放事故信号,并按照?规划?中规定的?发生事故后,必须立即召集的单位和人员名单?
及时按顺序通知所有单位人员到调度报到、待命,协助矿调度人员值班及时传达总指挥命令。
三、通讯、联络方式
〔通讯、联络表见附表〕
第三部分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及应急与救援预案
一、水灾
1 、检测
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矿井充水的主要来源为大气降雨和断层导水。
由于地层含水性较弱,补给条件差,随着采空面积的增大,地表产生塌陷后,地表水直接溃入矿井,涌水量明显增大。
且本矿周围老空区较多,矿井在开采过程中,应对地表沟溪进行必要的疏引,以防塌陷后地表水的溃入,减少对矿井的危害。
在井下作业时,结合各项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平安技术措施,具体要求如下:
编制每项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时,必须列入该工程涉及的矿井水防治的平安技术措施,并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采)〞的原那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矿井水影响的地点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探、放、排水或杜绝水灾事故的发生;
根据矿井涌水量的大小选择适当的排水设备,设计容量足够的储水仓,保证设备(水仓)排(储)水能力大于矿井涌水量。
加强地质技术资料管理,每个工程开工前,提前作好矿井水的预测,标定矿井水影响区域。
制定合理的排水方案。
加强机电设备管理,搞好设备使用保养维修,保证排水设备正常运转。
为提高职工平安技术综合素质和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水泵司机每年至少要接受不少于2次的岗位技能培训。
雨季来临之前,煤矿必须组织一次排水演习,演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分类记录并按记录逐项整改,然后重新验收,保证每台排水设备完好,各趟管道畅通无阻,从而提高矿井抗灾能力。
不定期检查排水设备,立即处理查出问题,保证各台设备正常运转。
雨季来临之前,组织人员清挖井下水仓,保证水仓储水能力。
3、应急与救援预案
矿井水危险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周边小窑积水;②废弃巷道积水;③采空区积水;④阶段水仓积水等。
因此,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采)〞的原那么,对可能有矿井水危险源存在的工作面先采取先探放水后生产的措施。
〔1〕报警通讯
发现或得知事故发生的职工应立即向矿调度报警。
调度接到报警后,按照预案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及成
员,并通各专业队(组)火速赶往现场,立即就位并各司其责。
指挥部根据事故类别、伤害程度及?伤亡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迅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报警人员和接警人员必须将以下情况表达清楚、记录清楚: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由什么原因引发的事故,透水时涌水量大小、迅猛程度以及有无人员伤亡等
关于事故有关的补充:将联系人姓名、告诉对方。
指挥部值班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汇报总指挥,同时通知各专业队(组)立即就位、各司其责,火速赶往现场进行救援,指挥员必须随时向指挥部汇报有关情况。
〔2〕现场抢险
事故一旦发生,平安技术部门必须火速赶往事故现场,弄清透水水体来源、储水量、水头压力等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应急救援方案,各专业队根据指挥部的指挥,迅速组织人员赶往现场救援,积极履行自身抢险义务。
〔3〕应急方案
采面生产过程中发生透水事故时
透水点往上的人员沿采面往上经回风巷撤离事故点,透水点往下的人员沿采面往下运输巷撤离事故点;
当班班队长(或其他发现事故发生的人员)就迅速赶到就近平安点的旁向矿调度汇报;
矿调度接到汇报后,立即通知有关单位将井下受水患威胁的人员撤到平安地点,同地通知机电队将井下排水泵和水泵开启排水;并通知有关单位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各专业队(组)接到矿调度通知后立即准备有关救援物资,组织人员抢险。
掘进迎头生产过程中发生透水事故时:立即将所有人员从迎头撤至平安地点;
当班班队长(或其他发现透水人员)及时赶到就近平安地点的旁向矿调度汇报;
矿调度接到汇报后,及时通知井下透水点往下采面系统内受水患威胁的人员按避灾路线撤到平安地点;
矿调度接到汇报后,立即通知有关单位将井下受水患威胁的人员撤到平安地点,通知机电队将井下排水泵的水泵开启排水,并通知有关单位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有关单位接到矿调度通知后,立即准备各种救援物资和组织人员抢险;
当透水事故的发生引起人员伤亡时,应急救援指挥部必须采取如下紧急救援预案。
现场受伤人员较多、伤者病情不能完全确诊时,在总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尽量多安排运输队和医院救护队员地入现场,同时在现场开展现场自救。
当现场有死亡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死亡事故发生时间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
2〕当死亡人数不能确定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清点人数,没有到达集合地点的人员的名单及时上报应急救援指挥部。
3〕知道有人失踪,与其联系不上时,要积极进行搜救。
4〕一旦事故情况得到控制,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可降低事故抢险级别,指示重新进入和恢复行动。
〔4〕条件保障
1〕器材
防护器材:防护衣、防毒面具、防腐手套、鞋子、抢修工具等,要按装卸人员及施工人员的数量储藏好,且设专人管理,保证完好。
2〕救援器材:
如水泵、管路等,必须保证完好、畅通。
3〕经费
救援经费应由平时救援训练经费和救援行动经费组成。
制定资金使用方案时必须确保应急与救援经费的来源、额度。
4〕人员
应急与救援指挥部成员、应急与救援队员应按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应急与救援的原那么进行组织。
领导机构成员要求有一定的权威、熟悉本企业的系统情况,有一定的灾害治理经验,确保迅速、正确做出判断和决策。
应急救援指挥部值班人员负责救灾情况的联络及指令的传达,保证领导机构同各专业队、小组之间,本企业与上级和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及时准确沟通,完成调度、汇报、通告、救援工作。
专业救灾队伍是处理紧急事故的快速反响突击队,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抢救和消灾工作,应有完善的装备和严密的组织。
〔5〕严格执行有关制度
物资采购员(押运员)责任制;
搬运安装工平安规程;
泵房水泵司机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水泵司机岗位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中的小时汇报制度;
执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制度,及时消除隐患。
〔6〕培训和训练
要求对水泵司机进行操作训练,严格按培训方案进行考核,到达预防有效;
对采区各生产班组进行透水知识培训,使大家懂得透水预兆,发现透水预兆时,停止生产进行观察,并采取措施
进行可靠放水措施,防止透水事故的发生。
〔7〕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及时用到矿井水应急救援中去,与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相适应,应急救援预案必须不断进行修改,每年至少修正一次,对新增机构、人员情况、设备更新情况、矿井水患变化情况重新进行编写。
二、火
1、监测
凡发生在井下、井口附近20m范围内的火灾,叫做矿井火灾。
2、评估
矿井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外部火源引起的火灾,二是煤炭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内在因素引起的火灾,因此,矿井火灾分为两类:即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
外因火灾,又称外源火灾。
内因火灾,又称煤炭自燃。
3、监控措施
火灾是无情的。
矿井火灾也不例外,它能造成大量的矿物资源和物质财富的损失,还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产生“火风压〞使风流逆转,造成通风系统紊乱,且火灾发生后,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使井下人员中毒伤亡。
由于条件限制,矿井火灾不同于地面火灾,每个工作人员不得
不提高警惕,严加防范,认真执行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而且还要针对井下特殊情况,采取适当监控措施,防止发生矿井火灾事故。
在本煤矿井下取样,根据六枝工矿〔集团〕恒达勘察设计实验室2007年8月29日提交的?煤层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M2、M5、M10、M11、M18煤层按不易自燃设计,M20、M30、M35、M40、M59按容易自燃煤层设计和管理,M20、M30、M35、M40、M59按容易自燃煤层设计和管理。
具体要求如下:
1〕编制工程施工方案时,要列入该工程涉及到的预防及处理火灾事故的各项平安技术措施,并健全和落实各级火灾管理责任制。
2〕严格执行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合理开拓布置,理顺采掘关系,按程序开采,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和采煤方法,对于具有自燃性的煤层,应采用后退式回采,禁止前进式回采,要选用回采率高、回采速度快、采空区容易封闭的采煤方法。
3〕预防巷道中的自燃发火,要保证巷道的工程质量,防止发生冒顶。
遇有冒顶或有煤与瓦斯突出形成的空洞,要去除浮煤,打好支架,充填黄泥或喷洒阻化剂,防止煤的氧化。
4〕简化、优化通风系统,实行并联通风,防止串联通风,加强通风管理,及时维修巷道,降低矿井通风阻力。
5〕井下应使用绝缘电缆或阻燃橡套电缆。
6〕严格执行放炮管理规定,使用合格的炮泥,煤矿井下不准放糊炮,要严格执行“一炮三检查〞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7〕井下硐室内不准存放汽油、煤油或变压器油。
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等必须集中存放,定期送到地面处理。
8〕要预防明火,井口附近20m内禁止烟火,严禁带烟草、引火物下井,井下严禁吸烟-严格井下用火管理,尽量做到井下不用火。
9〕加强井下综合防尘管理,勤洗尘,防止煤尘聚积,控制产尘量。
10〕职教部门要认真抓好预防和处理火灾事故方宙的平安技术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应知应会等综合素质。
11〕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和质量标准化要求进行操作,实现操作技术标准化、标准化。
12〕严格进行班前班末平安评估,对存在火险隐患的要仔细进行检查并及时处理。
13〕各单位必须开展对工作面工程质量和火灾管理及规程措施兑现情况的评估工作,并建立单位工程质量管理档案,建立单位工程质量工程负责制。
4、应急与救援预案
矿井火灾相关危险源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在井下吸烟、拆卸矿灯、放明炮、电焊、气焊等; 2〕井下电气设备使用不当或维修不及时造成短路产生电弧火花;
3〕瓦斯、煤尘燃烧或爆炸引燃井下可燃物;
4〕违反操作规程、违章放炮。
5〕采空区、冒顶处和压酥的煤柱中,由于煤炭自身物理化学性质具有自燃性,与空气接触后氧化生热,如果散热条件不好,就会自燃。
〔1〕报警通讯
发现或得知火灾事故发生的职工应立即向矿调度报警,报警时应详细说明以内容: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关于事故有关的补充:联系人姓名和等;火灾事故的类型:电缆着火、煤层燃烧等;粗略的事故危险情况、事故现场人员情况等。
调度室接到事故报警后立即汇报总指挥。
同时通知各专业队(组)各司其责,火速赶往现场进行救援。
指挥部根据事故类别、伤害程度及?伤亡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迅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2〕现场抢险
医疗救护队必须迅速进行紧急救护,并尽快转送受伤
人员到相应医院。
平安、技术部门负责进行现场调查、分析,确定事故原因。
〔3〕应急方案
现场受伤人员较多,伤者病情无法确诊时,应在总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尽量多安排运输队和医疗救护队员进入现场,并在现场开展自救。
当现场发现死亡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
如有必要,建议矿区治安队采取必要行动控制现场秩序。
2〕当死亡人数无法确定时,由矿区治安队在现场负责清点人数。
没有到达集合点的人员名单应及时上报应急与救援指挥部。
3〕知道有人失踪,他人与其联系不上时应积极进行搜救。
事故情况一旦得到控制,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可降低事故抢险级别,指示重新进入和恢复行动。
〔4〕条件保障
1〕器材
火灾事故应急与救援中的器才准备由供给组具体负责采购,但应满足应急与救援中的现场实际需要。
器材的保管、存储和保养由供给组具体负责,救护队协助并做好保养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