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管补液抢救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效果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胃管补液抢救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
昏迷的效果研究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胃管补液对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疗效。

方法对46例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性患者随机分为鼻饲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鼻饲组采用鼻饲温开水联合静脉输入0.6%盐水及胰岛素,对照组单纯静脉补液治疗,所获数据经t和X2检验。

结果鼻饲组有24例中有22例血浆渗透压降至320mmol/L以下,对照组22例有10例血浆有效渗透压降至320mmol/L以下,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鼻饲组温开水联合静脉输入0.6%盐水及胰岛素是抢救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的有效措施,能显著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糖尿病高渗性昏迷鼻饲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urative effect t on early sadge nasalfeeding fluid infusion treating Diabetic nonketonic hyperosmotic coma.Methods To 46cases of patients who suffered from Diabetic nonketonic hyperosmotic coma were radom divided into nasalfeeding troup(24 cases) and contrast
group(22 cases ).The nasalfeeding group was adopted nasal feeding warm boiled waber and vein imputing 0.6%saling and insulin, The contrast group was treated by pure vein fluid infusion The obtain data was tested by t and X2 Results The plasma effective osmotic pressuer of 22 cases droped to under 320mmol/L in 24 cases of nasal feeding group the plasma effective osmotic pressure of 10 cases droped to under 320mmol/L in 22 cases of Contrast group There are inarked difference by curative effect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P0.01)Conclusion Nasal feeding warm boiled water combined Vein imputing 06% asline and insulin is effective method, which can notably reduce case fatality rate in rescuing Diabetic nonketonic hyperosmotic coma
【Key words】Diabete/complication Nonketonic Hyperosmotic coma/etiology Nasal feeding
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NHHDC)为糖尿病的一种少见而严重的急性合并症,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和以往无糖尿病史的患者,抢救的关健是平稳降低血糖及血浆渗透压。

为了制定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案,我科从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对46例NHHDC患者采用早期胃管补液辅助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住我院内分泌科的46例血浆有效渗透压≥
320mmol/L的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鼻饲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18—68岁,平均50.8±5.6岁。

出现精神症状13例,肠道感染7例,泌尿系感染8例,脑血管意外2例。

对照组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16—67岁,平均年龄51.2±6.2岁。

出现精神症状6例,意识障碍10例,伴肺部感染8例,肠道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4例,脑血管意外2例。

两组患者发病的诱因及入院时的主要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1.2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吸氧,导尿,同时监测肾功能[尿素氮(BUN)、肌肝(Cr)],电解质(Na+、K+、Cl-、CO2-CP)及血糖(BG)。

对照组采用单纯静脉补液治疗,即生理盐水十正规胰岛素0.1u/kg/h静脉滴注,根据血钾水平决定是否补钾,当血糖降到14mmol/L时,改用5%葡萄糖加胰岛素(每3-4gGS+1u胰岛素)与生理盐水,前2h输入1000-2000ml,2-6小时再输入1000-2000ml,在入院24小时内静脉输入6000-10000ml,其中2例因血浆渗透压高达400mmol/L曾补充0.6%氯化钠250-400ml;鼻饲组在静脉补液的同时早期置胃管给予胃肠道补液,定时、定量于胃管内注入温开水200ml/h 至电解质正常后,逐渐减少胃管补液量。

此外,还可灌给高营养、高热量、无糖流质,以防止维生素及其他矿物质缺乏,以达到早期稳步降低血糖、血钠、血浆参透压[1]。

特别指出,鼻饲组以血糖(BG>30mmol/L)升高为主者,首选生理盐水十正规胰岛素8-12u静脉点滴,以血钠(Na+≥155mmol/L)升高为主者,首选5%葡萄糖注射1000ml+正规胰岛素10-16u静脉点滴。

两组总补液量相同。

1.3 观察内容及评定标准治疗前后监测肾功能[尿素氮(BUN)、肌肝(Cr)],电解质(Na+、K+、Cl-、CO2-CP)及血糖(BG)。

评定标准:血糖降至16.7mmol/L以下,血钠降至145mmol/L以下,血浆总渗透降至290-300mmol/L,病人神志转清,生命体征稳定。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x-+S,用t检验比较。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观察指标治疗前后血生化比较(x-+S,mmol/L)
项目例数血糖 Na+ K+ 尿素氮血浆渗透压
鼻饲组治疗前 24 38.86±8.73 155.3±8.3 4.7±2.3 21.83±5.50 324.2±23.5
治疗后 24 11.19±2.60 143.0±3.6 3.5±0.2 8.60±1.66 306.5±10.3
对照组治疗前 22 37.79±8.66 156.3±8.1 4.6±1.3 20.79±5.39 325.6±15.5
治疗后 22 19.60±10.19 155.2±8.0 3.6±0.2 19.73±4.62 326.3±25.5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
注:两组治疗后除血钾外,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

2.2疗效比较:①血浆有效渗透压在72h内降到320mmol/L以下者,鼻饲组24例中有22例(91.5%),对照组22例中有10例(45.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

②鼻饲组治愈22例,死亡2
例,对照组治愈11例,死亡11例,两组比较有差异性(P0.01)。

3 护理
3.1为提高插管的成功率插管前让患者平卧,头后仰并略向一侧,插入15cm至会厌部时,以左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增加咽喉部通道的弧度继续插管,胃管即可沿后壁滑行至胃内。

若插管困难可行喉镜下将气管套管置入食道,再从中将胃管插入胃内,本文中有5例采用喉镜下置胃管成功。

3.2胃管补液应定时、定量以注入38~39℃温开水100~200ml/h为宜。

每次注水时应抽吸胃液检查胃管是否在胃中,并观察患者是否有胃潴留、胃扩张现象。

若血浆渗透压明显正常,病人清醒后拔除胃管,继续口服补液。

3.3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沁物,以防止口腔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保持胃管清洁,若留管时间长,每周更换胃管,并改从另一侧鼻腔插入。

病人有严重食道静脉曲张、食道或贲门狭窄或梗阻、腐蚀性食道—胃炎症、严重高血压、心衰等禁忌插胃管。

3.4胃管留置期间应严密观察神志、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并做好记录。

并根据病情定时监测血糖、尿糖、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力,详细记录24h出入水量,酌情调节输液速度,以利于维持患者的心、肺功能。

3.5昏迷患者的基础护理:①眼睛护理。

用红霉素眼膏涂眼2次/d,再用凡士林油沙布遮盖。

②呼吸道护理。

将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③防压疮护理。

需保持床单清洁、
干燥、平整,定时更换体位,按摩受压处,1次/2h,促进血液循环④会阴护理。

凡留直导尿者每天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清洗会阴部,2次/日。

⑤准确记录出入量。

3.6心理护理家庭支持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病情严重,死亡率高。

患者心理活动与躯体疾病呈复杂的相互关系,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可至交感神经兴奋,胰高血糖素分泌[2],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因此,要向患者讲解病情及预后,瞩其要有耐心,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乐观情绪,同时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训练有素的操作技术取得患者的信任,增加其对疾病治疗的信心。

4 讨论
糖尿病合并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以严重脱水、高血糖、高渗透压或无酮症,伴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表现为特征[3]。

由本病的特点而定,在抢救中存在诸多矛盾和难题[4],如不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死率可高达40%—70%[5]。

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尽早平稳降低血糖、血钠、血浆渗透压[6]。

既往我们采用静脉大量快速输入生理盐水和低渗液体,在48h内血浆渗透压下降并不满意,多数仍较高,少数可因血浆渗透压下降过快过低,加重病情,危及生命。

我们采用鼻饲温开水配合静脉补液治疗糖尿病合并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疗效显著。

与对照组比较,抢救48h后,血糖、血钠、血尿素氮及血浆渗透压明显降低,且死亡率从原来的50%(11/22)降低到10%(2/22),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基本原理是通用胃管注入适量温开水[7],利用肠粘膜在高脱水高渗透状态下迅速吸收水分的
生理调节作用,以补充自由水的丢失,从而缓解高血钠和高血糖所致血浆高渗状态,并克服了单纯大量静脉补液加重心脏负担的弊端。

补液的量标准:72h内鼻饲温开水,静脉点滴0.6%氯化钠注射液[8]5%G.S的比例分别为3:2:2,鼻饲组24例患者当血浆有效渗透压降至310mmol/L时,神志转清醒,故支持Robert关于精神障碍程度与体液的高渗程度密切相关的观点。

因本病多发生于老年人,各脏器功能不全,此时大量快速静脉补液又易引起心力衰竭及电解质紊乱,故对于NHHDC患者采用胃肠道补液,可减少静脉补液量,达到了纠正高渗、脱水及代谢紊乱等目的。

而且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加强了临床观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注重昏迷患者的基础护理,减少了并发症,降低了死亡率。

该法简单易行,不仅能提高游离水,补充细胞内失水,还可通过胃肠道补充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物质,可作为抢救NHHDC的重要措施,其效果优于单纯静脉补液。

参考文献
[1]王爱民,蔡林,徐向前.胃管补液抢救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中华护理杂志 1999,34(2):319.
[2]胡俊红,姜风琴.糖尿病患者患病初期负性情感分析与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4A):15-16.
[3]podolsky S:Hyperosmolar nonketotic coma in the erderly diabetil[J].Med clin N Am,1998,62:815.
[4]钏学礼.临床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1989.244~246.
[5]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0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858.
[6]MAIZ R.Management of the hyperosmolar hyperglycemic syndrome[J].Am Fam physician, 1999.60(11):1468-1476.
[7]LARBER D I .Nondetotic hyperonicity indiabetes mellitus[J].Med Clin North Am,1995,79(1):39.
[8]牛琪衡.用0.6%盐水治疗高渗性糖尿病昏迷[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1.7(1):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