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练的汉代滑石器:湖南省博物馆馆藏品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练的汉代滑石器:湖南省博物馆馆藏品赏析
与商周时期繁密的图案艺术相比,汉代雕塑的突出特征是刀法犀利、造型简洁。

特别是汉代雕刻的玉蝉,享有“汉八刀”的美誉,足见其锋芒有力。

馆藏数件汉代滑石雕塑,无论是人物、四灵还是家禽家畜等动物造型,皆具这种洗练生动、矫健粗野的神韵。

通常只寥寥数刀,就注入雕塑以饱满的生命力。

而且往往根据石材的原始态势而构思造型,故此常有一种浑若天成、势韵自然的独特趣味。

滑石人物俑
高5.2厘米,底径6.2厘米
1959年长沙北门沙湖桥M5出土
青灰色。

人物呈跪坐姿势,身体向右倾斜。

右手撑地,左臂抬起,左手置于左耳廓边,似在倾听来自上方的声音。

头顶留有一撮短发,椭圆形脸庞,双眼细长,眼角上翘,鼻梁高挺,双唇微张,露出前排
牙齿。

身着广袖上衣,似为右衽,于胸前系一结,左臂、膀、胸及腹则裸露在外;下穿低裆长裤。

此雕塑一说为俑,一说为镇,或认为是一件侧卧罗汉,其身份用途尚待探讨。

滑石双龙
高2.6厘米,底径2.4厘米
1959年长沙北门沙湖桥M5出土
青灰色。

采用圆雕和线雕相结合的手法,巧妙塑造出双龙盘绕的形象。

两条龙一上一下,头相对,目相视,嘴对嘴,爪相扣,龙身缠绕。

龙的形象为椭圆眼、小尖耳、猪鼻、蛇身、兽腿,无威严之感,却有调皮之态。

龙是古代四灵之一,《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古代汉族人民认为其有祛邪、避灾和祈福的作用。

滑石龟
残高2厘米,长4.5厘米,宽2.5厘米
1963年长沙林业设计院M18出土
青灰色。

采用圆雕手法塑造出一只伸颈出头、四足站立、背部隆起的乌龟,可惜头部已残。

背部阴刻数条横竖线条,形成多排方格以表现龟壳。

此龟神形兼备,体现出汉代工匠圆熟高超的手艺。

龟是长寿的动物,又是文化意义上的四灵之一,寓意吉祥,作为一种祥瑞之物陪葬,给亡者带去美好祝愿。

滑石鸟
高2.1厘米,长3.4厘米
1964年长沙砂子塘小学M2出土
米白色。

整体造型圆雕而成,眼睛、翅膀、双腿和爪等细部则为阴刻。

鸟回首曲颈贴于背上,双腿弯曲伏于地,似在闭目小憩。

这两件滑石鸟为同墓出土的一对,具体为何种鸟类尚待查证。

雕塑憨态可掬、生动传神,为研究汉代丧葬礼仪和圆雕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

滑石猪
高2厘米,长7.7厘米
1964年长沙砂子塘小学M2出土
豆灰色。

圆雕,长条形。

嘴巴较长,上吻微翘,两耳斜上竖起。

以阴线绘出双眼、前额和嘴,吻部刻出两个鼻孔。

四足屈曲,伏卧于地,猪尾向内翻卷。

这两件滑石猪看来浑圆温顺,给人以富裕满足之感。

猪是财富的象征,汉代丧葬中,亡者手握猪形雕饰,意为在另一个世界丰衣足食。

本文来源湖南省博物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