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合集下载

生理学-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生理学-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四)黄体退化: 1、原因: LH 2、激素: 雌、孕激素下降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三、性激素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一)雌激素 1、雌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卵泡发育: 第一高峰
黄体形成: 第二高峰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三、性激素
(一)雌激素 2、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促进内外生殖器发育
2、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子宫肌松弛
降低妊娠子 宫对缩宫 素的敏感性
对生殖系 统的作用
宫颈口闭粘液栓 宫颈粘液结晶呈卵圆型
内膜由增生期转为分泌期
为孕卵着床 作好准备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结晶呈卵圆型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三、性激素
基础体温(BBT):升高0.3-0.5℃
为诊断是否 排卵的手段
37度 36.5
三、月经期(1-4天): 1、卵巢:黄体萎缩,E、P水平低下,
2、内膜:坏死剥脱。
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 增生期内膜
分泌期内膜

谢!
• 1、时间:经前14天左右,两侧卵 巢交替排卵。
• 2、条件: LH/FSH峰(黄体生成激 素)
• 3、激素:雌激素下降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二) 排卵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三)黄体形成
1、过程: 血体 LH
7-8D发育达 高峰,直径
黄体 1-2cm
2、激素:大量孕激素、中量雌激素。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一)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二)排卵 (三)黄体的形成 (四)黄体退化 三、性激素 (一)雌激素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一) 卵泡发育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月经生理
(一)生理表现:
初潮:14岁(11-16岁)
绝经:49.5岁(45-55岁)
周期:28-30天(±7天) 经期:3-7天
经量:50-80 ml
经色:暗红
经质:稀稠适中,不凝固,无血块,无臭气
伴随表现:轻微腹胀、腰酸、乳胀,情绪易波动
特殊月经现象:
并月、居经、避年、暗经、激经
小结
脏腑、天癸、气血、冲任督带与胞宫, 是月经产生机理的要素和生理基础。其 中肾、天癸、冲任、胞宫是其中心环节, 各环节之间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主宰 着月经的产生。 因此提出:
“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
月经产生的机理示意图
肾气盛

气血
和调

督脉
天癸至
气血
和调
任脉通太冲脉盛
脾 肺
带脉
胞宫
血溢子宫,月经来潮
月经周期中阴阳气血的消长变化
经后期(5~13天):经期阴血下泄,经 后胞宫、胞脉相对空虚,阴血亦相对不足。 此期血室已闭,胞宫藏而不泻,肾气司封 藏,蓄养阴精,使精血渐长,为“阴血长 养”阶段。此期表现阴长期,子宫藏而不泻。
月经周期中阴阳气血的消长变化
经间期(14 ~15天) :经后期的蓄养,使 阴精逐渐充沛,冲任气血旺盛,重阴必阳, 在肾中阳气的鼓动下,阴精化生阳气,出现 絪缊“的候”。此为乐育之时,又称为“真 机期”。重阴必阳,在肾中阳气的鼓动下, 阴阳转化,阴精化生阳气,出现絪緼之候。
畅,营养充足,乳房清洁,按需哺乳。
女性生殖生理特点及其产生机理示意图
肺主
心 化生



肝藏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

坐骨结节间径或称 出口横径:
孕妇取仰卧位,两 腿弯曲双手紧抱双 膝,使胯关节和膝 关节全曲。测量两 坐骨结节内侧缘, 正常值为8.5~9.5cm。 此径小于8cm时应 加测出口后矢状径。
第27页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ppt
出口后矢壮径:
为坐骨结节间径中点 至骶骨尖端长度。检 验者带指套右手食指 深入孕妇肛门向骶骨 方向,拇指置于孕妇 体外骶尾部,两指共 同找到骶骨尖端,用 尺放于坐骨结节径线 上。用汤姆斯出口测 量器一端放于坐骨结 节间径中点,另一端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ppt
第36页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ppt
骨盆入口略呈三角形, 两侧壁内聚, 坐骨棘突 出, 尺骨弓较窄, 骶坐切 迹窄呈高弓型, 骶骨较 直而前倾, 致出口后矢 壮径较短。因男型骨盆 呈漏斗型往往造成难产。 较少见, 在我国妇女中 占1%~3.7%。
第37页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ppt
4.骨盆最小平面范围,前面是耻骨联合下 缘,两侧为坐骨棘后面为: (D) A.第4~5骶椎间 B.第3~4骶椎间 C.骶岬 D.骶骨下端 E.骶尾关节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ppt
第42页
5. 选择题: 6. A. 女型骨盆 B. 扁平型骨盆 7. C. 类人猿型骨盆 D. 男型骨盆 8. E. 均小骨盆
第8页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ppt
第9页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ppt
第10页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ppt
第11页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ppt
第12页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ppt
第13页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ppt
第14页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ppt
第15页
女性生理生殖系统器官ppt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输卵管:连接卵巢和子宫的管道,负责输送卵子和受精卵
04
阴道:连接子宫和外生殖器的管道,负责排出月经和分娩
2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生殖激素分泌
01
雌激素: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发育,维持女性特征
03
雄激素: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发育,维持女性特征
02
孕激素:维持妊娠,促进胎儿发育
04
促性腺激素:调节女性生殖器官发育,维持女性特征
05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01
物理治疗:使用激光、微波等物理方法进行治疗
0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疾病,如肿瘤、畸形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02
4
女性生殖系统保健
健康生活方式
01
均衡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02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03
适量运动:进行适当的运动,如瑜伽、慢跑等
生殖周期
女性生殖周期分为月经周期、排卵周期和妊娠周期
排卵周期:指女性卵巢周期性排卵的过程,通常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左右
妊娠周期:指女性受精卵着床、发育和分娩的过程,通常持续40周左右
月经周期:指女性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和修复的过程,通常持续28天左右
生殖功能
卵巢:产生卵子,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子,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05
乳腺:分泌乳汁,哺乳婴儿
06
生殖器官功能
卵巢:产生卵子,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01
输卵管:输送卵子,受精场所
02
子宫:孕育胎儿,产生月经
03
阴道:性交通道,分娩通道
04
生殖器官发育
01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名词解释:前庭大腺子宫峡部会阴月经月经周期月经初潮经期问答题:1、骨盆是由什么组成的?骨盆的分界线与骨盆标记各是什么?2、何谓女性外生殖器?包括哪些组织?3、何谓女性内生殖器?包括哪些器官?4、叙述女性内生殖器的组成、结构、功能、形态及意义?5、子宫有哪些韧带?各自的走行与作用是什么?6、女性生殖器官的邻近器官有那些?7、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有那些?8、卵巢的功能是什么?其周期性变化分几个阶段?9、雌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是什么?10、雌孕激素有哪些相互协同与拮抗作用?11、子宫内膜的周期变化是什么?12、阴道粘膜与宫颈黏液的周期性变化是什么?13、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第二章1、解释:受精、精子获能、顶体反应、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蒙氏结节、黒加征、基础体温、早孕反应、胎产式、胎方位、胎先露、围产期2、着床的条件是什么?3、依脱膜与孕卵的关系,其可分为哪几部分?4、胎儿附属物是什么?5、胎盘的构成、形态、结构与功能?6、羊水的功能是什么?7、胎儿胎头的结构与径线及大小囟门?8、妊娠期母体在生殖系统、乳房、循环及血液系统有何变化?9、早期及中晚期妊娠诊断的依据是什么?10、产前检查的时间?11、如何推算预产期?12、产前检查的内容包括哪些?13、腹部四部触诊法的方法及意义?14、骨盆内外测量的径线有哪些?15、分娩先兆的判断是什么?第三章1、解释:分娩、早产、足月产、过期产、分娩机制、先兆临产、见红、胎头拨露、胎头着冠、生理性缩腹环、2、影响分娩的因素的因素有哪些?3、何为产力,包括哪些?4、正常宫缩的特点有哪些?5、骨盆的各个平面及径线有哪些?6、骨盆轴及骨盆倾斜度是什么?7、子宫下段如何形成?8、临产后宫颈有何变化?9、详细说明枕左前位的分娩机制。

10、何为先兆临产?有哪些症状?11、临床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2、详细叙述产程的分期?13、第一产程的临产表现有哪些?产程观察的内容有哪些?14、什么是产程图?15、临产后灌肠的适应证与禁忌证?16、第二产程的临床表现与护理措施?17、临床后产妇的准备有哪些/18、接生的要领及步骤是什么?19、第三产程的临床表现?胎盘剥离征象?20、胎盘剥离及排出的方式?21、第三产程的护理措施?22、阿普加评分的指标及其意义?23、如何处理脐带?第四章1、解释产褥期恶露、子宫复旧、褥汗。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46页PPT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46页PPT

(五)性成熟期 约18岁开始持续30年左右。此期妇女生育活
动最旺盛,故称生育期。
(六)绝经过渡期 指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 WHO将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 年的时期称围绝经期。最突出的表现为闭经。
(七)绝经后期 指绝经后生命时期 。60岁后叫老年期。
第二节 月经及月经期临床表现 1. 月经:是指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 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2. 月经初潮:指月经第一次来潮。13-14岁,受 气候、营养、遗传,个体差异的影响。 3 . 月经周期: 两次月经第1日的间隔时间称一 个月经周期,一般21-35日,平均28日.
小量雌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GN-RH(负反馈); 大 量 雌 激 素 兴 奋 下 丘 脑 分 泌 LH-RH 和 垂 体 分 泌 FSH.LH (正反馈); 孕激素对下丘脑是抑制作用(负反馈); 下丘脑,垂体与卵巢性激素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制 约,调节着正常的月经周期。
下丘脑 ( GN-RH )
垂体 ( FSH.LH )
下丘脑一垂体—卵巢轴(HPOA)是一个完 整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它的主要生理 功能是控制女性发育,正常月经和性功能, 因此又称性腺轴。 HPOA的神经内分泌活动受大脑高级中枢调 控。
(一)下丘脑生殖调节激素 下丘脑生殖调节激素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是一种神经 激素,由下丘脑弓状核细胞分泌。 1、 卵泡刺激素释放激素(FSH-RH) 2、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
(二)腺垂体生殖激素 腺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 1、卵泡刺激素(FSH) 2、黄体生成素(LH)
FSH与LH能刺激成熟卵泡排卵,促使排卵后 的卵泡变成黄体,并产生孕激素与雌激素。 卵巢性激素对下丘脑分泌活动有反馈性调节作用。 使下丘脑兴奋,分泌性激素增多者称正反馈 (Positive Feedback);使下丘脑抑制分泌性 激素减少者称负反馈(negative feadback)。

3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3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48
分泌期
月经周期的第15~ 28日,相当于黄体期。 分泌期分早、中、晚 期3期。 分泌期早期:月经周期第15~19日。此期内 膜腺体更长,屈曲更明显。腺上皮细胞的核下 开始出现含糖原的小泡,称核下空泡,为分泌 早期的组织学特征。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49
分泌期中期:月经周期第20~23日。内膜较 前更厚并呈锯齿状,腺体内的分泌上皮细胞 顶端胞膜破裂,细胞内的糖原排入腺腔称顶 浆分泌。此期间质高度水肿、疏松,螺旋小 动脉增生、卷曲。 分泌期晚期:月经周期第24~28日,此期为 月经来潮前期。子宫内膜增厚呈海绵状,厚 达10mm。内膜腺体开口面向宫腔,有糖原等 分泌物溢出,间质更疏松、水肿,表面上皮 细胞下的间质分化为肥大的蜕膜样细胞。此 期螺旋小动脉迅速增长,超出内膜厚度,也 更弯曲,血管管腔也扩张。
学习要点: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的
周期性变化、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胎 儿附属物的功能、产前检查的步骤及方法、决定分 娩的因素及中医月经的产生机理及调节、带下产生 机理、对产褥生理的认识。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2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一节 女性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第二节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第三节 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和月经 第四节 生殖器其他部位周期性变化 第五节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 第六节 其他内分泌腺功能对月经周期的影响 第七节 中西医对女性特殊生理特点的认识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编者 李旭京 (山西中医学院)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学习目的:通过学习卵巢功能、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的相互关系、女性内生殖器官周期性变化以及中西医 对女性的月经、带下、妊娠、产育、哺乳生理特点的 认识,夯实女性生理知识基础,为以后妇产科疾病的 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27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三)神经:支配外生殖器的神经主要为阴部神经,
含有感觉神经纤维和运动神经纤维,与阴部内动脉
并行。
右、左骶交感与神经节
内生殖器主要由 梨状肌
髂外动脉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所 骶内脏神经 (交感神经)
支配;另外,子宫平 阴部神经
滑肌有自律活动,完 全切断其神经后仍有 节律性收缩,并能完
蒂脚。仅阴蒂头可见,
富含神经末梢,极敏
感,能勃起。
精选可编辑ppt
7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 五 ) 阴 道 前 庭 【外生殖器】
小阴唇两侧的菱
形区域。前为阴
蒂,后为阴唇系
带,此区域包括
以下几部分:前
庭球、前庭大腺、
尿道口、阴道口
及处女膜。
精选可编辑ppt
8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腺脓肿或囊肿。精选可编辑ppt
9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3、尿道口 位于阴蒂头的后下方及前庭前 部,后壁上有一对腺体称为尿道旁腺,其分 泌物有润滑尿道口的作用。 4、阴道口及处女膜 阴道口位于尿道口后 方的前庭后部,为阴道的开口。其表面覆盖 有一层薄膜为处女膜,中间有一小孔,月经 血由此流出。处女膜可在初次性交或剧烈运 动时破裂,分娩后会形成处女膜痕。
精选可编辑ppt
34
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五、骨盆底】
骨盆底组织由多层肌肉及筋膜组成,封闭骨盆出口, 其间有尿道、阴道、直肠通过。其主要作用是承载 和支持盆腔脏器并使之保持正常位置。骨盆底的前 面为耻骨联合下缘,后面为尾骨尖、两侧为耻骨降 支、坐骨升支及坐骨结节。分娩时若损伤骨盆底组 织,可导致盆底松弛,影响盆腔器官的位置与功能。 骨盆底由外向内分为三层:

第二章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二章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1.分泌早期 月经周期的第15~19日。此期内膜腺体更长 ,弯曲更明显。腺上皮细胞核下开始出现含糖原的空泡,间 质水肿,螺旋小动脉增生。
2.分泌中期 约在月经周期第20~23日。内膜较前更厚并 呈锯齿状;腺上皮细胞增大,糖原空泡突破细胞顶端,排入 腺腔(顶浆分泌);间质更加水肿,疏松,螺旋小动脉增生 并卷曲。
女可有下腹部及腰骶部坠 胀感、疲倦、情绪 波动、乳房胀痛等症状,不影响日常生活学习 经期卫生:正确认识,经期卫生,异常情况的 处理。
三、卵巢的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产生并排 出卵子
排卵 黄体的形成及退化
卵巢的 功能
卵泡闭锁
合成并分 泌激素
雌激素 孕激素
雄激素
多肽激素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3.分泌晚期 约在月经周期的第24~28日。此期内膜厚约 10mm,呈海绵状。内膜腺体腔有糖原分泌;间质更加疏松、 水肿,表层上皮细胞下的间质分化为肥大的蜕膜样细胞;螺 旋小动脉增长,更加弯曲,管腔也扩张。
五、月经周期的调节激素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下丘脑、垂体与卵巢之间相互调节、相 互影响,形成一个完整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 系统,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分泌期:月经周期的第15~28日,雌、孕激素 共同作用下形成。
增生期:
1.增生早期:周期的第5—7天。内膜薄、腺体少、 间质密、血管直细。
2.增殖中期:周期的第8—10天。内膜增厚、腺体 增加、间质水肿、血管弯曲。
3.增殖晚期: 周期的第11—14天。 内膜更厚、腺体弯 曲、间质网状水肿、 血管弯曲增粗。
五、月经的周期性变化
1、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促卵泡素的变化 促黄体生成素的变化 雌激素的变化 孕激素的变化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女性生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多个器官组成,包括子宫、卵巢、输卵管和阴道等。

这些器官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理过程共同协作,维持着女性的生殖健康。

子宫子宫是女性最重要的生殖器官,位于盆腔中,与卵巢、阴道等其他器官相连通。

子宫主要分为三部分:宫颈、宫体和宫底。

宫颈是子宫的下部,通向阴道,其环状隆起叫做宫颈环;宫体是子宫的中部,是胚胎着床的地方;宫底是子宫的上部,与输卵管相连通,是卵子和精子受精的地方。

在女性的生命周期中,子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它在月经周期、怀孕和生产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卵巢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产生卵子的器官。

它们位于盆腔内,一个在左侧,一个在右侧。

卵巢含有卵泡,该卵泡正在发育的卵子是下一个月排卵的可能来源。

卵巢主要分为两类细胞:卵细胞和支持细胞。

卵细胞是卵子的产生者,而支持细胞则发育成了卵泡中所包含的卵细胞外层组织。

这个组织在释放卵子后,会转化成黄体,继续产生雌激素和孕激素以支持怀孕。

输卵管输卵管是两根长约10厘米的管道,分别与卵巢相连,通向子宫。

每个月,一个成熟的卵子从卵巢释放,通过输卵管进入子宫,同时遇到来自精子的相遇,以便卵子和精子在输卵管中受精。

输卵管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受精是在输卵管中完成的,输卵管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女性是否能够怀孕。

阴道阴道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通道,通向身体的外部。

它相当于一个弹性的管道,由肌肉支撑。

在性交中,它的下段会收缩,以便使阴茎或其他硬物更容易进入。

在生产过程中,它需要像一个通道一样扩大,以便让胎儿通过。

女性的健康与卫生需要更加重视,定期检查和维护非常必要。

生殖器官的感染和疾病非常常见,包括阴道炎、宫颈炎、卵巢炎、子宫内膜癌等,都会对女性的健康产生危害和影响。

因此女性应该及时关注自身的生殖健康状况,定期进行检查或治疗。

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以保持身体健康和心情愉悦。

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人体解剖生理学)

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人体解剖生理学)
• 卵细胞在排卵前必须处于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 • 精子必须成熟和获能 • 精子必须发育正常和有足够的数量 • 精子与卵子必须在限定时间内相遇,受精在排卵后24
小时内。 • 男女生殖道必须畅通
受精意义
1、标志新生命的开始。受精卵开始进行一系列快速的细 胞分裂。
2、染色体恢复46条。保持了人类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同 时来自双亲的遗传物质随机组合,加之生殖细胞在减 数分裂时曾发生染色体联会与交换,从而使新个体既 维持双亲的遗传特点,又具有不同于亲代的特性。
卵裂和胚泡形成
卵裂和胚泡形成
卵裂和胚泡形成
内部一团细胞 内细胞群
外周一层细胞 滋养层
卵裂和胚泡形成
中央一个空腔 胚泡腔
卵裂和胚泡形成
卵裂和胚泡形成
卵裂和胚泡形成
受精
• 定义:成熟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 时间:排卵后24小时内。 • 地点:输卵管壶腹部。
受精的必备条件
宫内膜进一步增生变厚,血管扩张充血,腺体增大,腺细 胞的胞质出现许多颗粒,内膜呈现高度分泌状态。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月经期
时间
1-4
螺旋动脉 收缩--扩张 破裂--出血
子 宫 腺 缺血、坏死
脱落
基质细胞 同上
内膜厚度 功能层脱落
增生期
5-14 增长,弯曲
增长,变弯曲 腺腔较窄 分裂、增殖 2-3mm
胎盘
胎盘的功能
• 物质交换 • 屏障作用 • 内分泌功能 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受精后第1~2
周在尿中出现,第8周过高峰(尿TT试验) 2、人胎盘催乳素:第2个月分泌,第8个月达高
峰。 3、雌、孕激素:第4个月分泌。
胎儿发育特征

第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生殖器官和生殖系统外助器官,为女性的生殖功能提供支持。

本章将介绍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

一、女性生殖器官女性的生殖器官主要包括外生殖器和内生殖器。

1. 外生殖器女性的外生殖器主要分为以下部位:大阴唇、小阴唇、阴道和阴蒂。

1.大阴唇:位于女性的腹部下方,在两侧分别紧贴股骨上部。

大阴唇由两层组成,内层是含有丰富神经和血管的内阴唇,外层则是覆盖在内阴唇上的外阴唇。

大阴唇可以在性行为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小阴唇:紧贴在大阴唇内侧,主要保护阴道和尿道口,同时也是阴道口的一部分。

小阴唇内侧是富有神经和血管的黏膜,其表面有许多细小的皱褶,称为阴唇嵴。

3.阴道:阴道是女性最重要的生殖器官之一,位于盆腔内,连接子宫和外阴部。

它是一个管状结构,长度约为7厘米,直径约为2.5厘米。

阴道内的黏膜含有许多褶皱和细小的乳头状结构,可以扩张和收缩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4.阴蒂:阴蒂是女性最敏感、最具有性快感的部位,位于外阴部上部,两侧有大小不一的阴蒂小附属体。

它在性兴奋时会充血,增加敏感度和快感。

2. 内生殖器女性的内生殖器主要包括以下部位: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1.卵巢:卵巢是女性两个最重要的生殖器官之一,是产生卵子和女性激素的主要场所。

人类女性一般拥有两个卵巢,位于腹腔的两侧。

2.输卵管:输卵管是连接卵巢和子宫的管道,长约10-12厘米。

成熟的卵子会在卵巢中释放,然后通过输卵管运输到子宫。

3.子宫:子宫是女性的另一个重要生殖器官,是胚胎和胎儿的温床。

它是一种肌肉型器官,形状类似倒置的梨形,大小约为一个拳头大小。

4.阴道:阴道是连接子宫和外界的通道,位于盆骨内。

女性进行性交时,阴道会扩张,使男性阴茎能够进入阴道内。

二、女性生理女性的生理主要包括月经、性和妊娠。

1. 月经月经是生理周期的一个重要表现,标志着女性生殖系统成熟,并为生育做好准备。

一般来说,月经周期为28天左右,但也有人会略高或略低。

第三章 女性生殖生理

第三章 女性生殖生理

输卵 管
第五节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

HPOA功能:控制女性发育、正常月经 和性功能;参与机体内环境和物质代谢 的调节。 雌激素对下丘脑具有正负反馈作用, 而孕激素对下丘脑具有负反馈作用。
大剂量雌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FSH-RH (负反馈) 兴奋下丘脑分泌LH-RH (正反馈) 大剂量孕激素:抑制LH-RH (负反馈)

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primitive follicle
(1)始基卵泡
初级卵母细胞 oogonium 单层梭形颗粒细胞
granulosa cell
(2)窦前卵泡
初级卵泡: primary follicle
初级卵母细胞包在基膜中 透明带及多层立方颗粒细胞
次级卵泡: secondary follicle
督脉
①含义:总督 。 ②功能:
1)主一身之阳,为阳脉之海;
2)维系一身元气。

带脉
①含义:带脉围绕一周,状如束带。 ②功能:
1)约束诸经,加强经脉间联系,使经脉气血循 行保持常度,“诸脉皆属于带”。 2)维持子宫的正常位置,调摄带液。

冲、任、督三脉,一源而三歧
月经周期的调节

月经的周期节律
物质;任通冲盛是月经产生的必要的中心环节。
1.脏腑与月经 肾 月经产生的过程中以肾为主导
肾为天癸之源;

肾为冲任之本; 肾为气血之根; 肾与胞宫相系; 肾与脑髓相系; 肾为五脏阴阳之本

主藏血 ;

主疏泄 ; 协助排泄月经 分泌乳汁 促进受孕

脾(胃)
带下生理
健康女子阴道排出的一种阴液,色白或无 色透明,其性粘而不稠,其量适中,无特殊臭气, 津津常润,是正常生理现象,称生理性带下,俗 称白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雄激素的生理作用
1. 为雌激素拮抗物
2. 对机体的代谢功能影响
孕激素与雌激素的协同和拮抗作用
• 协同:孕激素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之上, 进一步促使女性生殖器和乳房的发育, 为妊娠准备条件 • 拮抗:表现在子宫收缩、输卵管蠕动、 宫颈粘液变化、阴道上皮细胞角化以及 钠和水的潴留与排泄。
输卵管
雌激素使粘膜上皮纤毛上皮细胞生长,促进输卵
管发育及输卵管肌层的节律性收缩;孕激素增加输卵管的 收缩速度,减少输卵管的收缩频率。
下丘 脑垂体 -卵 巢轴 的相 互关 系
月经血不凝固的原因
月经血内缺乏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原,主要 是由于纤维蛋白的溶解。开始剥落的子宫内膜 中含有极多的活化物质混入经血内,使经血中 的纤维酶原激活转变为纤溶酶,纤维蛋白在纤 溶酶的作用下裂解为流动的分解产物。同时内 膜组织中含有其他活性酶,能破坏许多凝血因 子(如凝血因子Ⅰ、Ⅴ、Ⅶ、Ⅷ、Ⅸ),也妨 碍血液凝固,以致月经血变成液体状态排出。
新生儿期:出生后4周内 儿童期: 出生4周到12岁左右(10岁以前、10岁以后) 青春期:从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 性成熟期:一般自18岁左右开始,历时约30年,
又称生育期 萎缩向衰退变更,曾称更年期
• 围绝经期: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生殖器官亦开始 • 老年期:一般60岁后,妇女机体逐渐老化
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促使子宫发育 使子宫内膜增生 使宫颈口松弛,粘液分泌增加,稀薄,易拉丝 促进输卵管发育,加强输卵管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和角化 乳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促进第二性征发育。 对卵泡的发育是必需的 通过对下丘脑的正负反馈,控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促进水、钠潴留 维持正常的骨质密度
体激素和多肽激素
•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排卵
黄体形成及退化 卵泡ຫໍສະໝຸດ 锁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卵巢分泌的甾体激素:雌、孕、雄激素
基本化学结构、生物合成过程及代谢 雌、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雌、孕、雄激素的生理作用 孕激素与雌激素的协同和拮抗作用 甾体激素的代谢
• 卵巢多肽激素
松弛素、制卵泡素等
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使子宫平滑肌纤维松弛,兴奋性降低;同时降低子宫 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 使宫颈口闭合,粘液减少、变稠,拉丝度减少 抑制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使阴道上皮脱落加快 在雌激素影响的基础上,促进乳腺腺泡发育成熟 通过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影响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升高 促进水与钠的排泄
• 定义: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
落及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 月经初潮:月经第一次来潮,多在13~15岁之间 • 月经周期:出血的第1日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
次月经第1日的间隔时间称一个月经周期,一般 28~30日。周期长短因人而异,但每个妇女的月经 周期有自己的规律性。
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
• 月经持续时间及出血量:正常月经持续时
间为2~7日,多数为3~6日。多数学者认为失血 量超过80ml即为病理状态。
• 月经血特征:一般呈暗红色,初血液外,还
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粘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 细胞。主要特点为不凝固。
• 月经期的症状:一般无特殊症状。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 卵巢功能:产生卵子并排卵;合成并分泌甾
雌、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 雌激素:卵泡开始发育时,雌激素分泌的量
很少;随卵泡的逐渐成熟,逐渐增加;于排卵 前形成第一高峰;排卵后分泌稍减少;黄体成 熟时形成第二高峰,但较平坦;黄体萎缩时, 水平急骤下降,在月经前达最低水平。
• 孕激素:于排卵后孕激素分泌量开始增加,
黄体成熟时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到月经 来潮时回复到排卵前的水平。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黄延钢 哈医大一院妇产科
• • • •
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 卵巢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 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 化 •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 • 肾上腺皮质、甲状腺及前列腺素对生殖 系统的影响
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 • • •
• •
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
•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增生期:早、中、晚期 分泌期:早、中、晚期
月经期
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
• 其他部位的周期性
阴道粘膜 排卵前:增生、角化;排卵后:表层细胞脱落
宫颈粘液
月经净后:少;排卵期:多、 稀薄、透明、拉丝
度大,涂片可见羊齿植物叶状结晶;排卵后:少、粘稠、 混浊、拉丝度差,涂片见椭圆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