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矫情还是病?带你了解强迫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底是矫情还是病?带你了解强迫症
21世纪,相信很多人对“强迫症”一词并不陌生,因为,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说自己是强迫症。
他们的电脑桌面必须干干净净,东西一定要分类摆放,牙刷头一定要朝着一个方向,洗手台上不能看到一根头发,出门时总是反复确认有没有锁门。
然而,我们真正了解强迫症吗?一篇文章带你简单认识强迫症,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强迫症,以免被单一的“强迫症”概念误导,便于真正的强迫症患者及早发现和治疗。
强迫症是什么
强迫症全称强迫性精神官能症,本质是一种精神障碍,患者时常会出现强迫观念、行为、冲动等。
该病在精神科并不鲜见。
调查显示,我国强迫症终身发病率为2.4%,全世界大约有10亿人有过强迫行为。
在强迫症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多起病于童年或成年。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明知自己的行为不合理,依然无法控制,因而,常常会感到痛苦、焦虑,长此以往,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强迫症的疾病特点决定了其诱因复杂,该病与心理、生理、环境、遗传等诸多因素有关。
如果一个人过度追求完美,做事情有条理,自我要求过于严苛,便很容易患强迫症。
因而,强迫症患者大多追求完美,遇到事情容易敏感、自我怀疑、钻牛角尖等,进而出现强迫思维及行为。
强迫症的表现有哪些
事实上,强迫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可细分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通俗地讲,强迫思维指脑海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无意义想法。
比如,临睡前反复思考衣服有没
有摆放好,牙刷头是不是摆放一致等。
强迫行为指明知不合理但依然会控制不住
自己去做,如果不做便会坐立不安,浑身不自在。
比如,强迫自己将衣柜整理地
井井有条,强迫自己某件东西必须摆放在某个位置,一旦摆放至别的位置便会不
舒服。
强迫症有轻重之分,轻则并不会对患者的生活、工作造成太大影响,重则则
会严重干扰患者的日常行为及社交,甚至会使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人格障碍。
如何判断是否是强迫症
在生活中,很多人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怀疑,误认为是强迫症。
其实不然。
事实上,很多人都会重复做一件事情,但此种行为不一定是强迫症。
举例而言,
某人强迫自己每天晚上十点前必须上床睡觉,但并不会因偶然一次未在十点前睡
觉而焦虑、不安。
那么说明这个人并不是强迫症,强迫每晚十点必须上床睡觉只
是一种强迫行为。
再比如,一些人非常注重细节,但未自我察觉,内心也不会感
到焦虑、痛苦,这也不是强迫症。
我们一旦怀疑自己患有强迫症,千万不要妄下
结论,更不要经常把“强迫症”这三个字挂在嘴边,而是到医院咨询专业人士,获取专业解答。
怎样摆脱强迫症
对于很多强迫症患者来说,他们无时无刻不想摆脱强迫症,但应该如何摆脱呢?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想要真正摆脱强迫症,需要在行为上做出改变。
首先,远离容易引发强迫感的东西,通过运动、工作、读书等有益的事情,分散自身注意力,实施认知行为治疗;其次,摆脱旧日习惯,养成新的习惯。
尝试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在日常行为方面做出改变。
例如,平常喜欢把书桌整理得一丝不苟,尝试稍微打乱,改变书本、笔的摆放位置;第三,将迷恋的事情转化为积极的事情。
举例而言,某人周末会反复整理房间,尝试不要在家待着,而是外出与同伴逛街、购物、游玩等。
如果上述方法都没有效果,那么尽早到专业医疗机构寻求医生的帮助,对于病情严重者,甚至搭配药物治疗。
通常情况下,强迫症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其一,心理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通过沙盘游戏、家庭治疗等方式,观察患者的情况,引导其做出行为改变,使患者慢慢治愈,恢复行为正常。
该治疗方案为强迫症治疗的基础方案,倘若治疗方案得当,对强迫症患者的认知及行为改变非常有效。
其二,物理治疗。
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有针灸、音乐催眠、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经颅磁治疗等,方法非常多。
以上治疗方法能够对强迫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相关症状进行有效改善,还不会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无副作用。
其三,中药调理。
在中重度强迫症患者中,中医调理适用。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遵医嘱用药。
如何预防强迫症
虽说,真正的强迫症患者并不是很多,但具有强迫症倾向的人却非常多。
对于强迫症尚不严重的人,可通过自我疏导和加强预防缓解。
首先,全面认识自身优缺点,学会勇敢地面对自己,接纳自身的不完美,在生活、工作中不过多苛求自己,更不要产生自我怀疑。
其次,根据自己的能力制定目标,千万不要制定无法达成的目标,并合理安排时间,通过实现目标学会自我认可。
在生活中,认识到强迫症的危害,做好预防非常重要。
温馨提示
目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仍会遇到一些人,他们对强迫症不以为然,这样是不对的。
强迫症不是矫情而是病!强迫症的危害远远超出想象,一旦患上强迫症,患者便会重复思考一些毫无意义又令人沮丧的事情,他们虽然内心抗拒,但又无法控制自己不进行无意义的思考和行为,这是非常痛苦的。
如果你想要真正摆脱和对抗强迫症,那么一定要先认识和了解强迫症,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坚持不懈与强迫症做斗争。
作者简介:王瑞(1983-),女,资阳市精神病医院,本科,主治医师,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